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大寒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2:53:54 0


元明两代正值气候异常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小冰河期。大约自1270年起,地球与之前的四分之一世纪(即所谓的小适宜气候期,亦称中世纪暖期)相比变冷了。1370年左右,是第一个降温阶段的最低点,此后的一个世纪内气温略有回升。1470年左右,全球变冷的进程再次开始,气温进一步下降,一些从不下雪的地方也开始降雪。1494年,佛罗伦萨的积雪厚得惊人,当时的执政家族竟委托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堆一个巨型雪人。16世纪,气温变得更低,尽管这一变冷趋势偶尔会被短暂的回暖期打破。1630年左右,气温再次下降,终于在1645年达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一极寒温度一直持续到1715年。

小冰河期的气温变化,主要是依据亚洲之外地区的史料重构出来的。那么中国有什么相关证据吗?我们可以从树木年轮的宽度变化中发现气候异常出现的时期,但元明时期森林的大量损耗,使我们无法获得长时段的树轮资料。冰川运动速度的变化,是另一个常用的指标,这个在中国倒是有的。根据对四川以西的青藏高原冰川中碳同位素的测试发现,13世纪后半期冰川开始推进,也就是说,亚洲的小冰河期与欧洲的大致相同。气象学家张家诚和托马斯·克洛雷(Thomas Crowley)通过使用诸如此类的物理数据判断出,1450年以后是中国小冰河期的最后阶段,格外寒冷,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7世纪中期。

正史和方志中对极端天气的记载,大大证实了这一描述,也使之更为精确。这些刊行的记录说明,在整个元代,只有一年,即延祐三年(1316),气候比往年暖和。除此而外的记录都表明,气候正常或异常的冷。我们只知道诗人张玉娘是至元年间的人,但我倾向于认为她的《忆秦娥·咏雪》作于至元二十一到三十一年(1284—1294)之间,即忽必烈在位的最后时期,也是最冷的时期:

天幂幂,

彤云黯淡寒威作。

寒威作,

琼瑶碎剪,

乘风飘泊。

佳人应自嫌轻薄,

乱将素影投帘幕。

投帘幕,

不禁清冷,

向谁言着?

明代气温更为多变,但总体上气候是寒冷的。明朝气候寒冷,到洪武二十七年至正统三年(1394—1438)之间逐步恢复正常,之后的15年间又再度转寒。景泰四年(1453)的冬天尤其寒冷,从东北部的山东到中部的江西竟普降大雪。是年四月,户部奏报,长江下游“冻死人民无算”,长江南岸的常熟县冻死1800人,而长江以北死伤更重。次年春,大雪,竹木多冻死,海水结冰。明年冬,长江三角洲普降大雪,积雪深达一米。太湖沿岸港口结冰,船只全部停航。大批禽畜冻死。

这段严寒时期到景泰七年(1456)结束,之后的3年气温回暖。接下来的66年内,气温大幅波动,乍寒还暖,周而复始,有时隔年便寒暖交替,不过总体上以寒时居多。成化十三年(1477)冬,大寒,运河结冰,厚达数尺,使江南交通中断达数月之久。此后40年间,一波波寒潮不断来袭。这种反常的情况到嘉靖十五年(1536)终于停止,此后35年间,明王朝经历了唯一一次较长的暖期。但万历五年(1577)寒潮再次来袭,次年冬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湖都冻结,寒风将湖面的冰碴儿卷起,一直送上10米高的山丘。

除了万历十七、十八年(1589、1590)较暖和外,整个晚明时期都很寒冷。万历二十五与二十六年(1597、1598)之交的冬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首次进京后沿大运河南归时发现,“一旦到了冬天,华北的河流就全部结冰,无法通航,有时冰面上还能跑马车。”(现在已非如此。)如此低的气温一直持续到明王朝结束,其中崇祯二年到十六年(1629—1643)的气温之低是史无前例的。

我不由得想到应该把元明两朝的政治运势与其气候变化对照看看:忽必烈汗迁都北京正值小冰河期的开始;1368年,元朝衰亡,处于小冰河期第一阶段的极寒期;1644年,明朝灭亡,正值这400年历史上记载的最漫长的严寒期的尾声。气温当然不是解释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唯一因素,但任何解释肯定绕不过它。

