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格物日志

大明火器战争:土木之变

历史大观园 格物日志 2020-06-11 13:30:37 0

明英宗在位期间,蒙古的形势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瓦剌部不断地扩张势力,乘明朝专注麓川,连年用兵南疆的机会,兼并鞑靼、兀良哈三卫等部落,陆续统一了分裂的蒙古诸部。

1449年(正统十四年)7月,瓦剌以明朝履行朝贡贸易时不公平为借口,倾全力分兵四路进犯。其中,桀骜不训的权臣也先太师进攻大同,傀儡大汗脱脱不花进攻辽东,阿剌知院进攻宣府,包围赤城,还有一路偏师入犯甘州。也先率领的那一路军是主力,兵锋甚锐,先后在猫儿庄(今山西阳高县北猫儿庄堡)、阳和后口(今山西阳高县)两个地方大败前来迎战的明军。

局势非常严峻,年轻的明英宗在自己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唆使之下,不顾群臣的劝阻,仓促率领京营出征,号称“50万”,但真实的人数大约在20万左右。随征的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大批公、侯、伯、爵及文武官僚。


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的原因,涉及到诸多方面,比如宦官弄权,王振把持军队大权,明英宗凡事听从于他;指挥者不懂军事,没有任何作战技巧;事发仓促,军队后勤补给不足;明军战斗力下降。


这时的京营因循守旧,积弊已久,例如士兵逃亡,将领吃空额等各种腐朽现象一直没能改正过来,战斗力已经远远比不上永乐年间了。

这次北征,缺乏认真的准备,军队经居庸关、宣府、阳和前进时,遇到大风雨,道路泥泞。还未到大同,将士们已经因缺粮而饿肚子了,甚至有很多人倒毙在路途中。

明军好不容易到达了大同,却传来了西宁侯朱瑛、武进伯朱冕率领的军队在阳和后口全军覆没的坏消息,包括王振在内的很多官僚都惊惶失措,他们又携同明英宗匆匆班师,这些人朝令夕改,盲目行动,使整支军队陷入了进退失措的劣境。

北征大军途经宣府回师,负责断后的恭顺侯吴克忠战死,而成国公朱勇率领的三万余骑兵也在鹞儿岭(今河北宣化县附近)被尾随而至的两万瓦剌军队杀了个片甲不留。

8月14日,明军退到土木堡(今怀来县一带)时,处境已经非常不利,驻营地地势过高,掘井达到2丈深,仍找不到水源,将士们整天饥渴交迫,战斗力大减。虽然在南面15里之外的地方有河流,遗憾的是已经被瓦剌军队抢先一步占据。尽管形势如此危险,都指挥郭懋还是尽最大的努力在土木堡附近的麻峪口打退了瓦剌的试探性进攻,守住了阵地。然而,明军仍旧四面楚歌,他们实际上已经被对手围困住了。

8月15日,明军企图回撤,但军队尚未出发,就不断遭到瓦剌骑兵的窥伺以及绕营的骚扰。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明英宗停止了撤退,双方派遣使者进行和谈。

瓦剌的领导人非常聪明,他们抓住明军企图撤退却又担心受到袭击的矛盾心理,假装撤围,让开通往京师的道路。明军果然中计,将士们迫不及待地离开宿营地前往低洼之处寻觅水源,以解焦渴。大家都想尽快离开土木堡这个干旱得冒烟的鬼地方,动作灵活的人从后面赶上,挤压着前面步履蹒跚的人,好像农夫争先恐后地赶集一样,局面渐渐失控,陷入了无组织状态。

瓦剌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破阵机会,他们的骑兵从远方迅速杀回来,四面冲击。明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很多人毫无还手之力,引颈就刎。


明英宗朱祁镇1435年即位,年号正统,即位时才9岁。即位时有三杨辅佐(杨士奇、杨荣、杨溥),社会尚算安定。后宠信太监王振,政治开始腐败,塞外瓦剌南犯,在王振的怂恿下,英宗亲征,用兵不当导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

英宗被俘之后,北京的明众臣为稳定人心,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英宗被瓦剌释放后,被景宗软禁于北京。景泰八年,趁景宗病危,武清侯石亨等发动兵变,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此役明军几乎伤亡殆尽,明英宗突围不出,下马据地而坐,最后被俘。而倒行逆施的王振早已触犯众怒,在混乱中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锤子打死。据不完全统计,在土木堡战死的高官显要有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还有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以及副都御史邓棨等数百人。

瓦剌军队打扫战场,搬走了明军抛弃的堆积如山的辎重,胜利转进。事后,宣府总兵杨洪带人来到土木堡旧战场,还拾得3800余顶头盔、120余副甲胄、290余面圆牌、2.2万余把神铳、44万支神箭、800个大炮。特别要注意的是,瓦剌竟然没有搬走明军遗下的46万件火器,这可能意味着精于骑射的瓦剌人,尚未习惯使用火器。

杨洪将1万把神铳、25.8万支神箭、540个大炮拨给宣府、万全、怀安、蔚州等卫,加强边防。其余的1.6万把神铳、18.2万支神箭、260个大炮,则发往万全都司贮藏。

就这样,曾经名扬天下的京师三大营从此威风扫地,一蹶不振,后来虽然建制得到重组,但战斗力一直未能恢复过来。

兵多将广的京营在土木堡为什么败得这样惨?原因有很多,除了上述所说的日渐腐朽,积重难返之外,还与明军统帅部忽略神机营,指挥不当有关。

明英宗的曾祖父朱棣还在世时,历次与蒙古劲旅交锋,都异常重视神机营与骑兵的协同作战,他总结经验,规定布阵时,手持神机铳的射手一定要在前面,马队则安排在后面;而宿营时,步兵在内,骑兵在步兵之外,神机营更布置在骑兵之外。也就是说,明军时刻准备着用神机铳炮发射弹丸挫敌锋芒,然后再酌情动用骑兵出击。按照这种战术,明军曾经先后在静虏镇、忽兰忽失温等战斗中获胜。

然而,以明英宗为首的统帅部重视的是首先使用骑兵,而不是首先使用神机营,北征大军从宣府回师时让归附的蒙古人吴克忠率领骑兵断后,结果吴克忠误入埋伏而战死。接着,成国公朱勇率领3万余骑兵临危受命,紧急赴战,却被诈败的瓦剌人诱入包围圈中,在鹞儿岭全军覆没。这两次战斗都是在没有神机营的配合之下进行的,总共损失了四五万骑兵。抵达土木堡的十几万明军主要以步兵为主。失去了骑兵配合的神机营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最多只能在阵地上打退瓦剌人的进攻,而不能及时展开追击,扩大战果。

一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很难在与骑兵对峙的被动状态下安全撤离战场。稳妥的应付办法是在原地固守待援。但是,驻营地土木堡却没有水源,将士们不可能在那里长期待下去。最后,饥渴的明军冒险移营,结果,遭到来去自如的瓦剌骑兵的袭击而全线溃败。

综观木土堡之战,明军装备的数十万件火器,威力未得到充分展现,基本上成了摆设。正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dgzy/645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