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东晋文化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07:52 0


在东晋一朝的文化发展中,宗教的发展演变格外引人注目。

东晋时,玄风依然很盛,王导、谢安等人既是一代名相,也是玄谈名士。但西晋的乱亡和司马氏的渡江,又使东晋不少士人对清谈放达的魏晋玄风特别愤恨,玄学已走上盛极而衰之路,出现了儒玄结合和佛玄合流的趋势,特别是佛玄合流,表现得更为突出。

本来,玄学并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哲学思潮。玄学家不信鬼神,不崇拜权威,追求顺乎自然的精神境界和适情任性的生活方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尊奉佛祖释迦牟尼,将希望寄托于来世。两者间泾渭分明,各成系统。但在事实上,东晋有许多名士却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与玄学在相互靠拢。这因为玄学与佛教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佛教讲“空无”,玄学讲“虚无”,在同一个“无”字上可以相互牵引比附,这就使玄佛二家有了契合的可能。玄学发展到东晋已达顶峰,别无新义可述,而佛学却以印度特有的思辨哲学,可以补充和丰富玄学的内容。此外,佛教在传入中原以后,为了减少乃至消除中原士大夫的排异心理,以士大夫盛行的玄学比附佛学,即所谓“格义”。于是,名僧与名士互相靠拢、互相结合,对促进东晋的佛玄合流起了重大作用。

佛玄合流使佛教羽翼渐丰,于是便开始摆脱玄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东晋皇权衰微,门阀世族轮番执政,矛盾尖锐,时局动荡,士大夫们忧虑恐惧,渴望解脱。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彼岸说等等教义满足了极需获得心理平衡和精神解脱的人们的需要。加上西域僧人的频繁东来和中原取经者的西行,佛经更多的传入,加速了佛教的传播。东晋佛教的发展,主要得力于慧远、法显等高僧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和阐释,特别是慧远对佛教教义的改造,更加速了佛教的传播。慧远将佛教分为处俗弘教和出家修道,相对地解决了尊亲忠孝与事佛修道的矛盾,缓和了儒佛华夷之间的矛盾,为佛教在中国传播扫除了障碍。

佛教经过改造而向儒学靠拢,改变了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东晋诸帝,如元帝、明帝、哀帝等,都信奉佛教。明帝崇佛,在当太子时,手画如来之容,口味三昧之旨。东晋一朝,先后共建立寺庙一千七百六十八座,僧尼有二万四千人。佛教的发展也曾引起东晋一些官吏的忧虑,庾冰、桓玄等大臣都曾主张沙门应该礼敬帝王,要求沙门向帝王行臣服之礼。但这些建议因遭到反对而未能实现。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东晋也有了新的发展。由古老的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谶纬迷信及黄老学说等思想杂糅而成的早期道教(太平道),由于被张角利用发动了黄巾起义,在曹魏时期遭到禁绝。但川陕一带的天师道(五斗米道)仍在民间流行,其势力迅速扩展至大江南北,依然成为号召和组织群众的工具。西晋末年李特、李流领导的流民起义,就与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

进入东晋,道教徒众内部开始分化,一部分上层道教徒奔走于权贵之门,以期得到庇护;又因为政局动荡,统治阶级中的绝望情绪滋长,超脱人世、追求长生者日众,与道教教义相吻合,于是信奉道教的世族高门和士大夫人数骤增。东晋的葛洪、杨羲、葛巢甫等人先后对道教的教义和修炼方法进行了改造,使之更符合统治者的胃口,也使道教内部分化为尖锐对立的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事时交战双方均为道教信徒,就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对立的情况。

东晋时期的文学,诗歌的发展较为突出,与玄学盛行相辅,游仙诗、玄学诗曾一度盛行。以后又兴起田园诗和山水诗。陶渊明更是此时诗歌创作的代表。陶渊明首创了田园诗这一形式新颖、内容朴实的诗体,风格清新自然,感情真切醇厚,技巧上也达到了较高水平。陶渊明不仅作田园诗,又有讽刺愤世的抒情作品,透露了他的激烈的一面。

东晋时代的辞赋则从汉魏、西晋的大赋向抒情小赋的方向发展。陶渊明的《闲情赋》、《感士不遇赋》都写得很有特色,人们所熟知的《归去来辞》也是赋体杰作。他的《桃花源记》,则兼有抒情散文与虚构性质的小说的特点。

在小说性质的文体上,东晋也有所发展。志怪书日益繁荣,大抵为神仙故事和传闻逸事,以描写人事为主的短札也不少,前者如干宝所撰的《搜神记》以及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后者有葛洪的《西京杂记》和袁宏《名士传》等,均对以后小说的发展具有影响。

史学在东晋也颇活跃,这一时期,研习历史的史家之众,著作之多,体裁之杂,题材之广,是以往的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不少史家不满意于《东观汉记》对东汉历史的记述,纷纷重新撰写东汉历史,较著名的如谢沈的《后汉书》122卷、袁宏的《后汉纪》30卷、袁山松的《后汉书》100卷,或史料翔实,或立论精当,为后来范晔博采众长写成《后汉书》奠定了基础。晋史的修撰也很活跃,西晋就已有人着手进行,东晋以后,著者更多。据《隋书·经籍志》所载,晋人撰写的纪传体、编年体晋史有十家,其中撰于东晋的就占了九家,包括东晋初年王隐的《晋书》93卷,虞预的《晋书》44卷,干宝的《晋纪》23卷;东晋中叶以后,则有孙盛的《晋阳秋》32卷,习凿齿的《汉晋春秋》47卷,以及邓粲的《晋纪》11卷、曹嘉之的《晋纪》10卷,等等。

