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文人墨客

司马光传——结识王安石

历史大观园 文人墨客 2020-07-06 02:02:08 0

嘉祐五年(1060)五月,京师可怕的瘟疫终于走了,王安石终于要来了!

这个消息让士大夫们无比兴奋,无不希望早日目睹王安石的风采。他的名气太大了,大到了读书人几乎无人不知的地步。

先声夺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祖籍江西抚州临川,出生于金陵(今南京),庆历二年(1042)进士甲科。至今十八年了,自进士及第后他一次也没有到过京城。此番进京,是从提点江东刑狱(衙门设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调任三司度支判官。他长期在州县任职,名气怎么会这样大呢?

第一当然是有学问。他“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1]。宋人王铚的《默记》中记录有他参加科考的轶事:当时晏殊为枢密使,其婿杨察之弟杨寘自诩能当状元,在发榜之前托晏殊打听礼部试排名情况,发现杨寘排在第四。杨寘很不服气,在与朋友的宴会上大骂说:“不知哪个卫子(乡巴佬)夺吾状元矣!”唱名这天,仁宗反复阅读准状元(礼部试第一名)的卷子,见其中有“孺子其朋”四字,心中不悦,说,这句话犯忌(朋党),不可以魁天下。再看第二名王珪,第三名韩绛,因他们已是官员,原则上不可当状元,便将第四名杨寘拔为状元,而将原第一变为第四,此人就是王安石。本是第一,就因一个“朋”字变成了第四,亏不?但王安石把这件事看得很淡,终身不提。场屋美谈只是过眼烟云,而学术成就才是不朽丰碑。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倡导古文写作,王安石是最早的追随者,对改变不良文风做出贡献,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兴起新儒学,即宋学,一反以章句训诂为特征的汉学,而“以通今学古为高,以救世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苏轼语)。宋史泰斗漆侠先生说:“从宋仁宗嘉祐初(1056)到宋神宗元丰末(1085)的三十年间,是宋学的兴盛时期。”“在这个兴盛时期,先后形成了四个学派,即以王安石为首的荆公学派,以司马光为首的温公学派,以苏洵、苏轼、苏辙为核心的苏蜀学派,以张载、二程(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关、洛学派。在这四个学派中,由于荆公学派在政治上得到变法派支持,称之为官学,自熙丰以来‘独行于世者六十年’。”[2]他的学说成为官学是熙丰时的事,但在嘉祐时,其代表作《淮南杂说》《洪范传》已经粲然出世,在士大夫中有众多“粉丝”。

王安石出名的第二个原因是有政绩,特别是在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东南)县令时,他“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3]。一是兴修水利,二是粮食借贷。这后一件事,实乃他后来在变法中所推行的青苗法之滥觞。就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把粮食借给缺粮户,等秋收后借粮者连本带息还给政府,鄞县的老百姓感到很方便。

第三个原因是屡辞京城美官,甘愿任职基层,满朝赞其澹泊名利。他中第后初任签书淮南判官,按规定任满之后可以献文自荐求试馆职,这是一条升官的终南捷径,但王安石偏不走,被调任鄞县令,再调任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宰相文彦博非常欣赏他的低调、“恬退”,建议仁宗破格提拔,以抑制那种削尖脑袋找路子升官的“奔竞之风”。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想让王安石当一个澹泊名利的典型,于是召试馆职,谁知王安石竟不领情,拒不来京。接着,知谏院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王安石又以祖母年高需要照顾为由拒绝。欧阳修觉得越是澹泊名利的人朝廷越不能让他吃亏,建议授之以群牧判官之职,王安石不愿来京城任职,请改知常州(今江苏同名市),后改任提点江东刑狱。宋代士大夫中,虽不乏为升官而不择手段的无耻之徒,但一般来说比较讲究气节,像王安石这样屡辞美官者被认为是有气节的表现,辞职次数越多,威望也就越高。

京城的士大夫恨不识其面,而王安石千呼万唤始出来。当时,大名鼎鼎的包拯是权三司使,有心网罗天下人才。时俊如司马光、吕公著、韩维之辈都在三司,就等王安石来了,包拯让司马光代表三司去汴河码头迎接。

