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人口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2:53:45 0


元明统治时期究竟有多少人口?这两个王朝都遵循着户籍统计的传统,以此掌握可服徭役的人丁数量。今天,这些档案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一时期经济与社会状况的信息。因此,我们有厚厚一沓人口统计数字,但是这些数字常常是不准确的。

12世纪的宋代人口超过了1亿。而据至元二十七年(1290)元朝第一次人口统计显示,仅有58834711人。统计者知道,实际的总人口数应该更高,因为“山泽溪洞之民不与焉”。天历三年(1330)调整后的数字有所上升,但也仅为59746433人。难道宋元易代的过程中竟损失了4000万生命?元人入主中国是否引起人口锐减?历史学家对此莫衷一是。有人提出,应该把至元二十六年的统计数字提高20%——50%,从而得到的假设数字在7000万——9000万人。这组数字似乎比较符合人们对元朝统治规模和疆域的认识,但是元代发生的诸多灾祸应该也造成了某些地区人口的下降。我们还知道,在一些地区,作为蒙古人家奴的人口是不入籍的,这也是造成这部分人口从统计数字中消失的原因。

明太祖急于知道自己统治着多少臣民。洪武三年十一月十七日(1370年12月14日),他下旨户部:“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他要求重籍天下户口,写明各户性别、年龄(为了区分中青年人和老幼,因为只有中青年人要负担徭役),以及房屋、田产数量。这些信息被编制成户帖,一份给民,另一份令有司造册,藏于县衙(即县官的府署和公堂所在地)。这些统计材料称为“黄册”。曾有人说,这是得名于书册的封面颜色。但实际上,封面并非黄色。3岁是孩童,15岁是少年,20岁起为丁,59岁步入老年。3岁以下尚未断奶的小孩儿称为“黄口”。早期的官方户籍统计并不涉及幼童,因为考虑到儿童的自然死亡率颇高,许多孩子无法长大成人,进入赋税体系。统计儿童人口被认为是徒劳之举。明代则不然,故而户籍名册才有此名。因此,“黄册”之“黄”的确切意思是“亦自男女之始生登籍而名之耳”。也就是说,婴儿也不能逃脱户籍编审。

明代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是洪武四年(1371),不过当时有些地区并不在普查之列。天下并非皇帝说的那样都太平了,至少有些地方不是。10年后,朝廷下令进行了第二次普查——此后,每10年造册一次,除少数几次中断外,该制度与明朝相始终。根据洪武十四年(1381)上呈的数据,明代共有1064362户,总人口为59873305人。10年后,总户数增加约1万户,但是总人口却减少了300万人。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统计结果被重新核算,洪武二十六年(1393)给出的修正人口数量为60545812人。经过调整后,这些数据已与至元二十六年和天历三年的数据非常接近了。

明朝规定,户口每年勘核一次,人口普查则每10年进行一次。每10年一次的统计称为“大造”,地方官往往嫌麻烦,或是填报10年前的数字,或是调整几个数据,敷衍了事。结果,明代的人口统计数字几乎与元代一致,有明一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始终在6000万上下浮动。

对于明代的官员来说,“夫户口之增损,国势之强弱,于是乎在”是不言而喻的。人口增加意味着地方繁荣,地方繁荣意味着治理有方,这是任何一个朝代都希望实现的图景。这一信念也许会诱使县官们多报人口数字,但这样做也势必导致本县赋税的提升,这又是县官们所不乐见的,因此,他们又有把数字报得越低越好的动机。对于纳税人来说,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他们会尽量把大户分成更多的小户,以逃避徭役。因此,通过拆分户口的手法,表面上,户口的数字增加,并造成人口增长的假象;同时,实际负担徭役的人丁数量却减少了。黄河流域曾流传着一首绝句,讽刺的正是上述这种情形:

瘠地濒河岁未登,新来赋役重难胜。

各分版籍求规避,谁解翻为户口增!

如果地方上的百姓能够哄骗官员的话,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数据?怀疑派学者都认为,洪武二十六年(1393)以后的统计数字皆属地方官员虚报,掩盖了人口增长的真实情况,但对于实际人口增长的多寡,他们却莫衷一是。首先,他们假设这些统计数据最多不到实际人口数量的90%,因此倾向于将起始数字提高10%。其次,他们假设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为3‰,由此得出,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人口数量为1.5亿人,几乎是万历三十年(1602)“大造”所呈报的5600万人的3倍。极端怀疑派设定的起始数字和年均增长率(5‰——6‰)更高,因此,他们推算出的1600年的人口数量高达2.3亿人。这些假说,引起了我们称之为“统计基要派”(statistical fundamentalists)学者的反弹。他们质疑这种抛弃已有数据而采信自己所需数据的做法。他们尽可能严格地采用这两百年间的官方人口统计数据,并按照一个远低于怀疑派的年均增长率(0.4‰)进行推算,最终得出1600年的人口数量接近6600万人。

由此,怀疑派、极端怀疑派和基要派为我们提供了3个1600年的人口数字——6600万、1.5亿和2.3亿。这些数字造成的结果十分有趣,因为每种推算都暗示了一种不同的历史发展。根据清代的记录,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人口数量为3.13亿人,道光二十年(1840)为4.3亿人。我们所认定的1600年的人口数量,影响到我们对后来这些数据的解读。如果我们采取基要派推算的人口数6600万,则会发现18世纪的人口增长惊人,其年均增长率将接近8‰;而按照极端怀疑派推算的2.3亿,则在统计上,所谓18世纪人口暴增就变成了一种假象;采取折中的数据1.5亿,则得出一条平滑的长期增长曲线,即明清两代的年均人口增长率约3‰,这个数字较为合理。我个人倾向于采纳折中的推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803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