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格物日志

大明火器战争:抗日援朝

历史大观园 格物日志 2020-06-11 13:29:59 0

抗日援朝战争是万历三大征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战争。

这场战争发生于公元16世纪后期。当时,日本各地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陆续屈服于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丰臣秀吉的武力之下,全国获得了统一。作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要求朝鲜臣服于他,但遭到拒绝,因而在1592年(万历二十年)发动20余万大军,渡过朝鲜海峡,于4月13日在朝鲜釜山登陆,开始了侵朝战争。以小西行长为首的中路军一马当先,经釜山、梁山、忠州、密阳、仁同、尚州、闻庆等地,抢先攻克朝鲜的京城——汉城,朝鲜国王李昖北逃。随后,加藤清正的北路军由蔚山、熊川、庆州等地到达汉城。不久,南路军在黑田长政的带领下经金海、昌原、清州等地,也到达了汉城。


丰臣秀吉
  1537-1598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本是一足轻(下级步兵),后因跟随织田信长而崛起,自室町幕府瓦解后再次统一日本,并发动万历朝鲜战争。


三路日军在汉城会师之后,继续北上,攻克开城。其后,小西行长率部北上平安道,并占领平壤。加藤清正带领部属向咸镜道前进。黑田长政则负责经略黄海道。除此之外,陆续参战的各路水陆军队首长还有毛利吉成、福岛正则、小早川景隆、毛利辉元、喜宇多秀家、羽柴秀胜、藤堂高虎等,分别驻屯于朝鲜境内群邑之中。

各路日军如猛虎下山,到处张牙舞爪。国小兵寡的朝鲜,一个城池接一个城池地沦陷,军民望风皆溃,国王李昖放弃京城,逃到义州,接二连三地派使臣赴明朝求援。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明朝,虽然已经逐渐平息了倭寇在沿海地区的侵扰,但是对日本仍存戒心,对日本的海外扩张政策不会坐视不管,遂决定进行抗日援朝。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7月,明朝以副总兵祖承训等率兵5000为先头部队,进入朝鲜,企图虎口拔牙,从敌人手中收复平壤。当时,平壤城附近的日军兵力为二万余,统帅是所向披靡的小西行长。

明军不顾双方兵力悬殊的事实,在雨天中发动奇袭,强行突入平壤七星门,然而城内却是一片泥泞,骑兵的活动受到了极大限制。前来迎战的日军人马全部披上鬼面、狮头等饰物,使陷入泥淖中的明军马匹惊恐不安。

日军普遍装备的火器是鸟铳(日本人叫“铁炮”)。这种火器源自16世纪中期从葡萄牙传入的火绳枪。从外国传入的还有佛朗机(日本人称为“国崩”或“罗汉筒”,类似的火炮多数由明朝传入)、加农炮等。除了铳炮之外,日军还装备了一些火器,以爆炸性火器为例,有用纸制成的纸炮以及用铁制成的铁炮,这类火器在纸壳或者铁壳里面装填上混合了铁片、砖石等碎屑的火药,用点燃引线的方式引爆。

此刻,平壤城内杀声震天。日军用鸟铳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夹击,经过几轮齐射之后,明军损兵折将——游击史儒以及两名千总均中弹而亡,祖承训不得不引兵退回境内。

明朝在这次前哨战中初次尝到了日军鸟铳的厉害,受到了因轻敌冒进而挫败的教训,转而改变策略,准备先礼后兵,一面派人与日军和谈,一面重新调兵遣将,积极备战。因为日本在其后的和谈中坚决不肯撤军,所以战火重燃只是时间问题。同年八月,万历帝任命宋应昌为经略,立即着手重组远征军、筹集兵器以及加强沿海防御等战前准备工作。

再次赴朝参战的明军主力,有北兵与南兵之分,北兵包括来自蓟镇、宣大、保定等地的官兵,而南兵将士大部分是浙江人,其中一些北兵与南兵,与在1588年(万历十六年)病逝的戚继光有很深的渊源。例如带领五千人先行出发的吴惟忠,便是戚继光的老部下,他曾经在抗倭战场上久经考验。

