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20 22:08:27 0


前言

北魏武泰元年(528),被灵太后一派夺走实权的孝明帝借尔朱荣之力,企图铲除太后派。孝明帝催促尔朱荣入洛阳,反被太后等人毒杀,年仅三岁的元钊即位。得知消息的尔朱荣于四月十一日渡黄河南下,拥立长乐王元子攸(孝庄帝,于十四日改年号为建义)。眼见情势推移的灵太后备齐天子的车驾,至河阴迎接。尔朱荣却将太后、幼主等人沉入河水,用铁骑包围官员,虐杀之。据说牺牲者高达两千余人。一般将此事件称为河阴之变。提到此事件的文章虽然存在,但是专门讨论的文章却极少。最近,吴少珉论及河阴之变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影响。吴氏认为在农民起义的六镇之乱之后发生的河阴之变完全粉碎了腐败的北魏王朝、扫荡了“门阀士族”,就这点来看,吴少珉给予积极评价 [1] 。他所谓“门阀士族”指的是:已汉化的“鲜卑代北士族”和效命于北魏的汉人“士族大地主”。大略看来虽是如此,但是细看的话,笔者认为应该存在稍微不同的侧面。本章将比较、检讨河阴之变的牺牲者和牺牲者以外的人物,透过这个比较、检讨,试图探讨事件发生前的北朝门阀社会。

一、河阴之变的牺牲者

目前,确定因河阴之变死亡的人数为八十二名 [2] ,当中,元氏就占了三十九名。他们大多被纪录于正史的本纪或列传,但是,元氏当中有十六名、非元氏当中有两名,只能透过墓志铭来确认他们的死亡 [3]

两千多名牺牲者当中,只有八十二名的身份得到确认,这个比例绝对不是太高。但是仔细检讨的话,笔者认为可以推测牺牲者的范围至某种程度。

先看关于元氏的部分。以献文六王及其子孙为例 [4]

表15-1 河阴之变前后献文六王及其子孙死亡情形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注:( )表示河阴之变之前已死亡。*是河阴之变的被害者。名字下方划线表示河阴之变发生前后担任官职。

皇帝之子辈中,除了一人在世,其他已死亡,仅存的元雍虽然担任丞相之位,却因河阴之变被杀。孙辈当中,元禧之子元通因为父亲企图谋反的缘故而死亡,元翼等五人因为父亲的反乱失败而逃奔至梁。之后,元坦和元昶获得饶恕并且就官。事变前,元坦担任通直散骑常侍,敷城王元昶则是通直散骑常侍;事变后,分别成为咸阳王、太原王。元幹之子当中,继承王爵的元谧于正光五年(524)、第五子元譿于神龟三年(520)死亡,长子元谌身为殿中尚书(列传记载的是都宫尚书)迎接河阴之变,事变后,被封为魏郡王,成为尚书左仆射。另一方面,秦州刺史(?)元谭和太中大夫元谳在事变中被杀。元羽之子当中,金紫光禄大夫元恭在事变后成为仪同三司,太仆卿元欣成为沛郡王。元永业在东魏末年已至金紫光禄大夫的地位,但是关于事变前的任官状况尚未明白。元雍之子当中,太常卿元泰、都官尚书元端、光禄少卿元叡三人随同父亲被杀。元诞于东魏太平三年(536)担任司州牧的期间死亡,河阴之变发生的时候,动向不明 [5] 。元勒叉以下的六名,于孝武帝初期同时成为开国伯,东魏天平年间同时成为散骑侍郎,由此看来,笔者推测河阴之变发生的时候他们没有担任官职。元详之子当中,继承爵位的相州刺史元颢于事变后被授予太傅之职,却投靠梁,获得梁的援助进入洛阳,但是败给以尔朱氏为中心的势力,被斩。其弟元顼在事变发生前担任黄门郎、事变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元勰之子当中,继承彭城王、被孝庄帝封为无上王的元劭以及被孝庄帝任命为司徒公、领尚书令、始平王的元子正被杀,元子直早在正光五年(524)的时候死亡。接下来看皇帝的曾孙辈。元谧之子元毓身为通直常侍,遭难;其弟元昉担任给事中,也被杀。当中,哥哥的事情被记载在列传里头,关于弟弟的事情却只能在墓志铭看到。在列传当中,这一辈人物的记载很少,记述内容也变的简单,如此一来,另外存在牺牲者的可能性应该是有的,但是暂且不提这个可能性的话,皇帝的曾孙辈当中残留的十五人于河阴之变之后全数生存。但是,查看二十一岁死亡的元子正、河阴之变发生当时三十三岁的元颢、二十六岁的元顼、三十六岁死亡的元端、元端的兄弟元泰、元叡、元诞的话,其子虽然是十几岁起家也不稀奇的皇室成员,但是若要担任官职的话,以当时的年龄来看,还是过于年轻。关于元子直之子也是如此,元文当时年仅六岁,因此,其兄元宽和元刚年龄应该也不大。又,笔者认为元子直的侄子元韶和元袭也不是可以担任官职的年龄。事实上,由于父亲的考虑,安排元韶避难,乳母也同行。也就是说,可以推测:河阴之变发生之际,这一辈多数还是年幼、尚未任官的状态。除了被杀的元毓和元昉,只剩下元炜和元景喧有任官的可能性。

