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贵族文化与用典习惯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1:57 0


这样的态度,与贵族文化直接相关。贵族文化必然带有强烈的辨别性、表演性,用一个英语单词来说就是distinction(区别、卓越、荣誉)。突显高下分野非常重要,它可以不断强化贵族身份,并与其他非贵族阶层区别开来。从文字的角度看,最自然、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故意让文字与语言拉开距离,在文字符号中藏进只有少数人才有办法、才有资格解读出来的意义。

骈文的架构规矩,加上大量使用典故,都明显地抬高了解读的门槛。脑袋里没有那么丰富的历史知识的人,无法将简写、缩写的文字典故内容展开;从来没有学习过对仗和协韵的人,也就不可能明了文章这样写的奥妙。这些规则都被用来划分具备贵族修养的人与不具备贵族修养的人,规则才是这些文章针对的“适当的”读者,同时将其他人排除在外。

也是从六朝以降,“用典”的性质和方式也就在中国文字运用中固定下来了。六朝之前的中文文章也会提到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不过它们使用的形式,比较接近“引用”。“引用”意味着原本不知道这人物、这事件的读者,还可以通过文章大致了解那是什么,因为文章本身还提供基本的解释。到了六朝之后,基本上就取消了这种对读者的体贴了,或者说文章就自然地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文意的需要,有时甚至是按照文章格式上的需要,写下“荆轲萧萧易水别”几个字,就没有作者的责任了,而是读者自己需要背景知识,不仅知道荆轲是谁,易水之别是怎么回事,而且要知道荆轲去秦国试图刺杀秦王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作者在动用这个典故时,所要强调的重点不见得就是易水之别。

这样的用典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让中文可以用最精简的方式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连带地,这种方式也就给予了中文特别强调、看重精简的价值观念,影响所及,中国文人创作的作品,往往可短不可长,字数少的文体在中国大有发展,相对而言,规模较大的文章形式就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也正因为如此,中文在表达、沟通的功能之外,又具有分辨群体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在中文里,对分辨、区隔群体的作用的考虑,压过了表达、沟通的功能。唐朝开始的“古文运动”以鲜明的旗帜反对骈文,然而即使经过唐朝、宋朝两拨古文运动的冲击,“用典”和“解典”在文章写作和阅读上,依然保留了再重要不过的地位。

六朝以降,中国的读书人不能不培养的基本学术功夫,就是熟记历史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以便遇到典故时,能够有效地予以解读。在此之上,有时还有更高的要求,最好连这些典故出处的原文都能够背诵,才有办法更全面地解读典故。换一个角度看,受过这样训练的文人,写起文章来也就必然以能够广泛“用典”,以不同方式“用典”作为重要的追求了。

“典故”在中国文人心中所起到的另一个作用,是推动他们与历史,与过去的人和事格外亲近。过去发生的事不会真的过去,会不断成为他们写文章乃至进行思考的必备资源。他们的生命中有根深蒂固的、强大的历史意识;对他们而言,历史不是身外的知识,而是通过文字、通过典故,内化在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主导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外在环境的一股巨大力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3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