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文艺复兴

文明启示录——伊斯兰世界

历史大观园 文艺复兴 2020-07-01 11:46:33 0


从先知穆罕默德时代起一直到公元1700年左右,历史进程与穆斯林的预期大致相符。尽管从750年起,穆斯林遭遇政治解体,1258年成吉思汗的铁骑攻陷巴格达,但穆斯林宣教者和统治者仍继续将新土地纳入伊斯兰国度。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从未失去任何大块或重要领土。一千多年来,在与欧洲基督徒的边境战争中,在亚非两洲与印度教徒及其他非伊斯兰教徒的斗争中,都是穆斯林占据上风。

穆斯林军事实力的衰败

因此,对穆斯林来说,公元1700年后政治军事局面的突然失衡不啻为重大打击。1699年,奥斯曼帝国不得不向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屈膝求和,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拱手相让。奥斯曼土耳其人被迫向强大的基督徒军队做出战略性撤退,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不久之后,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开始走向衰败。1707年,奥朗则布去世,暴乱四起,帝国风雨飘摇。自此之后,莫卧儿国力再未恢复。整整半个世纪后,英国商人拥有印度全境最强大的军事实力。莫卧儿皇帝变成东印度公司的傀儡。穆斯林再也无力统治印度,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第三大伊斯兰帝国是位于伊朗和阿塞拜疆的萨法维王朝。从1709年起,阿富汗发生暴乱,萨法维王朝土崩瓦解。政治乱局下,俄罗斯甚至连英国情报人员都开始干预萨法维政治。虽然穆斯林老式骑兵仍英勇果敢,风驰沙场,但决定其胜负的弹药补给越来越靠外国供应,尤其是基督教国家。原有实力和自主性荡然无存,无可挽回。

在这些戏剧性的军事政治挫折背后是草原武装的失势。他们不再是欧亚势力平衡中的主要力量。与其他文明不同,穆斯林对草原民族持开放态度。他们之所以在印度和欧洲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草原武装力量从中亚到欧亚大陆边境的迁徙途中同非穆斯林异教徒展开圣战,捞取丰厚战利品。但到后来,骑兵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穆斯林大帝国凭依的所有军事政治传统过时无效。

土耳其禁卫军

在伊斯兰国家中,只有奥斯曼帝国下大气力装备火炮,打造高效步兵。在苏莱曼一世时代,土耳其禁卫军火力强大,军纪严明,立下赫赫战功。但后来,这支部队不再从巴尔干半岛基督徒村庄招募新兵,战斗力不敌欧洲部队。原因是,在原有征兵政策下,村童应征入伍,就此离开故土,没有家庭羁绊,能够接受严苛纪律约束。而且身为苏丹奴隶的他们,深知自己接受训练的目的就是全力效劳苏丹。但到了1638年后,禁卫军从部队子弟中征募新兵,性质随之快速发生改变。而且,苏丹发放的兵饷不足以维持日常开支,禁卫军不得不在冬季赋闲时节从事各种手工贸易,以贴补生活。

不久之后,他们和城镇里的穆斯林工匠打成一片。到1700年,或1750年时,来自欧洲行省的很多穆斯林手工艺人也在禁卫军当差。军职变成了自由买卖的商品。很少有人去核查入职者是否接受过军事训练,是否服从军纪。禁卫军战斗力受损,但却掌控了苏丹及其大臣。为保护自己的特权和传统,他们随时准备暴动夺权,绝不容许任何新武装与自己分权。

印度军队

有奥斯曼例子在先,其他穆斯林统治者自然不愿意组建火力强大的步兵武装。莫卧儿帝国和萨法维王朝都无动于衷。与旧制度下的欧洲军队相比,莫卧儿军备匮乏,训练不力,无帅少将。但武装欧洲火炮、穿上制服、配备教官之后的印度士兵也极具战斗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一点为英国东印度公司顺利执掌印度创造了可能。十几个从大不列颠群岛来的公司职员就能以欧洲方式组建印度军队。到1763年时,这支部队成为印度有史以来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中部的印度教徒叛军——马拉塔人也削弱了莫卧儿国力。锡克人在印度西北部独立。地方总督虽然在理论上接受莫卧儿皇帝的任免,但实际上也处于独立状态。印度北部频遭洗劫,先是有伊朗沙阿纳迪尔沙率军而入,后有阿富汗突袭武装越山而来。

内有印度教徒兴兵作乱,外有阿富汗侵略突袭,很多穆斯林王公不得不求助英国保护。为此,东印度公司执行“间接统治”政策,即保留现有政权和税收体制,但参与政事。在多数情况下,英国人给出的建议都会付诸实施。这种政策一举多得。东印度公司没花费多少钱就打开了贸易之门,很少遭到当地人反对,维持了和平局面。

但天鹅绒手套里的那只铁手时不时就会伸出来。1818年,马拉塔人要求独立,遭英军镇压,自此再未能成气候。1839年至1842年间,英军越过印度西北边境,入侵阿富汗,贯彻东印度公司意志。当时,曾经不可一世的莫卧儿帝国变成一道影子,穆斯林在印度的统治权化成一具空壳。穆斯林王公及其附庸不得不恭顺屈服。大多数印度教徒政治惰性强,对此无动于衷。在他们看来,外国主子换来换去没什么区别。在英国人眼中,只要能保证印度兵军纪不松弛,英国在印度的地位就无可撼动。

俄罗斯国力的增长

在中亚和原属萨法维王朝的土地上,阿富汗人、乌兹别克人、波斯人、哈萨克人、卡尔梅克人和阿塞拜疆人进入混战状态。纳迪尔沙(在位时间1736年—1747年)等胜出者快速建立庞大帝国,但也很快覆亡。