从以上对于献文帝子孙的检讨可以得知两点:一、相对于河阴之变的十位被害者,河阴之变发生当时一边担任官职一边逃难的有七人,两者的人数大致相当。二、此外河阴之变的生存者当中,未就官者占了多数。

表15-2 河阴之变前后元氏不同世代死亡统计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注:“世代”表示以道武帝为起点的世代次序。“河阴”表示因为河阴之变而死亡的人数。

“既死”表示可以确认在河阴之变之前已死亡的人数,或者是确定死亡的人数。

“生存”表示可以确认在河阴之变之后生存的人数。

“继”表示生存者中已知河阴之变之前担任官职的人数。

另外文成帝的子孙当中,有一名世代次序不明的河阴之变死者。

把同样的检讨扩大至元氏全体的话,得到表二的结果。

列传的记载方式根据卷的不同(即使是同卷也会因为辈分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有些记载详细,有些列传却是简单带过。即使是补充列传的墓志铭,会不会流传下来也是相当偶然的。因此表15-2的可信度无法说是百分百。尽管如此,结果还是显示了一定的倾向。相对于河阴之变的三十九名死者,河阴之变之前任官、河阴之变之后维持官职或是生存下来的有四十名,两者的人数大致相当。从这点来看,与检讨献文帝子孙得出的结果相同。另外,河阴之变之后的生存者当中,压倒性多数属于事变牺牲者以及事变前任官者的下一代。从这件事情来看,可以推测他们大多是未就官者。这点也和检讨献文帝子孙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如果以上的检讨无误的话,目前可知:于孝明帝死去的阶段担任官职的元氏成员当中,约半数因为河阴之变被杀、剩下的半数在变乱之后苟延残喘。

那么,关于元氏以外的状况是如何呢?非元氏、并且可以确认因为河阴之变死亡的人如下:

代郡陆氏四名、代郡源氏一名、代郡宇文氏一名、博陵崔氏一名、清河崔氏二名、东清河崔氏一名、赵郡李氏二名、顿丘李氏一名、陇西李氏八名、太原王氏三名、琅邪王氏一名、荥阳郑氏一名、弘农杨氏一名、河东裴氏四名、河东柳氏一名、勃海封氏一名、勃海高氏一名、陈郡袁氏二名、长乐封氏一名、敦煌范氏一名、安定皇甫氏一名、鲁郡唐氏一名、王氏一名、宦官二名。

使用与检讨元氏的时候相同的手法来看看当中出现最多牺牲者的陇西李氏,如下。李氏的状况是,牺牲者集中于李宝五子的系统。

表15-3 河阴之变前后陇西李氏死亡情形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注:()当中是河阴之变以前的死亡者。*是河阴之变的被害者。划线的是可以确定在河阴之变前后任官的人物。

和元氏的状况相异,难以确定的地方不少。除了用划线表示的人物,从父母的年龄等考虑,有几人可能于河阴之变的时期担任官职。先把他们搁置不谈。值得注意的是牺牲者所占比率之高。相对于河阴之变前后确定担任官职的十一人,牺牲者有八人。即使不及元氏,也是非常高的比例。

