首页 > 百家文化 > 格物日志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历史大观园 格物日志 2020-06-11 13:30:48 0

尽管燕军在“靖难之役”中多次击败拥有先进火器的南军,但朱棣本人仍然非常重视火器,而火器也在他即位其间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是“神机营”这一全部使用火器的新兵种的组建。

明朝是什么时候组建专门使用火器的神机营的呢?各种史籍记载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朱棣在1410年(永乐八年)之前已经着手组建神机营了,并且在这一年北征中首次使用这支军队。它后来与“五军营”、“三千营”合称“京师三大营”,成了朱棣赖以克敌的铁拳。


顾兴祖
  (?—1463年)明江都(今属江苏)人,字世延。顾成孙。嗣侯爵。宣德中领兵驻南宁。正统末从英宗北征,土木堡兵败,逃归,论死。瓦剌也先兵围北京,复官,充副总兵,御敌城外。授都督同知,镇守紫荆关。天顺初守南京,病卒。


“神机营”最初装备的是清一色的火器,直到朱棣死后的正统年间,当时负责操练神机营的明将顾兴祖考虑到在风雨阴霾的天气中不太方便使用火器,才建议列队时于每队的前后装备刀、牌等冷兵器。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神枪图片(左)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六


神机营除了手铳、盏口铳炮、碗口铳炮、神机箭之外,还有独眼神铳、击贼砭铳、神机炮以及神枪等火器,

手铳、盏口铳炮、碗口铳炮、神机箭等火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不再重复。

独眼神铳,是与手统同一类型的火器,它以熟铁打造而成,短的神铳为二三尺,长的神铳为四尺。尾部插入长木柄,可以放在用铁圈制成的铳架中射击。

击贼砭铳,用铁打造而成,铳管长达3尺,柄长2尺,射程可达300步。射击完毕,铳管还可以当铁锤使用,可谓一物两用。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击贼砭铳图片(右)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五


神机炮,由小型将军炮发展而成,根据保存至今的文物,这类炮可以发射弹丸,其口径在5.5至8.5厘米之间,长度在71.5至90厘米之间。

明军最早使用神机铳炮参战是在1406年(永乐四年)的征安南之役,当时,明朝与安南因长期积累的矛盾而公开冲突,朱棣决定动武,其中,出征的将军就有“统神机将军”程宽、朱贵等人,还在战斗中使用了神铳,这神铳应该是独眼神铳之类的火器。稍后,明朝据说又从安南引进了神枪。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神机炮图片
  采自《中国火器史》照片18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独眼神铳图片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五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神威烈火夜叉铳图片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五


神枪是永乐年间非常有影响的火器,后来衍生出了一系列产品,包括神威烈火夜叉铳、单飞神火箭、三只虎钺、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等。

神枪的枪管用铁制成,管长腹大,这东西不但可以发射弹丸,还可以发射箭。例如在枪筒里装填上弹药之后,再垫上一块木块(这种产自广东的木块“重而有力”,称做“铁木马”,也就是“木马”,它的作用是能防止枪管泄气,增加射程),同时在木块前面放入一支箭(或弹丸)——当点燃火药之后,箭(或弹丸)就会飞向目标,射程达到300步。

神威烈火夜叉铳,是由神枪衍生的系列产品之一,样式与手统相似,特别之处是发射的木马上面钉上了锋利的箭镞,箭镞上面还有醮上毒药的三棱倒钩,射入靶子后很难拔出。如果将易燃品捆绑在箭镞里,又可以当火箭使用。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单飞神火箭图片(上)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六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三只虎钺图片(上)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七


单飞神火箭,枪管用精铜铸成,长约3尺,里面可以放置三钱火药、木马以及一支箭,射程为二三百步,据说射出的箭可以同时贯穿数人。它通常与神枪并用,两者的射击方法也差不多。

3只虎钺,用3支神枪合并在一起制成,3支枪管伸出的3条引线也并在一起,点燃引线,同时射出3支箭。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图片
  采自《武备志》卷一二七


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用精铜铸成,身长3尺8寸,里面放置火药及木马,同时发射九箭。

永乐年间的各类火器比起洪武年间的火器更加精良,由于使用了木马,使很多铳炮的射程与弓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逐渐取代弓弩的位置。