自此之后,俄罗斯向南挺进,乱局进一步升级。1723年,俄罗斯军队向南远征,将彼得大帝的威权扩展到里海南岸。随后,俄罗斯不时撤军。但不论进退与否,总对俄罗斯有利。因为进退之中,俄罗斯军队不断和欧洲对手过招,战略战术得到磨炼,所以比中亚的穆斯林势力更强。

俄罗斯南扩行动中的主要里程碑有:1800年吞并格鲁吉亚;1849年占领咸海以南的阿姆河流域。最终结果是,1850年后不久,俄罗斯边境延伸到中亚,与中国接壤。阿富汗和波斯(今伊朗)成为两国缓冲地带,将俄罗斯边境与英国在印度西北省份的势力边界隔开。在阿富汗和波斯两国,部落酋长挑拨俄罗斯和英国情报人员关系,因此诈谋横行,暴乱不断。虽然原有的部落生活没有中断,但到1850年时,这个曾经是世界交叉路口的地方变成了穷乡僻壤,与一切重大事件隔绝。

奥斯曼撤退

奥斯曼帝国情况更复杂,但也处于节节败退之势。1699年,奥斯曼割让匈牙利给哈布斯堡;1718年,割让巴尔干半岛给奥地利。但公元1739年至1740年间,奥斯曼暂时扳回军事败局。因奥地利将领鲁莽行军,土耳其人赢得几次战役。但这些胜利对土耳其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们错误判断形势,以为自己打胜仗的原因是对原有军事建制的微调。只要如法炮制就能对抗欧洲军队。所以,在随后的二十五年里,奥斯曼帝国没有推行军事改革。当俄罗斯打完七年战争,又养精蓄锐,于1768年入侵奥斯曼时,土耳其人仓皇临阵,措手不及。俄罗斯大获全胜。1774年,双方签订《库楚克—凯纳吉和约》,俄罗斯控制黑海,获得黑海海峡自由通行权。

面对打击,土耳其人无力回应。有人认为,应该在欧洲国土上推行军事改革,但因禁卫军暴动无疾而终。地方总督拥兵自立。塞尔维亚人、希腊人和阿拉伯人奋起反抗。奥斯曼帝国似乎时日无多,进入弥留之际。

因欧洲强国外交干预,奥斯曼帝国才免于覆亡,将国运维持到了1918年。法国和英国先后向土耳其人伸出援手。方式有以下几种:发出外交照会、派出战舰、提供军事咨询。虽有此援助力度,土耳其人仅取得了有限成就。奥斯曼帝国的边缘行省或是独立1809年埃及独立;1830年希腊独立),或采取自治1815年塞尔维亚自治;1828年罗马尼亚自治)。其疏于管理的省份——阿尔及利亚于1830年被法国吞并。不过,在此期间,苏丹对帝国剩余版图的统治权得以巩固。1826年,禁卫军被毁,新军建立。1839年,苏丹宣布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土耳其人借鉴欧洲做法,实施法律行政改革,但从未取得实效。

文明启示录——伊斯兰世界

如何借鉴欧洲?奥斯曼帝国风格
左图是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三世。1789年至1807年间,他因建立欧式新步兵,损害禁卫军特权地位,而遭到杀害。实际上,从他授意画家创作这幅肖像画本身就可以看出他对传统的叛离。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他披的斗篷与欧洲国王相仿。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服饰不合伊斯兰先例。但他的盘腿坐姿却是伊斯兰统治者上朝时的典型体态。毕竟,塞利姆三世并没有打算大量借鉴欧洲思想。

穆斯林改革运动

多数穆斯林对效仿西方怀有很深的疑虑。效仿西方与他们内心深处的信仰相左,实际上就等于承认伊斯兰不是真正的信仰。而体现伊斯兰教教旨的伊斯兰教教法不允许虔诚穆斯林效仿欧洲法律习俗。所有穆斯林都相信,安拉统治世界,并将意志向穆罕默德揭示,抛弃古法愚不可及。当然,虔诚穆斯林身上也有缺点,因此激怒了安拉,让他不再青睐穆斯林。该怎么办?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回归先知时代的执着与严谨,完全遵从伊斯兰教教法,耐心等待安拉重施恩典。

艺术和文学

在这种情况下,期望伊斯兰世界出现重要的新文学艺术形式是不现实的。政治动乱之中,没有人关注原有形式是否维系。艺术家、建筑师、诗人无法靠官方赞助创作作品。但正所谓利弊相连,传统模式的崩溃为崭新的开始创造了条件。比如,阿基夫帕夏1787年—1845年)重塑奥斯曼土耳其语,使其更接近日常用语。阿基夫帕夏虽然在文学方面未取得卓越成就,但他将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剔除出土耳其书面用语,开创了今日土耳其使用的文学语言。

穆斯林宣教活动

1700年至1850年间,穆斯林虽然在伊斯兰腹地时运不济,但稍可安慰的是,伊斯兰宣教活动仍然在非洲和东南亚取得成功。个人和小团体,尤其是初涉贸易领域的人感到伊斯兰律法很有用处。伊斯兰教为他们踏入大千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19世纪90年代前,欧洲商业活动尚未发挥重要作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阿曼人便以桑给巴尔群岛为基地,活跃于东非奴隶贸易中。在印度洋彼岸,马来海盗和商人往来于中国南海上,同棉兰老岛、婆罗洲等周边岛屿开展贸易。和几个世纪前的先人一样,这些商人扮演着伊斯兰教宣教者的角色。印度洋曾是穆斯林的势力范围,现在却已完全自治。因此,这些地区虽然皈依伊斯兰教,也只能算是品质不佳的替代品。不论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穆斯林江河日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qkz/1692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