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改革官制与赐死反对改革的太子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3:14 0


改语言、改服装、改姓,接下来相对比较简单的是改官制,援引西晋的官制表,将北魏所有的官名都汉化。然后下一步是制订《魏律》(为了与曹魏时期制定的《魏律》区分开来,又被称为《后魏律》或《北魏律》),重点在于革除了游牧民族的很多传统刑罚。《魏律》对《唐律》有很大的影响,是唐朝律令的先驱,也是后来隋唐帝国承袭自北朝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改到深入骨髓的,应当要属“宗庙郊祭”,因为这是涉及祖先是谁,以及如何祭拜祖先的重大问题。鲜卑族每年最重要的祭典是“西郊祀天”,这显然是古代中国东北民族的传统文化。按照人类学和民族志的记录,一直到现代,西伯利亚东部地区都还保留了非常浓厚的萨满教传统。萨满教的核心思想是,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之上,存在着另一个神灵的世界,而且可以通过“萨满”或灵巫的超自然能力往来沟通这两个世界。“萨满”或灵巫就是两个世界之间的使者。

同样来自古代东北地区的拓跋鲜卑部族,原本“西郊祀天”的主角就是灵巫,巫在拓跋氏的传统社会中地位很高,角色也很重要。然而孝文帝元宏推行汉化改革,毫不客气地废止了“西郊祀天”,这意味着将部落的精神和信仰基础都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原汉文化里的“宗庙”。孝文帝将拓跋珪奉为开国之主,以拓跋珪为首,排列出北魏政权的“太庙”。

如此激烈的改革举措,当然会让许多人不习惯、不愉快,这应该在孝文帝元宏的预料之中。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反对汉化的阵营中,一个关键人物竟然是他的儿子,他自己拔擢、御立的太子元恂。太子元恂反对汉化的态度传扬出去,很自然,所有不愿接受汉化的贵族势力,包括穆泰、陆叡等人,都齐聚到太子身边,成为一股势力。

《魏书》中记录:“恂不好书学,体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中庶子高道悦数苦言致谏,恂甚衔之。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手刃道悦于禁中。”元恂不喜欢汉人的生活,也不习惯南方的气候,总是想回北方恢复原有的部落生活。有一次,孝文帝元宏去祭嵩山,这显然又是遵循汉人的政治仪式,要太子留守洛阳,元恂就趁机与身边的人计划,杀了经常站在汉化立场劝自己的高道悦,然后带着人马奔回平城。

这个举动的含义显然没那么简单,太子不仅放弃父亲给他的留守任务,而且跑到北方旧都另有图谋。进一步的图谋被阻止了,于是,孝文帝下了一道措辞极其严厉的诏书,宣布废黜太子,后来又将元恂赐死。

本质上,这是一场以太子为首的流产了的政变。元恂失败之后,穆泰和陆叡试图在平城另立皇帝。他们发动政变的理由很简单、很清楚,从他们的民族立场来看,孝文帝本质上已经变成一个“外国人”,一个不再认同鲜卑拓跋氏的“外国人”不适合领导北魏政权。

要到进一步平定了穆泰与陆叡的动乱,鲜卑拓跋氏族内才有比较稳定的和平秩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6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