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宋代的道教和佛教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1:09:53 0


唐宋时期,道教和佛教满足了社会各阶层信徒的宗教需求,市井未学之人热衷于拜佛修仙,学富五车的学者、僧侣也乐于谈佛论道。这些宗教活动进行得是如此频繁,以至于那些不信教的儒家学者,如韩愈等也为之迷乱。韩愈在8世纪时写的诗歌《华山女》中,对一位年轻的道姑十分赞赏,诗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某个道观内的气氛:观内观外挤满了人,一位满怀感情甚至是有些激动的女子,有着迷人的外表,她对道家学问的讲说显示了她的博学。

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

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

这位名震四方的道姑成了当时社会的焦点人物,连附近宫殿中的宫女和宦官都想来听她讲道。当她要布道演示的消息传开时,当真是车水马龙,万人空巷,连佛寺都没有人了。此时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发生了,她驭龙而来,从天而降,这真是一幅令人神迷的图景。这位道姑与随她而来的玉面道人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布道——后者显然在如何吸引、逗乐观众等方面颇有经验,同时他也善于引导人们去质疑儒家信条。难怪400年后的儒学家陈淳(1484—1543)因此批评道教徒“欲乘云驾鹤,飞腾乎九天之上”

道教是真正的中国本土宗教。在公元前5世纪到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道教发源于自然哲学,当时人们将其称之为“道”。根据哲学家老子以及据信是他所作的《道德经》,“道”即一种本真。“道”不会随时间而变;“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也”;它没有实在的内容,无形;“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道可道,非常道”。作为控制时间和空间的能量,道是个体一切变化的动力源泉。道要求其信徒要与自然和谐共处,摆脱人为状态、知识和欲望,只遵从自然之理。

道家真正走入公众主流视野是在2世纪——彼时道教内部开始出现阶层分化,道士不再被禁止娶妻生子,对道家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不断涌现,各地也开始兴建道观和祭祀用的庙宇。吐纳、膳食、阴阳采补以及长生不老等观念,都伴随着唐代道教的兴盛而广为人知。多年来,道教在公共生活中也被用作对付儒学派官员的手段。为大众所接受的道教也卷入了早期的帝国政治之中,宋代也同样如此,对宋太宗而言,开封的北帝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该庙所奉的“黑煞将军”神那儿,太宗曾获得一则神启,预言他将成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黑煞将军,其神职为“真君”,他有人的外表,怒目圆睁,赤足,头发凌乱,手执利剑,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宋太宗登基后,认为自己是受上天佑护才得以继承皇位,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敕命修建了上清太平宫。

数年之后,宋真宗即位。他同样推崇道教,真君又被授予“翊圣保德”之号,同时玉帝被皇帝奉为宋朝的保护神。建于1019年前后的玉清宫,不仅是整个宋代建造的结构最为复杂、规模最为宏大的皇家建筑,也是真宗朝建造的地位最高的道观。百年后,他的后人徽宗,成为道家哲学最热心的支持者和传播者;同时,就对道教的痴迷和推崇程度而言,徽宗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

和道教一样,佛教也得到了数位宋朝皇帝的支持和保护。宋朝开国不久,宋太祖即度童行8000人;他还鼓励对佛教经典的研究工作,并于971年下令刊印《大藏经》。这次刊印共刻了1.3万块木刻雕版,983年方印制完成。除徽宗曾发动禁佛运动外,太祖之后的宋代皇帝都没有对佛学进行打压。当时人们相信,潜心于佛学的人有机会获得神通之力,得了神通的人可以抵御外界的不良影响。

宋朝政府对公私佛寺进行了区分。公立的佛寺一般较大也较富有,其住持由地方官员任命。公立佛寺主要为皇室和国家服务。“公立佛寺最主要的任务和普通寺院一样,也是礼拜神佛;其次,该类佛寺还肩负了超度战死者亡灵的任务;此外,公立佛寺也会被辟为进行皇族庆生或丧葬的宗教场所。”宋朝首创了将皇帝画像展列于大型佛寺或道观的制度,因此在宋代的佛寺和道观中,通常会供奉、收藏御赐书法,并展列皇帝画像。11世纪初,全国对佛道的崇信达到了顶峰,但人们的这些行为遭到儒家士大夫们的反对。他们批评这些行为对太庙中陈列的列祖列宗来说,乃大不敬。1082年,宋神宗在一座宫殿中新修了11个厅堂,供奉历代皇帝画像,平息了这场争论。

