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古代生活史——艺人社团与娱乐中心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15 00:47:27 0


艺人社团的出现及娱乐中心的形成,是这一时期引人注目的两大文化现象。

一 艺人及其社团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对文体娱乐生活的需求增大。与此相适应,艺人数量较前代激增,主要来自三种人:一,农村过剩人口。不少农民携带子女,走村串户,进入城市,卖艺谋生。二,城市平民。由于卖艺是项可供选择并收入较多的职业,开封“中下之户不重生男,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稍大即“随其姿质,教以艺业”,以便挣钱为生。苏州的情况相似:“吴下风俗尚侈,细民有女必教之乐艺,以待设宴者之呼使。”三,失意读书人。艺人中有许贡士、张解元、周八官人、武书生等等,“贡士”、“解元”之类是当时人对读书人的习惯性尊称。他们加入艺人行列,有利于艺术水平的提高。

古代生活史——艺人社团与娱乐中心

乐队雕刻 河南温县北宋墓出土(选自《中国文明史》第6卷)

古代生活史——艺人社团与娱乐中心

唱赚图(选自陈元靓《事林广记》)

当时的艺人分为三大类:1.家内艺人。大凡达官富室,几乎无不广置歌儿舞女。2.官府艺人。分别隶属于教坊及云韶部、钧容直等机构。宋代沿袭唐代,设教坊于禁门内。云韶部为太祖平定岭南后组建,由原南汉宦官中的聪惠者组成,称“黄门乐”。钧容直系太宗择军中之善乐者组成,称“军乐”。由于财政紧张,不少大臣主张“临时点集,不必置教坊”。钧容直、教坊相继于绍兴三十年(1160)正月、三十一年六月撤销。3.民间艺人。又有瓦舍艺人与路歧人之分,前者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后者则无。《武林旧事》卷6《瓦子勾栏》称:“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要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都城纪胜·市井》云:临安“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歧人在此作场”。“其他街市如此空闲地段,多有作场之人。”金朝也有这类艺人,《金史》卷104《完颜古代生活史——艺人社团与娱乐中心传》称:“贾耐儿者,本歧路小说人,俚语诙嘲以取衣食。”歧路与路歧同义。

民间艺人自发结成社团并为数甚多。《武林旧事》卷3《社会》称:“如绯绿社(杂剧)、齐云社(蹴鞠)、遏云社(唱赚)、同文社(耍词)、角抵社(相扑)、清音社(清乐)、锦标社(射弩)、锦体社(花绣)、英略社(使棒)、雄辩社(小说)、翠锦社(行院)、绘革社(影戏)、净发社(梳剃)、律华社(吟叫)、云机社(撮弄)。”其中除从事梳剃业的净发社等少数社团外,均属艺人结社。《都城纪胜·社会》、《梦粱录》卷19《社会》还载有蹴鞠打球社、川弩射弓社、小女童像生叫声社、射弓踏弩社、射水弩社、苏家巷傀儡社等。每社分为若干专业表演团体,每个表演团体艺人为数不少。《西湖老人繁胜录》载,清乐社“有数社,每不下百人”;“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川鲍老社亦有一百余人”。失意读书人组成书会,如永嘉书会、九山书会、古杭书会、武林书会等,进行文艺创作,称书会先生或才人。金朝也有书会,女真人石盏德玉便是著名的书会先生,编有杂剧多种,其中《秋胡戏妻》、《紫云亭》、《曲江池》、《金钱记》等流传至今。

当时名艺人为数不少。《东京梦华录》卷5《京瓦伎艺》列有张廷叟等72位,其中白牡丹李师师的小唱表演特别出众,泽州(治今山西晋城)孔三传则是诸宫调的首创者,因编《耍秀才》诸宫调而擅名一时。《西湖老人繁胜录》列有乔万卷、许贡士等63位。《武林旧事》卷6《诸色伎艺人》按照行当,分为演史、影戏等56类,列有张解元、周八官人等520位。辽、金的名艺人有罗衣轻、玳瑁头等,前者《辽史》有传,后者曾被金章宗召入宫中,他打诨道:凤凰“向里飞则加官进禄”。“里飞”为“李妃”的谐音,章宗不禁捧腹大笑。