此外,发明了装药匙,用它装着火药直接放入铳炮的膛内,可保证每一次的火药量都没有太大的差异,这能使铳炮每一次的射程都差不多。

顺便提一下,铳炮安置引线的地方叫做“火门”,永乐年间,开始在铳炮的火门上面增加了一个可以旋转的盖子,叫做“火门盖”,对防止风吹雨淋会起到一些作用。

现在该说说神机营的组织编制了,这支部队下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等五个军事单位。中军下辖4个“司”,每个司各自设立一个管理枪炮等火器的监枪内臣、一个把司官、两个把总官。左掖、右掖、左哨、右哨则下辖3个司,每个司也各自设立一个监枪内臣、一个把司官、两个把总官。还有掌管操演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的官军,营名叫做“五千下”(这个名字起源于最初组建时将领谭广辖下的5000匹兵马),该营下辖4个司,每个司各自设立两个把司官。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装药匙图片
  采自《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第77页


神机营中的营官,一般在公、侯、伯等贵族或者都督、都指挥等高官中挑选,也可以由内官兼职。

神机营由最初的组建到定型,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数从少到多,全盛时编制据说有7.5万多人,它是世界最早的、专门装备火器的新兵种,这比欧洲在16世纪初西班牙创建的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这支新式军队首次参战是1410年(永乐八年),对手是鞑靼。

说到鞑靼,那还是要从元末明初说起,蒙古统治者被朱元璋驱逐出塞外之后,重新倒退回“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状态。从元顺帝到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再到另一个儿子脱古思帖木儿,蒙古大汗换了几茬。几经变迁,到永乐初年,已经主要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


鞑靼与瓦剌
  元朝被推翻后,蒙古贵族回到蒙古高原,继续统治长城以北的一些地区。14世纪末,蒙古分裂,它们之间经常相互仇杀。后来瓦剌强大起来,打败了鞑靼。瓦剌和鞑靼先后称雄漠北,与明有战有和。


鞑靼的地盘大约在斡难河(鄂嫩河)、胪朐河(克鲁伦河)一带,部落主力由包括阿速卫在内的故元侍卫亲军组成,实权人物是阿速人阿鲁台,走马灯式换着的大汗已经沦为傀儡。

瓦剌原在叶尼塞河上游,后来势力南下,发展到东至和林、西至贴木儿帝国一带,部落主力由成吉思汗时代的斡亦剌部及森林民等发展而成,实权人物有3个,分别叫做马哈木、太平以及把秃孛罗。

鞑靼与瓦剌为了争夺蒙古草原的霸权,一直鏖战不休。

永乐年间,明廷为了牵制鞑靼,向瓦剌遣使通好,于1409年(永乐七年)正式册封其头目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并赐予印诰,双方确立了朝贡关系。在此之前,鞑靼发生内乱,原大汗鬼力赤并非元帝后代,这使得他在重视血统的游牧诸部落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终于突然离奇死亡(很可能是在内讧中被弑杀)。另一位自命为元裔的本雅失里则被权臣阿鲁台等人拥立,继任大汗。本雅失里志大才疏,在位期间与明朝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不但杀死了明朝的使者,还南下长城一线剽掠。

朱棣立即派遣靖难功臣淇国公丘福为镇虏大将军总兵官,率师10万,进入蒙古草原,北征鞑靼。然而,明军在蒙古腹地的胪朐河一带惨败。朱棣大怒,决定亲自率军北征鞑靼。

交代了朱棣为什么要征伐鞑靼的前因后果,现在要说说鞑靼军队了。因为鞑靼源自蒙古,所以要从蒙古在公元12世纪崛起时说起,这支曾经横扫欧亚的军队有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水准,这里特别要提到他们最厉害的撒手锏——大风雪突击,这种战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总共使用过3次。

第一次是在1202年秋,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其盟友在统一蒙古时,与乃蛮联军进行了一次战斗。战斗的地点在阙亦坛(今蒙古哈拉哈河上流),据说当时乃蛮人作起巫术引来一场洒满沟壑的大风雪,企图顺风攻击成吉思汗的部队。谁知风向突然改变,夹着大雪反刮过来,致使很多乃蛮人在道路泥泞的严寒中冻坏了手足,不得不惨败而归。


