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二世与其家族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7-01 09:46:43 0


皇太子尼古拉与大津事件

罗曼诺夫王朝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生于1868年,是亚历山大三世的长子。他有五位弟、妹。作为皇储,他很早就开始接受“帝王学”教育。担任他教师的是亚历山大三世时的正教院长波别多诺斯采夫,这位帝师是一名主张保持绝对专制权力的超保守派。皇太子还受到过财政方面的教育,老师是前财政大臣邦奇,邦奇精通企业与银行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立场上,邦奇与波别多诺斯采夫截然相反,是一名自由主义者。正教院长的教育能够被骨子里保守的尼古拉二世所理解,但邦奇所讲授的经济学,皇太子能理解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二世与其家族

访日期间的皇太子尼古拉

 乘坐人力车的尼古拉二世与车夫。大津事件前的一张珍贵照片,上野彦马摄

1890年10月,皇太子尼古拉乘坐火车及轮船,开始为期十个月的东方之旅。他首先来到维也纳,而后又去了希腊、埃及、印度等地,1891年4月(明治二十四年)抵达日本长崎。在鹿儿岛、京都等地游历后,5月11日来到滋贺县大津市,而就在这一天,他遭到一名持刀巡警的袭击。这一事件即所谓的“大津事件”。

巡警津田三藏深信俄罗斯皇太子是为侵略日本做调查准备才访问日本的,因此持刀砍向坐在人力车中的尼古拉。尼古拉被他砍伤,头部缝了八针。明治天皇担心事件给日俄关系带来危机,亲自前往京都看望住院的尼古拉。天皇亲自出宫看望是不同寻常之事,而外务大臣与内务大臣也因此引咎辞职。但是,与众人的预想不同,犯人津田最后只被判处无期徒刑。日本的元老、内阁都希望以大逆罪判处津田死刑,但大审院长儿岛惟谦没有受到他们的政治干涉,在审判中适用刑法中的“普通谋杀未遂”罪条款。这一判决是司法独立的著名案例,虽然如此,津田还是于9月病死在北海道钏路的集体监狱。

明治天皇亲自看望了病榻上的尼古拉,但尼古拉对日本的感情却始终未能释然。中止访日行程的尼古拉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工典礼。返回首都的三个月中,他对沿途的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视察。在此期间,他第一次参观贝加尔湖,在托木斯克,他还去了西伯利亚的第一所大学。旅程快要结束时,他还在托博尔斯克做了停留,而后来有一位被称为“神人”的宗教人士就出生于这附近。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尼古拉又再次来到这里,这座城似乎与尼古拉有着深深的因缘。

这次旅行之后,尼古拉一如既往地对西伯利亚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心。1894年,尼古拉被任命为西伯利亚铁路委员会委员长,而正当此时,父皇亚历山大三世突然倒下。10月21日,皇帝驾崩及皇太子即位的消息对外公布。此时,新皇帝年方二十六岁。

霍登大惨剧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新皇尼古拉二世与德国黑森大公之女艾利克斯举办婚礼。皇后的母亲是大英帝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小女儿,而艾利克斯的姐姐又是尼古拉叔父谢尔盖大公的夫人。因此,这桩婚姻受到大家的欢迎。艾利克斯婚后改宗东正教,取名亚历山德拉。帝后二人将出席一场重要的典礼,人们通常认为,这场典礼有着特别意义,预示新皇统治是否会一帆风顺。然而,1896年5月举办的这场典礼上却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悲剧。

莫斯科圣母升天大教堂即将举办加冕典礼的前四日,作为典礼的一环,莫斯科郊外的霍登会有纪念品及食品向群众发放。莫斯科人对此并不陌生,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即位时也会有同样的活动。然而这一次,举办活动的场地高洼不平,参加的人又很多,互相之间摩肩接踵。纪念品刚一发放,人群大量拥上前来,现场呈现出一派恐慌的场面。人们互相推挤,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跌倒,很多人受到踩踏,还有人跌落沟渠。就这样,祝贺庆典顿时演变成一场大惨剧,现场也化作了修罗场。这场惨剧中,死者多达1289人。

对新皇尼古拉二世来说,刚刚扬帆起航就发生这样的惨剧是十分不幸之事。然而,当晚又接着发生了一件火上浇油的事情。当晚,法国大使馆原本计划举办舞会。从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俄罗斯强化了与法国在经济与军事上的协作关系,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也依赖于法国的资金。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因俾斯麦的“封堵作战”而备受国际孤立,好不容易摆脱孤立,也希望与俄罗斯接近。1894年1月,两国缔结“俄法同盟”。对俄罗斯来说,法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虽然法国在外交上极为重要,但因有惨案发生,俄罗斯是可以选择中止舞会的。然而,尼古拉二世的皇亲国戚却大多主张舞会如期进行。

