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曹丕的七言诗和五言诗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0:11:20 0


我们再看另一种与五言诗主流形成对比的诗歌新形式,代表作是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或为“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氏父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真是特殊,父亲曹操写了最后一首四言诗杰作,儿子曹丕则创作出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作品。在这个时候,七言形式才刚刚萌芽,比五言更新,是站在对五言声音规则探索之上的新发展。七言诗要到南朝才真正确立了声音和意义上的表现手法,到唐朝终于可以与五言诗并驾齐驱,中唐以后更进一步在重要性和普遍性上超越了五言诗。

曹丕的这首诗用的是当时新鲜、稀奇的七言形式,但诗里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和意念呢?开头写到,秋风吹来树木落叶,早晨本来会有的露水也结成了霜,一抬头在天空中看到的都是开始南飞的大雁。这是时间之感,一年之中那美好的生长季节,能给人鼓舞和享受的春夏已经过完了。在这样的情境中,思念去往远方的人,更加觉得难过,更加感到寂寞。

到了第四句,我们就知道这首诗是以谁的口气写的——独守空房的“贱妾”,她正在思念去了远方的“君”。思念无法止息,泪一直流,拨了琴弦却因为太难过而只能唱短短几句,看到自然的明月、星空,想到的仍然是和自己命运相同,彼此思念却不能见面的牛郎织女……

七言的形式是新的,然而曹丕装进这个新瓶里的,很明显是旧酒。甚至连诗的标题都套用乐府诗的“行”这一体裁。在七言的运用上,这首诗是开创性的,然而开创的工具,却用来表达非常传统的内容。

换一个角度,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这个时代,诗的文类惯性有多么强大的约束力!曹丕还有一首五言的《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前面的《燕歌行》一开头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这首《杂诗》则是“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燕歌行》有一句说“明月皎皎照我床”,然后接“茕茕守空房”,这首诗则是“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再看《杂诗》中的“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不就是《燕歌行》中的“星汉西流夜未央”吗?至于《杂诗》里的“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燕歌行》里也有类似的“群燕辞归雁南翔”。

《杂诗》是一首杰出的五言诗,然而其成就显然不在于选择的题材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而是在声音和语言的运用方面。不论用的是七言还是五言,曹丕写的诗基本上表现的是同样的悲苦相思之情,就连用的比喻,明喻或暗喻,也都很接近。

而且,不管是七言诗还是五言诗,曹丕诗中的情感都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感。曹丕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与父亲曹操很不一样,曹操从宦官养子开始,在乱世中一路奋斗,得以脱颖而出,应该会对人生有些感慨有些悲怀。曹丕则是在父亲的庇荫下成长的,他正式终结了汉朝,拥有强烈的权力敏感度和高超的权力手段,才会留下迫害弟弟曹植的故事。这样的人,我们很难以同理心想象他会因为思念故乡而“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这正是要特别强调之处——这些感慨不是他个人的,与其说是来自诗人,不如说是潜藏在诗的文类形式内部。创作者只要写诗,就自然会选择这样的题材,表达这样的情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02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