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常常遭遇不幸。如兖州(今属山东)张山人“以十七字作诗,著名于元皊、绍圣间”,“其词虽俚,然多颖脱,含讥讽”。老来精力不够,“乃还乡里,未至而死于道”,相识以两片芦席将其藁葬。女艺人的遭遇更凄惨,如杨爱爱“善歌舞”,“为金陵少年张逞所调”。唐安安歌色绝伦,被理宗据为己有。李师师虽曾红极一时,但钦宗将其家籍没,她晚年流落于湖湘间。

二 瓦舍、勾栏

民间艺人又称瓦舍艺人、勾栏乐人,是由于他们活跃于瓦舍、勾栏中。瓦舍又叫瓦子、瓦市、瓦肆,简称瓦,系固定的娱乐中心,游人、看客来往其中,川流不息。《梦粱录》卷19《瓦舍》称:“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瓦舍中的确治安问题较多,但笼统地称之为“放荡不羁之所”,是士大夫的偏见。瓦舍的出现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娱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北宋开封的瓦舍见于《东京梦华录》者有10座,即新门瓦子、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西里瓦、保康门瓦子、州北瓦子、宋门外瓦子。南宋临安的瓦舍见于《武林旧事》卷6《瓦子勾栏》者有23座,即南瓦、中瓦、大瓦(又名上瓦)、北瓦(又名下瓦)、蒲桥瓦(又名东瓦)、便门瓦、候潮门瓦、小堰门瓦、新门瓦、荐桥门瓦、菜市门瓦、钱湖门瓦、赤山瓦、行春桥瓦、北郭瓦(又名大通店)、米市桥瓦、旧瓦、嘉会门瓦、北关门瓦(又名新瓦)、艮山门瓦、羊坊桥瓦、王家桥瓦、龙山瓦。都城以外,不少城市也有瓦舍,如建康府的新瓦、明州的新旧二瓦。

勾栏又叫构肆、钩栏、游棚,简称棚,设置于瓦舍中,与瓦舍有时互为同义词。其原义为栏杆,系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戏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四周栏杆圈围。每座瓦舍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如开封桑家瓦子、中瓦、里瓦共有勾栏50多座,临安北瓦有勾栏13座。勾栏规模有大有小,大的如开封“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当时的演出场所不止勾栏,此外如露台。《事物纪原》卷9《戏场》称:“宋朝至正岁上元,辟端门,起山楼露台棘围,列钧容、教坊乐,及彩棚夹道,令都人纵观。”《剑南诗稿》卷27《春社》诗云:“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且看参军唤苍鹘,京都新禁舞斋郎。”可见农村也有临时性演出场所。山西侯马金代董氏墓中出土的砖雕戏台模型,生动地反映了金朝戏台的情形。

三 三种新趋势

瓦舍、勾栏的出现是商品经济繁荣、城市规模扩大,以工商业者为主的坊郭户发展壮大的结果。内中的文娱活动呈现出三种新趋势,反映了宋代整个娱乐文化的走向与特色。

1.商业化趋势。瓦舍既是娱乐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娱乐活动与商业活动同时进行,因而又叫瓦市。《东京梦华录》卷2《东角楼街巷》称:“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艺人的演出乃至体育表演均以挣钱为目的。

2.通俗化趋势。文娱活动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不同爱好,以致“勾栏不闲,终日团圆”。《东坡志林》卷1《怀古》载,涂巷小儿听说书,“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张耒《明道杂志》载,一孤儿“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宋史》卷314《范纯礼传》载,被称为“村野无知”的亨泽村村民“入戏场观优”,归途兴奋不已,作刘备状。可见艺人的表演何等通俗感人。宋代通俗文艺异军突起,在文艺娱乐史上正处于由“雅”到“俗”的转型期。

3.大众化趋势。瓦舍小者占地一里有余,勾栏大者可容数千人,游人、看客上自达官,下至平民。某些从前为上层独享的娱乐活动,如今成为大众的共同爱好。杭州每年八月,观钱塘江潮,倾城出动。成都每年正月十五至四月十八,春季游赏,全民参与。各地的龙舟竞渡活动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53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