接下来看作为牺牲者较少的事例的弘农杨氏。

表15-4 河阴之变前后弘农杨氏死亡情形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注:()当中是河阴之变以前的死亡者。*是河阴之变的被害者。划线的是可以确定在河阴之变前后担任官职的人物。

杨愔在河阴之变的时候未担任官职,杨颖和杨钧不明。剩下的未划线的八人在河阴之变的时候任官的可能性很强。就算把这八人除去,确定在河阴之变之前担任官职的十一人当中,只有一人被杀。因此,和元氏或陇西李氏相较的话,牺牲者的比例极低。

接下来的检讨虽然不像以上的检讨那样仔细,从《魏书》列传当中找出元氏之外、并且河阴之变前后担任官职的人物的话,除去跟随尔朱氏而兴起的人物,约有一百二十五人。借由列传可以知道的因为河阴之变被杀的人物为四十一人。因此,大约每四人当中就有一人成为牺牲者。再加上可能任官者的话,这个比率会更加下降。元氏的状况是每两人就有一人是牺牲者。检讨元氏的时候除了正史之外,也使用了墓志铭的事例,所以元氏和他氏的数据和内容有些许不同。即使如此,不管数字还是比例,元氏的被害程度是最高的。因此,《魏书》卷一八《临淮王元彧传》当中,出现了“会尔朱荣入洛,杀害元氏”这样的字句。又,收录于《洛阳伽蓝记》卷一,元颢给孝庄帝的书简当中写道:“直以尔朱荣往岁入洛,顺而勤王,终为魏贼。逆刃加于君亲,锋镝肆于卿宰。元氏少长,殆欲无遗。”这是作为元氏一员的感受。

二、免于灾难的人

由于什么原因让某些人免于河阴之变呢?来看看元氏的例子。先与尔朱荣结交,然后作为其幕僚一同前往洛阳的元天穆、元禹、元永之徒乃免于灾难的例子。担任防守河桥之职,却毫无防守之意,从对岸投靠尔朱荣的元世儁,身为北中郎将,却与尔朱荣一同从高冢观看杀戮的元鸷,与元天穆亲近的侍从元子恩,也包含在免于灾难的例子之中。接下来以尔朱荣的姻亲为例。直阁将军元肃和通直散骑常侍元晔的父亲乃尔朱荣妻兄。或由于这层关系,元肃的墓志铭当中,提到尔朱荣于晋阳发兵一事时称“预参远略”。姑母为尔朱荣之妻的护军长史元凝也未遭难。但是,同样姑母也是尔朱荣之妻的元略却因为原本轻视尔朱荣,又身为灵太后执政时期的权臣郑俨、徐纥的同党而被杀。这样看来,河阴之变发生之际,可以推想,要杀害何人尔朱荣还是进行了选择的。实际上,依《魏书》卷一九中《元顺传》记载:“尔朱荣之奉庄帝,召百官悉至河阴,素闻顺数谏诤,惜其亮直,谓朱瑞曰:‘可语元仆射(元顺),但在省,不须来。’顺不达其旨,闻害衣冠,遂便出走,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可知其进行了选择,并通知不要来。接下来看由于某些理由河阴之变当日不在河阴的事例。这些事例当中,大多是因为外任。例如元彧为东道行台、元延明为徐州刺史、元颢为相州刺史。从墓志铭的履历可知,元弼也是兖州刺史。曾是幽州安西府功曹参军的元绪也包含在此事例当中。又,身为冀州刺史却被葛荣俘虏的元孚,以及因为哥哥元鉴造反失败而投奔葛荣的元斌之,两人在葛荣灭亡之后再次获得官职,免于河阴之变带来的灾害。又,前任太尉元继因为引退未赴河阴 [6] ,河阴之变之后成为太师。再来,还有一件特殊事例:金紫光禄大夫元恭,十二年间装成哑巴入寺,断绝与政治世界之交往,之后被拥立,即前废帝。