这个选择很不明智。尼古拉二世与他的政府在莫斯科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因这场舞会一落千丈。对莫斯科的民众来说,皇帝并不是一位“大统帅”(Imperator),而是自古以来的“沙”。莫斯科人对沙皇有着比圣彼得堡人更亲切的朴素感情,他们心目中,沙皇是好人、“好沙皇”。这场舞会让民众心中对沙皇的淳朴感情瞬间灰飞烟灭。据说,在舞会上,尼古拉始终都“心情不好,表情阴郁”。霍登大惨剧给尼古拉二世的统治投下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皇帝家庭与“不治之症”

尼古拉二世之妻,也就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是一位严肃正经而又聪明绝顶的女性。然而,性格内向的亚历山德拉皇后与高雅讲究的圣彼得堡社交圈子却有些格格不入。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也就是亚历山德拉皇后的婆婆玛利亚·费奥多罗芙娜天生就是一位才气四溢、亲切友善的社交达人。而与皇太后相比,皇后却连基本的社交舞都不会。与有着长时间太子妃经历的玛利亚不同,亚历山德拉几乎在毫无准备之中突然成为皇后,这让她在很多方面不堪重负。亚历山德拉干脆果断地远离了圣彼得堡的社交圈子,一大半时间是在距圣彼得堡十六公里远的皇村度过的。

尼古拉二世夫妻从婚后第二年开始,每隔一年就有一位皇女出生。她们分别叫作奥利加、塔季雅娜、马丽娅、阿娜斯塔西娅,皇女一共有四位。这也就是说,他们结婚后的十年时间里没有一位男性子嗣出生。1903年夏,参加完圣彼得堡建都二百周年纪念活动后,为祈愿怀上皇太子,二人离京前往莫斯科东南三百公里的坦波夫省森林中的萨洛夫修道院。第二年7月,皇后亚历山德拉如愿以偿地生下一位皇子,取名叫作阿列克谢,这个名字也是罗曼诺夫家族第二代沙皇的名字。因为尼古拉二世本人对彼得大帝“革命”前的“古罗斯”充满憧憬之情。

阿列克谢的降生似乎让大家在继承人问题上都松了口气,所有人都认为这个问题已得到解决。然而,皇帝夫妇很快得知一个五雷轰顶的事实——阿列克谢患有血友病。血友病患者的血液无法凝固,患者不仅要忍受疾患带来的痛苦,还很有可能英年早逝。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疾病一般是通过母系遗传的,但只有儿子才会发病。阿列克谢应是从母亲与祖母那里遗传了这个疾病。当时血友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只有一个儿子的尼古拉二世夫妇听到这个事实后震惊不已,失落至极。不用说,皇太子的病肯定是秘不外泄的。

维特的经济政策

1895年1月,尼古拉二世在发表的第一份政治声明中说:“最近地方自治会中有人如同做梦一样企图让代表参与国政,这是一个荒唐愚蠢的想法。现在,我正告大家,我会为我的臣民尽行善政,但与先皇一样,我决定断然贯彻专制君主制的原则。”很明显,这则申明的背后有波别多诺斯采夫的身影。然而,曾经不可一世的正教院长已是垂垂老矣。他除了为维护专制呐喊外,也拿不出什么具体方案了。

19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界的实力派人物是谢尔盖·维特。维特称自己的祖先是“早在瑞典人统治时代就迁居波罗的海地区的荷兰人”。之前我们讲过,彼得大帝时期,不少优秀人才都是来自波罗的海地区的德意志人,虽然有点间接,但维特也算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维特的父亲曾在多帕特大学及一所德国大学学习,而后进入俄罗斯政府部门工作,工作后与自己的上司即萨拉托夫省省长的女儿结婚,他们的儿子就是谢尔盖·维特。后来维特的政敌常以他是“德国人”来攻击他。不过,这种说法是对维特身世的误解。

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二世与其家族

谢尔盖·维特

 帝政末期的政治家,日俄战争媾和的全权大使

谢尔盖·维特的政治之路有别于建制派官僚。在敖德萨大学取得数理专业这个独特的专业学位后,维特进入一家民营铁路公司工作,很快便在经营管理方面崭露头角。也因此,维特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财政部铁路事业局局长。后来亚历山大三世又特事特办地把他拔擢为财政大臣。而这时,维特才四十三岁。他对皇帝承诺,用十年时间让俄罗斯成为欧洲经济大国。但问题是,他会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呢。

