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文艺复兴

文明启示录——非洲和大洋洲

历史大观园 文艺复兴 2020-07-01 11:46:19 0


1500年左右,欧洲探险者开放世界各大洋,改善全球交通条件。这意味着,那些与海岸线仅咫尺之遥的简单社会面临着和北美印第安人一样的危险。但距离造成的障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克服,尤其是在小岛星罗棋布的太平洋上。公元1700年以前,这里大体处于未开发、未受干扰状态。澳大利亚北海岸遍布红树林沼泽,无法通行,也与外界隔绝。除了距离、沼泽地造成的障碍外,还有冰雪障碍。北极圈沿海地区冰雪覆盖。英格兰商人从1553年起和1670年起分别在白海和哈得逊湾有过一些活动。在这些地区,古老的狩猎采集社会生活照旧,几乎没有受到外界干扰。

非洲和奴隶贸易

非洲大陆情况更复杂。除尼罗河外,探险者不能驾船深入非洲腹地。原因是,在非洲所有河流的河口附近,河水湍急,不利航行。更严峻的问题是,黄热病、疟疾、昏睡病等热带疾病有致命危险,外来人口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性命之忧。当地人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对这些病产生了一定抵抗力,而新来者并不具备这种抵抗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非洲与美洲刚好相反。在美洲,土著人对欧洲人和非洲人带到新世界的疾病没有抵抗力,所以在跨洋交流开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遭遇人口骤减。

从远古时代起,这种疾病模式上的差异就对非洲历史有根本意义。这意味着,从撒哈拉沙漠以北闯入的陌生人不能制伏有丰富抗病经验的当地人。就算是当地人组织程度不高,装备条件不好,也是如此。因此,非洲人仍然是非洲人,完全能够自主掌握命运和历史发展范式,这是美洲印第安人所做不到的。

毋庸置疑,非洲人口承受的疾病重负既对他们形成了保护,又给他们造成了障碍。比如,携带疟原虫的人不能像健康人那样卖力工作,生产效率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虽然有此重负,在葡萄牙人首次来到西非海岸时,西非和东非王国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更不用说北非的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1418年至1486年间,葡萄牙人完成了西海岸全线探险活动。在这几十年中,非洲贸易增长,王国兴起,与外界联系增多。

1499年,葡萄牙人绕非洲航行一圈,发现非洲海岸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传说中遍地金银的印度群岛上。不过,他们也在非洲设立了不少海岸驿站(有的驿站建在离岸海岛上),与当地人发展贸易,劝其改信基督教。非洲和欧洲文化新边境由此形成。这一边境从直布罗陀海峡一路延伸到非洲东海岸中部。

这一新边境是对非洲和穆斯林之间原有交会区域的补充。穆罕默德(卒于632年)在世时,伊斯兰教不仅传遍阿拉伯本岛,也传到了非洲。到700年时,整个北非变成伊斯兰国度。与此同时,穆斯林商人沿东非海岸开展贸易。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伊斯兰世界和非洲内陆的联系变得愈发重要。一个重大里程碑是,1076年,摩洛哥穆斯林征服西非的加纳。之后,西非多数王国的统治者都变成了穆斯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使西非和伊斯兰世界腹地保持了密切联系。

另一股迁徙和文化影响巨流激荡在撒哈拉以南的开阔草原上。1504年,信仰基督教的努比亚王国覆灭。此后,游牧部落自西向东迁徙。穆斯林趁机将非洲之角到大西洋海岸全线牢牢控制,但无力制御东非稀树草原地区。部分原因是,东非采采蝇传播的昏睡病形成了一道有力屏障,外人无法从海岸穿越进入内陆。不过,1100年后,位于非洲南部内陆地区的津巴布韦仍建起了强大王国。津巴布韦统治者向东海岸的穆斯林城市出口黄金和象牙。但与西非情况不同的是,他们仍保留异教信仰。

在政权兴起以及支撑皇宫官吏的贸易和战争方面,我们对非洲内陆其他地方了解甚少。但在1483年,葡萄牙人第一次来到刚果河口时,发现这一地区建有数个强大王国。其中几个很可能刚建立不久。再往南去,生活着迥然不同的民族。桑人(又称布须曼人)和科伊科伊人(又称霍屯督人)仍过着狩猎游牧生活。在班图语族非洲黑人到来前的几百年里,他们一直处于撤退状态。班图人以农耕放牧为生,知道如何制作铁器。他们不仅修建了宏伟的石头防御工事,还擅长开采冶炼矿石。津巴布韦的班图人就是这样。

外界对非洲的最初印象是,这个大陆盛产黄金、象牙、盐和奴隶。但给欧洲人和美洲人留下永久意识印记的却是奴隶贸易。非洲奴隶贸易由来已久,公元1500年后达到鼎盛发展阶段。在伊斯兰世界,非洲黑人一般充当家奴,间或担任要职,比如,奥斯曼帝国苏丹后宫总管。但在16世纪,奴隶贸易规模扩大,重要程度上升。当时,欧洲殖民者先后在巴西和加勒比群岛发现了糖料种植法。糖料生产需要投入巨大劳动力。从收获茎秆,到加工汁液变成结晶,再把成品运输到遥远的市场,全程需要众多劳动力参与。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疾病来袭时脆弱不堪,殖民者完全没有办法强迫他们在糖料种植园劳动。但非洲人习惯了旧世界的各种疾病,甚至比欧洲人还有抵抗力。非洲的热带传染病越过大西洋传到欧洲,有很多欧洲人染病身亡就是明证。因此,从16世纪20年代起,欧洲人开始向新世界输入非洲奴隶,开垦糖料种植园。

