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20 22:08:18 0


前言

在第二部第十三章已经仔细检讨过北魏后期宣武、孝明帝时期的政治史过程 [1] 。但是,第二部第十三章主要关心的是该时期北魏政治中的决策方式。关于政治对立所持的意义,并未进行检讨。本章将再次致力于这个问题,对于当时宗室状况的变化投以注目。因此,也将论及北魏前期。

一、北魏后期政治史中的宗室

(一)宣武帝亲政期

宣武帝亲政期一般被认为是宗室诸王受抑的时期 [2] 。身为孝文帝之弟、最受信赖的彭城王元勰随着宣武帝开始亲政,归乡之后一度复职担任侍中、太师,却因为高肇的诽谤被赐死(《魏书》卷二一下 [3] );幺弟北海王元详在宣武帝亲政之后,转任为大将军,因为和宣武帝关系良好,没多久就当上司徒、录尚书事,正如《魏书》卷二一上所述:“世宗礼敬尚隆,凭寄无替,军国大事,总而裁决。每所敷奏,事皆协允。”元详与得到宣武帝宠幸的茹皓勾结,伸张权势,但是,仍然因为高肇的诽谤,被贬为庶民、幽禁,家奴欲将他救出,行动告败,最后元详暴毙。长兄咸阳王元禧的状况则是,景明二年(501)的谋反失败为他招来死罪,但是元禧其实是被宣武帝一方逼到举兵的。身为景穆系始蕃王 [4] ,长相俊秀为人所知的任城王元澄的状况则是,为宣武帝即位时的六人辅政者之一,但是同年,元澄因为辅政者之间的对立而归乡,被委任于扬州、定州。之后,直到孝明帝时期之前元澄的活动足迹未见于纪录当中(《魏书》卷一九中)。

关于其他诸王,孝文帝的其他弟弟当中,随着宣武帝的亲政,广陵王元羽从司州牧转为司空(《魏书》卷二一上);高阳王元雍历任司州牧、司空、太尉、太保(《魏书》卷二一上)。始蕃王当中,身为尚书左仆射、也是辅政者之一的太武系广阳王元嘉随着宣武帝的亲政,一度转为司州牧,却在同年成为尚书令,任期持续七年,之后历任司空、司徒(《魏书》卷一八)。身为景穆系始蕃王的中山王元英官至尚书仆射,在对南朝的军事活动当中扮演核心人物一事广为人知(《魏书》卷一九下、《世宗纪》)。文成系安乐王元诠担任尚书左仆射(《魏书》卷二〇)。也就是说,诸王并非都是受抑的对象,笔者认为,宣武帝时期受抑的诸王多为旧辅政者,把他们排除才是目的。可以把宣武帝弟京兆王元愉的举兵(永平元年,508)看成诸王受抑的结果,这里有必要检讨此事。《魏书》卷五八《杨昱传》:

正始中,以京兆、广平二王国臣,多有纵恣,公行属请,于是诏御史中尉崔亮穷治之,伏法于都市者三十余人,其不死者悉除名为民。唯昱与博陵崔楷以忠谏得免。

又,《魏书》卷二二《元愉传》:

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于是世宗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始愉自以职求侍要,既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

据此,元愉与弟元怀从事不法行为,两王国的臣子因为未谏言且参与其中而被治罪,元愉也从中书监转为冀州刺史。因为有中央官转为州刺史的类似事例,所以很难说是贬官,但是,具有处罚意味则无疑问。据说,对于其弟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元愉觉得自己的威势不足。虽然中书监的官品比较高,但是相较于担任“侍要”侍中的元怿、和宣武帝同母的元怀,元愉还是抱着劣等感。还有,元愉虽然娶宣武帝的于皇后之妹为妻,却深爱小妾,体验了小妾被迫出家的屈辱。因此,元愉的举兵大部分要归诸于个人的责任。“(高肇)既擅权威,谋去良宗,屡谮怿及愉等。愉不胜其忿怒,遂举逆冀州”(《魏书》卷二二《清河王元怿传》),虽然有这段纪录,但是,元愉的举兵难以说是诸王受抑制的结果。

旧话重提,宣武帝的矛头为担任辅政者诸王,特别是针对伯叔这一辈的诸王。因为他们是容易威胁宣武帝地位的存在。由宣武帝主导、从辅政者身上夺权的行动正是基于以下告言而展开的。“(领军将军于烈)密令(于)忠言于世宗云:‘诸王等意不可测,宜废之,早自览政。’”(《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勰传》)诸王当中是否真的有那样的意图,不可得知,但是,至少在咸阳王元禧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的不逊言词。元禧为了自身的需要差遣羽林,被领军于烈拒绝,于是元禧说:“我是天子儿,天子叔,元辅之命,与诏何异?”(《魏书》卷三一《于烈传》)。宣武帝亲政之后,实际上咸阳王决心举兵,当时如同宣武帝所说的“直阁半为逆党”(《魏书》卷五八《杨津传》)的工作正在进行,作为宣武帝不得不加强警戒心吧。虽然宣武帝自身没有想要摧毁诸王的打算 [5] ,但是有以下纪录:“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魏书》卷七二《阳固传》)又有:“加以赵修专宠,王公罕得进见。”(《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禧传》)比起孝文帝时期,与百官议论政策的景象一旦变少,不得不让人相信皇帝身旁的恩幸或外戚利用和皇帝的关系向皇帝告状诸王谋反的可能性。“高肇素疾诸王,常规陷害”(《魏书》卷九三《茹皓传》),笔者认为,积极推动抑制诸王的人乃赵修、高肇。“(高肇)又说世宗防卫诸王,殆同囚禁”(《魏书》卷八三下),查看有可能被高肇及宣武帝列为警戒对象、最后却未排除其势力的诸王,例如:高阳王元雍比北海王元详年长,但是却比元详慢了五年才升上三公的地位,可见元雍的威胁程度应该比元详还少;身为始蕃王、也是辅政者的广阳王元嘉出自太武帝系,与宣武帝的血缘较为薄弱,另外,能力方面似乎也不及同样身为始蕃王的任城王元澄。

(二)孝明帝时期的宗室

孝明帝时期的宗室,分期而论。

1. 于忠专制期

延昌四年(515)一月开始,领军将军于忠身为侍中,掌握门下,可见“诏旨之行,一由门下”这样的状况。查看其他人事安排的话,首先,高阳王元雍身为太傅领太尉,于西栢堂辅政。除去孝文帝的三名皇子,生存于这个时期的皇子只有元雍,年龄约为四十五,虽然个性强烈,但似乎未拥有特别能力,因此,是担任形式首领的适当人物。接着,四十九岁的始蕃王、任城王元澄身为尚书令重返政坛。或许是受到宣武帝时期不遇的影响,元澄规规矩矩的执行实务,但是政治生涯却不太精彩。又,孝文帝的皇子中,较年长的(二十五岁以上)清河王元怿先是担任司空,接着升为司徒;广平王元怀先是司州牧,接着升至司空的地位。另一方面,刚才提过的始蕃王广阳王元嘉、中山王元英、安乐王元诠均已过世。延昌四年(515)八月,于忠粉碎了尚书仆射裴植、度支尚书郭祚等人的策划,让元雍归乡、元澄升至司空。把他们排除出尚书省,自己担任尚书令。虽然元怿升为侍中、太傅领太尉,元怀升为太保领司徒,但是,就是否拥有实权这一点来说,笔者认为与先前没有太大差别。其他,受宣武帝亲宠的昭成系的元晖,则从冀州刺史成为尚书左仆射。

以上,为了得到权势,于忠把成为核心的人事部署安排的恰到好处,其他方面的人事部署则可以说是延续宣武帝时期的方针来处理,当中,皇子或是始蕃王这类的宗室诸王占据主要位置。

2. 灵太后临朝期

延昌四年(515)九月,灵太后把于忠逐出,临朝听政。来看看灵太后政权的人事构成。首先,灵太后相继任命江阳王元继与其子元叉(元乂)为领军将军,让他们掌握禁卫军;让任城王元澄担任尚书令;让高阳王元雍、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以及灵太后的父亲胡国珍于门下辅政。元继为道武系三蕃王,宣武帝时期官至度支尚书,五十一岁成为侍中、领军将军;元叉为灵太后之妹的丈夫,在这个时期,像元叉这样的姻戚占据了政治方面的重要职位 [6] (《魏书》卷一六)。因此,这个政权的首脑部分可说是由皇子、始蕃王、太后的近亲、太后的姻亲所构成的。

熙平二年(517),广平王元怀死去;神龟元年(518),胡国珍死去;神龟二年(519),任城王元澄死去。他们去世之后,神龟二年(519)成为领军将军的元叉和辅政首班的清河王元怿立刻对立。《魏书》卷一六《元叉传》:“太傅、清河王怿,以亲贤辅政,参决机事,以叉恃宠骄盈,志欲无限,怿裁之以法。叉轻其为人,每欲斥黜之。”《魏书》卷二二《清河王怿传》:“领军元叉,太后之妹夫也,侍宠骄盈。怿裁之以法,每抑黜之,为叉所疾。”元怿用法令制裁元叉的“骄盈”,因此两人对立。但是具体对立的内容为何?《魏书》卷九四《阉官·刘腾传》:

吏部尝望腾意,奏其弟为郡带戍,人资乖越,清河王怿抑而不与。腾以为恨,遂与领军元叉害怿。

虽然元怿拒绝了顺从元叉及其党羽刘腾意思的尚书奏文,但这并不是门下省检查尚书奏文的结果,应该是元怿基于辅政者的权限拒绝。然后,就像这里看到的,笔者推测,所谓元叉等人的“骄盈”行为,关于人事方面的要求占了大部分。

如前所述,江阳王元继官至尚书,可以确定其任官年龄为四十四岁。元叉自身也以七品上的员外散骑侍郎为初见官,三十岁的时候成为五品上的散骑侍郎。另一方面,身为皇子的元怿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已经就任尚书仆射之职。即使是同一个宗室,像皇子、始蕃王这类与现今皇帝血缘较近者,和血缘疏远者之间也存在任官方面的落差。元叉的不满理当很大,站在与他同样立场者一方的可能性很大。也就是说,元怿与元叉的对立不只是个人的对立抗争,也是宗室当中“核心者”与“疏远者”之间的对立。

3. 元叉专权期

正光元年(520)七月,幽禁灵太后、自己专权的元叉让父亲江阳王元继从司空依序升为司徒、太保、太傅、太师,同时又让献文帝的皇子高阳王元雍担任丞相、录尚书事,让他继续辅政,自己则是身为侍中、领军将军,掌握门下与禁卫军。“总摄内外,与元叉同决庶政。”(《魏书》卷二一上《高阳王元雍传》)如这句话所述,元叉与元雍一起担任辅政之职。又,元叉让孝文帝的皇子汝南王元悦担任侍中、太尉。清河王元怿被元叉杀害,元悦与元雍并列为这个阶段仅存的两名皇子。据说元悦因为“谄媚叉”当上太尉(《魏书》卷二二)。之后,正光四年(523),元悦进入门下,与丞相元雍一起参决尚书的奏事(《肃宗纪》)。

在这个时期,担任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中、领护军将军的其他宗室只有三例:太武系三蕃王临淮王元彧成为侍中、景穆系始蕃王弟元钦成为尚书右仆射、文成系始蕃王安丰王元延明成为中书令、侍中。另一方面,到达此地位的汉人则有李崇、崔光、崔亮、袁翻、裴粲、萧宝夤,再加上得到皇帝恩宠的侯刚,人数相当多。笔者认为这与皇子、始蕃王辈的宗室成员大多死亡,二蕃王辈还年纪过轻的状况有关系 [7] 。即使是元叉,要把宗室疏族提拔至最高级官僚的等级还是很困难的。

4. 灵太后再临朝期

灵太后逐出元叉,再度临朝听政。在这个背景下,江阳王元继退职,高阳王元雍还是保有丞相的地位,汝南王元悦成为太保、领太尉。这个时期,包含本纪的记载,可以确认担任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中、领护军将军以上官职的其他宗室如下:

表16-1 灵太后再临朝期宗室任官情况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注:以下,引用墓志铭的话,把目前网罗墓志铭最多的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所载的页数,记于“汇”字后方。

如果考虑到实质上只有三年的时间的话,就可以知道处于政权中枢当中的宗室成员是如此之多,特别是景穆帝系更是显著。当然,这个时期的灵太后不只依赖宗室,她也重用郑俨、徐纥等人,让他们担任黄门侍郎、中书舍人之职。

(三)宣武帝、孝明帝时期的宗室

如上所见,宣武帝亲政时期,获得权势的是恩幸或外戚;孝明帝时期,实质掌握政治决定权的是外戚、宗室疏族、皇太后。但是,以诸王为中心的宗室,有时候和他们合作,有时候与他们分庭抗礼,还是在政权上层持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下面不避繁冗,再来列举这个时期担任三品以上中央官的人物,确认当中宗室的位置。关于侍中加官和本官的区别极为困难,这里只举可以判断为本官的事例。还有,除了列传,可以透过本纪或志、墓志铭确认的部分不少,因此,为了避免繁杂,省略出处 [8]

表16-2 宣武帝、孝明帝时期宗室任高官情况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除了中书令宗室所占比例很低之外,几乎所有的官职当中,宗室占了将近半数到十成的比例。

另外,就像清河王元怿和元叉的对立那样,宗室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也充满了对立抗争。其中,虽然存在以下类型的对立,如广阳王元渊因为不伦问题,与城阳王元徽不合,但是,笔者认为大部分的对立抗争出自其他原因,将在次节深入讨论。

二、北魏宗室的状况

孝文帝亲政之后,许多政策付诸实行,大大改变北魏的面貌。其中,宗室的状况达成了何种变化?此变化与前节看到的政治斗争有无关系?为文明太后服丧的孝文帝于太和十五年(491)正月开始听政,以下将以就官状况为中心,以太和十五年(491)正月为分水岭,检讨前后期的宗室状况。在叙述的必要上,细分事例。

(一)孝文帝亲政以前的宗室

1. 北魏建国后诸皇帝子孙的状况

(1)皇子

封王的同时,皇子也会被加封将军号。查看明元六王的事例,《太宗纪》泰常七年(422)四月条:

封皇子焘为泰平王,焘,字佛釐,拜相国,加大将军;丕为乐平王,加车骑大将军;弥为安定王,加卫大将军;范为乐安王,加中军大将军;健为永昌王,加抚军大将军;崇为建宁王,加辅国大将军;俊为新兴王,加镇军大将军。 [9]

上记六人的列传 [10] 当中,未记载安定王、永昌王的将军号。虽然,其他皇帝的皇子的列传当中,也随处可见同样的事例,但是,还是可以说封王的同时,皇子被加封将军号 [11]

又,皇子封王的同时加上侍中的事例也很多。这里指的侍中并非正员的侍中。查看献文六王的事例:咸阳王元禧“太和九年封,加侍中、骠骑大将军、中都大官”,赵郡王元幹“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广陵王元羽“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东大将军,为外都大官”,高阳王元庸“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彭城王元勰“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北海王元详“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北大将军”。文成五王也是:安丰王元猛被加封侍中;根据元焕墓志铭(汇168)的记载,广川王元略为“侍中、征北大将军、中都大官”。景穆十二王也是:京兆王元子推“太安五年封。位侍中、征南大将军、长安镇都大将”,任城王元云“和平五年封。拜使持节、侍中、征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虽然无法判断加官侍中是否和封王同时发生,但是笔者认为加官侍中一事是可以确认的。同样的,太武五王也是如此:临淮王元谭“真君三年封燕王,拝侍中、参都曹事”,东平王元翰“真君三年封秦王,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参典都曹事”。关于明元六王的部分,虽然未见记载,但是,不能说绝对没有加官侍中这件事实吧。只是,除去清河王的话,道武七王封王的时候皆未满五岁,相当年幼,在这个阶段没有被加封侍中的可能性极强。

查看上述献文六王的事例,可知献文六王的半数担任三都大官。 [12] “高祖以诸弟典三都”(《魏书》卷二一上《咸阳王元禧传》),包含曾经一度外任镇都大将、之后就任三都大官的人,担任三都大官者不只限于献文六王。以下为事例:

文成系:广川王元略  中都

    齐郡王元简  中都、内都

景穆系:济阴王小新成 外都

    南安王元桢  中都、内都(2次)

    城阳王元长寿 外都

    安定王元休  外都、中都、内都

    京兆王元子推 中都

    任城王元云  中都(2次)

    汝阴王元天赐 内都

    阳平王元新成 内都

景穆系的状况是:除去封王前已死的二王的话,十王当中就有八王担任三都大官。太武系则是:上面引用过的临淮王元谭的记事当中,出现“参都曹事”,在其曾孙元秀的墓志铭(汇131)当中,把这件事情记为“参都坐事”。这个状况下的都曹并非尚书都曹,而是指三都坐大官(三都大官)。这样的话,上面引用过的东平王元翰“参典都曹事”也是担任三都大官的意思。又,明元系当中,根据其子孙元仙的墓志铭(汇133)可知,乐安王元范曾任内都大官。虽然担任三都大官的人不限于诸王,但是可以确认宗室诸王担任三都大官的事例极多。