牡丹宴与《明妃曲》

司马光早闻王安石大名,也听了不少关于他的传说。有的讲得很神,比如说他牛耳虎头,目光如炬,看书的时候,有光射纸上。又如说,王安石皮肤粗糙如蛇皮,其舅家在进贤县,姓饶,饶家人看不起这个蛇皮郎,觉得再怎么用功读书也白搭,挖苦说:“行货亦欲求售耶?”王安石中进士高第后,给舅家寄去一首诗:“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龙鳞衣锦归。传语进贤饶八舅,如今行货正当时。”又如说,王安石皮肤黝黑,常年不洗脸,衣服脏兮兮的。

在汴河码头上,前来迎接王安石的人肩摩毂击,司马光见到了一位紫袍高官,欧阳修也。这个近视眼老头儿爱才如命,苏轼、苏辙兄弟就是他主考录取的,包括司马光在内的许多人才,都得益于他的推荐。王安石更是被他称为“无施不可者”(用到哪里都称职)。司马光赶快迎上前去行礼,问道:欧阳公亲至码头,莫非是为王介甫吗?欧阳修道:正是。你们三司的包公广揽天下人才,王介甫谁也请不动,却被他弄去了。司马光说:那也得益于欧阳公的大力推荐。近日三司衙门内牡丹盛开,包公要开牡丹宴为王介甫接风,先生可否赏光?欧阳修摆摆手,说:老朽就不去了。司马光这才想起来,朝廷有规定,谏官、御史不可与宰相、枢密使、三司使私下往来。他刚才的邀请贸然了。正感懊悔,不知是谁叫道:来了!来了!

王安石乘坐的官船靠岸了。大家都是来迎接王安石的,但没几个人认识王安石。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人走向欧阳修行礼,说:晚生来京,岂敢劳欧阳公大驾!欧阳修牵着他的手说,修老矣,就看你们这些青年才俊了!说着,把司马光介绍给他:这位是司马君实,奉包公之命,来迎接你。司马光与王安石相互拱手行礼,他们虽然从未谋面,但互相是知名的,不能说一见如故,但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码头上人多眼杂,两人来不及叙谈,司马光叫衙役把马车赶来,帮助王安石搬运行李,送他们一家上车而去,约好晚上牡丹宴上见。

与王安石分手后,想到那些关于他的传说,司马光不禁哑然失笑。牛耳虎头?全是扯淡。目光如炬,还算靠谱。皮肤黝黑是真,浑身蛇皮是假。不过,此人实在太不讲整洁了,衣服脏得都有臭味。对一贯注重仪表、讲究体面的司马光来说,两人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形同水火。

当晚,包拯在三司衙门举行牡丹宴为王安石接风。园中牡丹怒放,满座天下才俊,包拯兴致很高,喝开了大酒。他连饮三大杯,劝大家开怀畅饮。吕公著、韩维都一饮而尽。司马光不善饮酒,也顾及包公的面子,喝了下去。王安石是今天宴会的主角,却死活不端杯,说不喝就不喝,弄得包拯很没面子,喜气洋洋的场面陷入尴尬。包拯只好说,介甫不饮,我等痛饮。直到席散,王安石始终没有喝一滴酒。司马光后来与邵雍父子谈起这次牡丹宴,说:“介甫终席不饮,包公不能强也。某以此知其不屈。”[4]虽然王安石扫了大家的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在三司任职期间,王安石屡有诗作问世,新诗一出,往往轰动京城,最著名的是《明妃曲二首》: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选自《王安石诗文编年选释》)

诗中的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昭君变成明妃是晋朝的事,避司马昭之讳也。昭君出塞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且不重复。只说王安石一反历代文人把昭君出塞归罪于画家毛延寿的思维定势,在描写了昭君复杂的心情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君王。你平时看都不看她一眼,在她要走的时候,你才发现她的美貌,你才后悔得不能自持,冤杀了画家毛延寿。此诗立意之新,前所未有,体现了王安石的与众不同。但其一的最后四句,即家人安慰昭君的话,特别是其二的“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两句,本是昭君在痛苦中的自我安慰,在南宋却被范冲[5]斥之为“坏天下人心术”,“以胡虏有恩,而遂忘君父,非禽兽而何?”把和亲女子的自我开解上升为叛国,看来搞无限上纲在中国是有传统的。不过在王安石写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不但没有人给他戴大帽子,而且士大夫争相与之唱和。作《和王介甫〈明妃曲〉》的有欧阳修、曾巩、刘敞等名家,当然还有司马光。司马光的和诗为:

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白橐驼。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他年流乐府。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传家集·卷五》)

