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陶渊明诗的新精神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1:28 0


稍微理解了五言诗的文类状况,我们才更能准确地掌握陶渊明诗在文学史上的突破性意义。陶渊明出现时,五言诗还没有完全摆脱乐府和民歌的影响,有着固定的声音安排方式,它承载的内容有新有旧。旧的是感慨、哀思,悲伤因流离战乱而远离故乡的人,或悲伤不可逆的时间之逝。新的内容则是从“正始”年间流行起来的“谈玄”或“游仙”的内容。这就是当时人所认定的诗的模样。

陶渊明写的是什么样的诗呢?看看他的《拟挽歌辞(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这首诗光是在题目的设定上就很特别,这是一首“自挽之诗”,也就是想象自己死了,先给自己写好哀悼的内容。“自挽”的做法,意味着主动思考死亡,这种态度就带有一分豁达。按照五言诗原本的文类惯习,我们预期这种思考死亡的题材,自然会突显人生苦短、去日苦多的感慨。

但陶渊明就不是这样写的。他起笔就说:人生来必有死,死去有各种原因,死得早不见得是命运短促的结果。昨天晚上还和大家一起为人的,今天早上就变成了鬼,生死的界限如此幽微,而且生死的变化总是如此突然。让我成为人的那副魂灵散了之后到哪里去了呢?只剩下躺在棺木中枯槁的形体。年幼的孩子哭着要爸爸,好朋友则抚着我的尸体哭,死都死了,不会知道得失,也同样不能察觉是非了吧?时间总会过去,过得够久了,生前在意的所有荣与辱,也就一并消失,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说死去有什么遗憾,那应该就是活着的时候酒喝得不够多,没有真正喝够!

陶渊明先将时间拉到死亡之后,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自己不可能再计较什么。然后再拉大时间的尺度,“千秋万岁”之后,今天存在的一切不仅都消失了,而且都被遗忘了,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又要如何在意呢?当然全诗最精彩的是最后两句神来之笔。以如此绝对的时间尺度思考,相对性的荣辱都无从计较了,死亡也就不该有任何遗憾。而从当下去设想死亡,能想到的唯一牵挂是:啊,死了就不能喝酒了!不管活得长或活得短,不能再喝酒这件事想起来就让人难过啊!

这样的思路,这样的精神,乃至这样的幽默感,都不曾出现在过去的五言诗中。陶渊明简直是横空出生,没有来由!勉强要替他找来由,顶多只能追溯到嵇康,有类似的面对生死的豁达。

嵇康创作过五言的《酒会诗》,他还创作过《四言诗十一首》,其中写道: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凡凡柏舟,载浮载滞。

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放棹投竿,优游卒岁。

与曹操的《短歌行》一样,嵇康为了表达切身的感受,选择了四言的形式,也顺着四言体裁而使用了《诗经》的古典句型。淡淡的流水持续流过,水上有漂浮着的时动时不动的木头船,船上的人吹着清风,放着钓竿,自在地度过悠悠时光。

这样的诗没有深意,也没有太多韵味,难得的只是那份安适自在的态度,人与自然,人与时光泰然相处,毫不勉强,这样的态度最接近陶渊明以五言诗所创造、所表达的内涵。

陶渊明作品的关键价值,就在于他进入了《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五言诗形式内部,充分掌握了这种形式传统的所有优点,却赋予五言诗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与传统相反的精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2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