但是,以上全部加起来,不过十七例。剩下的二十四例,其免于灾难的理由尚未厘清。

查看元氏以外的人物。首先,陇西李氏当中:李晓与三名兄长共赴河阴,李晓因为衣冠被老鼠咬破,无法出席,三名兄长被杀,只有他免于灾难;李挺因为受伤返回京师疗养,很可能没有外出;李季凯为并州安北府长史,加入了拥立孝庄帝的计划;李咏、李柬和李孚似乎是郡太守;李延寔为光州刺史。其他,李玙似乎是司州别驾或者是光禄少卿;李充本来跟随萧宝夤西征,但是察觉其谋反之意,于是返回洛阳。以上两人身处京师却免于灾难,其原因尚未厘清,暂且不提这两人的话,担任地方官的事例之多,值得注目。

接下来看弘农杨氏:杨椿告老还乡;杨津身为北道行台,活动中败给杜洛周,成为其俘虏;杨侃身为长孙稚的行台左丞,担任萧宝夤的反乱讨伐;杨昱身为东南道都督,进行活动;杨俭似乎是顿丘太守。又,孝庄帝还在河阳的时候,杨逸就来到孝庄帝的身边,紧随不离。另一方面,杨顺为太仆卿、杨仲宣为通直散骑侍、杨宽为宗正丞。杨遁则是不明。这样看来:因为外任而不在京师的事例很多,担任京师的官职而免于灾难的事例很少,弘农杨氏和陇西李氏情况相同。

元氏以外免于灾难的官僚就如第一部分的叙述,透过《魏书》列传可知一百二十五名。把他们在事变前的状况进行分类:与尔朱荣一同到河阴的事例,以及尔朱氏的姻戚或是参与拥立孝庄帝的事例,全部加起来共有十二例,这三种类型的事例较少;身处乡里、官职被免的事例共有九例;相较之下,身为地方官、从事军事活动而不在京师的事例(包含被捕虏的事例)共有五十七例,将近半数;在京师担任官职的事例共有四十四例;不明则有三例。

在京师担任官职、免于灾难的名单当中,因为偶然而免于灾难的人不少。例如,刚才看到的李晓正是如此。其他,如《魏书》卷九一《术艺·刘灵助传》记载,“为(尔朱)荣府功曹参军。建义初,荣于河阴王公卿士悉见屠害。时奉车都尉卢道虔兄弟亦相率朝于行宫,灵助以其州里,卫护之,由是朝士与诸卢相随免害者数十人”,被包围方保护的事例也是有的。又,像魏收那样身处包围之中,却在天黑之后获救的事例也是有的。但是我们无法用偶然因素说明所有的事例。赶到河阴的朝士大部分都遭到了杀害,但是《魏书》卷八一《山伟传》记载:“尔朱荣之害朝士,伟时守直,故免祸。”可知并非全部的官僚都赶到河阴。

以上检讨的结果,我们发现这个差别:元氏以外,担任地方官或是从事军事活动乃免于河阴之变的最大理由;相对于此,元氏当中,因为这个理由而免于灾难的人数极少。元氏牺牲的比率为何如此之高,笔者认为可以把一半的理由归诸于外任人数之少。

三、元氏担任府官的事例

检索以《魏书》、《北史》为中心的元氏列传或墓志铭的话,可知元氏一族在京师以外的地方执行任务的事例绝对不少。但是,这些事例多为镇的将军或是州的刺史、甚至行台或都督这样的长官、指挥官,地位极高。即使同样是长官,除去河南尹的话,身为郡太守或县令的事例极为少数(《魏书·宗室传》以及墓志铭当中记载太守十八名、洛阳令三名),府官或州官也同样极少(只知道全部加起来是二十四名)。由于列传的官历当中被省略的部分很多,所以我们透过纪录官历较为详细的墓志铭(这里限定于《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的记载,笔者认为对于了解整体倾向已经足够)来调查元氏的起家官,可知东西魏末年为止,已死的六十四名元氏成员当中,以府官作为起家官的人数止于七名(又,《宗室传》当中,以府官起家的人数为两名)。又通直散骑常侍(四品)四名,散骑侍郎(五品上)五名,给事中(从六品上)四名,也有此类以高级官品起家的人物。又有员外散骑侍郎(七品上)五名,秘书郎(七品)五名,司徒、太尉参军(七品上)三名,司空参军(七品)三名与之并列,范围由七品上(例如:衮州平东府录事参军)到从七品(并州征虏府骑兵参军)的府官可说是普通的起家官。尽管如此,其人数并不多,显示了宗室子弟被任命为府官的事例甚少。由此看来,笔者认为担任府官的事例之少,必定不是残留纪录的不足所造成的。汉人当中,担任府官、郡太守、县令的事例相当多,相较之下,元氏的状况可说是明显不同。

