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简明正史——宋高宗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3 12:30:55 0


宋高宗赵构(1107—1187) 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其母为宋徽宗婕妤韦氏(后累迁婉容、龙德宫贤妃)。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封为康王。在宋徽宗诸子中,他的地位是比较卑微的。

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在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宋廷向金军求和时,赵构曾一度被宋廷派往金营做人质。这年冬季,被派往金廷求和的刑部尚书王云派遣随从李裕回到开封,向宋廷转告金军右副元帅宗望(斡离不)的话,要宋廷派遣亲王赴金议和。于是,宋钦宗命赵构出使,前往燕山府(今北京),向金军求和。行至磁州(治今河北磁县),被守臣宗泽劝阻留下。不久,他接受知相州(治今河南安阳)汪伯彦的邀请,南返相州。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宋钦宗任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他率兵救援京师。于是,赵构在相州建立了大元帅府,组织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向开封进发。行至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与宗泽和知信德府(治今河北邢台)梁扬祖等部人马会合,兵力有所加强。但为保存实力,赵构却率部移驻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以躲避敌锋。

靖康二年三月,金军灭亡北宋,立张邦昌为帝,建立起伪楚政权,撤军北返,让伪楚统治黄河以南地区。张邦昌自觉伪楚政权没有政治基础,便迎请宋哲宗的废后(元祐太后)垂帘听政,自己宣布退位,并上书赵构,请赵构登基,继承宋祚。五月初一日,二十岁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

宋高宗对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十分宠信,但他也深知自己必不能为金朝所容,因而不得不起用主战派代表人物李纲为宰相,以号令天下。不久,他见中原局势因金军的两次入侵而陷于混乱,随即又对保守中原丧失了信心,于是将李纲罢相,让宗泽坚守开封,维持中原防务,以阻止金军南下;自己却率领南宋朝廷于建炎元年十月从应天府逃到扬州,以躲避金军攻击。宋高宗在扬州住了一年多。在此期间,他先后派遣王伦、宇文虚中、魏行可等人充任金国通问使、金国军前通问使、金国祈请使,多次向金朝摇尾乞怜,请求金朝宽容自己。

建炎三年(1129)是个多雨的年份,也是南宋政权最为艰难的一年。由于宗泽病死,新任东京留守杜充措置乖谬,也由于南宋政权忽视了山东一线的防务,这年春季,攻入山东的金军派遣轻骑奔袭扬州,企图一举活捉宋高宗,摧毁南宋政权。宋高宗在都统制王渊、宦官康履等少数几个人的护卫下狼狈渡江,经镇江府,逃到了杭州。百姓、宫人也随同朝廷官员乱哄哄地逃出了扬州城,在金军的追杀下惨遭劫难。

宋高宗为平息众怒,在杭州罢免了黄潜善、汪伯彦,改命朱胜非为相。三月五日,卫队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因对朝政不满,发动政变,杀了受宋高宗信任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宣称宋高宗遭金人痛恨,如果宋高宗不退位,宋金就不能议和。于是,他们逼迫宋高宗退位,让元祐太后垂帘听政,立宋高宗的幼子为帝,改元明受;并逼迫朱胜非派遣使者前往金营,与金军议和。

苗傅和刘正彦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南宋朝野的一致反对。文臣张浚、吕颐浩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起兵勤王,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就迫使苗傅和刘正彦率部退出了杭州。宋高宗于是得以复辟。宋高宗在经历了这场变乱后,将朱胜非罢相,改命坚决主战的吕颐浩为宰相,并下令放弃中原防务,将北方的宋军撤到江南防守长江,决定倚仗长江天险,以战佐和。

同年九月,金军兵分两路,渡江南侵,决心一举捉住宋高宗和元祐太后、消灭南宋政权。由于江南原本没有重兵、新近撤到江南的宋军又缺乏斗志,因而金军的进攻势如破竹,宋军望风奔溃。宋高宗率领宋廷官员先逃到越州(治今浙江绍兴)、明州(治今浙江宁波),继而又由明州逃到定海(今浙江镇海),然后乘船由海上逃到温州(治今浙江温州)。直到建炎四年春,由于金军在南宋军民的不断攻扰下被迫北撤,宋高宗这才又回到了越州。