维特认为,英国的经济“全部依靠个人的创意与企业精神,国家仅仅扮演着对个人进行规范约束的角色”,而俄罗斯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在俄罗斯,政府不仅要规范个人的经营,还要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很多领域。”维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这种方法虽然是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的传统做派,但也有着制约企业家创造性与创造力之嫌。

当时俄罗斯的企业家对事业的热情并不比外国人差。维特明明知道这些情况,还是硬要自上而下地推进经济发展。维特的经济政策受德国经济学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理论的影响很大。当时的德国与俄罗斯类似,也是一个落后的后发国家。维特的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钢铁产业、煤炭产业、石油产业等重工业部门发展的同时,轻工业也有着长足进步。西伯利亚大铁路这项世纪伟业更成为这一时期俄罗斯经济成果的代表性标志,俄罗斯帝国的威信也因此得以确保。

不过,农业却出了问题。急速的工业发展加剧了农业的衰退与农民群体的凋零。大城市里充满初出茅庐的工人、流浪汉以及乞丐。进入20世纪后,革命运动再次进入高潮。厌烦了维特威权做派的尼古拉二世在1903年解除了他的财政大臣职务。

走上历史舞台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

1881年2月,早先参加民粹派运动、曾被捕入狱的女革命家维拉·扎苏利奇给流亡伦敦的德国社会主义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您的《资本论》在俄罗斯很受欢迎,您对俄罗斯农业问题、村社问题等方面的论述很有创见。”“最近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俄罗斯的村社属于古代形态,它的没落是历史的必然。而做出这类预言的是以您弟子‘马克思主义者’自称的人。”维拉写信的目的是向马克思直接请教关于俄罗斯村社的问题。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当时的俄罗斯已经出现了一些“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群体。

1856年出生的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是一般公认的俄罗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最初也曾参与民粹派活动,1883年创建“劳动解放社”,从此转向马克思主义。两年后,他发表《我们的意见分析》一文,对俄罗斯资本主义进化论进行论述。普列汉诺夫对持俄罗斯资本主义没落论观点的民粹派进行了批判。普列汉诺夫认为,无论是现在的俄罗斯,还是不久的俄罗斯都是资本主义性的。因此,他主张俄罗斯革命运动的主体应是无产阶级。但他又认为,在专制主义的俄罗斯首先应该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然后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说,他主张“非连续两阶段革命论”。他还提示,如若过早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会走向“东方的专制主义”。

比普列汉诺夫年轻十四岁的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也就是列宁——既对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有所认同,也进行了不少批判。列宁从喀山大学退学后,1893年来到圣彼得堡,加入首都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第二年,他的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问世,而他也因此遭到逮捕、流放。在流放地西伯利亚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他的名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在此完成。这一年是1899年。这本书中,列宁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现实的结果很明显,历史选择了列宁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过解放之后,农村仍然残留一些村社的问题。

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二世与其家族

1897年,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者们

 图中央者为被迫出国前的列宁,当时二十七岁

1898年,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在明斯克召开成立大会。之后,普列汉诺夫与年轻的列宁、马尔托夫等一道,以《火星报》为阵地,以组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政党为目标展开活动。不过,在1903年党的第二次大会上出现了分裂。马尔托夫主张建立一个西欧型的大众政党,与此相对,列宁主张建立一个少数的前卫革命政党。支持前者的是“孟什维克”,支持后者的是“布尔什维克”。普列汉诺夫支持了“孟什维克”。列宁创办机关报《前进报》,开始独立地展开活动。

几乎同时,“社会革命党”也成立了,这个政党又被简称为SR。新民粹派小组也积极地开展活动。很多犹太人加入了革命政党或组织,他们加入组织是有缘由的。1903年7月,在基什尼奥夫再次发生犹太人迫害事件,仅两天时间,就有1500间犹太人房屋遭到破坏,49人被杀害,此外还有400多人受伤。然而,警察在事件中并未采取任何制止措施。犹太人迫害事件让年轻的犹太人愈加憎恶专制制度,他们迅速地与俄罗斯的革命运动结合到一起,有的还进入领导核心,特别是社会民主工党之中,有一位与列宁一起对“十月革命”的成功做出贡献的人物——托洛茨基(本姓:博朗施坦)。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捷依奇、阿克雪里罗德、马尔托夫、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等,都是犹太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681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