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西晋政治制度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02:58 0


西晋是一个完全由世族控制的政权。不仅建立西晋的司马氏是东汉中叶以后的世家大族,而且占据高位的文臣武将如琅邪王祥、陈国何曾、颍川荀简明正史——西晋政治制度、荀勖、河东卫瓘、裴秀、太原王浑、王沈、泰山羊祜、河内山涛、京兆杜预等人,也都是名门望族。所以,西晋的一切措施,都围绕着巩固世族统治、发展世族势力这样一个中心。

西晋的职官制度,基本上沿袭汉魏而来。与东汉一样,尚书台是中央朝廷的权力中枢,但在尚书台的主官尚书令之上,还有录尚书事一职,主持或总领尚书台,位上公,在三公上,由王朝亲信的重臣担任,是名副其实的执政大臣。西晋一代,只有权重之臣如贾充、卫瓘、杨骏、梁王司马肜之流,才被授予录尚书事之衔。

另一中枢要职是中书监。中书监自三国曹魏时开始设置,便专管机密,是皇帝亲近的心腹,有“凤凰池”之称。当时的朝廷大臣都以担任此职为荣。晋武帝时,荀勖曾长期担任中书监,后改任尚书令,竟怅恨不已,认为夺了他的“凤凰池”,就是一例。

西晋的职官制度虽沿袭汉魏,但又有所不同。西晋朝廷的设官分职,非常注重维护世族的利益。因此西晋职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机构多,官属多,兼职多,望空署名者多。其原因之一,便是因人设官,为了尊崇世族中门望特高的人物而因人设事。司马炎称帝以后,在中央设置了“八公”,即太宰(即原先的太师,晋避司马师讳而改)、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把古代的三公加上汉时的三公,再加上与太尉职权相同、以往并不同时设置的大司马、大将军,混在一起并称“八公”,是历史上鲜见的因人设官的典型。所谓八公,多为王族和追随司马氏的旧臣,不仅职掌重叠,而且并无多少实事可干,等同虚设。这种无事可做的官,属官却不少,晋初凡位居从公以上,均置长史、西阁东阁祭酒、西曹东曹掾、户曹、仓曹、贼曹属各一人,而凡诸曹又皆置御属、令史、学干,还有武贲二十人专职保卫。

八公之外,晋初保留汉制的特进、光禄大夫等官职,光禄大夫并分设左右光禄大夫,各置掾属。尚书列曹由曹魏明帝时的二十五曹,增为三十五曹,相应承担的职责未见增加。如曹魏时只有南主客,晋朝却分为左、右、北、南四个主客;曹魏只有民曹、中兵、外兵,西晋却拆为左民、右民、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等职务。相反,对于东汉以后尚书诸曹分掌众务,九寺(亦即九卿)渐成空设的冗官,西晋却未作任何并省。

在武职方面,汉代已有骠骑、车骑大将军和四征(东、西、南、北)大将军,曹魏添置了四安将军。到了西晋,则扩充为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将军,还有许多杂号将军。骠骑大将军以下诸大将军,又有持节、都督之号。西晋初年又设中军将军,总领左右二卫、前后左右四军和骁卫等诸营禁军,以后或称中领军、领军将军。

中央官制如此,地方官吏也同样冗烦。西晋平吴以后,分天下为司、冀、兖、豫、荆、徐、青、扬、幽、平、并、雍、凉、秦、梁、益、宁、交、广等十九州,共有郡国一百七十三,远远超出了两汉的州郡数。可是太康三年(282)民户为三百七十七万,与东汉永憙元年(145)的九百九十三万户相比,仅三分之一略强。西晋不仅所置州郡数多,而且官属也多,州设刺史,僚属有别驾、治中、从事等;郡置太守,王国设内史掌太守之职,僚属也有主簿、记室、录事等。

咸宁五年(279),傅咸曾针对机构多、官属多的弊病,上疏提出省官并事的建议,然而晋武帝并未予以采纳,原因就在于他不想因此而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这一弊端不除,西晋政权就转动不灵。冗官充斥、人浮于事的必然结果,就是官场风气的日渐腐败。

选举制度,历来是当政者极为关注的一项内容。西晋官吏的选举,既承袭了曹魏,又有所变化。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由州郡中正将人才分为九品,按品级的高低任以官职,故也称九品官人法。确定人才品第高低的标准之一是才能,可是后来却日益注重门第,才能的作用越来越被忽视。西晋建立后,在世家大族的把持下,九品官人法完全以门第家世作为选举的唯一标准,成了世族巩固其政治特权的有力工具。按照“计资定品”的做法,就是以门资(门第的高卑)和官资(父祖的政治地位)作为决定门第的依据。世家大族利用这一制度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形成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世代相承、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

不仅如此,西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还使中央政府选拔用人的权力遭到了削弱。西晋朝廷内官由吏部尚书、司徒左长史掌选,地方官吏则由州郡中正掌选。但吏部选用,仍须下询于中正,征得其人的才德家世和父祖官位。这样一来,选举权实际上完全落入中正手中,吏部只剩下了使用权。而州郡的大小中正官,照例是由地方上门第家世高贵者垄断的,所以,占据上品者,不是公侯的子孙,就是当途执政者的昆弟,也就不难理解了。

