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文人墨客

文天祥传——北地役途 心路故事

历史大观园 文人墨客 2020-07-06 01:59:00 0

从广州到建康,都在原南宋领地范围内,元廷怕途中遭遇不测,派了石嵩和囊家歹两人押解文天祥。渡过长江到了北方,就没那么紧张了,囊家歹押着在两淮制造巨石炮的回族工匠已先行一步,押解文天祥的事交给了石嵩。

过扬州、高邮、宝应,九月初一到达淮安军(江苏淮安),未作停留直渡淮河,夜宿江北岸的阚石镇。南宋与金朝对抗的年代,向以淮水为界,过了淮河就离开了宋土。文天祥一行上了岸,就遇到一拨元兵,只见他们牵着背驮行囊的马匹,一个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押解兵问他们这是要去哪儿,回答是去江南换防。文天祥意识到自己已经置身异乡了。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北境,望着荒无人烟野草漫漫的景象,顿生一种恍如隔世的苍凉之感。他五内交集,写诗一首:

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

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

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

昔也无奈何,忽已置念虑。

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

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

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

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

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在这最后告别的时刻,他比任何时候都依恋故国,对亲人的思念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他爱妻子和孩子,不但爱在今生,而且要爱到来世,但在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里,这一切都被深深地埋在心底无暇顾及。现在要离开故国远去了,久藏心底的思念猛然爆发出来。妻子欧阳氏、次子佛生、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二妾靓妆(颜氏)和璚英(黄氏),你们在哪里?你们都还活着吗?妻离子散之痛像风暴一样袭上心头,使他泪飞如雨。但今生他死志已决,残破的一家再也无法团聚。奈何,奈何!那就忍受着痛彻肺腑的千古之恨等待来世吧。

缠绕着他的思情的还有更多的亲人、故友和乡亲。

九月初七,一行人自邳州(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启程前往徐州。这一天正逢母亲去世一周年的忌日。走出邳州的城门,想起去年今日母亲病逝,葬于外乡河源县,至今也不知是否魂归故里,不禁失声痛哭。胯下的马嘶叫着北去,自己却又不能亲自去主持母亲的周年祭礼,真是遗恨加遗恨呀!但想到两个弟弟文璧、文璋会在今日布置几筵和灵牌,办好母亲的周年祭礼,同时想到“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又不免感到欣慰。

接下来在尘土滚滚秋风瑟瑟中跋涉的一路,也是在坎坷漫漫荆莽丛丛之途艰难跋涉的心灵苦旅。如他在《告先太师墓文》中说的,自己欲尽忠不得为忠,欲尽孝不得为孝,北上这一路他都为此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并凝珠为诗,这些诗的一极,是表达对志节的执著,另一极就是对亲人的倾诉和怀念。

作为对亲人的倾诉和怀念,沿途他模仿杜甫的《同谷七歌》,写了六首诗,统称《六歌》,又名《离乱歌六首》。这组流贯着悲悯情怀的诗歌以忧戚凄婉的笔调,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爱和歉疚。这般儿女情长,在他的诗文里是不多见的。

《六歌》第一首写道:

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结发不下堂。乱离中道逢虎狼,凤飞翩翩失其凰,将雏一二去何方?岂料国破家亦亡,不忍舍君罗襦裳。天长地久终茫茫,牛女夜夜遥相望。呜呼一歌兮歌正长,悲风北来起徬徨。

文天祥以做丈夫的责任,倾诉了对战乱中离散的结发妻子深挚的情感,对她和孩子深深的关切和担忧。妻呀你带着孩子在何处呢?夫妻天各一方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命运,今后也无法挽回,他只能像牛郎与织女遥遥相望那样报以补偿了。然而,他却能牢牢握住自己的另一种命运。

他从小就抱定追崇忠义的志向,举义勤王尤其是被俘元营后更是以鞠躬尽瘁、为国尽忠的死节为信仰。今天虽然沦为囚徒,身不由己,但谁也不能阻止他把对忠义大节的追求进行到底。

九月初八,文天祥经徐州。徐州城东有座燕子楼,这座楼是唐代守将张封的儿子张愔为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愔死后,关盼盼十五年守节不嫁,后绝食死于此楼中。文天祥游览了燕子楼遗址,遂有感而发:“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几百年过去了,燕子楼只剩下残骸,一代又一代的美人早已是香消玉殒有谁知?不死的唯有关盼盼的烈女气节。

《六歌》之三:

有女有女婉清扬,大者学帖临钟王,小者读书声琅琅。朔风吹衣白日黄,一双白璧委道傍。雁儿啄啄秋无粱,随母北首谁人将?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

文天祥的六个女儿,长女定娘、幺女寿娘在河源病死,四女监娘和五女奉娘在五坡岭遇难,只有在空坑随欧阳夫人被俘的次女柳娘和三女环娘还活在世上。一想起她们,柳娘照着钟繇和王羲之的字帖练字,环娘琅琅读书的情形就浮现出来。可怜一双天真无邪的女儿而今漂泊无依,文天祥心如刀绞,泪湿衣袂。