远征军的提督为李如松,其余各路军队分别是以杨元为首的中协(协是军队的一种编制)、以李如柏为首的左翼、以张世爵为首的右翼,共3.1万余人,大半是骑兵,还有步兵,车兵只有2000名。

明军装备的火器有铜铁大将军炮、佛朗机、灭虏炮、虎蹲炮、百子铳、三眼铳、快枪、鸟铳、神火飞箭、毒火飞箭。火器要在镰、钩、刀、镋钯、弓箭等冷兵器的配合之下作战,根据南方御倭战争的经验,还专门派人到江南购买狼筅、长枪等。车营拥有轻车、大将军滚车、灭虏炮滚车等战车,可能还有宋应昌设计制造的一字车。

为了防止日军在沿海登陆,明廷指示蓟辽总督,山东、顺天、保定、辽东等地的巡抚以及天津、永平、山东、辽东等地方官员,要求他们给部队再增加一些车载大将军炮、虎蹲炮、灭虏炮、涌珠炮等火器,并多制造些战车与鹿角,此外还要准备好福船、仓船、沙船、唬船等各类战舰。战舰上的水兵一般使用佛朗机、三眼铳、快枪、鸟铳、长枪、飞镰、标枪、弓箭等武器,至于大将军炮、虎蹲炮、灭虏炮等火炮因为后坐力比较大,发射时会对船身造成损害,所以平时不会轻易使用,只有危急的时候才会动用。

鉴于日军的鸟铳太过厉害,为此,很多明军在战前准备了高7尺、阔1丈2尺的大棉被,用以遮挡弹丸。然而,根据宋应昌做的试验,日军鸟铳在80步之外,能击破二层湿毯被子,在50步之外能击破三至四层湿毯被子,可见棉被遮挡弹丸的效果有限,故此,宋应昌建议入朝将士临阵作战时,要在敌营四百步之外施放大将军炮,等到日军鸟铳射完弹丸之后,再向前进军。

总的来说,日军鸟铳虽多,但火炮的数量却远远比不上明军,因而火力处于弱势。

再说李如松率兵马四万人渡过鸭绿江之后,在部分朝鲜军队的配合之下,向平壤进军。他为了迷惑日军,派使者到日军统帅小西行长处,磋商议和之事。

小西行长深知明军这次是有备而来,不可力敌,故也愿意议和,他礼尚往来,派出20名日军将士来到平壤郊外迎接李如松,此举无异于自投罗网,这些人当场被明军捉获3人,其余的或死或逃。李如松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对再度前来质问的日军使者好言相慰,稳住了局面。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正月六日,平壤的日本人衣装整洁,夹在道路两旁,小西行长打算将李如松接进城内的风月楼,大家重修于好,化干戈为玉帛。这时候,大队明军兵临平壤城下,一片刀光剑影,杀气腾腾。日军在紧张气氛之下猛然醒悟过来,闭城拒守。至此,平壤之战正式爆发,这是一场用火炮与鸟铳互相射击的大规模战事,表明古代战争,同样也可以出现现代战争那样的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场面。


平壤之战
  20世纪之前,有三次著名的平壤之战。第一次是唐军与高句丽、百济军的作战;第二次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明军和朝鲜两国联军在平壤围歼日军的攻坚战;第三次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之间在朝鲜平壤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


平壤东南两面临江,西面靠山,而北面的牡丹峰形势险要,峰上有耸立的牡丹台,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城外的牡丹峰驻扎着1000多名日军。统帅小西行长也被困在牡丹台上。

平壤的日军四处设立拒马、地炮(作用相当于地雷),陈兵以待。配合明军作战的朝鲜军队在李益、金应瑞等人的带领下进攻城东,被日军守将宗义智击退。这时,一部分佯攻平壤的明军将士在退却时掉下了10余面铁盾。城内日军蜂涌而出,抢夺铁盾,乱成一团。明军乘机回击,日军慌忙逃窜入城。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场面混乱不堪。小西行长亦借机乘乱从牡丹峰突围而出,回到了平壤城。