丘福初年在燕王府任职。因多年的辛劳,被授予燕山中护卫千户。后爆发靖难之役,与朱能、张玉一同夺得北平(今北京)九门。在真定一役之中,曾突入子城。白沟河之战,以精兵直捣李景隆军的中坚,但失败。在夹河、沧州、灵璧等战争,担任军中的前锋。平燕将军盛庸率兵扼守淮河,并用数千艘战舰遮蔽整个河岸。丘福与朱能领数百人,向西行20里,自上流悄悄地偷渡淮河,突然逼近南军。盛庸大惊而逃,战舰悉数由燕军所夺,燕军得以渡过淮河。累积升迁至中军都督同知。后因兵败而被夺爵,举家徙海南岛。


第二次是1232年的三峰山之战。那是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即位后,继续其父亲的消灭金国政策,于1231年派遣四弟拖雷率领数万人马绕道陕西,进入河南,与金军将领完颜合达等人率领的15万大军在三峰山展开了决战。战前,金军在途中被蒙古军劫去了辎重,出现了缺粮的情况,处境非常不利。史载拖雷下令施行法术,天气马上变得阴霾起来,刮起了凛冽的暴风雪。金军像羊群般挤成一堆躲避严寒,武器上都结了冰。同时,通往钧州之路以及退回邓州之路全都被蒙古军用大树堵住了。为了逃命,金军饿着肚子奋战,意图打通道路,但没有得逞,有的士兵甚至3天没有进食,战斗力大减。蒙古军等到时机成熟时,便故意放开了通往钧州之路,不断用骑兵袭击那些为了争道而拥挤在一起的金军,因而大获全胜,为消灭金国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是洪武五年漠北之战。1372年,明军分别由徐达率领着中路军从雁门出击和林,李文忠率领着东路军从居庸出击应昌,冯胜率领着西路军从金兰出击甘肃。三路大军,每路5万人,合计15万,目的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退出中原的蒙古政权。这时,元朝的元顺帝已经死亡,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他与手下大将王保保一起在蒙古草原腹地打败了徐达的中路军,迫使其退回塞内。而李文忠的东路军虽然打到了称海(和林偏北的鄂尔浑河一带),但因孤军深入,最后也撤军了。只有冯胜出击甘肃的西路军获胜。总之,蒙古军保住了漠北的军政要地和林,稳定了自己的政权。根据蒙古《黄金史》夸张的记载,爱猷识理达腊在战争中亲自施法,召来了大风雪,使明军冻死殆尽。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即元太祖,又称成吉思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孛儿只斤氏,奇渥温姓,乞颜(起延)部人。按照蒙古起名传统,铁木真全名应为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综上所述,蒙古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通过在刮起大风雪的恶劣天气中对敌人进行突击而成功扭转乾坤,改变命运。这种战术对军队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主要有两点:一是耐寒,这一点对在气候寒冷的蒙古高原中土生土长的蒙古人来说并不难;二是军队要比对手更有凝聚力,因为在大风雪中视野不良,将领们不可能监督着每一个士兵去作战,所以基本上要靠士兵自觉。一支没有凝聚力的军队必然会在大风雪中出现大量逃兵,甚至全线崩溃。

古书记载的蒙古人施行巫术召来风雪,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神话而已,事实的真相是这种战术严重依赖天气,不可以经常使用。其实,明代蒙古军队更常用的一种战术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鞑靼本雅失里、阿鲁台等人于1409年(永乐七年)在蒙古腹地全歼来犯的明军,就是使用了这一战术。这次战斗前文已经提过了,当时率师10万大军的丘福过于轻敌,亲自带着千余人远离主力,深入蒙古腹地追击诈败的敌军,结果中计,在胪朐河被对手诱入重重的包围之中而战死,剩余的部队群龙无首,其后也全军覆没。

明军失败的消息传回中原之后,朱棣为了挽回自己的军事威信,在第二年亲征漠北,出征的明军号称“50万”,其中包括过去在战争中归附的蒙古军、女真军,以及向朝鲜征调的战马等,还装备了大量火器,指挥火器部队的有神机将军陈贤,而神机骁骑将军谭广统领的担任随驾护卫任务的马队也使用火器,属于神机营的一部分。

