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简明正史——朱熹 陆九渊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3 12:31:26 0


朱 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遁翁,祖籍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县。其父朱松曾任秘书省正字、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吏部侍郎等职。朱熹十四岁时,朱松病死。根据朱松的临终嘱托,朱熹便随母亲移居建州崇安县,依附父亲的好友刘子羽生活,并受学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

朱熹自幼聪明过人。据说,在他刚会讲话时,朱松曾指着天告诉他:“上面就是天。”朱熹却反问道:“在天的上面还有什么?”少年时,朱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无所不学。但他最留意的还是儒家经典和佛学。

绍兴十八年(1148),朱熹进士及第,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任满后,他申请奉祠,监潭州南岳庙,从政的热情有所减弱。于是,他利用祠禄官所特有的优闲,又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潜心钻研理学,并融会佛学理论,开始逐步摸索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

宋孝宗即位之初,朱熹几次上书反对对金议和、主张抗金,并要求孝宗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做起,讲求“帝王之学”,整顿朝纲,改革内政。朝廷任命朱熹为武学博士,但朱熹因反对宰相洪适对金主和,不愿就职。乾道三年(1167),宋廷任命朱熹为枢密院编修官,因母亲病故,朱熹又未赴任。淳熙元年(1174),朱熹接受了主管台州崇道观的宫观官职。次年,朝廷任命朱熹为秘书郎。朱熹推辞不就,又改任主管武夷山冲佑观。

在这一时期,朱熹曾到长沙拜访理学家张栻,探讨了“太极”问题以及“中”“和”问题,使自己的学术思想产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同时,他还完成了《二程遗书》的选编,并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等人在信州(治今江西上饶)的鹅湖寺相聚,就朱、陆之间的哲学分歧与陆九渊展开了争论。经过认真的探索,朱熹于淳熙四年编成了《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书,通过章句注释,将自己的思想作了完整的表述。他首次选定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作为《四书》,其集注成为集理学之大成的代表作,确定了自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邵雍的“道统”,并确立了自己理学思想体系的根基。

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哲学义理和道德伦理学说,其核心是天理论。朱熹以“理”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认为“理”是宇宙的根源,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先,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由此出发,他又进一步阐述“理”与“气”的关系,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他认为万物有万理,而万理的总和就是“太极”。“太极”即“天理”。跟“天理”对立的是“人欲”。要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就必须“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还从“性”“心”“情”出发阐述了他的人性论。他认为人的天性本来都是善的,只因为各人禀受的“气”有所差别,所以气质的性有善恶、贤愚的不同。朱熹还把三纲五常当作当时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认为纲常伦理是永远存在、“不可磨灭”的。他一方面从伦理论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把其伦理论安置在人性论的基础上,然后再把人性论归结为“理”,构成了他理学思想体系精致的逻辑结构。

淳熙五年,因宰相史浩的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知南康军(治今江西星子县)。为宣扬理学,他寻访到唐代李渤的庐山白鹿洞书院遗址,建立了白鹿洞书院,制定了学规。各地学子慕名而至,拜倒在朱熹门下。白鹿洞书院很快便成为当时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朱熹的思想也得以广泛传播,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与此同时,朱熹的学说也受到了当时众多学派的诘难。除陆九渊的心学之外,浙东事功学派中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也先后与朱熹论学辩言,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兵部侍郎林栗也就朱熹的《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义》等易学著述的见解进行了猛烈抨击。在政治上,由于宋孝宗对“正心诚意”之说极为反感,因而朱熹在孝宗时倍受压抑,其学说也被郑丙、陈贾等人扣上“道学”之名,成为伪学的代名词。

正因为如此,朱熹在仕途上极不得志。从宋孝宗淳熙八年至宋宁宗即位之初,朱熹虽先后担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江西提刑、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但在任的时间都不太长。“庆元党禁”发生后,朱熹遭到了更为严厉的政治迫害。宋宁宗庆元六年三月九日,朱熹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因病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朱熹学问广博而深厚,著作等身。其著述之多,其论证之精致,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清代学者全祖望将其概括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朱熹以其庞大而精密的范畴体系,把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成为当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1139—1193) 字子静,号存斋,学者称象山先生,抚州金溪县(今江西金溪)人。他自幼聪颖,喜欢思考。据说,他在三四岁时便曾向父亲提问:“天地的边际在哪里?”父亲不能回答,只得笑笑而已。陆九渊读书不迷信,敢于疑经惑古。据说,他初读《论语》时便怀疑有子之言支离。长大后,他对程颐的理学也极为不满,认为程颐的学说与孔子、孟子不一致,有许多不是之处。

乾道八年(1172),陆九渊参加科举,得同进士出身。这时,三十四岁的陆九渊通过游学、讲学等活动,已经初步在哲学上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提出了“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人的心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唯一的实在。

在家候职三年后,陆九渊被任命为隆兴府靖安县主簿。其后,又先后担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淳熙十三年冬,陆九渊被提名担任将作监,但因受到给事中王信的疏驳,被免职与祠。

在此期间,陆九渊通过在鹅湖寺与朱熹的争论、受朱熹之邀在白鹿洞书院开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学术活动,名声大噪。他作为祠禄官回到家乡后,学者闻风而至。于是,他在贵溪的象山开办精舍讲学,自号象山翁。在象山讲学的五年间,陆九渊的心学体系进一步完备,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同时,他又将其思想先后传授给了数千名学者。这样,陆九渊的心学从理论体系到学派形式都得以完全确立。

陆九渊反对朱熹将人心分为天理和物欲两部分,认为心与理是完全合一的。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又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陆九渊所谓的“心”,并不是指人心所各自具有的感觉、知觉、分析、综合等认识能力及其内容,而是指“万人心所固有”的伦理实体及宇宙本原。从而他宣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陆九渊认为伦理道德修养是学习的唯一内容,说:“今所学果为何事?人生天地间,为人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因此,他不赞成朱熹“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说:“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因而主张优游读书的“简易工夫”,提倡认识“本心”,即禅宗“顿悟”式的内省道德修养。学者用不着寻章摘句、博览群书,只要学习动机端正,能格除物欲,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了自己的“本心”,便能使“《六经》皆我注脚”,最终就能达到“明理”“立心”“做人”的目标。

宋光宗即位后,陆九渊被朝廷起用,担任知荆门军(治今湖北荆门)。绍熙三年(1192)十二月,因病去世。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身后只留下《语录》和《文集》,由其子汇编成《象山先生全集》。然而,他的心学体系却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评:朱熹、陆九渊一生在政治上并不显要,主要过着讲学著述的生活,但在中国思想史上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朱熹死后,南宋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了朱熹理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价值。咸淳元年(1266)正月,宋度宗下诏以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从祀孔庙。元仁宗下诏规定科举一律采用朱熹的《四书集注》。朱熹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上的统治地位于是得以确立,成为官方哲学。而陆九渊的心学后来也由明代的大儒王守仁继承和发展,成为与朱熹理学并立的学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6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