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汉语音调的变革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1:49 0


仔细阅读这样的文字,我们很容易领会骈文的特质。首先,这篇文章是应用文,为了特定目的,甚至是特定仪式所需而写的。文字遵循一定的格式,而且不断夸饰铺陈,动用的都是现成的套语或典故,以至于读者觉得文章里要表达的,不是作者的真心真意。

也就是说,骈文违背了我们一般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然而这正是骈文之所以成立、之所以存在的理由。骈文的重点在于文字的堆砌和铺排,产生集体仪式所需的效力。像《劝进表》这样的文章,它所需要的,就是尽量抬高“劝进”对象的成就和地位,符合当下非常时期不按原本继承规则,拥立一位新皇帝登基的需要。非常情境,自然需要文字来显示这即将登基的皇帝人选果然是非比寻常的。

骈文没有什么个人发挥的空间,主要不是用来表达个人经验和感受的,而是针对特定场合,按照既有规则造作出来的文字。在这样一篇劝进文写作之前,已经先有了“劝进”场合所需文章的格式,骈文作者需要做的,是按照格式将适当的字句填进去,不需要个人创意,也不能有个人创意。

也就是说,这种应用文的格式比内容更重要,是格式先行的文体。因此,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评价骈文,我们的对象就不是个别的作者或作品,而是文体,尤其是文体格式。

从文体格式的角度看,骈文是中古时期出现的重要的文字设计实验。参与其中的六朝贵族,尤其是南朝文人,有意识地针对中国文字的特性,发展出特殊的文字设计方向。中国文字是“单字/单音”的,每个字都只有一个单一声音,这是很早就确立下来不会改变的。在这个时期,针对中国文字这样的特性,而出现了“对仗”和“协韵”的设计。

“对仗”和“协韵”的运用早就存在,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在文义上是对仗的,而且也用到了叠字产生的声音效果。不过到了六朝,当骈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之后,文人有意识地寻找并建立“对仗”与“协韵”的规律,开发过去光凭直觉不可能达到的严谨程度和众多可能性。

后世对声韵的理解,比如一直使用到今天的“四声”划分——平、上、去、入,主要都是在六朝时形成的。六朝之前,中国特殊的“文、言分离”状况下,文字不是表音符号,很明显地使得中文的语音系统相对不发达。一直到南朝沈约、周颙之前,中国文字究竟应该发什么样的声,始终浮动不定。最常用的办法是从音乐中借来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然而语言的音调与音乐的音调,有很大的差距,很难真正配合得上。

到了南朝,借助印度语言传入带来的影响,中国才发展出更精确的标音工具。由巴利文或梵文这种印欧语言写成的佛经进入中国,刚开始并没有太多声音上的问题,因为在“格义”阶段,基本上是套用中国既有的语词来翻译佛经。不过“格义”方式能传达的佛教概念很有限,到后来就开始采用直接音译专有名词的做法。如此一来,翻译者就必然碰到多音语言如何对应中文的问题,还必然在外来语言的刺激下省视中国自身的语音系统。

佛经翻译进入了新的阶段,有更多的专门研究者出现,也有寺院组织推动佛经的解释和推广。

另外,佛教的传扬不仅包括对佛经的认识,而且还有像“梵唱”这样的信仰仪式。佛教相信诵经可以积累功德,而所诵的经文,并不是纯粹中文的。都用中文的文本,相对而言,没法产生诵经仪式中所需要的那种流动音乐性。因而“梵唱”唱的,往往是介于梵文与中文之间的特别声音,大量保留了像“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模仿多音节语汇的声音。梵文的Amitaba成了中文的“阿弥陀佛”,那声音既非梵文,也非传统的中文。

接触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而那个系统中语言与文字之间完全不一样的关系,促使六朝时期的中国人重新省视自身的语、文关系,尤其是多音节语言的特性,刺激了对既有语言的强烈的声音意识。

陈寅恪早年写过一篇论文,题为《四声三问》,考据“四声”的来历。依据他的整理,原本中国语言中最清楚的声音,是“入声”,因为是短促向下的,最容易辨识,也最早有了标示的方法。至于另外三声,“平、上、去”则是援用印度传来的《声明论》。将转读佛经的声调,应用在中文上,这种方式使得“四声”系统盛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二月二十,当时的竟陵王萧子良聚集了大批僧侣,“造经呗新声”,有意识地创造诵念佛经的新音调,在确立文字读音上是历史性的大事件,从此确立了“四声”,而周颙、沈约就是开创新的“四声”理论和规则的代表人物。

“四声”确立后又经过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从早期的“四声”到现代汉语的“四声”,最大的变化发生在入声字上,北方语言中入声越来越不明显,到后来与去声混同了。不过发声的主流仍然维持“四声”,取消了入声,却将平声一分为二,有“阴平”和“阳平”的区分,也就是大陆所说的“普通话”和台湾地区所说的“国语”里的一声、二声。

“四声”在六朝形成了,原本从音乐中挪用过来的“五声”相应就不再使用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3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