被任命为镇将或州刺史的事例也很多。明元系当中:乐安王元范为长安镇都大将。太武系当中:东平王元翰镇守枹罕。景穆系当中:京兆王元子推历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青州刺史;汝阴王元天赐担任虎牢镇都大将、怀朔镇都大将、凉州刺史;任城王元云担任和龙镇都大将、徐州刺史、冀州刺史、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南安王元桢担任凉州镇都大将、凉州刺史、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城阳王元长寿担任沃野镇都大将;安定王元休担任和龙镇都大将、抚冥镇都大将;乐浪王元万寿镇守和龙。又,文成系当中:安乐王元长乐担任定州刺史;安丰王元猛担任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献文系当中:咸阳王元禧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和司州牧。

担任上述以外官职的事例只有一例:文成系安乐王元长乐于承明元年成为太尉。但是,同年,元长乐转为定州刺史。另外,刚才看过的太宗皇子元焘成为相国,之后成为皇太子临朝听政,担任相国其实是皇太子临朝听政的准备。又,明元帝在封王的时候也被任命为相国。虽然没有明元帝成为皇太子的记载,其生母被赐死,表示明元帝受到皇太子的待遇 [13] 。不管是元焘还是明元帝,他们都异于普通的就官事例。

也就是说:皇子们封王的同时加封将军号,那个时候大多还会加官侍中,同时间或者是稍后,又被任命为三都大官、镇都大将或州刺史。此事意味着:皇子们虽然与北魏传统王权相关的裁判、军事方面的职务紧密关连,但是却与其他行政方面的职务毫无关连。

就军事方面来看的话,不是利用刺史或镇将的身份、而是以王爵和将军号从事军事活动的皇子的事例很多。这些事例为:明元帝在东郊进行大阅的时候,道武系阳平王元熙被任命为各自率领一万名骑兵的十二将当中的一人,之后征讨西部越勤部,立功。明元系乐平王元丕在太武帝的时候,征讨北燕、北凉、柔然 [14] 、杨难当,十分活跃。永昌王元健同样也在太武帝的时候,征讨北燕、北凉、山胡白龙的余党等,各地的征讨战当中最为活跃。建宁王元崇率军屯于漠南,防备柔然。又,太武系晋王元伏罗督导高平、凉州的军队,征讨吐谷浑。临淮王元谭在太武帝的南征行动当中率军。

谷川道雄证明了五胡诸国当中皇帝与诸王分掌国军一事,将其称为“宗室性军事封建制” [15] 。北魏也是在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的时候,诸王分掌军团的色彩极为浓厚。自文成帝开始,任命皇子们为镇将或刺史、将其配置于重要地点的型态变得明确。这是伴随领域扩大而发生的人事安排,也可以看成是皇子分掌军团之型态的扩大。

谷川氏又证明了:两赵或前燕存在多位君主位继承权者(具体而言就是诸王),面临继承君主位的时候就会产生混乱,前秦也是如此,因此君主权受到宗室的牵制。谷川氏认为那是部族制仍然保持实质影响力的表现。即使实行解散部族一事的范围或时期存有争议,但是,在断然实行部族解散政策的北魏 [16] ,尽管其方针为由长子继承皇帝位,但此事并不是顺利进行。清河王元绍杀害父亲道武帝,让群臣承认自己的登基,但是却被原来应该继承皇位的兄长拓跋嗣所杀,是为明元帝。又,宦官宗爱杀害太武帝的时候,尽管过世的太子(景穆帝)的长子元濬名为“世嫡皇孙”(《高宗纪》),诸大臣还是欲拥立太武帝皇子东平王元翰(《魏书》卷一八),宗爱厌恶此事,拥立同是太武帝皇子的南安王元余。七个月后,由于长孙渴侯等人的力量,文成帝即位。还有,献文帝希望让位给相当于叔父辈的京兆王元子推,但是由于群臣的反对,只好让位给年幼的皇太子(孝文帝)。

关于皇子谋反的事例也不少。太武帝末年,刘洁说:“若军出无功,车驾不返者,吾当立乐平王。”(《魏书》卷二八)刘洁等人被诛之后,乐平王元丕忧死。同为明元系的新兴王元俊因为怀有“悖心”而被赐死。建宁王元崇在文成帝的时候谋反,与儿子济南王元丽一同被赐死。另外,在军事方面极为活跃的永昌王元健被记为“无疾而薨”,其死因应该有内情。又,文成系的安乐王元长乐在太和三年(479)的时候企图不轨,被赐死。

(2)始蕃王

孝文帝亲政前进行活动的始蕃王只到景穆系为止。正如最近提出详细报告的《高宗南巡之颂碑》 [17] 把明元系乐安王元良记为“卫大将军乐安王直懃何良” [18] ,他们也有过只被授予将军号和爵位一事。虽然也有加官侍中的事例,但是就像乐安王的事例所看到的那样,并非一定会被加官侍中 [19] 。始蕃王被授予的将军号种类相当广泛,包含了四平、四安、四镇、四镇大、四征、车骑大。但是,和被授予加了“大”字的将军号的皇子相比,始蕃王被授予的将军号的地位较低。

他们也多担任镇都大将或州刺史。道武系当中就有淮南王元他(镇虎牢、庸州刺史、虎牢镇都大将)、武昌王元提(平原镇都大将、统万镇都大将)、南平王元浑(平州刺史、镇和龙、凉州镇将);太武系有东平王元道符(长安镇都大将)、临淮王元提(梁州刺史)、广阳王元嘉(徐州刺史);景穆系有阳平王元颐(怀朔镇都大将)、京兆王元太兴(长安镇都大将)、济阴王元郁(徐州刺史)、任城王元澄(梁州刺史、徐州刺史)、城阳王元鸾(凉州镇都大将)、章武王元彬(统万镇都大将、夏州刺史 [20] )、乐陵王元思誉(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 [21] 。又,虽然也有身为镇将或刺史率兵的事例,但是以下的事例当中,他们并非以镇将或刺史的身份进行军事活动。征南将军淮南王元他和征东将军武昌王元提讨伐吐京胡的反乱,又,元他身为前锋大将军、都督诸军事,击破柔然;任城王元澄身为都督北讨诸军事,讨伐柔然;征西大将军阳平王元颐讨伐进犯要塞的地豆于;乐陵王元思誉身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将,处理柔然进犯要塞一事。

担任三都大官的事例已知有三例:淮南王元他担任中都、乐安王元良担任内都、城阳王元鸾担任外都。与皇子相较的话,明显较少。另一方面,担任侍中、镇将、刺史、三都大官以外的官职的事例只有一例:孝文帝时期,淮南王元他担任司徒。谋反等的事例也不少。道武系当中:略阳王元羯儿于正平元年(451)因为“有罪”被赐死。明元系当中:乐安王元拔于太安元年(455)同样因为“有罪”被赐死;永昌王元仁于兴安二年(453)因为谋反罪被赐死;济南王元丽、其父建宁王元崇、司空杜元宝共同谋逆被赐死。又,太武系的东平王元道符于皇兴元年(467)在长安谋反被斩。

以上,始蕃王的状况多与皇子们类似,但是还是有相异点。始蕃王被授予的将军号与皇子相比,地位较低,担任三都大官的始蕃王也较少。加官侍中的事例也比皇子少。即使是谋反的事例,始蕃王当中也没有争夺帝位的当事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魏书》卷一六《南平王元浑传》的这段记事:

以阳平王熙之第二子浑为南平王,以继(广平王)连后,加平西将军。浑好弓马、射鸟、辄历飞而杀之,时皆叹异焉。世祖尝命左右分射,胜者中的,筹满,诏浑解之,三发皆中,世祖大悦。器其艺能,常引侍左右,赐马百匹,僮仆数十人。

始蕃王元浑在太武帝左右展示弓的能力,之后也常常侍卫于太武帝的左右。虽然无法判断这是元浑继承王爵之前还是之后的事情,但是至少可以确定诸王之子处于皇帝身边一事。或许诸王之子处于皇帝周围,必要的时候就会率领军团。

(3)始蕃王的兄弟

到太武系为止,残留于史料当中的事例极少,只知道武系阳平王元熙之子元比陵担任司空、怀荒镇大将一事。到了景穆系之后,残留于记录当中的始蕃王兄弟的人数增加,但是可以推定为孝文帝亲政之前的事例仅一例。其例即:任城王元云之子元嵩历经中大夫、员外常侍、步兵校尉,太和十八年(494)安定王元休死后,被免官,那个时候元嵩二十六岁,因此可知孝文帝开始亲政的时候,元嵩二十三岁。笔者认为元嵩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已经起家,也就可以推定元嵩担任中大夫、员外常侍是孝文帝亲政之前的事情。孝文帝亲政之前有可能担任官职的其他事例虽然很少,但还是存在的。阳平王元新成之子元钦担任正员郎,也就是通直散骑侍郎;京兆王元子推之子元遥担任员外散骑常侍;汝阴王元天赐之子元修义担任通直散骑侍郎,以上皆为事例。以上事例虽然无法明确断定发生于孝文帝亲政之前,但是假定这些事例发生于亲政之前的话,他们担任的官职全为中央官,这点值得注目。 [22] 这是因为这个领域当中,皇子或始蕃王就任的事例极少。

