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玛雅——探秘科潘遗址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28 22:06:53 0

关键词:科潘遗址/石碑雕刻/建筑装饰

公元前200年10世纪

曾为玛雅王国首都的科潘,遭受了千年河水的冲刷,如今的遗址虽然没有当年那样辉煌壮丽,但从那浩大的建筑工程、精美的石碑雕刻以及丰富的墓葬物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窥见这个古老都城当年的盛况。这里的一花一木、一屋一石,仿佛都在轻声低吟一阙长歌,告诉我们这座都城的兴盛与没落。只是,这歌声的含义我们至今无法全面解读,只能继续寻觅与探索。

曾经的都城

科潘位于洪都拉斯的西部边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它的卫城俯瞰着科潘河。科潘河灌溉着这片平原,但每到雨季,它又淹没这一地区,在几个世纪中冲毁了不少建筑。现在,河流的冲刷仍然在毁坏着科潘城的建筑。为了保护科潘古城遗址免遭水患,洪都拉斯政府计划对科潘河进行改造。河流的冲刷也给考古工作带来有利的一面,它为考古学家提供了科潘卫城垂直的地层学区域。

这些地层的暴露说明了中心地区的台阶、金字塔、宫殿都是人工堆积起来的,为了建造中心区那高30米、占地3.5公顷的高台,玛雅人必须堆积100万立方米的土与碎石。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这一事实来看,古典时期的玛雅城市一定是处在城市首领的高度集权之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调动成千上万的人力和巨资来完成这样的土木工程。据统计,科潘最高的金字塔高出河面38米。

闻名遐迩的石碑雕刻

作为著名的玛雅城市之一,科潘闻名遐迩的声誉主要来自它的石碑雕刻。那近乎圆雕、精致华美的石碑不仅赢得了艺术家的高度评价,而且也引起了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浓厚兴趣,因为它们提供了玛雅纪年学最可靠的资料,这些石碑真实地记录了485年至801年科潘城的历史。

玛雅——探秘科潘遗址

1570年,迭戈·加西亚·德·帕拉西奥发现了科潘古城遗址,但是直到18世纪时,这座古城才被发掘出来。科潘古城是玛雅人的一座重要城市,不过早在10世纪的时候它被废弃了。这是科潘古城遗址中的石雕。

科潘城的石碑竖立在卫城北面的广场上,这个广场占地约3万平方米。它的南面是一座著名的球场。石碑用高5米~10米的整块巨石刻成。像绝大部分的玛雅石碑一样,科潘石碑是用绿色的火山石刻成的,火山石那密实的纹理使雕刻家可以在上面精雕细琢,并将表面打磨光洁,使雕刻闪烁着像金属一样的光泽。

科潘石碑的特点是浮雕装饰浑圆饱满,几乎改变了石块本来的形状,使石碑更接近圆雕的形式。雕像具有非常写实的面部刻画和华丽而复杂的服饰,由于其细节过于繁缛,装饰因素突出,常令人联想到17世纪法国宫廷的巴洛克艺术风格。每一块石碑上的人物都极有个性,好像是一些具体人物的肖像。比如,铭文记载,有的人因父辈与外族通婚而具有异族血统,在他们的石碑雕像上就明显具有异族的相貌特征。有的人物面部像女性一样细腻圆润,而有的人却瘦削而棱角分明。

此外,年龄和性格也各有不同,有的长须垂胸老成持重,有的却是翩翩少年稚气未脱。但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物都表现得极为安详静穆。他们被刻成正面直立、动作对称、身材高大、仪表高贵、神态庄严、衣着华丽的形象。人物佩戴着用宝石做成的胸饰、手镯、脚镯,腰间垂下长长的饰带。最突出的是高耸的头饰,有的头饰是用重叠的动物头骨做成,有的则是对称的两条盘绕着的大型羽蛇。高耸而复杂的头饰更增添了人物的隆重气氛。雕刻家一方面以极为简洁的写实手法刻画了玛雅王者光洁的面孔,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地表现人物各个细部的装饰,重叠的饰物达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这种主体单纯而陪衬部分繁复的处理方式与西方绘画中的强调主体的处理恰恰相反,但这种处理方法的惊人之处在于使人们的目光很容易被吸引到光滑、平静的面部,这种对比手法同样使脸部成为观众注视的中心。面部的光洁与装饰物的堆积形成最强烈而奇妙的对比。