当晚,明军用火箭击退了夜袭的日军。

正月初七,三营的明军又向平壤的普通门发起骚扰式的攻击,用佯退的战术吸引部分日军出城追击,然后再回师,斩首30余级。

经过连日来的试探性进攻,总攻终于在正月初八开始了,各路明军依次渐进,尘土飞扬。其中,游击吴惟忠、副总兵查大受攻击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协都督张世爵攻击七星门;左协提督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击普通门;副总兵祖成训、游击骆尚志与朝鲜兵使李隘、防御使金应瑞等攻击含球门等等。粗中有细的祖成训利用日军轻视朝鲜军的心理,命令部属故意伪装成朝鲜军,企图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迅速拿下平壤,根据“围师必阙”的作战原则,明军统帅部布置的战线故意在东门方向开了个缺口,以供日军弃城而逃。

各路明军相继用火炮及火箭一齐射击敌人的阵地。遗憾的是,威力最强大的大将军炮由于体积庞大,行军速度缓慢的原因,未能及时赶到战场,否则当面顽抗之敌,必像螳臂当车般化为齑粉。尽管如此,佛朗机、灭虏炮、虎蹲炮等火炮的吼声还是如万雷齐响,一时间地动山摇,硝烟弥漫,天地晦暗。火势随着西风蔓延入平壤城内。一些火箭据说是有毒的,敌人闻了毒烟会头昏呕吐,而攻城的明军则口含解药,有备无患。

日军主力几乎尽数登城,20余里的城墙之上四处插着旗帜,他们在对手发射的炮弹及火箭的压制之下顽强地反击,不断施放鸟铳、砸下大石、泼洒汤水,使攻城的明军一度退却。李如松率领500余骑兵在城下来回指挥,并亲手杀死了一名退却的士兵,示众于阵前。

杨元、戚金等将士在炮火的掩护下经过浴血奋战,首先登上城墙。不久,李如柏、李芳春杀入了普通门。祖承训的部队也脱下朝鲜服饰,露出明军铠甲,他们不顾紧急赶来堵截的日军在城上施放的枪弹及巨石,进行猛攻。游击骆尚志将小型铳炮夹于腋下,大呼连放。率领浙兵强行登上了含球门。而李如松直接下令明军用两门大炮轰碎了七星门的城门,明军步、骑乘胜进入城内。游击吴惟忠也率军攻上了城外的牡丹峰。各路明军捷报频传,纷纷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进入平壤。

城内的明军搬运柴草,四面堆积在一些日军据守的房屋外面,放火焚烧。

但是,日军早已经在牡丹峰、七星门、普通门、风月楼及平壤城内其他地方筑了大量叫做“土窟”的坚固工事。这种工事可以躲避炮火,修时要首先掘地,然后再用石块及泥土筑成墙,上面布满了安放鸟铳的洞穴,密密麻麻,就像蜂窠一样。土窟规格不一,有宽有窄——据说宽的甚至能容纳万人,大量日军藏身于这样宽阔的土窟之内,就可以布阵。因为当时的鸟铳装弹速度慢,为了连续射击,所以将射击队员分为几排——当第一排射击完毕,再轮到下一排,周而复始,以便保持密集的火力。

藏身于土窟之内的日军拼命抵抗,明军一时难以攻下。李如松在督战时坐骑被鸟铳打死,换马再战的时候一不留神吸入了毒烟,鼻孔流血,但是,他面不改色,继续坚持在岗位上指挥。李如柏的头盔也被鸟铳击中,幸亏盔中绵厚,未至重伤。吴惟忠的胸部中弹负伤,而骆尚志在登城时也被巨石砸伤足部。仗打到这个地步,明军已经伤亡数千了,只好暂时休战,班师回营。

经过一天的激战,日军损失惨重,小西行长见援军不至,便有意突围,下令一位叫做大石荒河助的勇士,脱下铠甲,身着单衣攀登上高楼,冒着被弓矢炮弹射中的危险,侦察出一条具体的突围路线来。而这时候的李如松为了避免继续攻城而增大伤亡,也派出使者要求日军统帅小西行长退出平壤城,小西行长随即予以答应,率领着不满五千的残部撤离平壤,狼狈南逃,其中有部分日军在逃亡路上遭到了明军及朝鲜军堵截与伏击。