1067年,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政府决定出售佛教僧侣的度牒,购买者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与真正的僧尼不一样的是,这些购买度牒的人不必剃发,也不必穿戴僧尼衣服,他们可以像往常一样留在家中继续原先的职业。第一次售卖的度牒价格达到了130贯,1161年至1170年间每年卖出的度牒有12万道之多。

佛寺从事的经济活动极为广泛——经营油坊、水磨坊、当铺和客栈。佛寺还拥有土地,分块出租给佃农耕种。随着寺院的逐渐兴盛,寺院名下的僧侣也日益增多。1221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和尚有40万人,尼姑达6.1万人,而845年时唐朝登记在册的和尚和尼姑总数只有26万。僧尼在总人口中的构成不到1%,相较于他们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微小比例,他们对全体中国人在宗教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力,则大得几乎无法想象。

大多数佛教寺院属于禅宗和净土宗流派,这两派都躲过了845年的灭佛运动。禅宗宣扬直觉的重要性,主张借助公开的问答讨论来获得对佛教教义的领悟。长久以来他们一直远离政治生活,通常情况下,高僧们仅在一小圈信徒中传播佛法,他们相信真正的佛理是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代代传承的。在宋代,佛教典籍的编撰已日趋系统化,与其相关的仪式也愈发成熟,在此基础上,诵读经文(而非单纯的意念冥想)便成为信徒们实现自觉自悟的重要手段。在净土宗看来,不断呼唤佛陀的名字能使本人达到自我拯救之境,他们的信徒因此以重复祷念“阿弥陀佛”(念佛)的方式来实践其教义。在宋代,数千名净土宗信徒在某些场合诵念佛名数千次的场景,在各地屡见不鲜。禅宗和净土宗的信徒都试图实现互相融合,而延寿(904—975)就是第一位同时讲授禅宗和净土宗教义的法师。

10世纪时,两位源自印度的神被传到了中国佛教的神谱中。对于那些未受过教育的布衣百姓而言,这两位神更易接近,更接地气,也更具吸引力。他们人性化的外表让更多的信徒相信,其个人愿望将在此时此刻的世俗世界中得以实现。唯一被引入中国后由男变为女的印度神是被称作“Avalokitesvara”(中国译为观世音)的菩萨,中文之意为“观世间之音者”,也称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者。观世音一般被称作“观音”,常和“阿弥陀佛”一起被信徒祷念。她通常位于净土宗万般诸佛的中央,凡口诵“阿弥陀佛”者将会被观音带引至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天堂——一个获得重生的地方,这里被视为最终安息之处。观音有诸多化现,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坐卧,或站立。在许多壁画和纸质画作中,观音还留有胡须,象征其男性之气,她的赤足也显示其源自男性神。

在宋代,不少观音的信奉者在进山入寺朝拜时,都声称自己看到了观音显灵,这时,对观音的崇拜也就形成了。这些传说和描述菩萨的画作相结合,逐渐在民间传播开来。12世纪以后,水月观音逐渐流行开来,白衣观音也广受欢迎。与观音同时出现的还有莲花、净瓶、念珠和童子等佛教意象。观音在东亚地区有许多称呼,如救苦救难大士、护母观音、送子观音,由于其美德被人们广为崇拜。人们喜爱鱼篮观音,把她当作中国女性美的化身,人们还把她理想化为女性摆脱性和婚姻桎梏的象征。观音在中国日益兴起的女神崇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观音菩萨,弥勒佛是另一尊被中国佛教继承的佛。印度的Maitreya,即未来佛,成了中国的弥勒佛,也就是笑面佛。他大腹便便,下巴宽厚,脸上总是带着欢快的笑容,现在几乎每座佛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弥勒佛的相貌和他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很可能来自禅宗,尽管他通常被人解释为有法力的布袋和尚——一个身份不明、行为古怪的人。笑面佛象征了中国人的一些愿望:吃穿不愁,同时在精神世界也能获得满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98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