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孝文帝迁都洛阳有深谋远虑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3:08 0


北魏在太和九年颁布“均田令”,太和十年增加了“立三长”和“新户调制”,后来只用四五年时间,“均田制”基本上就确立了。此时,孝文帝有了余裕可以施行下一步的重大策略,那就是迁都。

北魏原来的国都在平城,也就是“代”,这座名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存在,位于中国北方草原与农耕分界线上。公元494年,孝文帝将国都迁离平城,换到洛阳。迁都这样的大事,自然不可能基于单个原因,一定有多方考虑。不过,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迁都和均田令这两个举措,对北魏国家结构产生的影响,是联系在一起的,说明北魏对中原农业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迁都的另一个考虑,是军事上的因素。拓跋氏南迁之后,柔然在北方草原崛起,世祖伐柔然失败,只好诉诸修筑长城这种被动防御措施。拓跋氏越是被动,柔然就越是强悍,这必然威胁到平城的安全。北魏的平城相对于柔然的地理位置而言,显然太过偏北了。

迁都还有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经济因素。拓跋氏定都平城之后,很多人以各种不同理由来到平城,居住在平城和平城周围地区,然而平城附近的地理环境却无法承受城市的膨胀,在孝文帝即位前,据史料记载,平城出现过好几次粮荒。

为什么都城地区频频出现粮荒?因为都城人口增加,过去能够供给平城使用的粮食产量,现在变得不够了。在心理上,平城地区与南边区域相比,无论是在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居住条件上,都越来越让人觉得荒凉。《魏书·祖莹传》记载了一首当时人们传唱的歌,叫作《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这哪像是在描述一个都城,一个政权的中心所在地呢?

刚从草原进入中原时,平城对拓跋氏政权来说,是个好地方。然而,随着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往南扩张,相较于南方的景色和南方所能提供的条件,平城及其周围的环境,就越来越显得荒凉。一方面,人口增加;另一方面,都城百姓对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提升,都使得平城的经营越来越困难。孝文帝在位的时候,朝廷每年都必须耗费人力物力,用牛车将粮食和其他物资从南方运来,这样的安排导致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当然也为孝文帝带来很大的刺激,不得不认真考虑往南迁都的事。

不过孝文帝迁都洛阳除了军事和经济的考虑之外,还有文化因素的考量。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孝文帝最早选择的迁都之处,不是洛阳,而是以前曹魏曾经一度定都的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邺城的位置比洛阳更靠北,而且邺城周围的农业生产状况比洛阳好。从东汉灵帝朝以来,洛阳反复经历战乱破坏,经济很难恢复。也就是说,单纯从军事和经济角度看,邺城的建都条件比洛阳更好。

然而邺城建设到一半,孝文帝拓跋宏还是放弃了邺城,改选洛阳。促成这个改变的主要力量,是观念和文化方面的。拓跋宏在这时候的自我想象,不再是鲜卑拓跋氏的族长,而是中国皇帝,他有了皇帝的自我认知,也有了要统治整个北方的野心。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6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