据统计,明军斩获日军的首级就达到1647颗。但日军的伤亡总数不止这些,其连同被炮火轰炸、硝烟熏烧及其他原因而死的,总损失超过万人以上。而明军阵亡796人,受伤1492人。


小西行长幼名弥九郎,是商人小西隆佐的义子,娶了隆佐亲女小珠后被委派至冈山鱼服屋处与备前大名宇喜多直家进行贸易,有一次正逢直家外出时遇到三浦家遗臣的袭击,当时直家身边并没有带护卫只有几名小厮,此时弥九郎挺身而出击退了刺客,使直家安全脱困,此事之后弥九郎受到直家赏识将他由商人破格拔擢为武将。曾为肥后二十四万石大名。参加了侵朝战争,并曾担任和谈使者。在中国史籍中多有记载。关原之战中失败,被处斩。


此战,各种火器出尽风头,大放异彩。明军的火炮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日军的鸟铳,赢得了荣誉。朝鲜的史书《宣祖实录》记录着朝鲜国王李昖与曾在现场观战的臣子李德馨进行了一番意味深长的问答,当时李昖问道:“铳筒(指日本人的鸟铳)之声,不与天兵(指明军)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李昖赞叹道:“军势如此,可不战而胜矣!”

平壤之战结束之后,明军中协在李如柏的带领下继续南下,向开城前进。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等各路日军纷纷弃地南移,向汉城方向撤退,但是加藤清正所部仍然滞留于咸镜道。

正月二十日,明军收复开城,连战连捷,渐渐产生了轻敌之心。李如松错误判断日军会继续采取避战的策略而收缩防线,他不管道路在连日大雨之下泥泞深达膝部,迫不及待地指挥各路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向南疾进,直逼汉城。

当时集结在汉城的日军大约有5万,主要将领有宇喜多秀家、小早川景隆、黑田长政、小西行长等人。他们得知明军南下的消息之后,决定先派出搜索队伍到临津江南岸备战,大批人马尾随其后。留在汉城的只有小西行长等部队,作为后备。

明军先头部队大约3000骑兵在孙祖廉、查大受、祖承训以及朝鲜将领高彦伯的率领下,在迎曙驿击破部分日军的阻拦,于27日前进到砺石岘,在那里碰到了大队汹涌而来的日军人马。

身先士卒的日军先锋立花宗茂,身上的铠甲竟然在两军交锋时被射满了箭,就像刺猬一样。可是,明军终究是寡不敌众,只得暂时撤离战场。一场双方不期而遇的前哨战匆忙地结束了,但这只是即将来临的更激烈战斗的前奏。

这时,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等人已经从汉城赶来增援,作好应付明军的第二轮攻击的准备。他们在砺石岘的山岭之下排列了三队军阵,还在岭上布置了一支奇兵,以便策应。


宇喜多秀家
  1573-1655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丰臣秀吉的养子,为丰臣秀吉统治时代的五大老之一,其治绩也被人称为“备前宰相”。1592年,参与文禄之役,并担任大将,在碧蹄馆之战中,担任后阵的本队总大将,与先锋队总大将小早川隆景联手设伏,一度使轻骑冒进的明军李如松部陷入苦战。


大战一触即发,军情刻不容缓。李如松率数千骑兵快马加鞭,经惠阴岭从后赶上,谁料欲速不达,他在途中马失前蹄,竟从坐骑的背上摔了下来,致使脸部受伤。尽管如此,明军还是及时赶到了战场,指挥各部向砺石岘进攻。

明军这一仗打得比效仓促,以致炮兵没有及时跟上,前线将士仅能发射随身携带的神机箭。密集的箭雨一度迫使日军后退,但是,兵力占优势的日军很快卷土重来,很多人从砺石岘的山岭背后涌出来乱射鸟铳,呼叫着前进。

两军迅速拉近距离,展开白刃战。不久,明军将领杨元等人也带队赶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将士的弓箭即将用尽,有人竟陷入了徒手搏斗的劣境,而另一些将士的短剑钝劣,抵抗不住挥舞着三四尺长刀的日军,不得不且战且退。明将李宁在混战中被弹丸击中左胁,左手也被砍伤。

