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简明正史——虞允文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3 12:31:16 0


虞允文(1110—1174) 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人。其父虞祺,官至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虞允文荫补入仕,历任兼成都府榷茶司卖引所、权四川都大提举茶马司干办公事等职。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进士第,转官左奉议郎(文阶第二十四级),通判彭州,未及赴任,改权知黎州(旧治在今四川汉源北),后任知渠州(治今四川渠县)。绍兴二十八年夏,因中书舍人赵逵的推荐,虞允文被召到临安,在朝廷任职,历任秘书丞兼兵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兼权枢密院检详、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等职。

绍兴三十一年秋,宋金第三次战争爆发。金海陵王完颜亮统率金军主力于十月二日越过淮河,负责淮西防务的宋将王权以诱敌深入为借口,于十月九日放弃庐州,一退再退,于二十一日逃过长江,屯军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负责淮东防务的宋将刘锜也放弃了淮东;宋军在两淮地区全面溃败。

金军渡过淮河的消息传到临安,朝野震恐。宋廷立即任命知枢密院事叶义问为督视江淮军马,虞允文任督视府参谋军事,前往建康,组织协调各路宋军的行动。十一月六日,宋高宗下诏罢免刘锜,任命成闵为淮东宋军统帅;召回王权,任命李显忠为淮西宋军统帅。因李显忠尚在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因此叶义问便派虞允文前往池州督促李显忠动身,并顺道在采石犒师。

十一月七日,虞允文一行策马沿陆路向采石前进。这时,长江南北两岸的形势正发生戏剧性变化。在长江南岸,因王权已经离军回了临安,而李显忠还未到达,宋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在长江北岸,金军渡江的准备尽管不充分,但完颜亮于是日已举行了杀白马和黑马祭天的用兵仪式,决定在次日渡江。北岸的金军号称四十万,南岸的宋军只有两万。形势对宋军极为不利。

十一月八日,虞允文一行刚到采石,便听见江北鼓声震天。虞允文见宋军士兵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在道旁,便责问他们:“完颜亮在江北,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士兵们向虞允文陈述了没有主帅,无法作战的情况。虞允文立即意识到了形势的危急,急忙命令随从人员向江边进发。随从人员劝虞允文返回建康,说:“事情已到了这个地步,都是他们搞坏的。督府只是让您犒师,没有让您督战。他们自己有将帅,您又何必替别人承担责任,惹火烧身呢?”虞允文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是皇帝身边的官员。如果让金军渡过长江,国家也就岌岌可危了。我又能往哪儿躲避呢?今天是有进无退,败了就死在这里!同样是死,逃跑等死,不如抵抗而死!”他毅然策马来到江边,派人找来王权的部将时俊、张振、戴皋、盛新、王琪,责问他们:“金军要是过了江,你们能往哪儿跑呢?现在我们前控大江,地利在我,应该死中求生。朝廷养了你们三十年,难道你们还不能用战斗来报效国家吗?”时俊等人回答:“我们也想抵抗,可谁来指挥呢?”虞允文说:“我自当身先进死,与诸公努力作战。天子拿出了内库的金帛九百万,还发给了节度使、承宣使、观察使的委任状,都在我这里。谁有功,我就立即赏给他金帛,并填写委任状授予他。假如有人逃跑,我也回去报告天子。”诸将回答:“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效命也就有人撑腰了。请为舍人一战!”虞允文立即与诸将商议,把散处沿江无所统辖的部队迅速组织起来,步骑进入各自的阵地,水军的五艘战舰按既定方案部署:一艘装载精兵在江心待战,两艘在上下左右来回策应,两艘停泊在内港随时准备增援。

八日下午,西风大作。完颜亮命令金军借着有利的风向,分别登上几百艘木船,分批向南岸进发。虞允文也命令宋军战舰出动迎敌。然而,水军将领蔡某和韩某畏敌怯战,不敢出击。虞允文急忙命令原作为后备部队的、由民兵驾驶的十艘海鳅船(一种用人力踏动的轮船)出动,冲击金军船队。这时,金军的七十余艘船只已乘机到达南岸,与宋军激战,抢滩登陆。虞允文骑马往来督战,看见步军统制时俊在战阵后面指挥,便拍打着时俊的后背说:“你胆略过人,名闻四方。现在是否能拿出勇气来?站在战阵后面,那还有英雄气概吗!”时俊立即舞动双刀,身先士卒,出阵奋击,率领宋兵与登陆的金军展开激战,杀死金军万户二人,生俘金军千户五人;杀死金兵四千七百余人,生俘五百人。在江中,宋军的海鳅船从上游冲下,猛冲金军后续船队。金军的渡船多是拆取民房的木料建造的平底船,吃水不深,行驶不稳,装载人数又多,因此被宋军海鳅船一冲,纷纷沉没。宋军战舰又向金军船队施放“霹雳炮”(一种弹头夹带石灰的原始火炮),使船上金兵的双眼多被石灰灼伤。战斗到黄昏,金军大败,仅有少量船只狼狈逃回北岸,上万的金兵沉尸江中。