(4)二蕃王

因为事例很少,立论也稍显薄弱。二蕃王也担任镇将、刺史。道武系河南王元曜的孙子武昌王元平原在献文帝、孝文帝的时候成为齐州、雍州刺史;道武系京兆王元黎的孙子江阳王元继在孝文帝的时候成为抚冥、柔玄镇都大将。另一方面,道武系广平王元连的孙子南平王元霄从宗正卿、右光禄大夫,历经左光禄大夫,太和十七年(493)的时候逝世。至少元霄在孝文帝亲政之前担任宗正卿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从其职务来看,宗正卿是个由宗室担任也不奇怪的官职。

(5)二蕃王的兄弟

未见可以确认的事例 [23]

(6)三蕃王

道武系河南王元曜的曾孙武昌王元鉴继承了太和十一年(487)死亡的父亲的爵位之后,陆续担任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守河南尹。之后,跟随孝文帝南征,归来成为左卫将军。从他的履历或是“诏迁嵩宇,乃诠宗叡,京尹是抚”(汇51)这样的表现来看,笔者认为元鉴为成立于太和十七年(493)的第一代河南尹,如果是这样的话,元鉴有可能是在孝文帝亲政之前担任通直散骑常侍。

2. 北魏建国前、诸帝(代王)子孙的状况

(1)昭成帝(什翼犍)的孙辈

早在天兴元年(398)身为皇帝即位前,道武帝已经于皇始元年(396)建立天子的旌旗,设置台省。昭成帝(什翼犍)的孙辈,也就是道武帝的堂兄弟辈,在皇始二年(397)之后被封为王,在那之前为公。这些事例为:卫王元仪于皇始二年(397)被封为王;毘陵王元顺与常山王元遵于天兴元年(398)被封为王;皇始元年(396),仍为公的陈留公元虔过世,其子被封为王;昭成帝之子当中,只有元力真被封为王,其子终生为公、太守。被封为王的人们全数率领军团转战、镇守各地,身为公的元虔也是同样。那个时候,他们持有爵和将军号,也带有官职。元仪在被封王的同时,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州牧、左丞相,接着身为守尚书令,镇守中山,之后成为丞相。元顺的将军号为镇西大将军。可以确认他在天兴五年(402)的时候担任司隶校尉。元遵在被封王之前就已经是抚军大将军、侍中、尚书左仆射,另外也经历过州牧(参看其子孙元诞的墓志铭〈汇233〉等,大概是冀州)。而其将军号,则是升为征西大将军。

但是,他们恐怕是站在足以取代道武帝的立场,尽管他们实际上是否有谋反之心仍然不明,但他们不是被赐死就是被迫归乡。这些事例为:卫王元仪因为谋反之罪,于天赐六年被赐死;常山王元遵因为酒醉对公主失礼,于天赐四年被赐死;毘陵王元顺由于在皇帝身边作出不当行为,只是这样的理由于天兴六年被迫归乡。《魏书》卷一五《陈留王元虔传附子悦传》:

为左将军,袭封。后为宗师。悦恃宠骄矜,每谓所亲王洛生之徒言曰:“一旦宫车晏驾,吾止避卫公,除此谁在吾前?”卫王仪,美髯,为内外所重,悦故云。

明白表示这个时期王的立场。之后,元悦因为企图暗杀明元帝被赐死 [24]

查看王的兄弟的话:卫王元仪弟元烈在明元帝的时候被封为阴平王;陈留王元虔兄元顗担任蒲城侯、平卢太守;元力真之子元意烈担任辽西公、广平太守;元意烈之弟元勃则是彭城公。因为事例较少,把这些事例一般化的话极为危险,但是只看这些事例的话可知:王的兄弟持有公的爵位,被任命为太守。

(2)昭成帝的曾孙辈

虽然也有只有王爵被记录的事例,但是可判明官职的事例当中,可知:镇将、刺史、太守较多。昭成帝之子元寔君之孙林虑侯元勿期担任定州刺史;卫王元仪之子元纂于中山公的时候担任定州刺史;继承陈留王元虔爵位的元崇担任并州刺史;蒲城侯元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之子元崘历任统万镇将、秦州刺史,身为永昌王仁的别军,进行南征。又,辽西公元意烈之子元拔干担任勃海太守、平原镇将。镇将或刺史以外,率领军队的事例有二。常山王元素身为“常山王”或“征西大将军、常山王”转战各地,镇守统万。元素也担任外都大官、内都大官,这点与前节所看到的皇子、始蕃王的状况极为相似。元意烈之弟元勃之子元栗继承父亲彭城公的爵位之后,督诸军,屯兵于漠南,又在远征和龙的时候立功,之后爵位晋升为王。至于中央官的事例则有:元仪之子元幹在文成帝的时候担任都官尚书;元勃之子元浑大概是在太武帝的时候成为宰官尚书;又,陈留王元虔之子朱提王元悦成为宗师。

这一辈的就官状况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卫王元仪之子纂晋升为中山王,成为内大将军,元纂之弟元幹成为内将军,也就是担任内侍官。《魏书》卷一五《元幹传》:

太宗即位,拜内将军、都将,入备禁中。太宗出游于白登之东北,幹以骑从。有双鸱飞鸣于上,太宗命左右射之,莫能中。鸱旋飞稍高,幹自请射之,以二箭下双鸱。太宗嘉之,赐御马弓矢金带一,以旌其能,军中于是号曰“射鸱都将”。

元幹获得公爵是在太武帝的时候,虽然无法确定这个时候他是否保持侯以下的爵位,但是可以确定他在皇帝的身边发挥重要功能。另外,在道武帝的时候被封为王的元悦如同列传的记载“太宗即位,引悦入侍”,成为王之后曾担任内侍;元素也如同列传所言“少引内侍,频历显官,赐爵尚安公,拜外都大官”,被封为王、公之前,曾担任内侍。

(3)昭成帝的玄孙辈

可见以下担任中央官的事例:陈留王元崇之子元建的爵位被降为公之后,担任怀荒镇都大将;元幹之子元祯担任南豫州刺史、镇将、刺史之外,还历任司卫监、都牧尚书;常山王元素之子城阳公元忠担任尚书右仆射。值得注目的是,元素之子可悉陵的列传当中:

年十七,从世祖猎,遇一猛虎,陵遂空手搏之以献。世祖曰……,即拜内行阿干。

可悉陵年纪轻轻就待在太武帝身边,能力被认可而被授予内朝官的内行阿干。他之后跟随太武帝远征西凉,立功,被任命为都幢将,在担任中军都将的时候过世。

(4)神元帝(力微)子孙~烈帝(翳槐)子孙

根据《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道武帝的时候被封为王的只有两人。神元帝的子孙元题在皇始二年(397)的时候,大概是因为攻击后燕有功,成为襄城王,却在同年死亡,其子继承爵位,之后爵位被降为公。又,昭成帝之弟元孤在死后被追封为高凉王,元乐真、元礼、元那继承爵位,直到孝文帝改革的时候。元孤阻止大人们想要立自己为王的意图,迎什翼犍,拥立他为代王,有功,昭成帝因此分“国半部”与元孤。这件事情成为追封的根据。以上两人以外,其他子孙仅封为公、侯、男。笔者认为:从神元帝到烈帝为止的代王子孙原则上没有受封王爵。但是,之后却有因为特殊功绩而被封为王的事例。桓帝子孙的元目辰和烈帝子孙的元丕因为灭乙浑,有功,被封为宜都王和东阳王。因为拥立孝庄帝有功的元天穆也因此成为上党王。对于文成帝即位一事有功绩的章帝子孙元寿乐成为南安王,但是因为记载过于简略,无法得知是否为拥立文成帝的人事安排。

襄城王和高凉王率领军队,进行活动。元题在担任公的时候,参加征服中山的军事活动,攻陷诸郡;元乐真在天兴二年(399)的时候,肩负攻击高车的阵队;元那在太平真君年间远征吐谷浑、攻击宋、镇压盖吴之乱、攻击朔方胡,相当活跃。此外,西河公元敦“太祖初,从征,被坚执锐,名冠诸将。后从征中山,所向无前”(《魏书》卷一四)。关于元城侯元屈则是:“遣元城侯元屈等率众三千镇并州”(《太宗纪》),元屈与魏勤、刘洁一起大战吐京胡。又,曲阳侯元素延“以小统从太祖征讨诸部,初定并州,为刺史”(《魏书》卷一四)。当然,身为刺史、殿中尚书等职位,率兵展开军事活动的事例也不少。

