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文艺复兴

博物思史——阿坎鼓

历史大观园 文艺复兴 2020-07-01 20:23:08 0

博物思史——阿坎鼓

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

公元一七○○年至公元一七五○年

爵士乐的真正精神是一种愉快的反抗,反抗惯例、习俗、权威、平庸乃至伤痛——反对限制人的灵魂,反对一切阻碍灵魂自由翱翔之物。

这是美国黑人历史学家J.A.罗杰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爵士乐本质写下的文字。爵士乐是一种自由与反叛的音乐,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非洲和美洲之间那段进行奴隶贸易的黑暗岁月。当时,鼓随奴隶们一起从非洲被带到美洲,而音乐赋予了这些流离失所的被奴役的人一种声音,让他们将不同族群联结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最终跨越各大陆的语言。在主宰了整个二十世纪非裔美国人的音乐传统中,类似这样的鼓占据了首要位置。布鲁斯和爵士乐只是从中衍生的两种广为人知的音乐类型。鼓是一种蕴藏着痛苦或风霜的反叛音乐,是自由之音。 

这是大英博物馆藏品中最早的非裔美国人的物品。它制作于非洲,被带到美洲,最终被送到了英国。从它和类似的物品中我们能重新发现关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被迫迁徙的故事。这些彻底孤立无援的人被禁止携带任何物品,但音乐就在他们心中。与此同时,有一两件乐器也被运上了船,正是它们开始了美国的黑人音乐。普林斯顿大学教师克瓦米·安东尼·阿皮亚认为:

这些鼓对生命而言举足轻重,如果能带一只去新世界,它就能成为随身携带的故乡记忆的源泉。这正是那些被夺去自由的人拼命抓紧的东西之一。

一七五三年,大英博物馆成立不久,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启蒙运动中搜集全世界知识的事业——正在全力进行。博物馆成立之初,藏品主要来自汉斯·斯隆爵士的遗赠。他是一名爱好广泛的爱尔兰医生,藏品包括科学设备、植物标本和各种材料、动物标本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趣的手工制品。这面鼓也是他的收藏之一,于一七三○年前后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寻获。十八世纪时,人们普遍认为它属于美洲印第安人。直到一九○六年,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出异议,认为它更像是来自西非。他的这一推测此后被皇家植物园和博物馆的同仁进行的科学检测所证实。现在我们知道,鼓的主体由非洲破布木制成,这种木材在西非十分普遍,而其余部分,即木桩和绳索,也来自同一地区的木材和植物。毫无疑问,这是一只非洲鼓,一七三○年时它已经从西非远渡重洋来到了弗吉尼亚。 

第一批非洲奴隶是于一六一九年抵达英属北美地区的。他们被欧洲船只运抵美洲殖民地,作为日益扩展的种植园劳动力。他们一开始种植的是蔗糖和水稻,之后是烟草,最后才是最为人知的棉花。到十八世纪早期,奴隶贸易为欧洲海洋霸主和西非统治者带来最为丰厚的利润。计有一千二百万名非洲奴隶先后被运到美洲,使欧洲和非洲双方都获益不浅。继承了双方血统的瓦米·安东尼·阿皮亚如是说:

我总喜欢告诉别人,我父母祖上都出现过奴隶贩子。我的英国先祖与加纳先祖中都有人参与奴隶贸易。你得明白这是一种贸易关系。到十八世纪时,在这面鼓的来源地、我的成长之处阿善提地区,人们十分依赖奴隶贸易。他们外出作战,抓获大批人口,将他们送到海岸边,用以交换来自欧洲的货物,其中包括不少助他们发动更多战争的枪支。

这面鼓是阿坎人的物品,该民族建有阿善提和芳蒂两个王国。它极有可能来自非洲宫廷,也许曾是某个鼓乐团中的一面——音乐和舞蹈都是构成非洲社会生活和仪式的基本元素。 

我们推断,这面鼓被带上了一艘运奴船,但并非奴隶所为,因为他们不能携带任何物品。也许它是送给船长的礼物,或是由一位酋长之子携带的——我们知道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他们有时会随奴隶前往美洲。在船上,鼓完全与奏乐娱乐无关,它的用途被荒诞地称作“让奴隶跳舞”:

船一装满(奴隶)便立即起航。这些可怜的家伙,眼里还望得见自己的故土,就陷入了疾病与死亡之中……唯一能使他们活命的方法就是为他们演奏乐器,尽管收效甚微。

奴隶被带上甲板,被迫随着鼓点的节奏跳舞,以保持身体健康,克服抑郁情绪。奴隶船主很清楚,后者很可能导致奴隶自杀或大规模反抗。在美洲种植园里,奴隶一度被允许敲鼓奏乐。但没过多久,奴隶主便开始担心这种再度成为大众交流方式的鼓乐非但不会防止奴隶反抗,反而是一个激发因素。事实上,在一七三九年的南卡罗来纳州,鼓确实成了奴隶召集武装反叛的工具。因此殖民地当局立法禁止使用非洲鼓,将其归为武器。 

将这只鼓带回伦敦的汉斯·斯隆本人也是牙买加的一位奴隶主,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奴隶音乐集。他也对奴隶使用的乐器做了描述,并解释了牙买加当局最终决定禁止其使用的原因:

起初,奴隶可以随意吹奏喇叭、敲打用一截中空的树做成的鼓庆祝他们的节日……但他们在非洲故乡时常常将其用于战争场合,于是人们唯恐这样也会引发他们在此地的反抗。因此,岛上明令禁止擂鼓奏乐。

斯隆在十八世纪早期收集的这只阿坎鼓,也许便是种植园没收的一只。它高约四十厘米,木制鼓身上雕刻着图案,脚座较小。有趣的是,鼓面上蒙的是鹿皮,几乎可以肯定来自北美印第安人之手,很有可能是与当地美洲土著交易所获。在十八世纪的美洲,非裔与土著之间的复杂关系常常为人忽略,但实际上他们有大量的贸易往来,甚至也存在通婚。一些美洲土著也拥有奴隶,包括其他土著或者非裔奴隶。这段历史不常被人提起,但它为这面鼓在十八世纪被错判为印第安鼓提供了一点佐证。 

这面鼓所承载的故事正是全球范围内的被迫迁徙:沦为奴隶的非洲人被运送到美洲,美洲土著因奴隶种植园的不断扩展而向西迁徙;这面鼓本身也从非洲带到弗吉尼亚,并在故事的最后来到了伦敦。至此,最精彩的部分开始了。一些奴隶的后代如今也来到了伦敦,这些昔日奴隶买卖各方参与者的后代——英国人、西非人、非裔加勒比海人如今共同生活在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里。阿坎鼓成了二十一世纪典型的伦敦“居民”。生活在伦敦的非裔美籍剧作家、大英博物馆理事邦妮·格里尔解释道:

这面鼓本身让我想起航行和跨越。我横穿大西洋来到此地,它也是如此。对我而言它代表了我的祖先经历过的旅程。许多英国黑人的祖先也一样。 

作为同时拥有非洲和美洲土著血统的美国人……它象征着我的两个组成部分,这同样也是许多非裔美国人和许多加勒比海人的组成部分……我一直说,这些物品的最重要之处在于,它们一直陪伴着被迫离开故土和熟悉的环境的我们。它们的身份实则随着我们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它们陪伴我们在这里扎下根来,欣欣向荣。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因此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它的地方了。

这面鼓是许多对话的记录者。而下一件文物所记录的不是对话,而是误解。它来自世界的另一端,是詹姆斯·库克船长的收藏品。它无法发出声音,却也是一段文化碰撞后意味深长的证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qkz/1713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