四、占据中央官的元氏和北族的位置

元氏多数不外任地方,而是进入在京师的官僚路线。像这样的元氏成员占据了多少中央官的位置呢?把事变前官品在从三品以上(除去州刺史和河南尹、中郎将)的人物列成表15-5,如下页所示。

表15-5存有几个问题点。第一,无法网罗所有任官者。就九卿而言,欠缺担任卫尉、廷尉、大司农的人物;就尚书而言,表15-5当中列举的只有都官尚书和七兵尚书。第二,多人担任同一官职的话(例如太常有三名),无法确定哪一个是当时的人物。尽管有这些不足,从表15-5仍然可以读取以下三点。首先,被记载在表五的人物约六成因为河阴之变而死亡。如前面所述,元颢和元彧离开京师,穆绍称疾未受定州刺史之职,因此这三人免于灾难。这样看来,官至二品、身处京师的官僚大多前往河阴遭到杀害。从二品以下的官僚当中也有未遭难者,但是半数都遇害。即使把范围扩大至从五品,(就算不明事例还是很多)这个倾向还是很类似。其后果就是,河阴之变发生后进行官僚配置的时候,必须进行相当程度的破格 [7] 。例如:一时引退的前太尉元继被配置于太师之职;隐居乡里的杨椿(之前官至仪同三司)被推为司徒;外戚的光州刺史李延寔成为太保;相州刺史、仪同三司元颢成为太傅;东道行台、仪同三司元彧成为大司马;然后仪同三司尔朱荣成为大将军、尚书令;并州刺史元天穆成为太尉。大体而言,这些人的官位大幅上升。

表15-5 元氏的中央任官情况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

注:( )是有疑问的人物。*是河阴之变的丧生者。[缺]是被认为当时缺额的记号。

(1)虽然万斯同的《魏将相大臣年表》适用于元略,但是未采用。其列传的大将军实为骠骑大将军。

(2)虽然皇甫度没有列传,但是万斯同记录他在河阴之变发生的四月“出奔被杀”。当与元顺相同。

(3)被尔朱荣拥立之前,孝庄帝(元子攸)为中书监。

(4)列传都记载为“光禄大夫”,但是从经历来看的话,为银青光禄大夫的省略。

第二点,元氏一族占了中央官的多数。当然,即使是元氏,其中也有偏差。调查记载在表五的元氏成员的血统的话,如下:


??道武帝四世孙?? ??元罗、元法寿??
??太武帝四世孙?? ??元彧??
??景穆帝孙?? ??元钦、元恒芝、元略、元瞻、元泛??
??景穆帝曾孙?? ??元顺、元徽、元超??
??献文帝皇子?? ??元雍??
??献文帝孙?? ??元颢、元端、元泰、元恭、元欣、元谌、元劭、元子攸(孝庄帝)、元谳??
??孝文帝孙?? ??元悌??

明显可知,多为景穆帝(太武帝的太子)的子孙以及献文帝的子孙。就与身处帝位者的血缘相当浓厚这点来看,可说是容易理解的人事安排。当然,其他世系当中也有升至高位的人。身为昭成帝的子孙又是北中郎将(从三品)的元鸷、担任并州刺史(三品 [8] )的元天穆正是事例之一。但是查看先前的人事安排的话,可知即使个别其他世系的人达到相当地位,还是会感受到血缘不同对于他们的不利。也许就是这个因素,让他们与尔朱荣合作或是采取迎合尔朱荣的行动。在这里笔者避免深入探讨元氏一族的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就有待后日探讨。把元氏视为整体来看的时候,元氏占据了从三品以上的任官者的五成左右,如此之高的比率值得注目。