次日,虞允文与诸将合议后,又派水军将领盛新率宋军战舰向北岸杨林河口金军船只停泊的港湾发起进攻。宋军用神臂弓向金军猛烈射击,金军纷纷弃船逃命。不少金兵在登岸时陷入滩涂泥淖中不能自拔,被宋军活活射死。宋军放火将金军船只全部焚毁。

完颜亮损兵折将,又丧失了渡江的船只,只好放弃了从采石渡江的计划,移兵扬州,企图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运河入长江口处)渡江。虞允文又立即率领宋军一万六千人、战船百艘,赶赴镇江,支援下游宋军作战。

由于金军内部矛盾激化,金海陵王在扬州龟山寺为部下所杀,金军北撤,南宋王朝转危为安。

采石大捷,使虞允文一举成名,在南宋朝野获得了极高声誉。绍兴三十二年春,因为川陕战区形势紧张,宋廷又任命虞允文为川陕宣谕使,前往川陕地区督视战事。虞允文先后在襄阳、秦州等地与宋将吴拱、李道、吴璘反复商议,制定了一项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在长江下游地区,宋军采取守势。派宋将董庠守淮东,郭振守淮西。在长江中游地区,宋将赵撙进兵信阳,李道进兵新野,发动牵制性进攻;吴拱则率军转赴商州,与宋将王彦会师,配合四川宋军收复陕西。尔后,四川三大将吴璘、姚仲、王彦即由陕西出兵进攻河南。长江中、下游的宋军也同时发起进攻,收复河南及河北地区。

宋孝宗赵眘即位后,因金军援军进入陕西,宋军在陕西作战中陷入不利局面,对金主和派在朝廷中又占了上风,虞允文的这项计划遭到了否定。不仅如此,参知政事史浩还通过宋孝宗诏令四川宋军放弃已收复的陕西地区,撤回四川。虞允文坚决反对,因而被罢去川陕宣谕使之职。隆兴元年,虞允文入朝,向宋孝宗陈述川陕形势,反对放弃陕西。宋孝宗方知“史浩误朕”,却已后悔莫及。

隆兴二年(1164)春,因襄阳方面战事吃紧,朝廷任命虞允文为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与宋将王宣、赵撙商议,认为唐州、邓州是襄汉地区的屏障,必须坚守。他还亲自到唐州前线,指挥宋军筑城,以抵御金军进攻。

这时,朝廷在右丞相汤思退的主持下一意对金求和,答应了金朝的议和条件,把海、泗、唐、邓四州割让给金朝。虞允文先后五次上疏,竭力反对割让唐、邓二州,拒绝接受诏令。结果,被免去湖北、京西制置使之职,降任知平江府。

同年十月,金朝为了在议和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利用南宋方面一意求和、战备不强的弱点,出兵强渡淮河,侵入两淮。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因此在朝廷中失势,一批主战派官员得以重返朝廷执政。虞允文被宋孝宗任命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又先后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等职。

乾道三年(1167),四川大将吴璘死,虞允文被宋廷任命为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接替吴璘。虞允文到任后,积极整顿四川军政,缩减军费开支,调整赋税,修养民力,使四川面貌一新。

乾道五年,虞允文官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回到临安朝廷。乾道八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虞允文主持朝政,实施精兵简政的整军理财方针。首先精简军队,继而裁减吏员,同时颁布了均役法、严限田、抑游手、务农桑的命令,并重新设置发运司,以推行均输、和籴等项经济事务,使南宋政府获得了可观的财政收入。

虞允文很注意人才的培养和官员的提拔。他常说:“宰相的任务就是选拔贤人,给他们安排好合适的职务。”他有一本自题为“材馆录”、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记录着各级官员的长处,并把他们按能力分为三等,以便日后安排任命。南宋中期的不少名臣,如吕祖谦、辛弃疾等,都是虞允文担任丞相期间举荐的。

乾道八年秋,虞允文罢相,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临行前,宋孝宗与他相约,准备从江南和四川两路出师,以收复故土。他到任后,积极筹划四川地区宋军的出师北伐,积劳成疾。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二月十六日,虞允文在兴元府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评:虞允文虽然不是军人,但却富于军事才能。采石大捷,使他一举成名。步入宰执行列后,他又成为南宋政权内继张浚之后主战派的旗手。在调整内部关系、发展社会生产、积极抗金备战等方面,虞允文对宋孝宗前期政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63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