李如松左冲右突,在混战中从马上摔下,一名披戴金甲的敌人扑上前来正欲痛下杀手,家将李文升拼死相救,以自己的身体遮掩主帅,虽然不幸身中钩枪而死,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李如柏等人及时回援,驱逐敌人。

李如梅一箭射死那名异常活跃的金甲日将,消除了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再说李如松目睹爱将李文升战死,情不自禁地大放悲声,痛泣不止。接着,他被众将士扶持上马,从惠阴岭返回坡州。而进至惠阴岭的日军也不敢穷追,撤回了汉城。

战后,各国史籍对参战军队伤亡数据的记录比较混乱。宋应昌在战后给朝廷的《叙恢复平壤开城战功疏》中转述李如松自我统计的伤亡数据是:阵亡官兵264人、伤49人,当阵斩获敌人首级167颗。日本史籍(《征伐记》、《秀吉谱》等)承认己方损失数百,明军则战死1万,这个数据还不包括在后撤时掉入河中淹死的人数。可是朝鲜《宣宗实录》却记载明军“死者数百”,而斩获日军的首级却有一千余级之多。

归根结底,明军在野战受挫的原因在于李如松用兵不当,他在天气不适合骑兵作战的情况下还带领部分马队轻装前进,故在战时缺乏炮火的支援而被日军用鸟铳压制,近战中又寡不敌众,最终铩羽而归。

李如松回到坡州,其后又退回平壤,只留下王必迪等将领驻守开城,原因是担心平壤会遭到咸镜道的加藤清正的袭击。不久,孤军深入的加藤清正也率部翻山越岭,向南撤返。

在此期间,朝鲜各地抵抗入侵的军事行动风起云涌。重新布防的明军也没有按兵不动,终于打出了一张好牌,于2月15日分兵越过临津江,奇袭汉城附近的龙山仓库,烧毁了数十万石屯粮,使日军陷入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的困境。尽管日军出动大批部队往郊外四处搜掠,但在战乱频繁,老百姓饿殍载道的局势之中,获得的物资毕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汉城守军难以长期依赖从遥远的釜山地区运粮接济,这样就促成了日军急于和谈,甚至不惜把汉城让给明军而南返釜山。

明朝中枢主政者也主张与日军谈判解决问题,再度派出使者前往斡旋。虽然日军在和谈期间不断在背后搞小动作,连犯咸安、晋州等地,但是明朝还是与日军在同年九月达成了第一次停战协议。

尽管和谈时间长达3年,然而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给好战分子延长了备战的时间。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丰臣秀吉终于对谈判桌上的讨价还价感到不耐烦,亮出了拒绝明朝册封的底牌,再次大举出兵朝鲜,和议就此破裂。


加藤清正幼名虎之助,是初代熊本藩主。出生于尾张国中村。由于与羽柴秀吉(即后来的丰臣秀吉)有血缘关系,故开始追随秀吉。在壬辰战争中,率军至朝鲜,俘虏过朝鲜王子临海君与顺和君,也曾与小西行长共同担任先锋攻取全罗道,并在蔚山城成功抵挡明将杨镐大军的攻势。由于与小西行长、石田三成等丰臣政权的文治派屡有摩擦,故在秀吉死后开始接近德川家康。1599年与福岛正则、浅野幸长等人共谋杀害石田三成未遂。1600年关原之战时,站在家康的东军一方,留在九州牵制当地的西军势力。战后论功行赏,获得小西行长的领地,成为肥后52万石的大名。1611年曾到京都二条城,为家康与丰臣秀吉之子秀赖进行斡旋。该年病死于肥后的主城熊本城,终年50。


当战争又一次爆发的时候,明军却显得准备不足,主力已经在和谈期间由李如松等人的率领下分批撤回,只留下吴惟忠等少部分人马驻屯于朝鲜,难以力挽狂澜。在此风雨飘摇之际,下一步何去何从,考验着中枢的执政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dgzy/644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