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细说历史——理宗的身份危机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14 00:56:42 0


理宗即位不到半年,就遭遇了身份危机。

细说历史——理宗的身份危机

宋理宗赵昀像

住在湖州城西的济王,被当地土豪潘甫、潘壬、潘丙兄弟视为奇货。宝庆元年(1225)正月,潘壬等纠合亡命之徒数十人,夜半逾城而入,闯进济王邸。济王微服躲入水洞中,许久后被搜出。众人以黄袍加其身,逼令“登基”,拘了州官前来观礼,并以李全的名义揭榜于州门,声讨史弥远擅自废立,且称将亲率二十万精兵,前来问罪。然而至天明,济王发现拥戴他的“义士”,不过是些太湖渔民及县尉、巡检司的弓兵,人数不满百,深知这些乌合之众不足以成事,遂与知州密议,亲自平定乱事以自保。州兵一出,乱党顷刻瓦解,潘壬逃逸。不足一日,一场风波过去了。但大祸还在后头。乱事乍起,寄居于湖州的官员王元春以轻舟一叶,急赴临安告变。朝廷即刻派大军前来,史弥远也派了心腹余天锡入城,来视济王之“疾”。济王遂自缢。湖州有霅溪流经,雅称“霅川”。故济王遭遇变故而遇害之事,称“霅川之变”。

细说历史——理宗的身份危机

宋度宗赵禥像

对理宗和史弥远来说,除去了一个极重要的不安定因素,心中大定。然而,外界无人不知,先帝之子横死是出于何人之手。于是,立朝的一班道学家,群起攻击皇帝与宰相,意谓济王无罪而被杀,当事人有悖人伦、有干天和等等,真德秀、魏了翁、洪咨夔等当世名流都加入声讨的行列。史弥远虽然专权多年,却和理学家相处得比较和睦,偶有龃龉,皆能弥缝。然而牵扯到废立之事,却是他不能忍受的。面对声讨者越来越高昂的姿态,他的对策,仍是使用手中的台谏力量,将理学家们一个个逐出朝廷。态度最激烈的,至于远窜南荒,病殁于贬所。自此,他与理学家的冲突开始了。终其一生,这种对立状态迄未缓和,“一时之君子贬窜斥逐,不遗余力”。尽管他卒前半年,已为济王改葬、追复王爵,但丝毫未能挽回声名。在他身后,方大琮在奏疏中称他为“老妖”、“奸孽”。正是济王之事,使史弥远与理学家群体最后决裂,理学家对他的攻击不断,也集中于济王之事。或说,理学家对史弥远恶感有限,不如对韩侂胄的态度,故而,理学后人撰《宋史》,未将他列入《奸臣传》。但在理宗朝,他们之间的对立极明显。弥远未入《奸臣传》,应是宋代官方一直未否定他,元人修前朝史多沿前朝史官之说故尔。

史弥远卒后,理宗仍不断为其辩护、肯定其地位、泽被其后人,这除了与性格相关,也因自己皇位的获取与史弥远直接相关,否定了史弥远,皇帝来路也就不正,那是何等重大的危机?但皇帝较忠厚,他不用史弥远曾用过的压制、贬斥等手段,而是力求以其善意,抚平理学家的愤怒。史弥远时代告终之后,在理宗的安排下理学家纷纷回到朝廷,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之士,多用理学门人,皇帝也努力表现他一心向善,勤于钻研与探讨理学,并从根源上确定理学的优势地位:排斥王安石陪祀孔庙之位,以理学家认可的周敦颐、二程为正统,表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或者在其真心喜好之外,尚有向掌控舆论的理学家集团“赎买”之意,指望后者不再就皇位与济王之事与他纠缠不休。

但他未能如愿。他为史弥远所迫害的理学家平反,却不为济王立嗣,理学家就不放过他,不断以晋惠公、汉武帝比之,触及他的旧伤,指斥他待兄弟“如待深仇”。有天灾人祸,皆指为济王戾气作祟、上天警示——如端平三年(1236)明堂祭天,“大雷电雨雹”,嘉熙元年(1237)临安火灾,都作如此解释。最受他器重的词臣刘克庄,在端平二年皇帝与理学家关系最好的时候,就非常直接地提出指责:皇帝视皇位为私产,故而在皇位上行事不公。意外获得这个私产,所以非常感谢予他私产的权相,“遂失君道”。君王刻意保护这个私产,所以对于同样有可能得到王权的兄弟,非常猜忌,“遂失家道”。理学家大约觉得理宗纳谏如流,故而直言无忌。但没有一位皇帝有如此强大的心理,可以永远忍受臣下直斥他“不公”、“失道”。端平间一度出现的和谐,支撑不住理学家反复的质问。皇帝冷然应对责难,既不争辩,也不接受,直至熬过他四十年的统治生涯。度宗继位之初,有人再度提议为济王立嗣,但新皇仍坚持大行皇帝的立场以示对他的尊重。直至德祐元年,才终于为济王立嗣,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斗争,理学家获得胜利。这是宋灭亡的前一年的事。

细说历史——理宗的身份危机

爱莲堂外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一生最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他把莲花比成君子。周敦颐后裔便以“爱莲堂”为堂号,以此来纪念先人。

理宗处于政局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恢复、要守成,责任重大。但这些只会空谈的理学家们,长期和他纠缠这个问题,他们和不堪其扰的皇帝,只能逐渐疏远。到了淳祐(1241—1252)以后,已届中年的理宗,一面仍有志于进取,逐渐重视对军事家的任用;一面任由理学家充斥着朝堂,很谦和地容忍甚至酬答他们的唠叨;一边又在他们的喧闹声中尽情享乐——甚至将妓女召进宫中,对于群臣的劝谏不加理会。后世主要还是看到他“荒淫”的一面,但实际上他的行为是多种非常矛盾的现象的共存。他在某些场合表现了志向,不过得位的合法性问题,让他一生焦躁不安,他一面用极端的谦抑来赎他的原罪,一面用不理不睬来抵制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理宗后期理学家重新在政坛中失去影响力,正与他们通过追究济王事件从而持续质疑理宗皇位的合法性,有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471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