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进士考试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1:10:12 0


省试的高风险性在其施行的过程中很明显地反映出来。1007年,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阅卷时的公平,朝廷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将考生考卷上的姓名覆盖住,加以密封糊名;雇人将考生考卷誊录一份交给阅卷官评阅,目的是掩饰考生的笔迹,以免考官认出。多年来,在考生入场前,监考官还要搜身,检查是否有夹带。在考场内,主考官在帘子后面就座,帘子使考生能看到主考官的座椅,但看不出他是否坐在那儿,当考生被念到姓名时,他们要到地面上指定的垫子上坐好。兵勇对考试进行监督,考生不许交头接耳,也不能食用从外面买来的食物和饮料。如果渴了,他们可以饮用研磨砚墨的专供水。蜡烛被禁用,即使考厅变暗也不能用。

李觏对他在考场的感受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主司隔帘帷,欲望不可跂。

中贵当枨栏,搜索遍靴底。

呼名授之坐,败席铺冷地。

……

少小学贤能,谓可当宾礼。

一朝在槛阱,两目但愕眙。

考试对选取进士的要求在整个王朝的不同阶段是很不一样的,其要求要依据资深主考官的政治偏好而定。1044年的考试由三部分组成:策、论、诗赋。儒家传统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是所有政治和历史课程的基础,考试容许考生在对经典进行论述时展示他们的说服力和思想闪光点。严酷的考试还检测了考生对《论语》《孟子》中长段语句的记忆能力,同时也强调了考生对选自《春秋》《礼记》中十个问题的书面表达能力。

1043年,在给皇帝的上书中,范仲淹和韩琦对科举中的诗赋部分提出了批评。科举考诗赋是唐朝的一个传统,但在宋代已经衰落了。他们也批评考试过分强调背诵:“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1071年,考生被要求回答五个从《五经》中选取出的问题,写一篇论和三篇策论,要求考生从经典中引文作为逻辑理论的依据。在上述的考论中,考生通常被要求以古论今,即以今人眼光论述古人之问,行文须华丽,忌空泛。

皇帝亲自主持的最终考试即为“殿试”。这个考试只有很小比例的考生能通过,考生们盯紧的目标是五甲中的头两甲,能进入头两组对考生意味着无上的荣耀。但是最好的结果是名列所有中式者的第一等级,成为受人尊敬的头等中式者、“头榜”、“龙头”,有时其名姓公布时也称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将获得优先资格,担任最好的官职。

11世纪40年代的早期改革者对担任未来官职者的必备资格有很明确的规定:他应当是一个道德品质可靠、文化素质过硬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通才。他们并不希望应试者对新奇之物夸夸其谈,或极力炫耀其对艰深晦涩之物的理解。欧阳修在1057年主持科考时,反对过分地标新立异,要求言之有物。于是,占据了中国散文写作数百年之久的骈文文体,被不大讲求韵律的古体散文所取代,并被推到了次要地位。古体散文被认为更适合于在文章中表述道德和哲学思想,考生苏轼所写的考论《刑赏忠厚之至论》预示着新文体的出现,之后他被考官列为第二名。

除了举人和进士,获得“诸科功名”也是得以进入仕途的一种便捷门径。王安石于1073年将这个门径废除,很可能是为了削减通过死记硬背一种文体而取得功名的官员的人数。根据改革者们的看法,国家真正需要的,是能在各级各类官僚部门中进行有效管理并具有高素质的通才。随着改革的进行,进士功名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9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