度过这场严重危机后,由于宋金战争的重心移往川陕地区,南宋朝廷得以重新调整军事部署:一面抽调精兵全力镇压荆湖、江西、福建等路的农民起义军和盗匪,一面调整军事部署,任命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吴玠等人分区负责江淮和四川地区防务。在秦岭、江淮一线严密设防,使南宋政权在江南地区的统治秩序逐渐趋于稳定。宋高宗于是在临安府(治今浙江杭州)、平江府(治今江苏苏州)、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三地轮换居住,直到绍兴十年(1140),偏安局面完全形成后,他才最后决定将临安定为南宋都城。在此期间,由于金朝于建炎四年七月扶植刘豫建立起伪齐政权以统治中原,宋高宗见与金议和无望,加之南宋自身统治已经趋于巩固,军事实力已大大增加,于是改而倾向于主战。然而,他始终没有收复失地的信心,只是想确保江南而已。

绍兴七年(1138),由于金熙宗即位、挞懒等主和派掌权,金朝废黜了刘豫,决意与南宋讲和。宋高宗得知消息,大喜过望,于绍兴八年春再次任命秦桧为右相兼枢密使,公开压制朝野的抗金言论,排斥和打击主张抗金的文武官员,并指使秦桧粉墨登场,主持对金议和,于绍兴九年屈辱地与金朝签订了第一次绍兴和约,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交纳岁币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金朝则将陕西、河南归还南宋,并同意将宋钦宗、宋高宗的母亲韦氏及宋徽宗的灵柩送还。

绍兴十年,由于挞懒被杀,以完颜宗弼为首的主战派把持了金朝大权,金朝于是撕毁和约,对南宋重新开战。宋军英勇反击,陆续在顺昌、郾城、颍昌、剡家湾等地重创金军,逐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然而,宋高宗却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迫令岳飞等将领班师,并于次年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等大将的兵权,再次屈辱事仇,与金朝签订了第二次绍兴和约。和约规定:由金朝册封宋高宗为帝,南宋对金称臣;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并割让唐、邓二州全部及商、秦二州的大半给金朝;南宋每年向金朝交纳岁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金朝放回了宋高宗的母亲韦氏,却没有放回宋钦宗。宋高宗以屈辱的条件结束了宋金第二次战争后,随即唆使秦桧制造谋反的冤案,杀害了岳飞父子及其部将张宪。此后十余年间,宋高宗与秦桧为维持和掩饰卑屈事仇的行径,制造了一系列的政治冤狱和文字狱,迫害了一大批抗战派;并奖励告讦,实行特务统治,以钳制民间舆论。

秦桧死后,尽管宋高宗鉴于秦桧的势力太大,将秦桧的儿子秦熺、孙子秦埙、秦堪等人变相逐出了朝廷,但在政治上却仍然维持对金主和的既定方针,委任主和派万俟简明正史——宋高宗和汤思退等人继续执政掌权。

绍兴三十一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亲率金军大举南侵,由此引发了宋金第三次战争。宋高宗最初对金朝撕毁和约的行为十分恼怒,指示宰相陈康伯全力应战,说:“今日更不问战与守,只问战当如何!”然而,当宋军在两淮地区兵败的消息传来后,宋高宗又吓得魂飞魄散,竟然想解散朝廷百官,逃往福建避难。幸亏陈康伯等人竭力劝阻,才未酿成大错。不久,宋军在胶西海战和采石之战中获胜,金海陵王渡江失败,在扬州被部下所杀。战争形势因此而逆转,变得对南宋方面极为有利。但宋高宗却对战争前途深表悲观,一心想尽快结束战争、维持偏安局面。然而,由于怕金朝乘机讹诈和朝野舆论反对,宋高宗又不敢主动提出停战议和。于是,亲生儿子早死的宋高宗便以厌倦了政治为借口,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匆匆举行了禅让大礼,传位给养子赵眘,自己则当太上皇,退居德寿宫。

宋高宗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退居幕后,仍当了二十四年的太上皇。宋高宗认为在完颜亮死后,不只是金朝衰落,南宋同样也是国力疲惫,因此他在战争后期对力主抗金的宋孝宗处处掣肘。对于秦桧之流的投降派、主和派,他也处处袒护。宋孝宗想要清算秦桧的投降卖国罪行,他却建起一座小亭,取名为“思桧亭”,以此来警告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八十一岁的宋高宗病死于德寿宫。

评:宋高宗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政治经验也较为丰富,并勤于政事,并非昏君。然而,他却缺乏政治抱负,其政治目标只是在江南建立偏安政权而已。他患有严重的“恐金症”,过低地估计了自身的力量而过高地估计了金朝的力量,甚至在南宋政权完全有能力守住江淮、与金朝对峙的情况下仍不惜一切地压制主战官员、残害抗金将领,向金朝摇尾乞怜、屈膝投降,从而使原本就没有开国气象的南宋更加人心消沉、国势更加萎靡不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6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