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细说历史——贾似道的时代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14 00:56:56 0


史弥远之后,宋有长达二十五年的“正常”时期——皇帝正常行使着职权,没有所谓“权相”把持朝政。即便是他的老师郑清之在相位之时,皇帝也掌握着主动权。而十余年任用的宰执,大多有贤名,其中大部分与理学家有较深的关系。朝中大臣,也多用理学中人。被称为“小元祐”的“端平更化”,在时人看来,确有元祐时期的盛况:贤士当国、舆论开放、朝政清明。在前线战火连绵的时代出现此类承平景象,殊属不易。后期,则有转变,如丁大全这样的奸佞之人登上相位,意味着理宗治国能力的下降。但即使如此,仍不能与韩、史专权时代相比。丁大全当国不过一年半,为患有限。而随即出现的贾似道专权,在后人的评价中,似要严重得多。这又与当时的特殊背景,与理宗中期命相的新特点有关:战火绵延,将领的地位日显重要,而一些文官出身的优秀统帅尤受眷顾,几位优秀的将领最终登上宰执之位。先是嘉熙三年史嵩之除右丞相,开其风气,其后赵葵、陈韡先后于淳祐五年、九年同知枢密院,赵葵且于淳祐九年任右丞相,虽未就职,但这一任命,在宋代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宝祐二年李曾伯参知政事,而后是贾似道的飞升登顶。

贾似道是外戚出身,其姊为理宗最宠爱的妃子,几乎立为皇后,这对似道的前期官宦生涯,有极重要的助力。然而理宗尚未昏庸到仅凭这一层关系即倚重似道的地步,似道亦非无识无能之辈。淳祐元年为湖广总领,锋芒毕露,“刻剥至甚”,大约军需征集不易,故而正需要他这样的能吏。他在边事方面似乎未露峥嵘,淳祐六年在沿江制置副使任上,“措置蕲黄山寨城筑”,亦未见有直接与敌交锋的记录。但是,以“善相”著称的孟珙,却非常赏识他,该年孟珙卒,遗表荐似道以自代。似道立即升任京湖制置使。淳祐十年,调任两淮制置大使,年仅三十三岁。宝祐二年,以制置大使加同知枢密院事,封开国公,威权日甚。由其功业来看,似亦无大可观者,应当是承孟珙之旧,在京湖与淮西继续加固防线,而恰好淳祐至宝祐中,蒙古政权在窝阔台、乃马真后、贵由、蒙哥之间流转,内部略显混乱,大举南侵行动较少,故而似道历任两个战区的最高统帅,竟无大的过失,于是官位与权势迅速上升。

开庆元年,蒙军三路侵宋,嘉熙以后宋的最大危机来临,而贾似道证明自己真正能力的时机也到了。他先以枢密使兼京西湖南北四川宣抚大使,又于军中拜右丞相,率两淮大军西进援鄂,进驻与鄂州隔江相对的汉阳军(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十月,亲入鄂州督师,百计固守,终于等到忽必烈退兵。宋方史料对于贾似道在鄂州围城战的作用,大抵无正面评价,认为是高达在实际指挥,似道只是因人成事。反而强调他在围城末期,一度欲向蒙军求和。不过,《元史》却记载,忽必烈对他评价很高,赞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或者似道的指挥才能不应过分贬低。

似道凯旋,勋绩卓著,地位牢不可破,遂挤走左丞相吴潜,由此开始其“专权”之时代。

似道为人,颇有可称道处,如用人尚公,喜荐拔才士。其由鄂州入朝之初,远窜丁大全,逐权阉董宋臣、卢允升,“登用故老”,当时大快人心。又令外戚不得出任地方主要官员,“子弟门客敛迹,不敢干朝政”。《宋史》于其本人之传中,将这些举措都视作其“进用群小”的前奏,倾向未免过于明显。而《宋史》对其抨击最为严厉的,莫过于景定四年实行的“公田法”。