卷一四当中引人注目的是身为皇帝的侧近进行活动的事例。建德公元婴文“少明辩,有决断,太宗器之。典出纳诏命,常执机要”;元城侯元屈“太宗时居门下,出纳诏命”。以上事例当中,具体状况尚未判明。但是以下事例明白显示了他们侍卫于皇帝左右,进行警卫活动:淮陵侯元大头“善骑射,擢为内三郎。从世祖有战功,赐爵”,文中的“内三郎”乃内侍官;又,上谷公元纥罗“及太祖登王位,纥罗常翼护左右”;长沙公元磨浑“少为太宗所知。元绍之逆也,太宗潜隐于外,磨浑与叔孙俊诈云太宗所在。绍使帐下二人随磨浑往,规为逆。磨浑既得出,便缚帐下诣太宗斩之。太宗得磨浑大喜,因为羽翼”;河间公元齐“世祖爱其勇状,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世祖几至危殆”。

另一方面,担任镇将、刺史、太守的事例不多:建阳子元兰担任武川镇将、长沙公元磨浑担任定州刺史、元石担任雍州、华州刺史、元乌真担任巨鹿太守、乐城侯元兴都担任河间太守。担任三都大官的事例只有五例:江夏公元吕、襄阳侯元乙斤担任外都大官、高凉王元那、西河公元敦担任中都大官、河间公元齐担任内都大官。另一方面,查看担任其他官职的事例的话,如下:

表16-3 北魏建国前诸帝子孙任官情况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明显可见担任中央官的事例 [25]

3. 孝文帝以前的宗室

整理以上所见孝文帝亲政以前的宗室状况,如下:

(a)道武帝以下诸帝的皇子被封为王,其继承者也成为王。代王什翼犍(昭成帝)的孙的状况也是如此,北魏建国的时候,多人成为王,子孙继承其爵位。除去因为特别功绩而被封王的事例,昭成帝以前的代王的子孙不曾被封为王。

(b)拥有王或公、侯等爵位的人一并拥有将军号。但是,除了爵位和将军号之外,没有记载官职的事例也很多。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可以率军活动。

(c)若是爵位、将军号之外还拥有官职,不管是皇帝子孙还是代王子孙,成为刺史或镇将的事例很多。代王子孙当中,若是拥有侯爵,成为太守的事例很多。

(d)孝文帝亲政以前,北魏独特的官职三都大官当中,不管是皇帝子孙还是代王子孙,皆担任这个官职。特别是皇子,担任三都大官的比例更高。

(e)除了加官为侍中的事例,关于担任中央官的方面,皇子、始蕃王担任中央官的事例几乎不存在。二蕃王、三蕃王,因为事例过少难以判断,但是三蕃王担任中央官的可能性是有的。始蕃王的兄弟也担任中央官的样子,这样,二蕃王、三蕃王的兄弟应该也可以。另一方面,代王子孙,从始封王到继承者、继承者的兄弟,不论何者都可以看到担任中央官的事例,与名字被记载在列传当中的人数相较,担任中央官的比率相当高。

(f)在皇帝左右侍卫的事例很常见。其中包含继承王爵或公爵者,或者是应当继承者。

这里要补充关于担任内侍官的宗室的部分。先前也看过的《高宗南巡之颂碑》当中,记录了许多随行者的官职和姓名。宗室当中,除了三名王以外,还有以下十三名:内行令直懃□六孤、□□□□□□□□□□□顺阳公直懃郁豆眷 [26] 、奋威将军内三郎永宁子直懃苟黄、后军将军内三郎遂安子直懃乌地延、内三郎直懃乌地干、威寇将军内三郎直懃解愁、武烈将军内三郎直懃他莫行、宣威将军内三郎直懃斛卢、内三郎直懃阿各拔、内三郎直懃来豆眷、宣威将军折纥真直懃□、宣威将军雅乐真幢将直懃木□、□将军直懃乳树。内行令为内侍官,内三郎也是内侍官。折纥真、雅乐真也是内侍的可能性极强。这个碑文当中光是内三郎,就有六十名,内侍官总体当中宗室所占的比例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宗室担任内侍官一事还是值得注目的吧。由于可以看到皇子以外的王或王之子担任内侍官的事例,这里大胆推测以下可能性:首先,宗室服务于皇帝左右,从这里开始,在内侍系列的官职当中升进,或者是转出,在外朝官系列当中升进。

(二)孝文帝亲政期以后的宗室

1. 皇子

太和十五年(491),孝文帝开始亲政。景穆系安定王元休成为太傅,文成系齐郡王元简成为太保。虽然也有难以确定时期的事例,但是这个时期之后,皇子也开始出任刺史、镇将、三都大官以外的官职。记录太和末年为止的献文六王的事例,如下(括号内的数字为省略太和二字的年次)。

表16-4 献文六王任官情况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注:(1)元羽的列传记载:“后罢三都,羽为大理。”虽然三都的废止时期尚未厘清,但是太和十七年的《职员令》当中已经不见三都。严耀中认为应该是在孝文帝改革的潮流之中消失的,见氏著《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46页。太和十八年(494)的《吊比干文》(《金石萃编》卷二七)当中,将其记为特进、太子太保。

(2)根据列传,这是“高祖革创”的时候。《吊比干文》当中可见侍中、始平王。

(3)列传记载:“太和九年封,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后拜光禄大夫,解侍中、将军。”。封王的同时加封将军号的旧制被废除之后,新制度是加封光禄大夫。《吊比干文》当中记载,北海王元详接下来就任的是散骑常侍。

2. 始蕃王与其兄弟

亲政以后,始蕃王也担任中央的各种官职。列举太和年间景穆系嗣王的事例的话,如下:京兆王元太兴担任秘书监、卫尉;任城王元澄担任中书令、尚书右仆射;中山王元英担任左卫将军、大宗正、尚书;城阳王元鸾担任领军将军。此变化相当明显。查看他们担任的官职的品阶的话,可知:太和前令当中其品阶下自从二中(秘书监)、上至从一中(右仆射)。始蕃王的弟弟们则是:太和时期,元遥的品阶为从二上(左卫将军)最高,其他还有三品中、三品下。虽说需要考虑年龄差距,但是笔者认为:始蕃王与其弟之间也有任官上的差异。为了更加确定这一点,接下来比较献文六王的嗣子和其他儿子的起家官(或首见官)。嗣子的状况如下。括号内为太和后令当中的官品(以下相同)。

表16-5 献文六王嗣子起家官、首见官


??宗正少卿(四品上)?? ??彭城王元邵(起家官)??
??通直散骑常侍(四品)?? ??赵郡王元谧、广陵王元恭、北海王元颢(皆为首见官)??
??中书侍郎(从四品)?? ??高阳王元泰(首见官)??

元泰在担任中书侍郎之后,成为通直散骑常侍,其首见官名与他例相较低了一阶,可能是因为元泰的父亲高阳王元雍还健在,而且元泰自身并非为王的缘故。就嗣子的状况而言,可以推测通直散骑常侍等级的官职多为起家官。嗣子之弟的状况则是如下:

表16-6 献文六王嗣子之弟起家官、首见官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从六品到四品,分布相当离散。元昶为咸阳王元禧之子,因为父亲谋反的缘故,起家较晚。元欣为继承广陵王的元恭之弟,起家官与其兄相同一事,从其他事例来看的话,难以理解。虽然是首见官,但是非起家官的可能性很高。这么一来,可以把自六品至五品上看成是嗣子之弟起家的标准。顺道一提,根据墓志铭(汇190),景穆系汝阴王元天赐之子元修义“年十七,以宗室起家,除散骑侍郎,在通直”。这是太和末年或者是宣武帝初期的事情 [27] 。又,元端为高阳王之子,元子直和元子正为始蕃王当中起家官相当高的彭城王之弟。父亲的威势、声望可能影响儿子的起家状况。又,赵郡王元幹之子当中,长子为继承王爵的元谧,次子为元谌,以下则是元谭、元譿、元谳并列。依照这个顺序,起家官(首见官)自四品、从五品上、六品,依序下降。上面所看到的起家官的离散现象或许是起因于像这样的年龄差距。元端和元诞也是兄弟,两人的起家官也是差距一阶 [28]

3. 二蕃王与其兄弟

以景穆系二蕃王为事例的话,只有中山王元熙的起家官被明白记录,而且其官职为秘书郎(七品),相当低微。其他二蕃王的首见官名则是:继承安定王的元超成为城门校尉(四上),任城王元彝成为通直散骑常侍(四品),乐陵王元景略(汇88)成为骁骑将军(四上),城阳王元徽成为游击将军(四上)。自四品至四品上,其官品与始蕃王大略相同。又,任城王元彝有墓志铭(汇225),其首见官名为羽林监(六品),元彝继承王爵,成为骁骑将军、通直常侍。这么一来,元熙的状况也有这个可能性:以秘书郎起家,继承王爵之后,担任身为王的起家官。兼将作大匠之后的太常少卿(四上)正是那个起家官 [29] 。又,景穆系章武王元融于太和十六年(492)担任秘书郎,这是其父章武王元彬在世的时候的事情。墓志铭(汇204)当中记载:“年十二,以宗室令望拜秘书郎。”

