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一条更重要的分界线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2:10 0


涉及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另一条重要的分界线,是大致与长城重叠的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长城是人为的,不是刻意按照自然的年等降水量线而设计出来的,然而其最终修造路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就表示这条线正是农业生产和农业聚落分布的北界。也就是说,往北越过这条线,其降水量不足以供应稳定的农业生产和农业聚落所需了。

很自然,这条线以北的地区一定会发展出不一样的文明形态来。要了解历史上人们所谓的“五胡乱华”现象,必须了解长城以北的民族状况,也就必须了解他们生存地区的自然条件。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并非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居住的都是“游牧民族”。在无法进行长久农业生产和维持稳定农业聚落的地理条件下,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生产生活形态。

比如,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曾经间或管辖过的“西域”地区,这里较少出现本地居民与汉民族之间的激烈冲突。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来自西域的势力征服、占领中原王朝。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关系,大部分时候都是和平交流,从汉武帝时代的张骞“凿空”通西域开始,越来越多的西域人进入中原,带来许多异质文化因素,包括重要的佛教思想。历史上偶尔发生的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冲突,往往是中原王朝出兵攻打西域,而不是相反。

这样的关系其形成有地理因素的影响。西域是一片主要由荒漠构成的地区,降水量很小,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地方,有绿洲存在。当地人依托一片一片的绿洲,进行生产活动,发展出绿洲型的文明。有绿洲提供水资源的地方,就发展出小型的农业聚落,不过,一来这样的农业聚落规模很小,也就难以扩张;二来聚落与聚落之间不仅相隔甚远,而且多半是隔着难以跨越的沙漠。

西域的楼兰、鄯善、龟兹、高昌等重要地区,彼此之间相距甚远,不容易彼此连通。“丝绸之路”能够形成,其实是凭借这些绿洲型的农业聚点串起来的。因此,我们认识西域时,不能将之看作长城以北地区那样的草原环境。

另外,东北地区的天然条件也不足以维持恒常农业生产,这里常见的是“农牧混合经济”,也就是在降水量相对充足却高寒的条件下仍然维持一定的农业活动,再以畜牧业补足生活需求。农业和畜牧业并行,基于不同状况二者有主有从。

长城以北地区按照与农业地带的距离远近,又分成两个区域。比较靠近长城这边的是畜牧区,这里的草原再生能力较好,居民可以把牲口留在同样的地方放牧,每年新长出的草足以养活牲口。

畜牧区再往北,固定在一片地区从事畜牧业就难以维持了,人们只能采取游牧的方式。畜牧和游牧这两种方式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空间大小。同样的牲口在北边所需的放牧面积,或许是南边所需的五倍乃至十倍,游牧民尚未等到来年春天青草复长,原本的草料资源便已经被牲口用尽,于是不得不将牲口移到别的地方,才能维持生计。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也与地理环境尤其是降水量有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4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