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文艺复兴

博物思史——皮影戏偶比玛

历史大观园 文艺复兴 2020-07-01 20:21:36 0

博物思史——皮影戏偶比玛

皮影戏偶,来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公元一千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八百年

当幼年的贝拉克·奥巴马被带到爪哇与印度尼西亚籍新继父一起生活时,他在路边看到跨立着的人身猿面的巨型雕像,感到惊讶不已。有人告诉他,那是哈努曼,印度教的猴神。至于一尊印度教神的大型雕像何以会被摆放在当今以穆斯林为主的印度尼西亚街头,则有一个涵盖了包容与融合的精彩故事,一种对异教矛盾的温和折中的解决方式,与之前我们看到的任何多元宗教社会都不尽相同。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一张来自印度尼西亚皮影戏院的皮影戏偶概述。皮影这一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古老但活跃至今,在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许多当代政治的因素。通过这张戏偶和他的同伴,我们能对始于五百年前并影响至今的东南亚政治及宗教变迁做一番深刻的挖掘。 

本节中的这张皮影是大英博物馆的数百张藏品之一,制作于距今两百年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它高约七十厘米,用僵硬而戏剧性的轮廓勾勒出一个男性角色,名为比玛。比玛的五官分明,近似漫画风格,鼻子极长,长而细的双臂末端各长着一只大爪子。身上是类似蕾丝的精致镂空装饰,可以在表演中让影子夺人眼球。比玛的脸是黑色的,但衣着是镀金的,佩戴的装饰色彩艳丽。虽然现在他毫无生气,看起来也十分脆弱,但他曾经在爪哇宫廷的通宵表演中让观众如痴如醉。这种表演从古至今一直被称为皮影戏。

皮影的外形是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时最突然的一大宗教变革的产物。当时,西班牙人正努力让新大陆居民改信基督教,而伊斯兰势力则扩张到了今天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南部等地。到公元一千六百年,大部分爪哇人成了穆斯林。但远在伊斯兰教到来之前,皮影就已经是爪哇人生活的一部分了。比玛这个人物也不止闻名爪哇,在整个印度都家喻户晓,因为他是伟大的印度教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角色。不过这一印度教的角色在爪哇是由身为穆斯林的皮影艺人表演给穆斯林观众看的。这点似乎无人在意,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院如今仍在不断融合印度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异教的元素。

制作类似比玛的皮影直到今天仍然是项高技术工作,需要各行工匠通力合作。它用材为经过特别准备的水牛皮,需要通过不断刮擦和拉伸,直到皮革变得薄而透亮。戏院的爪哇语说法“wayang kulit”正是以这种原料命名的,意为“皮革戏院”。这块皮之后会经过镀金和描画等步骤并安上可活动的胳膊,身体和四肢上固定用犀牛角制成的把手,用以控制它的动作。

在历史上,皮影戏院中的演出都是通宵进行。放置在皮影艺人头顶后方的油灯将皮影的影子投在白幕上。部分观众——通常是女人和孩子——坐在幕后观看,而男性则坐在观众席上。皮影艺人被称为“dalang”,他们不只要控制皮影的动作,还要指挥伴奏的加麦兰乐团。

当今著名的皮影戏艺人苏玛萨姆告诉我们顺利完成一次皮影表演有多复杂:

你需要控制皮影,有时一人要同时控制两三个甚至多达六个皮影,还要清楚什么时候该给乐队演奏的信号。此外,皮影艺人当然还得给皮影配上对话,有时还需要唱歌来营造气氛,表现不同的场景。他得调动起四肢,而这一切都是在盘腿而坐的状态下完成的。这份工作很有趣,但也很富挑战性。演出的故事情节可以调整,但结构通常是一致的。

皮影戏院里上演的故事大部分选自两部伟大的印度教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均创作于两千多年前。这两部史诗在爪哇流传甚广,因为在伊斯兰教成为爪哇最大的宗教之前,印度教和佛教是当地的两大信仰。