接下来,检讨关于景穆系二蕃王的兄弟的部分。由于列传当中的记载相当简单,记载首见官名的部分也未必可信,因此这里只采用明记起家官的事例。至于墓志铭的话,其记载较为详细,因此这里也取首见官的部分。如下:

表16-7 景穆系二蕃王兄弟起家官、首见官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列传当中,元略的首见官为员外郎,元诱也是如此。一般而言,墓志铭的记载应该较为正确,但是这两人为刚才已经看过的中山王元熙之弟,也和上面列举过的元纂、元廞 [30] 为兄弟。依照元熙、元诱、元略、元纂、元廞的顺序,如同在讨论始蕃王的兄弟时已经指出的那样,因为年龄顺序,起家官相异的可能性是有的。继承王爵之前的元熙以秘书郎起家,元略和元诱都是以员外散骑侍郎起家。另一方面,列传和墓志铭(汇233)都记录元顺以给事中起家。这样的话,始蕃王之子一般都是起家自从六品上至七品之间的官职,多数为七品上或七品的官职。和始蕃王的兄弟相较的话,可说是较低的起家官。这样的差别是因为始蕃王和二蕃王之间存有差别吧。根据墓志铭,原本文成、献文系二蕃王这一辈当中,没有被封王的四人都是以给事中(从六上)起家 [31] 。笔者认为:就算是同样二蕃王的兄弟,与现今皇帝的血缘关系较近的人在起家的时候可能获得较好的待遇。又,根据墓志铭,平文帝子孙的元鸷也是以给事中起家,因此或许可视为一定范围当中的起家官。

4. 从皇帝算起第四代以下的子孙的起家

景穆系三蕃王当中,中山王元叔仁的首见官为通直散骑常侍(四品)、乐浪王元忠则是太常少卿(四上)。但是由于记载过于简略,难以作为明确的根据。另一方面,二十一岁死亡的文成系三蕃王的广川王元焕(汇168)的首见官为谏议大夫(从四),这也算是起家官。又,道武系四蕃王的南平王元暐(汇216)的首见官也是谏议大夫。与始蕃王、二蕃王相较,三蕃王、四蕃王的起家官略低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与始蕃王、二蕃王的兄弟相较的话,可以说三蕃王、四蕃王的起家官较高。

列举没有被封王的四代以下子孙当中可以确认起家的事例,如下。同时加入昭成系的事例,把代王之子视为皇子这一辈,用这个方式计算其辈份。

表16-8 未封王各系子孙起家官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集中于从七品、正七品,可说是水平大略相同。与二蕃王的兄弟相较的话,虽然说起家官较低,但是笔者认为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是身为宗室起家的最低水平。

5. 皇子与始蕃王、二蕃王

如上所见,除去皇子的话,被封为王的人当中,起家官方面并无太大差别,但是王和没有被封王的兄弟之间,在起家的时候,设有明确的差等。而且,始蕃王的兄弟和二蕃王的兄弟、三蕃王以下的兄弟之间,虽然不是很大的差别,但是还是有起家方面的差别。这么一来,可以推测:明记起家官为何的事例较少的皇子 [32] ,与始蕃王、二蕃王之间,也存在任官方面的差别。关于这点,先进行确认。

刚才看过的献文六王到太和末年为止,历官最低到达太和《前令》的从一品下(卫尉),担任正一品官者也达到了半数。相对于此,刚才列举过的景穆系嗣王的状况则是自从一品中(尚书右仆射)至二品(尚书、领军),很明显地担任的官职比皇子低。比较太和二十三年(499)这个时点,献文六王的年龄的话如下:元禧理应比三十三岁的孝文帝年轻,大概是三十二岁前后;元幹是三十一岁;幺弟元详是二十四岁。相对于此,景穆系嗣王则是:元太兴、元英不明;元澄为三十三岁;元鸾为三十二岁。年龄方面不相上下,但献文皇子这一边较为年轻。也就是说,与始蕃王相较,皇子在官职叙任的方面受到比较有利的对待。孝文系皇子的状况更为显著。京兆王元愉在太和二十三年(499)的时候十二岁,担任护军将军(按《前令》来说,就是二品中),接下来就任年代不太明确,但是可以确认元渝在正始元年(504),也就是十七岁的时候担任中书监 [33] 。其弟清河王元怿于太和二十三年(499)的时候成为侍中,虽然就任年代也不明确,但是可以确认永平元年(508)、二十二岁的时候担任仆射 [34] ,然后二十七岁的时候成为司空。广平王元怀于二十五岁的时候成为司州牧,二十八岁的时候成为司空。汝南王元悦于熙平二年(517)的时候成为中书监。元悦于景明四年(503)被封为王,与其他兄弟相比,晚了七年,如果考虑到元悦是在和兄长们相近的年龄被封王的话,应该是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就任。以上可知:与献文系皇子相比,孝文系皇子在较年轻的时候就担任机要或高位的官职。

这里以景穆系为例,检讨孝文帝亲政以后、孝明帝末年为止,始蕃王以下的诸王以及王的兄弟们所到达的官职。以可以确认在这个期间任官和死亡的人物为对象。括号内是刺史者的人数。 [35]

表16-9 景穆系始蕃王以下诸王、王的兄弟任官情况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北魏的宗室

与起家官不同,他们所到达的官职当中,偶然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例如,年纪轻轻就死亡的话,就算起家官很高,最后到达的官职也不会太高,还有,功绩、能力、人际关系等诸因素也会影响可以担任的官职。尽管如此,从这个表可以读取以下两点。

(a)不管是始蕃王还是二蕃王,王大多到达三品以上的官职,其中的三成担任从二品、尚书仆射等级以上的官职。

(b)在始蕃王的这一辈当中,非王的人到达三品的事例很多,虽然也有至从二品的事例,但是比例与王相比,明显较低。二蕃王这一辈当中,升至三品以上的事例很少,以四品以下为中心。这不是年龄的缘故。因为也有四十三岁还是四品、三十八岁还是五品上的事例。

(三)孝文帝的对宗室政策与其结果

如上所见,孝文帝亲政前后,宗室的状况大大改变了。对应于此,孝文帝采用了新的宗室对策。首先,如大家都知道的,道武帝即位的时候,把平文帝定为太祖,一直到太和十五年(491)的时候,孝文帝把道武帝的庙号从烈祖改为太祖(《礼志一》、卷八四《儒林·孙惠蔚传》)。又,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不允许太祖子孙以外的宗室、异姓者享有王爵,把王定为公,王以下采取这样的措置: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子和男照旧(《高祖纪下》)。如川本芳昭所说的 [36] ,这可以说是以打破从平文帝到昭成帝的子孙之间存在的同族意识为目标的政策。对于如此限定的“宗室”成员,孝文帝采取了特别的措置。虽然无法判断是不是基于孝文帝意志的措置,但是根据宿白的看法,邙山瀍水之东、孝文帝长陵的左前方的那块地成为道武帝以后诸帝子孙的墓地,而且,这块墓地以道武帝子孙为中心整齐排列,让人想到昭穆制的顺序。平文帝或昭成帝的子孙的墓地则是分散于其周围 [37]

但是另一方面,孝文帝应用了礼制方面的四庙观念,对于道武帝以后的诸帝子孙企图再次设立差等。太和十七年(493)五月,孝文帝“宴四庙子孙于宣文堂,帝亲与之齿,行家人之礼”(《高祖纪下》),特别对待四庙(世祖、恭宗、高宗、显祖庙)的子孙。与此相关,《礼志二》当中记载了江阳王元继于熙平二年(517)完成的上表。

臣功缌之内,太祖道武皇帝之后,于臣始是曾孙。然道武皇帝传业无穷,四祖三宗,功德最重,配天郊祀,百世不迁。而曾玄之宗,烝尝之荐,不预拜于庙庭,霜露之感,阙陪奠于阶席。今七庙之后,非直隔归胙之灵,五服之孙,亦不霑出身之叙。……臣曾祖是帝,世数未迁,便疏同庶族,而孙不预祭。……今臣之所亲,生见隔弃,岂所以桢干根本,隆建公族者也。伏见高祖孝文皇帝著令诠衡,取曾祖之服,以为资荫,至今行之,相传不绝。而况曾祖为帝,而不见录。伏愿天鉴,有以照临,令皇恩洽穆,宗人咸叙。请付外博议,永为定准。