过了徐州,就下起了绵延不绝的秋雨。气温急剧下降,元兵给文天祥一顶斗笠和两条毡布遮雨御寒。马车在凸凹不平的路上颠簸,泥浆溅了一身,寒风裹着冷雨打到脸上,想拉拉斗笠挡一挡,但两条毡布一前一后裹住身子,伸出手来都很难。就这么踉踉跄跄地前行,九月十五日抵达郓州,借宿在来平馆。郓州离济南不远,想起北宋末年济南知府刘豫投降金朝,充当傀儡皇帝的往事,文天祥夜不能寐,提笔写下了愤激之诗:“万里山河梦,千年宇宙愁。欲鞭刘豫骨,烟草暗荒丘。”若非刘豫、贾似道这些投降派助纣为虐,大宋的历史会不会改写也未可知,这些民族罪人死有余辜,遗臭万年。

《六歌》之四:

有子有子风骨殊,释氏抱送徐卿雏,四月八日摩尼珠。榴花犀钱络绣襦,兰汤百沸香似酥,欻随飞藿飘泥涂。汝兄十三骑鲸鱼,汝今三岁知在无?呜呼四歌兮歌以吁,灯前老我明月孤。

一连几日的穷阴终于揭开了盖,暖暖的太阳出来了,但文天祥的内心仍在阴冷的雨中挣扎。次子佛生与欧阳夫人一道被俘后,在押往隆兴元帅所的途中失踪了。这孩子是四月初八佛诞日出生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抱送的,他的名字就取自此意。他做满月按习俗在香汤中洗浴时粉嘟嘟的小模样儿犹在眼前,倏忽间便像豆叶在秋风中飞逝了。对于他的下落,文天祥听到过两个传闻,一说有人见他生得俊秀乖巧,把他收作了养子;二说他已经死于途中。如今已是他失踪的第三个年头,他是随哥哥道生骑鲸远去了呢,还是真的被人收养了呢?此时世界上仿佛只有他们父子两个人,失去佛生,他便彻底陷入了孤独。

九月十八日路过平原(今属山东)。唐玄宗天宝年间,这里曾发生过颜氏兄弟抗击安禄山叛乱的战事。当年安禄山率叛军一路杀往长安,企图推翻唐朝,平原太守颜正卿和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阻击。颜杲卿城破被俘,仍痛骂逆贼不止,被安禄山残酷地钩掉舌头杀害。颜正卿后来遭奸臣卢杞忌恨,派去晓谕叛将李希烈被杀。想起这段历史,文天祥写诗赞颂了颜氏兄弟的功绩,为颜正卿的坎坷遭际鸣不平,最后以“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作结,表达了自己追崇他们杀身成仁的不二心志。

《六歌》之五:

有妾有妾今何如?大者手将玉蟾蜍,次者亲抱汗血驹。晨妆靓服临西湖,英英雁落飘璚琚。风花飞坠鸟鸣呼,金茎沆瀣浮汙渠。天摧地裂龙凤殂,美人尘土何代无?呜呼五歌兮歌郁纡,为尔遡风立斯须。

让文天祥放心不下的还有两位在空坑被俘的爱妾。当年她们曾陪着文天祥游览西子湖,靓妆手挽环娘,璚英怀抱佛生,美服飘飘歌声悠悠,那情景是多么动人。这一切都随着国家的毁灭,如风吹花坠落入污泥浊水,成为美好又痛苦的追忆。当马车在荒漠的役途中停下歇脚的片刻,他迎着寒风伫立,为她们祈福,追悼与她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又上路了。在摇晃颠簸的马车上,活跃在他心中的却又是诸葛亮、刘琨、祖逖、颜杲卿、许远这些忠勇节义之士。他与他们血脉贯通,与他们对话,吟诵出一首首激昂之诗。他写诸葛亮“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决心像他那样鞠躬尽瘁,赤心贯苍穹。写刘琨“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惜他蒙冤而死,赞其百世功名。写颜杲卿“常山义旗奋”,“胡雏一狼狈”,虽被钩舌惨死,而“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写祖逖“白首起大事,东门长啸儿”,声讨石勒击楫中流,终是豪杰事成,为今古赞叹。写许远和张巡坚守睢阳,“义气震天地”,“百战奋雄姿”,他们的精神如同东流水生生不息。

《六歌》之二:

有妹有妹家流离,良人去后携诸儿。北风吹沙塞草凄,穷猿惨淡将安归?去年哭母南海湄,三男一女同歔欷,惟汝不在割我肌。汝家零落母不知,母知岂有瞑目时?呜呼再歌兮歌孔悲,鹡鸰在原我何为?

