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均田令”是一项简单却意义重大的政策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3:00 0


隋唐是中国出现的第二个拥有完整帝国体制的帝国。这套帝国体制之所以完整,是因为北朝,尤其是北魏时期的准备和积累。

鲜卑拓跋氏入主中原之后,其下层经济系统快速地由原先的游牧向农业演进,然而上层组织的建立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与下层经济结构相配合。促使北魏经济系统农业化的关键历史事件,首推孝文帝于太和九年(485年)颁布的“均田令”。

鲜卑拓跋氏曾在塞外(长城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生活上百年,拥有屯田的经验,又曾经被苻坚强迫定居,从事农业生产,积累了不少农业生产的经验。虽然他们拥有不少农业生产经验,但是当他们开始统治中原时,仍然不知道该如何统治从事农业生产的汉人,因为他们不了解汉人的社会组织和集体生活形态。

史书记载,拓跋氏刚进入中原时,与其他外族一样,都是征用汉人帮忙打仗。一个普遍的说法,叫“驱夏人为肉篱”,也就是鲜卑人在战场上把汉人当作人肉防御系统使用。他们所理解的汉人的作用,不过是打仗时在前面组成“肉篱笆”阻挡敌军。也就是说,他们擅长使用的,是去送死的汉人,他们难以驾驭的,则是真正活着的、要继续活下去的汉人。

“均田令”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这个政策彻底改变了外族政权对待汉人的基本态度,开始将汉人有组织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我们掌握的史料,不足以让我们重建孝文帝拓跋宏的朝廷是如何制定出这样一个深谋远虑的政策的完整过程,不过,仅仅看政策本身的内容,我们就能明白,这个政策背后需要很多成熟的条件相配合。

首先,制定这个政策的朝廷,必须对农业生产形态有很深入的认识。其次,这个朝廷也必须对汉人原有的生产和社会组织关系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最后,这个朝廷必须清楚当时社会实际的土地占有情况。

“均田令”的内容极其简单,就是“按口授田”——只要在朝廷管辖范围内的人民,都有资格获得土地。年满十五岁及以上的男性,国家授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女性则可获得“露田”二十亩,没有“桑田”。“露田”给予的是使用权,人如果死了,田就要还给国家;“桑田”则是“永业田”,个人可以保留,也可以买卖。

人民从国家获得授田,也有相应的义务,有以生产所得实物支付的田赋,有以布匹形式支付的户调,还有以免费劳动力形式偿付的力役之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6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