第三点,与元氏一起征服华北的北族相关者极少,这里只能看到穆绍、费穆、陆什寅、陆希悦、宇文庆安、叔孙固、侯详、尔朱荣仅八名。反过来,汉人却有十九名。刚才已检讨河阴之变的牺牲者,元氏以外的北族人数极为少数,只有六名。我们可以掌握的牺牲者人数之少绝不代表实际状况也是如此 [9] 。但是,在可以推定至河阴迎接孝庄帝的官僚多数被杀的状况之下,作为牺牲者而被记录的人数极少一事与被认为值得记录的人数相对而言极少一事,两者之间当存有关联。也就是说元氏以外的北族,特别是担任京官的北族,正在失去曾经有过的地位。笔者推测威胁北族地位的两个原因:一个或许是元氏一族;另一个应该是汉人官僚。这样的话,笔者认为这是孝文帝的姓族分定政策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当然,只有本章是无法确认这件事情的。本章不过是从河阴之变时期的官僚配置状况,说明大略的看法,而且在这之前的官僚配置状况以及三品的上州刺史、从三品的中州刺史的检讨也是欠缺的。这些将成为今后的课题,暂且搁笔,等候诸位的指正。


[1]吴少珉:《试论北魏“河阴之变”》,《史学月刊》1983年第1期。

[2]元顺等人听闻事件发生,企图逃跑,仍被杀。这里也包含他们的事例。

[3]墓志铭当中也有不讲明因为河阴之变身亡的事例。例如就算死因被记为“遘疾”,若建义元年(528)四月十三日死亡的话,可知墓主是河阴之变的牺牲者。又,十六名元氏当中,有十三名在列传当中不见其名。元瞻、元谭、元魏晋南北朝官僚制——河阴之变小考的事迹虽然被记载在列传当中,但是并无关于河阴之变的记载。关于这些事例,参照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

[4]本章当中,非引用的部分不标明出处。大多根据《魏书》、《北史》等正史,以《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为中心的墓志铭和《资治通鉴》。

[5]根据《孝庄纪》,元诞于永安三年(530)从通直散骑常侍、新阳县开国伯进封为昌乐王。另一方面,列传当中记载“起家通直郎,迁中书侍郎、通直散骑常侍。封新阳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不管起家是事变发生前还是发生后,都是相当暧昧的时间点。

[6]元继之子元叉(元乂)与尔朱荣有交情,据说尔朱荣把元叉视为相当有德之人。元叉在事变发生时已经死亡,元继则和尔朱氏的关系匪浅。

[7]河阴之变发生前,经过仪同三司、升至一品官的类型被确立。即使是一品官,也会按照司空→司徒→太尉→太保→太傅→太师这样的顺序,进行升迁。

[8]参照本书第一部第五章《北魏州的等级》,原载于《高知大学教育学部研究報告》40,1988年。

[9]关于从墓志铭当中可以补充的十六名元氏牺牲者,以年仅十五岁、才刚刚任官的人为首,年纪轻轻(因此,官位比较低)的人、或者是年纪很高官位还是较低的人很多。但是,如同目前可知的担任尚书者十分有限一事,即使是从三品以上,也有不记载于列传的事例,因此,无法单凭官位进行论述。又,弘农杨氏在河阴之变之后,加强与孝庄帝的联系,特别是杨侃为诛杀尔朱荣的中心成员之一。因此,受到尔朱兆等人的报复,永安三年(530),杨氏一族多数被杀。调查列传的话可知,其人数达到十二名。之后,唯一逃过死劫的杨愔依附高欢,在韩陵之战结束后归乡,为死者举行葬仪。那个时候,有来自朝廷的赠官通知,根据《北齐书》卷三四记载:“一门之内,赠太师、太傅、丞相、大将军者二人,太尉、录尚书及中书令者三人,仆射、尚书者五人,刺史、太守者二十余人。追荣之盛,古今未之有也。”从事情的前后因果考虑的话,笔者认为:此时的赠官是对于永安三年死者的慰问。这样的话,获得赠官的人数至少达到三十五名,约为据列传可知的十二名的三倍。这可以成为河阴之变的参考。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100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