此诗是写给大妹懿孙的。去年为母亲治丧时,文天祥、文璧、文璋和二妹淑孙都在场,唯独缺了大妹懿孙。二次勤王时,大妹拿出所有首饰以供军资,大妹夫孙招集义勇收复了龙泉县城,后被亲信出卖押到隆兴杀害。孙死后,“妹奉孙氏生母,携子肖翁、约翁及一女,零丁孤苦,客食万里。妹虽患难中,侍养抚教,各尽其所,可谓贤矣”。文天祥为她凄凉的命运痛苦,更为她往后不知在何处安身焦心,却也只能歌悲而无以能助。

文天祥一行夜宿河间(今属河北)时,意外地与家铉翁相遇。他从家铉翁口中得到了大妹文懿孙的消息。三年前,家铉翁作为祈请使到了大都,劝元帝保存赵宋社稷无望,对元廷封官坚拒不就,还几次绝食求死。当得知文懿孙也被押到了大都,他就倾尽囊银赎她出来,打算托人把她送回南方。但事情还没来得及办,他就被送到河间安置,在河间开馆教授《春秋》,讲述宋朝兴亡故事。文天祥与这位患难与共的同僚邂逅,国事家事,议论纵横,公谊私交,尽情倾吐,心中感慨万端,写下《河间》三首相赠。其中一首云:“空有丹心贯碧霄,泮冰亡国不崇朝。小臣万死无遗慨,曾见天家十八朝。”赞赏家铉翁的志节,也并作自勉。

《六歌》之六:

我生我生何不辰?孤根不识桃李春。天寒日短重愁人,北风随我铁马尘。初怜骨肉钟奇祸,而今骨肉更怜我。汝在北兮婴我怀,我死谁当收我骸。人生百年何丑好?黄粱得丧俱草草。呜呼六歌兮勿复道,出门一笑天地老。

《六歌》的前五首,寄怀活着或可能活着的亲人,这最后一首写给了自己。他自叹生不逢时,由于处世孤直从未过上顺心的日子,反倒给自己和亲人带来了大祸。而今自己被囚北行,虽时时惦着亲人,但无以能助,就连自己死了都不知道谁来收尸骨。人的一生孰好孰孬?荣辱得失都只不过是匆促一梦。不说了,不说了,在大道面前,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没那么重要。

文天祥面对自己,由自身的遭遇悟彻人生时,那吟哦的调子是哀婉沉郁的。当他转过身来,面向社稷、民族乃至今古世事时,他的心性顿时激越向上,天地大开,置身于另一重境界。他写了一首《献州道中》,诗云:“十步九崎岖,山水何破碎。坐令管仲小,自觉伯夷隘。”又云:“兹游冠平生,天宇更宏大。心与太虚际,目空九围内。”又云:“反身以自观,须弥纳一芥。以此处死生,超然万形内。”他坚信自己以身殉道,芥微生命就能得以超然物外,浩然正气就能与世长存。

北行一路是艰难的心路历程。文天祥写下了《六歌》,叹惋妻妾、子女、妹妹及自己在战乱中的惨痛命运,抒发对亲人的真挚关切和痛彻肺腑的悲悯之情。同时写下了许多雄放悲壮的言志诗,这些诗多取典义节之士的英烈事迹,表达了自己不改民族气节、以死报国的坚定信念。这两类情志并举的诗作皆字字血、声声泪,就如同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声部,组成了和谐统一的复调音乐,呈现出一个强大而又柔弱的内心,呈现出一个既有情有义又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文天祥。

在河间还有一件有意味的事。据文天祥同代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载,河间一家烧饼铺的店主也是南宋遗民,他们一行在店中歇脚时,店主听说客人是名扬南北的文丞相,便殷切地请求他留下墨宝。文天祥欣然题写了四首诗相赠,店主视若拱璧,把它裱好挂在墙上。两年后,一位平江人光顾烧饼铺,看到文天祥的手迹十分喜爱,就与店主交涉,想用两贯元钞换取其中的两幅。店主人笑道:“此吾家传至宝也,虽一锭钞一幅,亦不可换。咱们祖上亦是宋民,流落至此。赵家三百年天下,只有这一个官人文丞相前年过此,与我写的。真是宝物,岂可轻易把与人耶?”这个故事留下了不少耐人寻味的信息。

九月二十一日,一行人到达保州(河北保定)。这次没急着走,停留了八天才又上路。三十日凌晨渡白沟河。

白沟河原是北宋时宋与辽的界河。后来金人南下,遂为宋、金界河。北宋末年,宋将张叔夜转战千里勤王,兵败被俘。金朝招降不屈,押至白沟河时,听船夫说此是界河,他即绝食而死。文天祥与张叔夜志节相望,在寒星闪烁的凌晨渡河时,听到同行说起此事,不禁热泪滚滚,得《白沟河》一诗。他在诗中赞颂了张叔夜的奇节,倾告自己从勤王到被押北上的坎坷经历,并告以“我死还在燕,烈烈同肝肠。今我为公哀,后来谁我伤?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如此也可告慰先烈了。

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初一,在晨星疏落野鸡啼叫中渡过琉璃河,临近黄昏过卢沟桥,当晚抵达元大都。于此结束了自广州到大都历时一百五十八天的役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wrmk/195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