此表附于尚书、礼官之议后,以礼的四庙观念(也就是与现今皇帝的血缘越远的话,其庙被毁、远离五服范围这样的想法)、议亲律的适用范围应该扩及现今皇帝的属亲(也就是不限于五服范围,应该扩及历代皇帝的五代的子孙)这样的规定为中心,进行议论。结果,灵太后下了这样的裁定:承认各皇帝五代内子孙的属籍。重要的是,道武帝的曾孙江阳王没有宗室属籍,因此不仅无法给予宗庙的祭祀权,连“出身之叙”也无法给予。也就是说,身为宗室的起家被视为不算数。他自身在孝文帝改革之前继承爵位,因此受到宗室之王的待遇,历任镇将、左卫将军、刺史。但是之后升迁缓慢,永平元年(508)四十四岁的时候终于担任度支尚书。笔者认为:或许是由于孝文帝改革导致江阳王脱离“宗室”属籍的缘故。根据《魏书》卷一九上《元遥传》,包含江阳王,景穆帝之孙在孝明帝时期本服“已绝”,被删除了宗室属籍。元遥上表说明,“先皇所以变兹事条,为此别制者,太和之季,方有意于吴蜀,经始之费,虑深在初,割减之起,暂出当时也”,显示孝文帝末期进行了改革。

孝文帝遗命当中所指定的六名辅政者,或许明显呈现了孝文帝的意图。至孝文帝为止,文成系中没有在世的皇子,道武、明元系当中,就连始蕃王也没有,文成系当中虽然有始蕃王,但是推测最年长者为二十三岁的安乐王元诠,不管是官历还是经验都较为逊色。从这样的状况来看,呈现了以下趣味:可以预见,血缘最浓的献文系皇子两名以及年龄或经验方面最为妥当的太武、景穆系始蕃王各一名构成了以四庙为核心的宗室代表。

但是,孝文帝期待为核心的四庙诸王当中,对立日益显著。“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遗敕数纸。咸阳王禧疑勰为变,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元勰传》)可知元禧怀疑弟元勰谋反。“世宗初,有降人严叔懋告尚书令王肃遣孔思达潜通(萧)宝卷,图为叛逆,……澄信之,乃表肃将叛,辄下禁止。咸阳、北海二王奏澄擅禁宰辅,免官归第。”(《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元澄传》)可知元禧让有才能的元澄归乡。“时咸阳王禧渐以骄矜,颇有不法,北海王详阴言于世宗,世宗深忌之。又言勰大得人情,不宜久在宰辅,劝世宗遵高祖遗敕。”(《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元勰传》)“初,世宗之览政也,详闻彭城王勰有震主之虑,而欲夺其司徒,大惧物议,故为大将军,至是乃居之。”(《魏书》卷二一上《北海王元详传》)可知元详也向皇帝密告元禧的不法,意图取代元勰的地位。另一方面,如前节所看到的,成为核心的宗室和宗室疏族之间也存在对立。

以下讨论造成对立的原因。当然如史料所示,对于权势的欲望占了很大部分,但是笔者认为别的事情也有影响力。如同目前的了解,即使是元氏一族,始蕃王、二蕃王等辈份不同(又,即使是同辈,是不是王)也会造成起家方面的差别;其次,与现今皇帝的血缘关系的亲疏也会造成待遇上的差别,被分成各种阶层。对于与生俱来的条件决定了大局的状况,想要突破这个状况的行动会发生也是必然的。于是与权势者的结合发生了,权势者当中也包含恩幸。《魏书》卷九三《恩幸·茹皓传》:

皓又为弟聘安丰王延明妹,延明耻非旧流,不许。(北海王)详劝强之云:“欲觅官职,如何不与茹皓婚姻也?”延明乃从焉。

就连文成系始蕃王,为了追求官职的上升,都得答应与恩幸的婚姻。不管本人的意图如何,“延昌二年袭封,累迁兼将作大匠,拜太常少卿,给事黄门侍郎,寻转光禄勋。时领军于忠执政。熙,忠之婿也,故岁中骤迁。”(《魏书》卷一九下《元熙传》)透过这段记事可以确定,婚姻关系在任官方面有效地发挥作用。又,《魏书》卷二〇《河间王元琛传》:

由是遂废于家。……又无方自达,乃与刘腾为养息,赂腾金宝巨万计。腾屡为之言,乃得兼都官尚书,出为秦州刺史。

可以看到贿赂以及与此类似的行为。《魏书》卷一四《元珍传》:“世宗时,曲事高肇,遂为帝宠昵。彭城王勰之死,珍率壮士害之。后卒于尚书左仆射。”《魏书》卷一五《元昭传》:“世宗崩,于忠执政,昭为黄门郎,又曲事之。忠专权擅威,枉陷忠贤,多昭所指导也。……后入为尚书。谄事刘腾,进号征西将军。”如上所述,奉承对于成为其党羽一事具备效果。

三品以上的官职不多。官职的迁转相当激烈,某些情形下,一年当中多次改变官职的事例十分常见。尽管如此,如同前面的表格所见,原则上,王几乎是全员包办了这些被限定的官职,即如始蕃王的兄弟占了多数、二蕃王的兄弟也不少。就连表格以外,平文帝子孙元珍担任左仆射、元苌担任尚书和侍中;昭成帝子孙元晖担任左仆射和秦州刺史、元昭担任尚书;道武帝子孙元法寿担任光禄大夫、元罗担任宗正卿和三品以上的中央官;又,元法僧担任徐州刺史、元世遵担任定州刺史、元暐担任秦州和上州刺史。“宗室疏族”散见各处 [38] 。这么一来,更可以推测没有残留于记录的任官的存在吧。

查看关于从三品以下的官职,虽然表格所列举的事例数量没有占那么多的比例,但是因为数量很多,没有被记载于列传的人物大多担任这个阶层的官职。事实上,从邙山出土的墓志铭的主人当中,没有被记载于列传的人物大多是属于这个阶层。顺道一提,就笔者所知,献文六王之子辈达到三十四名,景穆十二王之子辈为三十四名、孙辈为五十六名、曾孙辈达到四十名。笔者认为:只要宗室占据了一定阶层的官职,官职就任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的是,在孝文帝改革之前没有担任中央官的诸王摇身一变,在改革之后占据了高位中央官的不少位子。又,改革以前,包含皇子以外的王,宗室或北族大多担任内侍官。除了《高宗南巡之颂碑》所示的事例以外,担任内侍官的事例大量存在。 [39] 尽管这个内侍官的一部分有可能转任传统的官职,但是大多消灭于孝文帝的改革。失去内侍官职位的人——如同碑阴所看到的,多数为北族——变得必须进入中国传统的官职体系。由此可以推测,追求官职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不是改革之后马上发生,但是卷八一《山伟传》记载:

时天下无事,进仕路难,代迁之人,多不沾预。及六镇、陇西二方起逆,领军元叉欲用代来寒人为传诏以慰悦之,而牧守子孙投状求者百余人。又欲杜之,因奏立勋附队,令各依资出身。自是北人悉被收叙。

可以说是如实呈现北族身处的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如同刚才在宗室的部分所见,北族图谋与恩幸或权势者的结合。

结语

虽然本章主要处理宗室,但是这里叙述的内容也和汉族有关。“结语”的地方将涉及汉族。

与恩幸或专权者合作、结党的事例不限于宗室或北族。看看赵修的事例。甄琛因为依附赵修的缘故,其父从布衣变为中散大夫、其弟从七品官升为本州别驾(《魏书》卷六八);李凭因为依附赵修,跳级升为司空长史(《魏书》卷四九)。赵修失势之后,全员因为作为其党人的缘故被免官。高肇的状况则是:李宪(《魏书》卷三六)、高绰(《魏书》卷四八)、崔楷(《魏书》卷五六)、高聪、王世羲、兰氛之(以上《魏书》卷六八《高聪传》)皆为其党人,受到弹劾。甄琛也是高肇的党人。元叉和刘腾的状况则是:崔孝芬(《魏书》卷五七)、卢同(《魏书》卷七六)被除名;宋维和宋纪兄弟告发清河王元怿,置其于死地,又,兄弟两人迎合元叉,获得跳级升官,但是灵太后反政的时候被除名(《魏书》卷六三);宋颖也向刘腾纳货,因此成为州刺史(《魏书》卷六三);李奖身为元叉的亲侍,占据显要位置,但是灵太后的时候被除官爵(《魏书》卷六五);崔休身为高阳王元雍、元叉的姻戚,从旁协助两家,“陵藉同列”(《魏书》卷六九);席景通服务于元叉的身边,贿赂元叉和江阳王元继,成为元继的司空掾(《魏书》卷七一);贾思伯受元叉宠爱,因此受到人们的批判(《魏书》卷七二);张烈谄媚元叉,灵太后反政的时候,被逐至地方(《魏书》卷七六);冯元兴为元叉的心腹,因为元叉的死亡,被废(《魏书》卷七九);又郑云谄媚、贿赂刘腾,获得州刺史的职位(《魏书》卷三二《封回传》);崔亮透过妻子刘氏,由于“倾身事之”的缘故,名声地位变高,被有识者所讥(《魏书》卷六六);北族当中,长孙稚因为是侯刚的姻戚的缘故,被元叉重用,很早就升迁(《魏书》卷二五)。

结交恩幸或权势者,形成党派的人当中,较少宗室或北族,主要多为汉人。有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四姓”,以及次于“四姓”的渤海高氏、广平宋氏、清河张氏等,可以察觉多为汉人名族。为何发生这样的状况则为今后的讨论课题。