鞑靼方面应战的军民大约为二三十万,其统帅仍然是大汗本雅失里、太师阿鲁台,此外还有知院失乃干等人。

1410年(永乐八年)2月,明军由北京启程。于3月9日在鸣銮戍举行了大阅兵,阵容东西绵亘数十里,并邀请前来朝贡的瓦剌使者观看。

北征大军进军的速度不算快,经常上午行军,中午之后休息,甚至还会在途中休息一至数天,其后勤的补给方式是,动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约25万石,随军而行。武刚车运粮虽然胜过人力运粮,但在蒙古地区行军经常需要横跨沙漠,而笨重的武刚车时不时会陷入沙堆之中,从而拖延了行军速度(朱棣吸取了教训,后来几次亲征漠北时,改用大量的驴子来运输)。

明军平均每十日路程,就建筑一个城寨,里面通常都有水源,当前进时缺水,可以派人返回到后面的城寨里取水,同时,每一个城寨里面都贮存了粮草,并留置着一部分军队守卫(明军建筑的城寨有“杀胡城”、“灭胡城”等,同时还利用洪武年间北征蒙古时遗下的城寨。例如“广武镇”就是洪武五年李文忠北征时的屯粮基地)。军队沿路筑城贮粮的主要目的是为回师作准备,这显示朱棣最初制订的计划是沿原路回师。

5月1日,明军到达胪朐河(朱棣改其名为“饮马河”),至此,已经深入蒙古腹地,却仍未与鞑靼军主力相遇。朱棣非常重视侦察敌情,据《弇山堂别集》记载,他曾经训斥负责侦察任务的哨马营等将领,称:“哨马营离大营30里……不发哨马在前,却令架炮之人在前,遇见贼五人,若贼有胆略,如何不被其擒去(所谓“架炮之人”的任务就是发现敌人时用炮声来作预警的,与作战机构神机营的任务不相同)?”为了避免有将士被敌人掠去而导致泄漏军机,朱棣特别下令选拔精壮官兵沿途收容患病及掉队之人。

从进军过程中,可以看出明军是采取集中兵力的形式,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5月5日,明军首次捕获鞑靼军队的间谍,5月8日,当前进至环翠阜时,一位名叫款台的指挥又捕获了一名间谍。据这位间谍供称鞑靼发生内讧,大汗本雅失里率一部分人马向西欲投奔瓦剌,现在已经到达了兀古儿扎河(即克鲁伦河北),而太师阿鲁台则率另一部分人马东奔。


克鲁伦河
  亚洲中部河流,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肯特山东麓。在中游乌兰恩格尔西端进人中国境内。流经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东流注入呼伦湖。全长1264公里,在我国境内206公里。


针对鞑靼已经分散为两部分的事实,朱棣亦改变了以往集中兵力的布置,而采取分兵应付的措施,他把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由其亲自带领,携带20日粮,追击本雅失里。另一部分驻扎在新筑成的“杀胡城”中,监视东奔的阿鲁台部。

朱棣命令随征诸将在带兵时要尽量不走山路,避免士兵疲惫不堪,当他到达兀古儿扎河时,发现本雅失里已经离开该地,便连夜追击,于5月13日在斡难河畔追上了本雅失里,双方爆发了一场激战。

久经沙场的朱棣亲自登山布阵,指挥先锋发起进攻,迅速击败了鞑靼军,俘虏了一批男女、牲畜、辎重等。

本雅失里战败之后,率领七骑渡河逃跑,明军游击将军刘江、骠骑将军梁福追击,最后却空手而还。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1241年),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三子,母孛儿帖皇后。蒙古大汗,1229年8月至1241年11月在位。庙号太宗,谥号英文皇帝,尊号木亦坚合罕。

他早年随父征服漠北诸部,参与西征、攻金、灭夏等战争。1229年,经忽里台选举,即大汗位。随后,建朝仪,颁札撒(法令),置驿站,设仓廪,定赋额,国家制度日趋完善。次年,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在汉地设置十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度。三年,与孛儿只斤·拖雷等率军大举攻金。次年,蒙古军歼金军主力于钧州(今河南禹县)三峰山,进围汴京(今河南开封)。六年,灭亡金国。七年,建和林城。后分遣诸王、皇子统兵西征,又攻南宋和高丽。八年,印行交钞。以括中原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实行五户丝制,设达鲁花赤和官吏管理军民财政,以探马赤军镇戍各地。晚年,任命回回商人奥都剌合蛮、牙老瓦赤主管汉地民政赋税,统治出现混乱。