晋人写晋史,继承了司马迁修撰当代史的传统,重视对西晋亡国原因的探讨,敢于直陈己见。如干宝在《晋纪总论》中斥责西晋官场“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尖锐地揭露了西晋吏治的腐败不堪,是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孙盛的《晋阳秋》则“词直而理正”,秉笔直书桓温的枋头失利,虽然桓温加以威胁,孙盛仍坚决不改,表现了一个史学家的高尚史德。

地方志、人物传、谱牒学等不同形式和题材的史学著作,也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东晋成就最突出的地方志著述,是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此书记述西南地区历史、地理和人物传记,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它保存了不少西南地区社会和人文的珍贵资料,至今仍是研究西南地区史和魏晋史的宝贵资料。

与门阀制度的盛行相联系,谱牒学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也在东晋时正式形成。东晋最著名的谱学著作,是贾氏之学。贾氏之学始于东晋的贾弼之,而后由子孙传其业,先后撰有《姓氏簿状》、《姓氏要状》、《姓氏美贤》、《百家谱》等谱学著作,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姓氏来源、世代系统、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佛教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与佛教相关的历史著作的撰述。东晋名僧法显的《佛国记》一书,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西域和南亚地区三十多国的地理、交通、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东晋时期,歌舞、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都有新的发展,其中,书法和绘画的成就尤为突出,代表了这一时期艺术的最高水平。

东晋有一大批精通书法的大家,成就最突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广泛吸取汉魏诸家精华,博采李斯、蔡邕、张芝、钟繇等人之长,精研各体书势,兼善隶、草、真、行,尤精隶书,自创真(隶、楷)草结合的“真草”,其成就为古今之冠。他的儿子王献之工草隶,善丹青,其笔法风格又有所创新,擅长狂草,笔势飞动,每一字往往一气呵成,称为“一笔书”。世称羲之为“书圣”,献之为“小圣”,父子合称“二王”。

东晋绘画,最享盛名的为顾恺之,他兼擅人物山水,人物画尤其精妙,留下了不少佳话。可惜他的画作大多亡佚,流传至今的,只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戴逵也是东晋时江南画坛名家。戴逵能鼓琴,工书画,山水画和人物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后人评论他的画“情韵连绵,风趣巧拔”,但他的画均已散佚不传。

东晋时期,南方虽然动乱频仍,但与北方相比,还算相对稳定。同时,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因而在天文学、医学、化学等领域都有不少发明创造。

东晋初年,虞喜著《安天论》,对汉魏时流行的盖天说和浑天说提出质疑,认为“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体星球布列,各自运行,就像江海有潮汐,万物有行藏一样。他在前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岁差”的概念。所谓“岁差”,是指由于日、月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不断发生微小变化,造成冬至点在恒星间位置逐年西移的数值。前人一直认为每年冬至时太阳所在的位置不变,西汉末年刘歆开始觉察到冬至点位置的变化,但却未能放弃旧说。虞喜则根据历史记录和自己的观察研究,推演计算,提出了每五十年向西移动一度的岁差值。这一结论与现今科学推算的赤道岁差值虽有一定差距,但虞喜作为我国历史上探索并提出岁差的概念和数值的第一人,其精神和成果均是十分可贵的。

葛洪是道教信徒,又是思想家、文学家,还是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兼综术数,精通医药学,周游各地,广泛搜集,写成古代验方的汇编——《玉函方》一百卷。同时,他又针对以往的医书既不能完整地介绍各种病状,而且所开药方多为珍贵药剂的缺陷,撰成了《肘后卒急方》(后又称《肘后备急方》),所用药物大多价廉易得,并记述了简易的针灸法,便于实用。这些医方书籍,为历代医家所乐用。

葛洪炼丹数十年,在炼丹中观察到了不少化学反应现象。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记述了丹砂经加热而分离出水银的现象;也描述了白铅与黄丹(四氧化三铅)的相互转换;并有关于溶解黄金和人造黄金的记述。炼丹本是道家企求长生之举,但由此却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的经验知识。与西方的炼丹术促进化学知识一样,葛洪也为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除此之外,东晋时期还出现了各种各样模拟人形和动作的“木人”、“偶人”,堪称现代机器人的“始祖”。据孙盛所撰《晋阳秋》的记载,东晋太兴年间,衡阳人区纯曾经制造了一个木室,做了一个木偶的妇人居于其中。人用手叩击木室门户,木偶妇人会开门走出来,向叩门者礼拜,然后回到木室中关闭门户。区纯还制作了指南车和木奴,并且命令木奴舂米。其精巧奇绝,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我们已无法了解区纯这位能工巧匠更多的情况。

东晋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当然远不止上述内容。但仅此已足以说明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进步的大概。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4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