【补记】针对1998年7月唐代史研究会夏期座谈会当中发表的后半部分,加以修正,遂成本章。


[1]窪添慶文:《北魏後期の政争と意志決定》,原载于《唐代史研究》2,1999年。

[2]参照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十一章、其他。

[3]以下引用史料的时候,如果《魏书》和《北史》皆记载类似记事的话,用《魏书》作为代表。只是标明出处的话,把《魏书》略称为《魏》。引用该人物列传的话,只记其卷数,引用其他人物列传的话,也会记其传名。又,本章主要处理宗室,因此省略“元”这个姓氏的状况不少。

[4]太武帝的皇太子元晃比父亲先死,并未即位。但是,还是受到身为皇帝的待遇,其子全员被封为王。把继承王爵者称为始蕃王,以下陆续为二蕃王、三蕃王。即使同样是王,也会因为皇子、始蕃王、二蕃王、三蕃王的不同,待遇有所差异。关于这点,《魏书·官氏志》记载,他们在开府的时候,其府官官品各自相异,由这件事情可窥一二。

[5]宣武帝把“家人书”交给决心辞任太师的彭城王元勰,元勰不得已只好收下。之后,宣武帝屡次临幸元勰的宅第(《魏书》卷二一下)。宣武帝与北海王元详关系良好一事,前文已述。

[6]参照张金龙:《领军将军与北魏政治》,《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7]安丰王元延明于正光元年(520)的时候三十六岁。

[8]为了判定就任时期,笔者参考了万斯同的《魏将相大臣年表》。

[9]只要看《魏书》本纪或列传的事例,可知伴随封王而来的将军号被记为“某大将军”。不过,和平二年(461)三月的《高宗南巡之颂碑》当中存在“平东将军乐良王直懃□大汗□”、“征西将军常山王直懃□□连戊烈”这样的例子。前者为景穆皇子的乐浪王元万寿(《北史》卷二当中记为乐良王),根据本纪,他在和平二年(461)七月的时候(列传误记为和平三年)被封为乐浪王,加封征北大将军,镇守和龙。笔者认为碑文记载的可信度较高。如此一来,出现了王的将军号当中没有“大”字的事例。这个状况下,笔者推测:元万寿在镇守和龙的时候被改封为征北大将军。同时被封王的另外三王当中,两王被命令镇守各地。又,和平二年(461)七月的记事与镇守各地的王相关,或许封王这件事情早在之前就被进行了。后者为昭成帝曾孙的常山王元素,本纪和列传当中记载,自太武帝的时候,他已经是征西大将军了。又,关于爵和将军号,参照川本芳昭:《北魏の封爵制》,《東方学》57,1979年;收录于氏著《魏晋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汲古书院,1999年。

[10]以下,根据各自的列传进行讨论时,为了避免繁杂,就不逐一标明出处了。

[11]例如,根据《高祖纪》承明元年(476)条,可知:文成五王的安乐王元长乐为征西大将军。

[12]关于三都大官,参照內田吟風:《後魏刑官考》,收入氏著《北アジア史研究 鮮卑·柔然·突厥篇》,同朋社,1975年;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关于北魏将皇太子的生母赐死的习惯,参照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1998年第5期;收录于氏著《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

[14]关于柔然征讨,见《天象志三》。

[15]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論》,筑摩书房,1971年;1997年增补版。

[16]关于部族解散,已有许多先行研究,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汲古书院,1999年)为一例。又,关于部族解散,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1998年第5期;收录于氏著《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阐述了崭新见解。

[补]除了注14所举的论文,之后,田余庆又发表了与部族解散相关的论考,整理于氏著《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又,参照《序章》。(2003年5月记)

[1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丘县文物局:《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文物》1997年第12期。

[18]这里的“直懃”表示宗室成员。《宋书·索虏传》当中也可见“直懃”的事例。参照该书卷六五、卷七二校勘记。

[19]关于始蕃王的记述多为简略,因此也有不记录加官侍中的可能性。但是文成帝南巡碑当中,乐安王元良的官衔并没有包含侍中,因此可以确认元良没有加封侍中。

[20]列传当中记为朔州,但是根据本纪和墓志铭(墓38),夏州较为正确。

[21]中山王元英在孝文帝的时候,历任武川镇都大将、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但是在这个时期其父被夺王爵,元英也处于无爵的时期,因此不列举此例。

[22]这里所举的官职都是散骑系列有些问题。但是,这些官职是被单独记载的,笔者认为加官的可能性极低。

[23]道武系阳平王元熙的孙子元天琚在列传当中被记载为“袭”牂牁公。“高祖时征虏将军、青州刺史。从驾南征,拜后将军,寻降公为侯,除西中郎将”(《魏》卷一六)。由于太和十六年推动爵例降措置,元天琚就任刺史有可能是亲政之前的事情。另一方面,孝文帝南征是太和十七年的事情。以上暂记,期待后考。

[24]《魏书》卷一五《陈留王元虔传附子崇传》:“初,卫王死后,太祖欲敦宗亲之义,诏引诸王子弟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余人咸谓与王相坐,疑惧,皆出逃遁,将奔蠕蠕,唯崇独至。太祖见之甚悦,厚加礼赐,遂宠敬之,素等于是亦安。”卫王元仪被赐死的时候,诸王子弟的人数还没有那么多,笔者推测“三十余人”大概就是大部分的诸王子弟了,他们害怕连坐一事,或许就是单纯害怕被卫王仪牵连。又,北族宗室与君主位继承有所关联,也就是说,推测道武帝欲排除其危险性而有此举,不无可能。

[25]《宋书·索虏传》当中的侍中、尚书左仆射、安西大将军、平北公直懃美晨为桓帝子孙的元目辰。侍中、尚书令、安东大将军、始平王直懃渴言侯和散骑常侍、殿中尚书令、安西将军、西阳王直懃盖户千无法对应那一时期的某王。而侍中、太尉、征东大将军、直懃贺头拔并非为王。可以推测他们均为代王子孙。又,笔者认为元石和西河公石为同一人物。

[26]从顺阳公这个爵位可知,他就是桓帝的子孙元郁。

[27]太和年间,其弟元固以从六品的太子舍人起家(汇211)。再来,永平二年,其弟元周安以羽林监(六品)为首见官(汇247)。

[28]《世宗纪》永平二年(509)十二月的诏文当中记载:“五等诸侯,比无选武。其同姓者出身,公正六下,侯从六上,伯从六下,子正七上,男正七下。……可依此叙之。”笔者认为起家官的差距有可能是根据他们所持有的爵位。但是这里可见的官品包含了比上述规定还要高阶的事例,而如果看列传和墓志铭的话,在起家的阶段,没有任何一人持有爵位的记载。即使是之后即将处理的二蕃王的兄弟、四代以下的子孙的事例,除了一例(元子正)为公(其起家官为五品上,还是在规定之上),全员在列传或墓志铭当中,没有起家当时的爵位记录(有起家之后的爵位记录,多为伯以上,因此或许是下位爵位被省略掉了。但由于有起家之后获得男爵的事例如元谳,那么,应该将其视为因为没有获得爵位,所以无记载)。

[29]根据墓志铭(汇169)纪录:十五岁之前成为秘书郎中,担任给事中(从六上)之后,袭爵,拜将作大匠(从三),迁为太常少卿。从迁官顺序来看的话,如同列传所言,“将作大匠”当中应还附有“兼”字。

[30]列传记为字“义兴”。列传当中,元廞的首见官也是员外散骑侍郎。

[31]元子邃(汇401)的父亲为安丰王元延明。元子永(汇252)为齐郡王简的孙子,也是河间王元琛的养子。元礼之(汇252)为元子永的兄弟。元昉为赵郡王元谧的儿子(汇243)。继承王爵之兄元毓以通直散骑常侍起家。

[32]献文六王全员在太和九年(485)封王的同时,持有将军号,加封侍中。因此起家官不明。孝文五王中:元恂被立为太子;元愉以刺史为首见官;元怀因为其列传几乎欠缺,初任不明;元悦以侍中、太尉为首见官;元怿的首见官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

[33]卷六九《袁翻传》。

[34]卷一一一《刑罚志》。

[35]关于州刺史的官品,参照第一部第五章《北魏州的等級》,原载于《高知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報告》2-40,1979年。

[36]川本芳昭:《北魏の封爵制》,《東方学》57,1979年;收录于氏著《魏晋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汲古书院,1999年。

[37]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迹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7期。

[38]只有元暐的秦州刺史出自墓志铭(汇216),其他出自于各自的列传。

[39]关于内侍官,参照川本芳昭:《北魏の内朝》,原载《九州大学東洋史論集》6,1977年,后收录于氏著《魏晋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汲古书院,1999年;严耀中:《北魏前期政治制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1003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