明军班师回到“饮马河”,与驻扎在“杀胡城”的军队会师之后,朱棣命令成安侯郭亮督运粮草回应昌;尚书吴中、都指挥章安督运粮草回禽胡山。这时朱棣已经从谍报中得知鞑靼知院失乃干率领一部分溃散的部属在广武镇一带,欲向明军投降,便下令指挥扩廓帖木儿前往招抚,同时,再次作出分兵的决定,由他本人率领另一部分军队沿“饮马河”(克鲁伦河)东进,搜索鞑靼太师阿鲁台部;而令清远侯王友、广恩伯刘才率领一部分军队回师开平,防备失乃干——如果失乃干拒绝投降,则对其予以攻击。

六月初九,东进的明军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每天只有在天明及日落之前才烧火做饭。当搜索到静虏镇(兀儿古纳河一带)时,朱棣通过谍报得知阿鲁台的军队聚集在山谷的前面,他像在斡难河与本雅失里作战时那样,亲自带数十名骑兵登上一座山冈指挥作战,明军左右两路相距数十里,依照地形布阵,分进合击。鞑靼军且战且退,出没于山谷间。双方在一个名叫九龙口的地方对峙,阿鲁台派人诈降,但被明军识破。

明军出动数百名骑兵前去挑战鞑靼军。鞑靼军大队人马展开反击,首先冲向明军的右哨,却被武安侯郑亨带领右哨抵挡住了。

阿鲁台亲自带领数千骑兵冲击朱棣所在的御营,结果遭到了神机营的“随驾护卫马队”的射击。这支跟随着朱棣的部队,在作战时既可以下马布阵射击,又可以上马冲锋。而神机营主要装备有各种各样的火器。其中各类神机铳炮是当时比较先进的金属管形火器,大小不等。既可以将大的炮放在车辆上面来发射,也可以将小的枪放在架、桩、托的上面发射。

前文已经说过,明将沐英在1388年与思伦发军队作战时解决了火器不能连续射击的难题,具体的办法是将军队分三个行列发射火器,当第一排射击完毕,则转身退到第三排之后,重新装填弹药,作好再次射击的准备;与此同时,第二排立即前进到原先第排行的射击位置上,继续射击。这就是叠阵。沐英时代的火铳,仅须装入火药及弹丸就行了,比较简单。但是,神机营以神枪为代表的很多管形火器却要按照先后顺序装入火药、木马子、弹丸或箭等,发射程序更加复杂了,新手容易出现失误,不利于迅速射击,因而采取了另外一种战术,这种战术也是把军队分为三个行列,以保持连续射击。战斗时,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击之后,马上将火器递回中间一排的士兵,同时从中间一排的士兵手中接过提前装好弹药的火器。中间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负责从前排士兵的手中接过射击完毕的火器,并向后传递给第三排的士兵(由他们装上弹药);另一方面负责从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过装好弹药的火器,准备向前传递给前一排的士兵。

这种新的射击战术与沐英首创的叠阵射击火器法相比,谁优谁劣?就战斗队形而言,新战术在队形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前、中、后三排士兵将火器互相传递即可,所以,在射击速度上当然要比“叠阵”所呈现的前、中、后三排不停地互相变换位置要快。而且,还可以根据士兵的个人素质,专门选择一些目光锐利、气定神闲、擅长射击的人在前面负责发射,使射击效率更高。

大明火器战争:神机铳炮


永乐年间的三叠阵示意图(作者绘画)


神机营所用的新战术,也会根据不同的对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例如,有些经验丰富的敌人在临战时伏在地上听声,等明军的铳炮响过之后,便跃起突阵。因此,明军的对策是在开枪前后连放三五个爆竹,形成真真假假的效果,使敌人无所适从。另外,为了能够确保连续射击,也会首先由前一排的第一、三、五、七、九、十一等处于奇数位置的士兵射击,再由第二、四、六、八、十等处于偶数位置的士兵射击。