最初,奴隶贸易规模不大。公元1700年前,主要集中在安哥拉。因为从安哥拉越洋,正对面的巴西就是奴隶劳动力需求最旺盛的地方。随着糖料生产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非洲奴隶被运送到新世界。渐渐地,加勒比群岛和巴西糖料种植区内居住的大部分人口都是非洲奴隶的后裔。后来,北美大陆的烟草和棉花种植业开始依赖黑人劳动力。北美南部的英国殖民地上生活着大量黑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欧洲殖民扩张与非洲奴隶迁居运动同步进行。

欧洲人习惯以拯救灵魂为由捍卫奴隶贸易。因此,来到新世界的非洲奴隶一般都会接受洗礼,变成基督徒。但洗礼洗不掉奴隶身上的文化传统。1492年后,非洲人、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都走进了美洲文化和民族交会圈中。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奴隶贸易在某些年份里造成了毁灭性影响。突袭者以海岸城市为据点,远入内陆劫掠奴隶。很多受害者在锁链加身、被送往海岸或上船之后即已死亡。搜寻奴隶的这些人暴力迫使原来与世隔绝的群落与外界接触,毁掉了无数村庄。到1700年时,多达190万非洲人被贩为奴隶,运往新世界。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整个非洲大陆遭受人口灭绝。在这里我们也顺便了解一下伊斯兰世界的奴隶贸易情况。公元1500年后,被贩往伊斯兰世界的非洲奴隶人数似乎也有所上升。但当地禁止家中男奴结婚生子。因此,伊斯兰国度没有出现新世界那样独具特色的黑人社群。

为什么奴隶贸易越来越频繁,非洲人口却没有减少?原因之一是,非洲从美洲引进粮食作物,食物供应量增加。这些作物中,以玉米最受重视,最终成为非洲主粮。木薯、花生和甘薯在西非也具有重要地位。没有人知道这些新作物究竟是在何时从沿海地区传入非洲内陆的。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在食物供应增多、人口增加与奴隶贸易人口损失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我们只能说,因为美洲高产粮食作物传入非洲,非洲人口在被贩为奴隶的同时保持在应有水平。两者互相中和,使得非洲人能在军事化、商业化程度逐渐加深的社会大背景下存活下来,并保持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欧洲人和亚洲人不耐受热带疾病,无法在非洲内陆生存,奴隶劫掠和运输到岸的权利一直掌控在非洲人手中。统治者和商人以奴隶为交换手段,进口欧洲布料、铁器和火炮。火炮改变了非洲战争和奴隶抢劫手段。不过,老式骑兵仍在非洲大陆长期存在。部分目的是满足奥约等宫廷的仪式需求。奥约位于今天的尼日利亚西部。

虽然贸易网络扩大,遍及非洲大陆,各种各样的政权和民族积极与非洲开展贸易,但非洲人仍保留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和技艺。即便是那些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非洲人也仍然守护着地方风俗。非洲艺术就是地方传统和技艺保持连续性的鲜明例证。非洲人取材人和动物形象,制作面具和雕塑,用于宗教仪式。其轮廓内涵难以为现代博物馆游客所理解,但这些作品仍在观者心中唤起强烈的美感。在信仰异教的非洲地区,艺术风格千差万别。与伊斯兰世界联系紧密的地区以伊斯兰艺术为标准形式。原因是,到1500年时,北非、西非稀树草原和东非海岸成为伊斯兰世界组成部分。这要归功于穆斯林商人的宣教活动。因此,随着贸易联系不断扩大,伊斯兰教信徒人数在广阔的非洲大陆持续增加。相比之下,基督教传教活动进展不大。不过,在欧洲影响力集中的西海岸,也有一些人改信基督教。

欧洲人仅在非洲大陆最北端和最南端建立了殖民地。这些地区气候较为凉爽,热带病患病率较低。1652年,荷兰人在非洲最南端的开普敦建立了海岸驿站。1700年,荷兰农民和牧人向内陆迁徙,用暴力夺取了科伊科伊牧民定居点。1830年,法国在阿尔及利亚建立殖民地。在此之前,非洲其他地方仍完全是非洲人口生活地。

总而言之,在1500年至1700年间,非洲与世界联系愈发紧密,既受其利,又承其弊。欧洲地理大发现后,非洲实际上处于两面夹击之中。一面是,不断向北部和东部扩张的伊斯兰世界;另一面是,不断向美洲和印度洋扩张的欧洲世界。从1520年起,奴隶贸易越过大西洋,将大量黑人输送到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非洲本土与外界的远距离联系愈加紧密,社会变化加速,美洲粮食作物提供了食物新来源,伊斯兰继续保持拓展之势。当然,非洲从来没有与世界其他地区完全隔绝过,但在公元1500年后与世界经济体系越来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热带疾病肆虐,异族殖民不利,非洲人能够主导自己事务,建立王国,开展贸易,在与外界打交道时占据主动优势。简而言之,非洲能够完整保留自身特色。而美洲,因大西洋彼岸欧洲殖民者的闯入,经历了人口剧减,文化连续性无以为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qkz/169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