刘毅曾上疏晋武帝论九品中正的弊端,认为:如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依仗权贵,随意升降,对选拔用人不利,应该加以废止。太尉司马亮、司空卫瓘也上疏请求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土断。晋武帝虽然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但最终还是未能采纳他们的意见。终西晋之世,九品中正制始终没有废止,其弊端则越往后表现得越严重了。

实行分封制度,也是西晋王朝在政治举措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曹魏时期,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就曾主张恢复五等爵制,他认为天下所以大乱,都是由于秦朝废除分封制的缘故。这种政治主张,到了司马氏掌握曹魏政权时,便开始付诸实施。咸熙元年(264)五月,司马昭命裴秀等制订五等分封制,并以赏赐平蜀之功为契机,恢复了五等爵制。当然,此时的分封,跟曹魏封建同姓王侯一样,还只是一种虚封,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侯没有封地,也没有朝聘礼仪。到司马炎在泰始元年(265)称帝以后,五等分封制便开始有了实际内容。所封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邑万户为次国,置上、下二军;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以后,又修改户邑限额,凡不满万户的小国都增满万户,大国更增至四万户,后来汝南王司马亮达到八万户,成都王司马颖则达到了十万户。分封的各王大多前往自己的封国,有自己的军队,享用封国内的租赋,而且每三年要赴京朝觐一次。这样的分封制,已与曹魏时的虚封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与周代的分封相差无几了。据说晋武帝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吸取曹魏败亡的历史教训。可是,分封制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汉以来,已屡有变更,此时还想恢复西周的分封,不仅无益,反而危害很大。以后发生的“八王之乱”,虽不能说主要因实行分封而起,但分封制确是给诸王的争夺造成了物质基础。

至于西晋的兵制,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晋初年的军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中央直接指挥着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担负着守卫边境、防备外敌的职责,当然也负有警卫朝廷、维护国内秩序的任务。统率和指挥这支军队的首长,是各种名号的将军。西晋规定,骠骑大将军以下诸大将军,有持节、都督之号。都督诸军为上,监都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持节都督威权甚重。西晋的士兵也与曹魏一样,由世执兵役的士家征调而来。如武帝平吴时,就调诸士家有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取三人,限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岁。除了中央的军队以外,地方上的州郡兵也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西晋的州、郡长官也掌兵事,他们拥有从地方上征调来的州郡兵。应该说,州郡兵对于地方治安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晋武帝在平吴之后,以为天下统一了,可以息役弭兵了,因而下诏罢除各地的州郡兵,州郡一概罢去军队,大郡只留武吏百人,小郡则留武吏五十人。把州郡兵全部予以裁撤,使西晋政权失去了在地方上维护自己统治的镇慑力量。当时,吏部尚书山涛就以为不宜裁撤州郡武备,晋武帝不听。其结果是州郡没有了武备,而各地的宗室诸王却拥有自己的军队;另一方面,当刘渊、石勒、王弥等起兵反晋时,州郡大都没有自己的武备,无法有效地将他们制止在初起阶段。晋武帝背弃了“忘战必亡”的古训,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西晋时期,还有一部分由宗室诸王控制的王国军队。按照规定,大国置上、中、下三军,有兵五千人;次国置上、下二军,有兵三千人;小国置一军,士卒一千五百人。西晋共分封五十七王,即使按每王有兵三千人统计,这支王国军队也有约十七万人,在当时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军事力量。但在实际上,这些王国军队是西晋中央政权所无法指挥的,它并不是屏藩朝廷的力量,反倒是诸侯王争权夺利的工具。特别是州郡武备被裁撤以后,王国军队所造成的危害就更加严重了。

刑法在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早在司马昭为晋王时,就命贾充、荀简明正史——西晋政治制度、荀勖、羊祜、杜预等十四人制订律令。至泰始四年(268),新律终于修成。“泰始律”依据汉律九章,增加了十一篇,共计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字。此外,西晋的法令还有户令、学令、贡士令、官品令等三十余种。律、令合计,共有二千九百二十六条,十二万六千三百字,六十卷。也许是考虑到律、令条文过多过烦,新律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确实难以掌握和遵守,所以在新律呈送给晋武帝时,中书侍郎张华就提出把新律死罪条目揭示在都亭、驿传等公众场所,让百姓知晓,以免触犯刑律。张华的建议被晋武帝接受了。

西晋的刑名有死刑、髡刑、赎刑、夷三族、罚金、徙边、禁锢等。当然,这些刑法主要是用来对付平民百姓的。世家大族则享有逍遥法外的特权。与前代一样,西晋也有“八议”,即皇室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八种人,即使有罪也可以议减甚至免予追究,何况贵族官僚还可以用金、帛等财产赎罪。这些规定,无疑又是有利于维护门阀世族利益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1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