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司马懿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诸葛亮的激将法?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12-09 00:10:06 0 诸葛亮

历史不是传说,也不是戏说,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比故事更精彩……一起来讨论“司马懿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诸葛亮的激将法?”的相关话题,感受下您所了解的历史是否和我的一样呢?

司马懿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诸葛亮的激将法?

双方陷入对峙,之后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战事。

诸葛亮给后主的奏报显示,渭水在此有一条支流叫武功水。诸葛亮命步兵监孟琰驻扎在武功水以东,司马懿派人进攻孟琰,诸葛亮命人在武功水上搭建竹质浮桥,过河射杀魏军(做竹桥越水射之)

从中可以看出,弓弩是蜀军的利器,在对付敌人攻营、偷袭以及骑兵冲击方面效果很好。同时,临时搭建竹桥是工兵作业,说明蜀军在兵种配置方面较为细化,关中很少种竹子,搭建竹桥的材料应该是从汉中带来的,说明在这方面蜀军早有准备。

蜀魏两军每有交战,司马懿都很重视,他都穿戴上全副武装(戎服莅事),但他不知道诸葛亮穿什么,就派人出去看。

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诸葛亮坐着一个简单的小车,头戴葛巾,手里拿着羽毛扇,指挥三军,蜀军随他的号令整齐进退(指麾三军,随其进止)

司马懿听完,感叹道:“诸葛先生真有名士风采啊(诸葛君可谓名士矣)!”

司马懿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诸葛亮的激将法?

魏军方面也发动过主动攻击,司马懿曾派部队突袭蜀军,斩杀蜀军500多人,俘虏1000多人,蜀军另有600多人投降(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当然,史书上的这个记载有虚报战果的嫌疑,事情本身或许是有的,只是规模不大,战果也没有这么多。

双方互有胜负,总体上仍是对峙状态。

长时间对峙对蜀军来讲是一种严峻考验,焦点是粮食供应问题。尽管斜谷有粮仓,又有流马不停地往这里运粮,但速度总是有限。如果每人每天消耗两斤粮食,10万大军一天的消耗就是20万斤,是1000多个流马的运输量。

这是流水作业,因为每天都得吃饭,运粮队每天都不能停。从汉中运到斜谷,再从斜谷运到五丈原,一趟来回需要30天的话,那就必须有近5万个流马同时作业才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汲取之前北伐的教训,在五丈原附近干脆分兵屯田,做长驻的打算。蜀汉的屯田兵和渭水岸边的百姓杂居在一起,但大家相处得很好,百姓乐于接受,蜀军也军纪严明(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司马懿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诸葛亮的激将法?

后世对此评价颇高,一支敌人的军队入侵,百姓还欣然接受,双方杂处而相安无事,说明这支军队平时一定受到极为严格的训练,这是诸葛亮长期努力的结果。

但是,司马懿总闭营不出,也不是个事儿。

为了让司马懿出来迎战,诸葛亮想尽了各种办法。

诸葛亮多次派人到司马懿那里下战书,还送给司马懿一些女人的服饰,以激怒司马懿(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激将法有时很管用,楚汉相争时项羽让部将曹咎守成皋,那里是项羽重要的后勤基地,储存着大量军需物资。

项羽临行前特意叮嘱曹咎:“只守就行,汉军再挑战也不要出战,我15天必然回军与你会合。”

项羽走后,刘邦率大军攻成皋,曹咎谨遵项羽命令不出。刘邦的办法多,他下令在成皋城边搭了一座台子,每天都派一帮嗓门大的士兵到台上辱骂楚军,一连骂了好几天,曹咎终于沉不住气,率军出战,结果被打败,成皋和大量物资落入刘邦之手,曹咎愧见项羽,自刎而死。

但司马懿显然比曹咎有水平,他知道诸葛亮的意图,送衣服就收下,根本不生气。

只是,司马懿不生气不代表其他人沉得住气,魏军将领个个肺都气炸了,纷纷请战。

这是司马懿最头疼的事,他能跟诸葛亮拖,却不能跟手下将领们拖。不过,他也有办法,他告诉大家,陛下让秦朗将军来传达过谕示,要求坚守,不能主动出击,现在要出击,应该先请示陛下再说。

司马懿郑重其事地向魏明帝写了一封请战书,言之激昂,请求出战。司马懿特意让手下主要将领们一一署上名,他知道魏明帝会明白自己的心意。

司马懿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诸葛亮的激将法?

魏明帝接到请战书,知道司马懿顶不住了,马上派卫尉辛毗为特使,前往军前制止众将请战的行为。

辛毗是曹魏老臣,被称为骨鲠之臣,事曹氏父子三代,以耿直著称,一旦认定的事就会坚持,谁的面子都不看。

曹叡也不太喜欢这个老同志,但今天这个差事派谁都不如派他去。曹叡命辛毗兼任司马懿的大将军军师,持节,前往关中前线。

蜀军又来挑战,司马懿顶不住压力,表示要出营迎战,辛毗拿出魏明帝赐给的节,立于营前,魏军不能出。

姜维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诸葛亮,忧虑地说:“辛毗一来,魏军不会再出来交战了。”

诸葛亮对姜维说:“司马懿本来就不想出战,之所以再三向上面请战,是做给下面的人看的(以示武于其众耳)。为将的,率大军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有办法对付我们,用得着向千里之外请战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196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