千百年来,“明妃”成了诗人的“传声筒”,借她的口传出自己的声音。客观地说,再伟大的诗人也没法真正反映王昭君的心声。

很显然,司马光与王安石的见解是有很大区别的。王安石诗中的昭君父母和她本人都颇有现代味,父母让她“好在毡城莫相忆”,理由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与其像阿娇那样在汉宫中守活寡,还不如嫁一个爱你的外国人。这多少还显得有些无奈,而昭君似乎比父母更想得开,“人生乐在相知心”。

司马光笔下的昭君完全不一样了,她虽然被君王冷落进而被抛弃,在胡地受尽思乡之苦,但仍然对君王忠心耿耿,毫无怨言,“妾意终期寤人主”,想通过琵琶奏出的音乐来劝谏君王,不可被谗言所误。点明主题的是最后四句,我与您近在咫尺,您尚且被画家骗了,“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萧太傅即西汉名臣萧望之,被谗言所害,饮鸩自尽。

王安石的诗更接近人性,司马光的诗更强调忠君。但在当时,也许司马光的观点更有市场。北宋的国际环境与西汉有相似之处,外交政策也与西汉的文景时期有相似之处。为换取边境安宁,汉靠和亲,宋靠输银。辽国几次提出联姻要求,均被宋拒绝,宁可多输金帛,也不愿嫁一皇室女子。

当时,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不同见解限制在学术范围,是一种心平气和的你来我往,非但没有交恶,而且加深了友谊。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四人,人称“嘉祐四友”,经常到大相国寺的僧房里闭门饮茶,高谈阔论,终日不散。后来前三位先后成为宰相,后三位均与王安石为政敌。当时他们都谈了些什么?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他们是互相推崇的,亲密无间的。其亲密程度,举一例可证。因为王安石不讲卫生,身上长虱子,韩维等朋友便每隔一段时间请他到定力院去洗浴。朋友们轮流带一套新衣服去,在他洗澡时把他的脏衣服收去浣洗,他洗完后见到新衣就穿,也不问从何而来。朋友们以此种方式委婉地规劝他要讲卫生,但收效甚微。他被虱子咬得不行,便脱下衣服捉虱子,然后扔到火盆里烧得“啪啪”作响。作为士大夫,实在有失体面,而王安石毫不在意,竟然写了一首《烘虱》诗。司马光看到后,写下《和王介甫〈烘虱〉》[6],以调侃的语气对他进行善意的批评:

天生万物名品夥,嗟尔为生至幺么。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覆藏便垢涴(沾上油污)。晨朝生子暮生孙,不日蕃滋逾万个。透疏缘隙巧百端,通夕爬搔不能卧。我归彼出疲奔命,备北惊南厌搜逻。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薰烧无术奈。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大者洋洋迷所适,奔走未停身已堕。细者懦怯但深潜,干死缝中谁复课?黑者抱发亦忧疑,逃入幧头(头巾)默相贺。腥烟腾起远袭人,袖拥鼻端时一唾。初虽快意终自咎,致尔歼夷非尔过。吾家箧笥本自贫,况复为人苦慵惰。体生鳞甲未能浴,衣不离身成脆破。朽缯坏絮为渊薮,如麦如麻浸肥大。虚肠不免须侵人,肯学夷齐甘死饿?醯酸蚋聚理固然,尔辈披攘我当坐。但思努力自洁清,群虱皆当远迩播。

诗中的虱子被描写得非常生动,烧虱的场面令人恶心。只有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才能如此直言不讳。

两个人的“辞职竞赛”

王安石虽然一身臭味,但内在的“香”超过了外在的臭。那时,司马光从心眼里佩服他的道德文章。

司马光在太原时,妻子张氏为他买了一妾,被他拒绝,被传为佳话(见第九章)。无独有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也为他买了一妾,问曰:“何物女子?”答曰:“夫人令执事。”又问:“汝谁氏?”答:“妾之夫为军将,运米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王安石顿时心情沉重,问:“夫人用钱几何得汝?”答:“九十万。”王安石令人将其丈夫找来,让他们夫妻重聚而去。同样是不近女色,拒绝纳妾,司马光拒绝就完了,而王安石拒绝后还多了一分对下层人民的关怀。所以,司马光说他是“今之德行文辞为人信者”。

