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帝国时代

博物思史——婆罗浮屠佛陀头像

历史大观园 帝国时代 2020-07-01 20:16:05 0

博物思史——婆罗浮屠佛陀头像

石制佛陀头像,来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公元七八○年至公元八四○年

让我们沿着千年前的那条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贸易路线追溯。本节介绍的这件石制佛头能帮我们了解当时跨越中国海和印度洋的巨大贸易网络,这张网络使东南亚的居民得以交换商品,交流观念、语言和宗教。佛头来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婆罗浮屠,地处赤道以南仅几度的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那是一座巨大的方形底座的阶梯状金字塔建筑,饰有上千块浮雕与数百座佛像,以石头堆砌出一个佛教徒眼中的世界。参拜者攀爬台阶的过程也是一趟心灵之旅,象征性地从现实世界迈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在富饶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爪哇岛上,婆罗浮屠的遗址作为一个典范,让我们了解佛教如何借助海上贸易走向外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阶梯金字塔形的婆罗浮屠位于岛中央的火山平原上,共计使用了超过一百五十万块石头,大约修建于公元八百年。它共有七层,往上逐级变窄,下四层为方形,上三层为圆形,顶部则是一座圆顶佛塔。

在沿着台阶逐渐攀爬的过程中,参拜者也会走上一条心灵净化之旅。最底层的浮雕表现了充满烦恼与缺憾的人世间的痛苦与无常,以及对通奸者、杀人犯和盗贼的惩处,犹如但丁所描述的罪行及其无法逃脱的惩罚。上层的浮雕则是佛陀在俗世时的写照,他超脱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放弃了王子身份和荣华富贵而去修行,最终大彻大悟。之后则是佛陀的各种雕像,作沉思或讲法状,引导信众继续涤去俗念,实现精神超脱。 

十六世纪,伊斯兰教成了爪哇岛上最大的宗教,佛教圣地婆罗浮屠被废弃,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丛生的草木将其完全遮盖。直到三 百年后的一八一四年,它的第一位现代访客才让它重现于世。这位到访者是英国驻当地的行政长官、学者和军官莱佛士爵士,自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赢得此岛之后,他便被派来担任副总督一职。他对当地人文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在听说有一座“雕像山”后立刻派遣人马去调查。传回来的好消息让莱佛士决定亲自探访这片在当时被称为婆罗婆罗的遗址:

婆罗婆罗是令人倾倒的艺术杰作。它占地面积广,部分为繁茂的热带草木所掩盖,每个局部都精细华美,整体又呈现出对称与和谐。雕像与浮雕数量之巨、造型之生动,以及它们此前从未被研究、记录和描绘的事实,让我们连连称奇。

这处古迹曾遭受地震的严重毁坏,还有相当一部分被掩埋在火山灰之下。即使到了今天,也仍有许多残石成排散落在遗址周围,掩映在野草与百花之中。不过,当时的莱佛士仍然惊喜万分,他敏锐地意识到遗址的建筑价值与艺术成就,并带走了两个掉落的佛头。 

莱佛士的发现让世人对爪哇历史的了解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自婆罗浮屠后,他又发现了岛上重要的印度教遗址,这两种宗教都一度在岛上盛行。他想说服西方世界,爪哇岛上实际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博士也有一样的看法:

莱佛士信仰“文明”这一概念,他虽未提出过文明的定义,但提到过数条标准:一是拥有文字系统,二是社会奉行等级制度,三是拥有复杂石制建筑。因此,你大可以将婆罗浮屠看作爪哇拥有灿烂文明的标志,其程度应该不亚于同一时期的希腊与罗马帝国。他向大英博物馆捐赠的私人藏品和撰写的《爪哇历史》一书,都是为证明这一观点所做的尝试。