向明军进攻的鞑靼军队持有钩枪、刀等,而普遍装备的远程武器是弓箭。其弓以桑榆为干,取野牛黄羊之角,以鹿皮为胶,再配以皮条为弦(虽长但是力弱)。其箭以柳木制成,以铁为镞,比较粗大。这种弓箭能射五十步,射程明显比神枪短。因此,当鞑靼军进入明军神枪百步左右的射程范围之内时,就会处于光挨打而不能还手的窘迫状态。

现在,神机营用各种火器在战场上一轮接一轮地射击,弹丸与箭雨交织纷飞,重创了鞑靼军。朱棣把握时机,率领千余精锐骑兵冲上前。鞑靼军抵挡不住,开始败退,阿鲁台惊惶失措,一度坠马。

谭广率领的神机营亦参与了冲锋,各路大军跟踪追击。在回曲津这个地方,安远伯柳升又一次用神机铳炮重创了对手,甚至有一箭贯穿两名敌人的。那时铳声震动数十里,鞑靼军人马纷纷倒毙。明军猛打猛追,斩鞑靼名王以下数百十人,阿鲁台携带家属逃得无影无踪。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拖雷少年时就随其父出征,他与三个哥哥一样,能征善战,随从成吉思汗东征西伐,为蒙古帝国的奠基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好比帝国的四根大的台柱。成吉思汗按照4个儿子的特长与才能,分别赋予他们职掌不同的职别: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6月14日,明军一直追击到广漠镇才押运着一批批俘获的辎重班师,有一部分依附阿鲁台的兀良哈人却尾随在他们的背后,企图乘机劫掠这些辎重(兀良哈人是成吉思汗弟弟斡赤斤的后裔,从洪武年间开始归附明朝,他们被设立成为羁縻卫所,牧地在潢河以北至黑龙江以南。明朝本意将这些卫所当做屏蔽边境的藩篱,不料他们却叛服无常)。

朱棣决定用计歼灭这股跟在后面的兀良哈人,便先命数百骑兵埋伏在河曲的柳林里,再用包囊装上草来冒充辎重,由十余骑兵持火器在后面护送。

兀良哈人果然中计,误认为明军主力已经撤离,一哄而上抢夺辎重。伏兵等待敌人进入埋伏圈之后,马上跃起用火器射击,同时,朱棣也亲率精兵杀回。兀良哈人大乱,人马陷入淖泥中,除数十人成为俘虏之外,其余全部阵亡。

神机营在这次北征中使用火器的一些战术,例如先以少数骑兵诱敌,等到敌人大队人马反击时进入火器的射程之内,再用火器射击等等,在后来与蒙古诸部作战中反复使用。

前文已经提到朱棣在“杀胡城”作出了分兵的决定,令清远侯王友、广恩伯刘才率领一部分军队返回开平。王友、刘才率军回到禽胡山附近时,为了躲避鞑靼知院失乃干的3000部队而绕道应昌,结果导致一些明军士卒因缺粮而饿死,事后,王友、刘才的避战行为受到了朱棣的严责。

朱棣率主力在广漠镇一带班师时,也不再经原路回师,而是折向西南,经过兴安岭的永宁戍、通川甸等地回到开平,7月17日,回到北京,朱棣在绕道回师的途中同样出现了缺粮的情况,明军用俘获的牲畜来应急。朱棣还让将士互相赊粮,并承诺回到关内之后由官方代为偿还,幸好在途中,英国公张辅及成安侯郭亮及时运来粮草予以接应。

明军最初制订的计划是沿着进军路线回师,并预先在进军时沿路筑城贮粮(例如平胡城),目的是为返回作好准备。但后来战局的变化致使不能按照既定计划沿着原路退兵(两路军队均绕道回师)。所以,朱棣回到开平时,不得不令都督张远等人重返平胡城,把贮存在该城的粮食运回,他吸取经验教训,在后来几次出征塞外时主力基本上都是按原路回师,充分利用进军时在沿路预先贮存的粮草,尽量避免出现缺粮的情况。

朱棣首次北征历时3个多月,纵横二三千公里,虽然未能全歼鞑靼军队,却扫荡了其在斡难河、胪朐河一带的根据地,促成了鞑靼内讧,致使大汗本雅失里在逃亡途中被瓦剌杀死,而太师阿鲁台也在其后称臣朝贡,算是有些成绩,但是战争还远没有结束,只是暂时进入了休战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dgzy/646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