玛雅——探秘科潘遗址

洪都拉斯科潘玛雅遗址的石碑(编号F)背面

科潘球场

科潘的建筑以球场最为著名。在美洲印第安人中,球类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体育锻炼或娱乐活动,而是一种宗教仪式。球戏是一种艰辛的格斗,它有严格的规则。球员带着沉重的防护盔甲上场,在比赛中,用肘部、膝部、头部击球,使沉重的实心橡胶球穿过固定在球场两侧墙上的石环。竞赛中,失败一方的球队队长成为宗教仪式中的杀祭牺牲品,杀祭就在球场进行。科潘球场规模虽然不大,却在仪式中心的建筑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位于大广场与卫城之间,是科潘最好的建筑。

球场的两边微微向内倾斜,东边稍高,西边稍低,中间是长方形的平地。北端的正中有一高石碑,中轴线上还安放着标志赛球双方界限的圆形石板。球场建于541年至公元8世纪,其间进行过不断的维修。

石阶上的玄机

球场的东南方有著名的象形文字石阶。这是被考古学家命名为26建筑的阶梯,它共有63级,上面刻有约2500个象形文字,边缘有雕塑栏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玛雅石刻铭文。据考古学家考证,象形文字石阶建于科潘第十五代王烟贝王时期,是烟贝王为纪念其先王伊米斯王和他的继任者而建的,铭文记载了先王们的业绩。

1989年,科潘卫城考古工程队以及各国的考古研究人员在象形文字台阶处打洞,用以测试建筑下层结构。在台阶下的17米深处意外地发现一个墓穴,里面有人的骸骨、陶器、抄本、玉器等。据考证,墓主人死时30岁~40岁,为男性。从他被葬在象形文字台阶下可以推知他是玛雅王之子或兄弟。在这一王室陵墓中出土了精美的玉石制品,如玉雕耳坠,将玉石雕成一朵盛开的花和下垂的花蕾。此外,还有玉雕贵族小像和猫头鹰穿成的项链,猫头鹰是冥界和死亡的象征,这一形象的出现说明该饰物是专为死者而制作的。

浮雕的魅力

科潘的建筑装饰雕刻也以其繁缛、紧密和堆积特征显示出“巴洛克”趣味。造型饱满有力的高浮雕布满了建筑的外墙,仿佛要破壁而出,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厚重,明暗关系更为丰富。如一座神庙的门洞,在石砖砌成的墙两边各跪着一个力士模样的人,他们像是守卫在大门的两侧。他们的脚下是巨大的骷髅头,象征着冥界与死亡;他们的头顶上是一条双头羽蛇,它的头伸向门的两边,身体盘绕着构成门楣。这种人、蛇和骷髅组合在大门的两侧的图像,象征着拥有神性的力士、冥界的神灵和天上的神,他们同时守护着这座建筑。这种组合充满神秘色彩,同时又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使神庙具有更为沉重压抑的气氛,这种雕刻与古西亚的亚述王宫门口的半人半兽的拉马苏雕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浮雕由巨大的石砖砌成,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服从于石砖的方形。艺术家在雕凿中尽可能用直线来表现对象,在转折处刻成近乎方形的圆角,使浮雕更为饱满和粗壮。尽管如此,浮雕并不给人以僵硬呆板之感,盘绕的双头羽蛇的身体弯曲变化犹如暴风雨将临的天空中的乌云翻滚,充满着动势。

科潘的雕塑代表了由浮雕向圆雕艺术过渡的阶段。建筑装饰雕刻有的已呈现出这种特点,一些建筑角部的装饰已脱离墙面而成为圆雕。如现藏于洪都拉斯科潘博物馆的玉米神头像和贵族头像,原来就是装饰建筑用的。从头像本身来看,除了眼睛轮廓有线刻的意味外,人物的脸部、头颈的处理完全像独立的雕塑,尤其是那微张的嘴,弯曲的嘴唇轮廓线的变化显示了人物的一些个性特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564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