这段历史的特征确实有案可据,只是中国史家未把这类资料看作气象指标而已——我所说的就是绘画。我们对老伯鲁盖尔(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约1525—1569)、亨德里克·阿维坎普(Hendrick Avercamp,1585—1634)和托马斯·赫尔曼斯(Thomas Heeremanns,约1640—1697)等画家描绘的小冰河期欧洲雪景并不陌生。但是当16、17世纪荷兰和比利时的运河结冰,并且艺术家把它们当作新的绘画题材进行创作时,中国北方的运河也结冰了。与同时期的欧洲艺术家相比,中国画家不太习惯记录他们周遭的事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查找当时的雪景图,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我们一般不会把中国看作一个多雪的国家,但是明代有些时期流行雪景图(传世的元代画作太少,无法进行比较),正说明艺术家是在写实而非描绘他们脑海中的雪。

明代最喜欢描绘雪景的画家,也是现存最早雪景图的作者,就是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宫廷画师戴进(1388—1462)。我们把他标注有年份的画作与当时的气象情况进行对比后发现,这些雪景图创作于正统四年到景泰六年(1439—1455),正是明代的第一次降温期(图3)。

历史解析——大寒

图3 戴进(1388—1462)《冒雪返家图》。这幅意韵生动的冬景图作于1455年左右,即始于1439年的明代第一波持续时间较长的寒冷期的最后一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第二批雪景图出现在16世纪早期,与此同时,唐寅(1470—1524)、周臣(1535年后逝世)等画家开始突破以往的宫廷画风格,表现出一种新气象。这些画作恰好诞生于弘治十七年到正德四年(1504—1509)的寒冷期。下一批雪景图集中出现在嘉靖七年到十一年间(1528—1532),当时执画坛牛耳的是16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文徵明(1470—1559)。文徵明是当时创作雪景图最多的画家,正是因为他的带动,雪景图才开始流行起来。尽管当时并非典型的寒冷期,但仍然有一些年份是寒冷的(1518、1519、1523和1529)。文徵明的《关山积雪图》作于嘉靖十一年(图4),是整个明代美术史上集大成的雪景山水图之一。

下一批雪景图出现在万历朝(1573—1620)后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董其昌(1555—1636),他的绘画作品和理论改写了中国艺术格调的评价标准。董其昌的《燕吴八景图》,恰作于万历二十三年到二十六年(1595—1598)寒冷期的中期。董其昌曾表示不屑于画雪,据说他扬言“吾素不写雪,只以冬景代之”。记下这番话的画家对董画无雪颇有微词,声称无雪的冬景与秋景无异,因而讽刺这种冬景是“干冬景”。董其昌的画友在画雪这件事上的态度则比较开放。比如,他的密友赵左,在万历四十四年到四十八年间(1616—1620,即明代的倒数第二个寒期),至少画了两幅雪景图。

赵左的《寒崖积雪图》,作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有关这一年的情况,我们恰好可以翻阅艺术品收藏、鉴赏家李日华(1565—1635)的日记(这本日记是第八章的研究对象)。这一年入冬较晚,却是江南少有的严冬。正月初三,西风始壮。九日后,降温。李日华正月十二的日记中写着:“寒甚。”正月二十九,初雪。此后,稍有回暖。二月初四,再次降雪。二月十八日的日记写道:“暮有微雪。”次日,“雪甚。”第三日,“仍雪,积四五寸,乃六七年来所罕者。”李日华计划于三月十九去杭州,却因大雪受阻。也许我们应当感谢这个冬天的雪带给赵左创作的灵感。

历史解析——大寒

图4 文徵明《关山积雪图》。文徵明钟情于雪景。这幅画作于1528—1532年间。1529年的冬天尤为寒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最后一批雪景涌现于明代的最后八年,即崇祯九年到十六年(1636—1643)。正如前文所叙,这是明代的极寒期。这一时期创作雪景图最多的是极富原创性的画家张宏(1577——?),他的画风受到欧洲艺术的影响。与他同代的画家包括王时敏(1592—1680)和蓝孟(1614——?),他们也画过雪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804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