博物思史——婆罗浮屠佛陀头像

婆罗浮屠布满了佛陀雕像与浮雕

莱佛士的藏品包括婆罗浮屠的两尊佛头和些许碎石,以及为数不多的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艺术品。还有一些藏品则展现了他在爪哇居住时期当地文化的面貌。他选择的藏品很特殊,因为他希望这些藏品本身便能证实爪哇文明的发达,让人了解到爪哇文化是南亚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人应该将其与自己的文化一视同仁。莱佛士意欲掀起一场文化的革命,让世人了解世界历史并非以地中海文化为中心,亦并非以其为巅峰。 

莱佛士在婆罗浮屠捡拾的佛头中的一个,如今被摆放在大英博物馆东亚厅爪哇区。它比真人头略大,双眼低垂呈冥思状,嘴角一抹经典肃穆的浅笑,螺发紧紧贴在头上,过长的耳垂表明长年悬挂沉甸甸的金耳环,是他成佛之前尊贵的王子身份的体现。它让我们立刻联想到印度西北部第一尊以人形出现的佛陀雕像(第41节),其制作时间比这一座早了近五百年。莱佛士熟谙印度文化,清楚婆罗浮屠的佛像乃至爪哇文化都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文化交流可以上溯到婆罗浮屠落成约一千年之前。早先人们以为它是印度入侵或人口迁徙的结果,近来才发现它始于一条伟大的陆路与海路并举的运输网络,由此,人口和商品得以流动,技能、观念与宗教也随之扩散。正是这张贸易网将佛教带到爪哇:先沿着丝绸之路到达中国、朝鲜与日本,再乘船渡过南亚大洋到达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但佛教一直不具有排他性,因此几乎在修建婆罗浮屠的同时期,雄伟的印度教庙宇也在附近以同等规模拔地而起。 

此等建筑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人力在爪哇不成问题,而当地土地肥沃,一向富庶,公元八百年前后更是富极一时。除了农业的发达,它也是国际贸易中关键的中转港口,尤其是包括丁香在内的各种来自更遥远东方的香料,在这里停靠后被运往中国以及印度洋上的各个国家。 

婆罗浮屠的某一块浮雕上刻了一艘公元八百年前后的船只,这是对海路贸易最直接生动、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浮雕所用的技法高明,造型生动,刻痕极深,充满活力乃至幽默——画面最左端的船头之下,有一位船员死死地抱住船锚。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可视的证据,让我们了解当时已有足以胜任长途旅行的船舶。这种桅杆林立、风帆众多的船只能够从中国、越南漂洋过海地来到爪哇、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东非。 

我一向认为,宏伟的宗教建筑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矛盾,而参观婆罗浮屠让我对这一观点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触:修建这样一座建筑需要大量的物力,需要深涉种种俗世事务,但修建目的却是要启发我们放弃身外之物、与世无争。佛学教师与作家史蒂芬·巴彻勒对此表示赞同:

婆罗浮屠无疑壮丽无比,毫不逊色于同时期欧洲雄伟的哥特式教堂。和欧洲的天主教堂一样,这种规模的建筑需耗时七十五年至一百年才能完工。因此,它是佛教世界及佛教视野的一个重要象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智性的展现。但它气势磅礴、精雕细琢,又被赋予了其他含义。它已经超越了宇宙观和宗教教义,代表了人类的精神所能达到的成就。

博物思史——婆罗浮屠佛陀头像

婆罗浮屠上的一幅大船浮雕

登上七级浮屠的过程让人体验到强大的力量。从低层封闭的走廊,来到上层开阔明朗、火山环绕的空间中时,你会明明白白地感受到自己摆脱了物质的束缚,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就算是最麻木的游客也能感受到自己并非参观了一个景点,而是完成了一次朝拜。婆罗浮屠的修建者巧妙地运用布局,影响了人的思想。 

到达顶部三层圆形平台之时,我发现教诲停止了。不再有任何承载着故事的浮雕,只有一座座钟形的佛塔,其中各有一尊佛陀坐像。现实世界已被留在身后,踩在脚下,而身处无形的世界。浮屠顶部的钟形佛塔中空无一物。体悟万物皆空的境界正是这趟精神之旅的终极目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fjsd/1710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