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丰年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2:55:41 0


除了那几段气候极端恶劣、寒冷的时期外,元明400年也并没有到荒乱不断的程度。恶劣的气候带来了洪水和饥荒,难免使人心生朝不保夕的惶恐。但实际上也有风调雨顺的年景。人口增长了(尤其是在整个明代),在最后四分之一世纪的边境战事使国库消耗殆尽之前,国家的状况远在惨淡经营之上。私人财富不断积累,往往到了惊人的程度,哪怕是小小的繁荣也会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有所改善。荒年有时,丰年亦有时。

要找出那些丰年,我们只需把前述的灾异志反过来解读即可。这种对比是有益的。元初确实处于全球气候变冷的阶段之中,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忽必烈统治时期(直至1294年去世前)的大多数年份都是丰年,直到“元贞之渊”(1295—1297),但它也是“九渊”中灾情最轻的一个。元朝前半期的自然环境应该说是不错的,这给了蒙古人比较繁荣的半个世纪。后世论者的看法也是如此。一个世纪后,叶子奇在自己的笔记《草木子》中说:“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生者有养,死者有葬。”那个时代“诚所谓盛也夫”!叶子奇之后又两个世纪,焦竑在《玉堂丛语》中记录了对元初几乎如出一辙的评价:“胡元受命九世,世祖最贤,其一代之治,有足称者。”这一切随着“泰定之渊”(1324—1330)的到来而发生了转变。14世纪30年代,以及“至正之渊”(1342—1345)后的50年代,基本上还算是年丰物阜,尽管饥荒和洪水也不时令人头疼。庄稼丰收的自然条件每况愈下,元初的繁荣局面也渐渐消逝,民怨日深,最终揭竿而起,元朝覆亡。

皇天祚明,明初丰年持续的时间比元朝上半期要长得多。永乐九年和宣德九年(1411、1434)才分别出现大疫和大饥,而且灾后恢复的速度都算迅速。王朝建立后的第九个十年的“景泰之渊”(1450—1455)才使明王朝第一次遭到了灾害的沉重打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王朝像明朝一样在国初享有如此太平的年景。

“景泰之渊”后的10年,自然条件迟迟未有改观。到了15世纪70年代,渐有起色,此后的年成都还不错。直到90年代,弘治朝开始遭遇龙见等灾异的困扰。不过,环境真正恶化要到“正德之渊”(1516—1519)。这段时期的经济开始疲软,但还未到脱轨的地步。此后直至16世纪80年代,明代进入了暖期,虽然间或出现波动——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之渊”(1544—1546)。如果我们不计入那段天灾,嘉靖、隆庆两朝(1522—1572)可谓是太平盛世了。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明代经济在这两段时期内蓬勃发展,全球各地的经济体都被纳入到它的运行轨道中。

首次“万历之渊”(1586—1588)造成的破坏使丰年成为过去。这场危机几乎席卷了帝国上下的每个角落。灾后虽然渐次恢复,但自然条件仍然时好时坏。到了16世纪90年代末,形势再度急转直下,此后稍事恢复,又陷入了第二次“万历之渊”(1615—1617)。17世纪20年代,风调雨顺的日子又回来了,可是,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党争和边患耗尽了原本休养生息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到了20年代末,天祚转薄,“崇祯之渊”(1637—1643)的出现宣告了它的完全消失。

“九渊”是元明时期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过在长达四个世纪的历史文本中,它们更像是一些标点符号,丰年以远胜于灾荒的数量成为故事的主干。除了元明史上的第二个百年没有出现持续的灾情外,其他时候丰年与灾荒的出现比例大约是7:1。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13年是荒年,其余则是丰年。因此,在元明时期,人的一生总免不了遭遇许多阴影,但每一次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过,明末是个例外,那是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

<meta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10.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805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