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曹魏政权与五言诗的新形式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1:12 0


东汉之后,诗歌卷土重来,五言诗逐渐取得了主流的地位。从五言诗的声音形态往回推,我们也就能够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民间说话和唱歌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早先北方以《诗经》为主的四言形式,南方以《楚辞》为代表加上衬字让声音错落有致的风格,后来都没落了。秦汉以后,中文产生了新的字句习惯和规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文里的语助词越来越多,在运用中也越来越丰富。《诗经》中用来整齐诗句的,大部分是只有声音作用,没有任何指涉意义的语助词;《楚辞》中用来错落字句的,主要是反复出现的“兮”字。但到了汉朝以后,越来越多的语助词本身就具备文法作用或意义,大幅增加了诗句构成的灵活空间。

促使中文表达出现新形式的另一个因素是,中文越来越明确地从以“字”为单位,转变为以“词”为单位。“字”是单一的字,“词”则主要由两个字构成,有了大量的词,再用词配合原有的字,就很容易形成稳定的句子结构。五言诗相当于是最早以这种单双数配合运用而产生的表达形式,一句五个字,基本上是以“21-2”的形式分配,还有“2-2-1”或“2-1-1-1”等形式的灵活变化。

“胡马依北风”和“越鸟巢南枝”都是“2-1-2”的分配形式,两个词之间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单字联结起来。“相去万余里”则是“2-2-1”,而“相去”这个词又是用“相”这个有自身意义的语助词加上动词“去”而形成的。“道路阻且长”和“但见丘与坟”则是“2-1-1-1”的分配,“但见”这个词也是将“但”这个有意义的语助词加在动词“见”上形成的。

在诗的发展史上,“魏”这个短短的朝代(220—265年),有着特殊的重要性。钟嵘在《诗品》里说:“曹公父子,笃好斯文。”曹魏的君主和王子,都真心喜爱文学,尤其是喜爱当时新兴的文学类型,他们在提倡和传播这些文学形式和文学作品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一直到汉末,诗仍然保留了强烈的民间个性,比如乐府诗。然而正是在魏这一朝,借着帝王家族的喜好和拥抱,原本有作品而无作者的这种文类,被拔举上来,吸引了众多有名有姓有地位的作者投入创作。

最显赫的作者是“三祖陈王”,“三祖”指的是魏最早的三个皇帝,包括了其实并没有正式登基的武帝曹操,另外还有文帝曹丕和明帝曹叡。“陈王”则是“陈留王”的简称,也就在历史上留下“七步成诗”典故的文学天才曹植。围绕着这“三祖陈王”,另外有“建安七子”,他们都与曹家尤其是曹丕有密切关系。

一代枭雄曹操,握有很大的权力。他是那一代最主要的军事权力的拥有者,也是战争的决策者、发动者。然而曹操写的,却是像《蒿里行》这样的诗: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在体裁上属于“乐府诗”,也就按照乐府的文类习惯,表达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民间底层百姓的心情。这首诗描写战士穿在身上的铠甲都长出虱子来,死去的人那么多,再也分不清姓什么,反正不管你姓什么,在这种乱世中随时都可能死去。死去的人无法得到安葬,尸体暴露在原野上,大地变成一片废墟荒烟,走了很远都遇不到一户养鸡的农家,也就听不到鸡啼。能侥幸存活下来的比例,可能只有百分之一吧,想到这情景便为之断肠。

虽然曹操是个“准帝王”,但是当他写乐府诗时,他遵照乐府的文类惯例,发出小民的悲哀感叹,而不是表达他帝王式的雄心壮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1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