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崔浩之死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2:55 0


在崔浩的坚持下,北魏进攻凉州,而且顺利地把凉州攻打下来了。并不是很支持“分明姓族”政策的李顺随后被杀,而且原本避居凉州的北方大姓大族,在战争之后又集体进入北魏朝廷。这些事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崔浩的地位。

这一连串的变化,必然使得与李顺一样出身寒门的人,备感威胁。除此之外,朝廷里另一群人也越来越觉得坐立难安,那就是鲜卑贵族。

世祖拓跋焘重用崔浩,有一部分原因是,早在他爷爷太祖皇帝拓跋珪在位时,崔浩的父亲崔玄伯特别建议拓跋珪让太子就任“监国”,也就是皇帝提早赋予太子权力,让他学习如何治国。等到世祖立了太子拓跋晃,也就是后来的恭宗(追谥景穆帝),很自然地就袭用原来的制度,让太子在“监国”的位子上提前掌权治国。拓跋晃当“监国”,他的身边有四个辅政大臣,其中三个是鲜卑贵族,只有一个是汉人。这唯一的汉人辅政大臣就是崔浩。

有前朝案例可循,崔浩当然没有理由反对这样的做法。不过此时,崔浩在北魏朝廷的实质权力已到达顶点,而太子就任“监国”,也就意味着在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两个皇帝权力的代理人,这两人之间很难不起冲突。

冲突的基本缘由,必然围绕着崔浩“分明姓族”的政治路线。于是,不属于崔浩要提拔的“姓族”中的势力,包括汉人寒门和鲜卑贵族,就齐聚在太子身边,他们借着共同敌人的因素,团结起来。

崔浩与太子之间的政治斗争,因“国史之狱”这根导火索而爆发。“国史之狱”究竟是怎么回事,《魏书》记载不详,后世流传两种说法。按照唐朝刘知几在《史通》中的说法,那是崔浩奉命整理拓跋氏的“国史”,在“国史”中记载拓跋氏是汉武帝时投降匈奴的名将李陵的后裔,也就是说拓跋氏其实不是鲜卑人,而是汉人,所以才能建立如此功业。

另一个说法源自《魏书》,书里记载崔浩修的国史“尽述国事,备而不典”。八个字中,既说“尽”,又说“备”,出的问题应该在于崔浩说得太多、太详细了。“备而不典”,意味着崔浩没有用应有的庄重态度选择写入“国史”的材料,也就是没有替拓跋氏的先祖避讳,写进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些记载或许反映了崔浩内心潜藏的对鲜卑“蛮族”根深蒂固的鄙视。

无论崔浩在“国史”中真的写了些什么,其中的关键显然不在于怎么写“国史”,这只不过导火索,是反对崔浩的太子集团能抓住的把柄、借口,逮住机会发动大案,试图一鼓作气,将崔浩除之而后快。

“国史之狱”导致崔浩被杀,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这几个大姓都受到牵连,这对北魏的世族势力而言,当然是一大挫败。然而,即使崔浩被杀,北方世族遭受这么大的失败,这个时候也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逆转崔浩在北魏建立的汉化基础和方向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5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