和公元八百年启迪了婆罗浮屠(第59节)的佛教、创造了《摩诃婆罗多》的印度教类似,伊斯兰教也是通过将印度尼西亚与中东及印度相连接的海上贸易路线传入爪哇的。爪哇的统治者很快发现了成为穆斯林的优势:除了宗教本身的吸引力外,它还让爪哇与当时的伊斯兰世界的贸易往来更便利,同时也有助于处理与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印度这两大穆斯林势力之间的外交关系。这一新宗教在众多方面都为爪哇带来了巨大改变,但就整体而言,爪哇本地的文化与信仰并未完全被伊斯兰教取代,而是逐渐将其化入了自身。

对此,新上任的伊斯兰统治者似乎泰然接受,他们时常光顾皮影戏院欣赏那些一如既往流行的印度教故事。观众始终能一眼认出比玛的皮影。他在《摩诃婆罗多》中是五个英雄兄弟中的一个(你可以通过网上的动画了解他们的战绩),是他们中最伟大的战士。他出身高贵,个性坦率,像天神般强壮,据说力气与一万头大象相当。他同时也爱开玩笑,还是个手艺高超的厨师。他用如利爪般尖利的指甲碰一下敌人就能置其于死地。

皮影戏中通常以红脸来表现恶毒与残忍的反面角色,而比玛的黑脸则代表了内心的镇定与沉着。它的外形表明伊斯兰教元素已经融入了传统的印度教艺术,就这一点,只需将爪哇皮影和附近巴厘岛上一直保持着印度教信仰的皮影进行对比便一目了然了。爪哇岛的皮影比玛长着漫画式的鼻子,手如鸟爪,而巴厘岛的则具有比较圆润自然的面部特征,其四肢与身体的比例也更切合实际。如今,很多爪哇人都认同这些差异是宗教因素造成的。爪哇的穆斯林工匠特意对传统的印度教皮影的形态做了改动,以回避伊斯兰教不能为人与神制作肖像的禁忌。据说,在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时有人一度试图禁止皮影表演,是著名的穆斯林圣人苏南·吉里想出了这个改变皮影外形以免犯忌的妙计。这个皆大欢喜的折中对策也许可以对这张皮影古怪的外形做出解释。

博物思史——皮影戏偶比玛

来自巴厘岛的皮影“比玛”面部较自然

今日的印度尼西亚有两亿四千五百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在那里,皮影表演仍然十分活跃。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作家欧大旭陈述了现代皮影戏的作用:

如今大家仍然密切关注皮影表演的内容。这种艺术形式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新用途。虽然皮影戏的主体仍取自《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但年轻几代的皮影艺人常常会在表演中加入生活化的幽默内容,偶尔也会对印度尼西亚的政坛进行粗俗的评论。这一点在其他地方很难复制。我记得一九九七年经济危机过后,在雅加达上演了一出名字大致可译为“昏睡的舌头”或“沉默的舌头”的独角戏。时任总统的哈比比被塑造成一个名叫噶冷的滑稽角色,他身材矮小,眼睛细而亮,为人无比真诚但总是事倍功半。因此,从多个方面来看,皮影戏都已经成了针砭时弊与政治的源头,这一形式是易于审查的电视、报纸和广播所难以实现的。皮影戏拥有更强的可塑性,更容易接触到普通老百姓,因此也更难为政府所控制。

然而会利用皮影戏影响力的不仅是在野党。前总统苏加诺,即二战后摆脱荷兰统治而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第一任总统,也喜欢和皮影戏角色扯上关系。他尤其爱以比玛这正义而强大的战士形象自居,爱和普通百姓一样说话,不使用精英的话语。他也常被喻为操控印度尼西亚人的皮影艺人,他替他们发声,带领他们走进新的国度,引导他们写下民族史诗,在一九六七年被罢免前,他在领导印尼的二十年间正是这样做的。

然而这张皮影为什么会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呢?答案也仍旧在于欧洲政治。一八一一年至一八一六年间,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抗击拿破仑治下法国的战略之一,英国占领了爪哇。到任的英国新总督莱佛士爵士(也是其后新加坡的“发现”者)是一位严谨的学者,对各时期的爪哇文化都抱有相当的热情(第59节)。和历任爪哇统治者一样,他在赞助皮影戏表演的同时也收集皮影。这张比玛便是他的藏品。英国的短期统治也能解释另外一个现象——在穆斯林的雅加达,年幼的奥巴马在街上看到印度教神时所乘坐的车靠左行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qkz/1713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