他这句话是对死去的堂伯父司马沂说的,应该不是虚套。司马沂不到三十岁就死了,其妻李氏青年守寡,含辛茹苦,将儿子司马及抚养成人,高中进士,还常年照顾瘫痪的姑母。嘉祐五年(1060),李氏去世,与司马沂合葬。司马光写了《故处士赠都官郎中司马君行状》[7],其中说,请来为之作墓表者,乃“今之德行文辞为人信者”。此人就是王安石。我们知道,有社会地位者请人为逝去的亲人写墓志铭,是不可以像做买卖一样随便用钱交易的,作者不仅要有名气,而且要与主人的关系密切。司马光请王安石为堂伯父作墓志铭,本身就说明了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嘉祐五年(1060)底,王安石、司马光同时接到了新的任命:同修起居注。此官是负责记录朝廷日志的秘书,记录皇帝的言行,群臣的进对与任免,制度的变革,州县的废置,气候的变化,户口、财赋的增减,等等。修起居注相当于隋唐的起居郎、起居舍人,属于中书门下之舍人院,在北宋是所谓清华之选。一般情况下,任满即可升知制诰、翰林学士,然后便可进入执政行列。对这个许多人求之不得的职务,王安石和司马光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请辞,两人无意中展开了一场“辞职竞赛”。

王安石连上奏章请辞,仁宗只好令门使(为皇帝传达命令的官员)将敕告(任职命令)直接送到三司,王安石躲在厕所里,拒不出来接受敕告。门使无奈,干脆将敕告放在三司衙门的书案上,扭头就走。王安石派人追上去,又将敕告还给了门使,接着又上章请辞。他前后上了八九道奏章,最后实在推辞不掉,才接受了任命。

司马光连上三章请辞,在《辞修起居注第三状》[8]中说:

臣虽愚陋,岂不知非常之恩不可轻得,诏命之严不可屡违,所以冒犯雷霆,祈请不已者,诚以人臣之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臣自释褐(脱掉布衣,任官)从仕,佩服斯言,奉以周旋,不敢失坠。仕进本末,皆可覆按。乡者承上庠之乏,充文馆之员,补奉常之属,给太史之役,未尝敢以片言避免烦浼朝廷,盖以简摘章句,校雠文字,考寻仪典,编次简牍,苟策励疲驽,庶几可以逃于罪戾,是以闻命之始,即时就职。至于修起居注,自祖宗以来,皆慎择馆阁之士,必得文采闳富,可以润色诏命者,然后为之。臣自幼及长,虽粗能诵习经传,涉猎史籍,至于属文,实非所长,虽欲力自切劘,求及等辈,性有常分,不可强勉。傥不自惟忖,贪冒荣宠,异时驱策有所不称,使四方之人环视讥笑,以为盛明之朝容有窃位之人,其为圣化之累,岂云细哉!如是则虽伏质横分,不足以补塞无状。此臣所以夙夜惶悸,欲止不能者也。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当官的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某项职务,即使这项职务再荣耀,也应该止步。我做一个史官也许可以,所以任职史馆时没有推辞;而修起居注必须文采闳富,此非我所长,如果勉强为之,将来出了差错,就会贻笑天下,即使把我杀了,也弥补不了朝廷的损失。司马光并非为作秀而故作谦虚,说的是实在话。所谓事不过三,宋代官员上辞呈,一般以三次为度。但司马光听说王安石连上了七八道辞呈,马上又上了第四、第五状。在第四状中,王安石成了他请辞的参照物。“况王安石文辞闳富,当世少伦,四方士大夫素所推服,授以此职,犹恳恻固让,终不肯为,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安石,相去远甚,乃敢不自愧耻,以当非常之命乎?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之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9]这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可谓无以复加。意思是,王安石的水平那么高,尚且不敢受命,何况我呢?

两个人比着请辞,结果都是一样,被“逼”着当了修起居注。嘉祐六年(1061),在他俩就任同修起居注不久,王安石被提拔为知制诰,司马光被提拔为知谏院。有意思的是,这次他俩都没有请辞,愉快地接受了。事先没有商量,举动却如此一致,说明两人的性格有相同之处。

[1]《宋史·王安石传》。

[2]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人民出版社,2011第一版,第281页。

[3]《宋史·王安石传》。

[4]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5]参与编撰《资治通鉴》的范祖禹之子。

[6]《传家集·卷三》。

[7]《传家集·卷七十九》。

[8]《传家集·卷十九》。

[9]《传家集·卷一九》。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wrmk/1953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