公田法之推行,其背景是军粮的开支入不敷出。南宋后期,兵数增加极快,正规军已增至五十五万以上,较之孝宗朝,有十余万的增长。这还要考虑到两个因素:正规军以外,尚有数十万民兵的存在,也是要支取军粮的;蜀地荒残,尽其全力,仅能供五万兵,较之孝宗朝,少去一半,如此,则京湖、两淮增长的兵数更多。这直接导致军粮需求的猛增。以淮西为例,绍兴中,每岁供军粮七十万石,嘉熙中,已升至一百五十万,其来源为:江东、江西路纲运五十万石,大致为两路之田赋;淮西本路诸州和籴六十万石;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市)百万仓供给四五十万石,其实是由平江一府籴得。此外,淮东也从平江府获得大体相同数量的军粮。仅平江一府,一年所籴之粮即为孝宗朝田赋(苗米)之三倍。而两浙其他诸州,也需大量和籴以供临安官、兵、民所用。这对两浙民间是巨大的压力,故而,和籴极难。以市价籴米,则朝廷需支出大量货币,国库不足供给,便增印楮币(纸币)以济急,遂致物价飞涨。以贱价籴,则百姓不愿,若向细民科配,官方支付不起人力成本,故往往劝谕大户粜与政府,这也成为大户的负担,若遇歉岁或籴量增加,地方官便难足额籴得。和籴的两难处境,是由政府手中掌控的土地太少所致。相反,此时民间的土地集中,却达到很高的程度。贾似道接受属下建议,在两浙西路平江等六个府州推行“回买公田”之制,每户限田百亩,逾限之田,由政府买作公田,公田租入,充作军粮。贾似道率先捐地万亩,又鼓励理宗弟荣王等争相献卖,但官民并不愿积极跟进。而在回买过程中,田价被普遍压低。短期之内,政府又无法支付足够货币,遂仍以惯用之法,增印楮币以偿价。朝野之间,怨声载道。

公田法实有其成效。回买公田毕,和籴之制便不再实行,六州所得公田之租,每岁数百万,足支军粮。这对于政权的延续,实有极大的支持作用。然而,此制劫富济国,损及官户及豪户利益极大,反对的声音,迄宋亡而未绝。

若说公田法之目的在于开源,那么,“打算法”的目的便在于节用。“打算法”行于景定元年,其原意是审计诸大将开支,钱粮若非用于支饷、犒军等制度内的用途,则要追“赃”,甚至入狱、远谪。此制确实有减少军队开支的效果,然而连年激战之下,将帅往往有非正常的支出,贾似道将“打算法”作为陷害政敌的妙计,但凡需要严格审计的对象,则如招募新兵、支给民兵米,都在“追赃”之列。赵葵、李曾伯、史岩之等,较似道更资深,为其所嫉,皆陷法中,责偿不已。向士璧、曹士雄、高达等功勋卓著的将领,素来鄙视似道,亦遭“打算”,向、曹二人至于论死。用兵之际,对将帅用度,本应留有自主的余地,故此举对士气有严重影响,更遑论在至公之面目下,行妒贤嫉能之实。贾似道此计亦为其亲信所效仿。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与四川制置使俞兴有隙,俞兴遂遣人来“打算”,刘整有向士璧等人的前车之鉴,遂决意叛宋,景定二年,以泸州等十五州三十万户降蒙,这是“打算法”最严重的后果。

细说历史——贾似道的时代

宋李唐《采薇图》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画面上二贤以野菜充饥而没有被困苦压倒,着力刻画了宁死不屈的人物形象。借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贾似道所行,有出于救国之公心者,亦有出于固权之私心者,且两者未必截然分明。但是固权尚是容易的事,而救国却大为不易。开庆元年鄂州一战之后,忽必烈撤军,全力应付阿里不哥的挑战,宋的形势得以暂时缓和,中、东两路平静下来,仅在西线,双方在交错的战线上此进彼退,仍有频繁的逐城争夺之战。此时,贾似道还是作了一番努力。

在此前二十余年的宋、蒙战争中,宋在两淮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淮西,尤其是淮西与京湖交界之处,而来自淮东的威胁向来不大。这是因为,进击淮东的任务,蒙古方面向来是交给益都行省李璮的。而李璮一直很注意保存实力,攻击力度不大,报给蒙廷的战功却很夸张。贾似道趁忽必烈专注于西北之际,竟然成功策反了李璮,将山东最东南面的海州献给宋,且于元中统三年(宋景定三年,1262)二月杀境内蒙古戍军,举兵反蒙。但忽必烈在上一年十一月与阿里不哥的会战中,取得胜利,随即掉头东进,召集蒙、汉军队——尤其是河南、河北及山东西部的汉军,围攻李璮。宋方显然已有应援的准备,立即遣夏贵引军北上,攻占泗、宿、亳等州,兵锋已近山东。但碍于山东西部东平、兖州一带蒙军力量较强,无法逼近济南、益都。而由海上应援的宋军,也在沧州、滨州海岸被蒙军击退。李璮自四月被困于济南,一直无法解围,六月,城破被杀。宋方竭力掀起了一次罕见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未能奏效。这预示着它无法改变被动的局面,终将在蒙军的持续进攻下崩溃。

景定五年,理宗崩,其侄赵禥继立,是为度宗。度宗身体与心智都不健康,对贾似道的依赖更重。似道获得了“平章军国重事”的名号,位在宰相之上,国事由其一言而决。然而权势愈盛,皇帝对他的依赖愈重,其能力与魄力愈是不堪负荷。度宗继位之时,时势如前,前线的军事行动不温不火,但那是最后危机的潜伏期。四年之后,蒙军开始围攻襄阳,宋皇朝与贾似道专权,进入了最后阶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471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