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身前后名

进击的铁骑——夙夜在学:清朝皇子的一天

历史大观园 身前后名 2020-06-24 23:26:09 0

如果有人告诉你,有这样一种生活,孩子从6岁开始,一直到16岁,每天晚上8点睡,凌晨2点半起床,每天有11个小时要读书、背课文、写作文、学两门外语,3个小时练习骑马射箭,一年时间,只有正月初一能歇一天,除夕和除夕前一天能歇半天,其余362天天天如此,要经历10年,问这种生活是哪一种人的日常生活?许多人第一反应,应该是高考考上北大清华,或者被剑桥、牛津、常春藤大学录取的中国学生的生活。但我要告诉您,不是!这种生活就是清朝皇子的生活。这样的节奏在中国毛坦厂中学、衡水一中这类学校的学生中可谓见怪不怪,然而他们也就是高中过3年这样的生活而已,而清朝皇子要10年如一日地过这种生活。连上10年高三,那些羡慕皇帝妻妾成群的人,是不是也被这妻妾成群前的10年高三吓怕了!

康熙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3位皇后,女儿与皇位无缘,就不多谈了。先说下3位皇后。康熙第一个皇后是太子的生母,索尼的孙女,索额图的侄女赫舍里氏,康熙四年(1665)被册立为皇后,9年后生下胤礽的时候死于难产,享年22岁。第二个皇后是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康熙十六年(1677)被册立为皇后,第二年就死了。第三个皇后是佟国维之女佟佳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七月初九被册立为皇后,第二天就死了。他的三个皇后真是立得快,死得快!

说完3位皇后,我们来说皇子。这3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20个,剩下15个都在孩童时代就去见努尔哈赤了,皇十八子之后再出生的孩子,到康熙死时才21岁,压根不具备皇位竞争力,所以从此开始,映入我们眼帘的争夺皇位的人分别是:皇长子胤禔(zhi)、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si)、皇九子胤禟(tang)、皇十子胤进击的铁骑——夙夜在学:清朝皇子的一天、皇十二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皇十五子胤禑(xu)、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共15人。这15人中,抛开对皇位基本不感兴趣的,真正在角逐的就是皇长子胤禔、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进击的铁骑——夙夜在学:清朝皇子的一天、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这九个人,故称“九王夺嫡”。

康熙非常重视皇子们的教育。清朝皇子的教育非常严格,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休假日,“惟元旦免入直,除夕及前一日巳刻,准散直”。一年之中,休假只有元旦(在古代指正月初一)一天和除夕半天,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半天。

康熙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张英、熊赐履、李光地、徐元梦、汤斌等一代名儒都先后成为皇子的老师,他们主要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射技艺。

下面我们根据《康熙起居注》记载的康熙二十六年(1687)六月初十日一天,来复现皇子们读书的情景。

寅时(3~5时),皇子在书房读书,复习前一天的功课,准备师傅到来上课。

卯时(5~7时),皇太子胤礽在畅春园无逸斋(为让胤礽勤奋读书,不许有一日偷懒,所以康熙取《尚书·无逸》篇名,将胤礽的书斋定名无逸斋)读书,满文师傅达哈塔、汉文师傅汤斌和少詹事耿介进入无逸斋,向皇太子恭行臣子礼后,侍立在东侧,管记载皇太子言行的起居注官德格勒、彭孙遹侍立在西侧。皇太子胤礽朗诵《礼记》中的数个章节,而后胤礽遵照皇父“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的规定背足数后,令汤斌靠近案前听他背书。年近60岁的汤斌跪着捧接皇太子的书,听完胤礽的背诵,一字不错,就用朱笔点上记号,重画一段,捧还经书,退回原来的地方站立。皇太子又写楷书一纸,数百字。

辰时(7~9时),康熙上完早朝,向孝庄太皇太后请安之后,来到皇太子读书的无逸斋。皇太子率领诸臣到书房外台阶下恭迎。康熙入斋升座,问汤斌曰:“皇太子书背熟否?”

汤斌:“很熟。”

康熙接过书后,指出一段,皇太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康熙又问起居注官彭孙遹:“尔等观皇太子读书何如?”

彭孙遹:“皇太子睿质岐嶷,学问渊通,实在是宗庙万年无疆之庆!”

康熙说:“你们要跟朕如实汇报,如果他读书读得不好,你们却说他读书好,如果他讲书讲得不好,你们却说他讲得好,那你们就不是人了!(原文为:若此者非人类矣)”检查完皇太子的功课,康熙回宫。

巳时(9~11时),农历六月份北京的中午是很炎热的,皇子穿的衣服自然不能是裤衩背心之类,然而皇太子不摇折扇,不解衣冠,凝神端坐,伏案写字。看一些清宫戏里面皇帝倚墙而坐或跷着二郎腿,这些都很不靠谱,大清的皇帝自从顺治定家法以来,都受着严格的教育,一贯都是正襟危坐,绝不会坐姿随性。在太子写字时,师傅达哈塔、汤斌和耿介,因为年迈暑热,早晨起床过早,站了半天了,体力不支,斜站着打盹(“斜立昏盹而已”),看来如果当皇帝的老师,还要练成能站着睡觉且不摔倒的功夫。

皇太子这会儿练习的是满文书法,他写好一张满文后,又将今天老师在《礼记》上新画定的篇章读上120遍。

午时(11~13时),侍卫给皇太子上午膳,皇太子让几位老师跟自己一起吃午饭。几位老爷爷叩头谢恩后,就座吃饭。皇太子今年13岁,小孩儿精力充沛,饭后自然用不着午休,他正襟危坐,接着读《礼记》。读过120遍,再由汤斌等跪捧着书,皇太子背诵。

未时(13~15时),侍卫端进点心。皇太子吃完点心后,侍卫在庭院中安上箭靶。皇太子运力挽弓,拈弓搭箭,练习射箭,起居注里没有记载皇太子射箭时战绩如何,是连中靶心,还是脱靶了,没有记载。皇太子射完箭,回屋入座,开始疏讲。疏讲就是由老师从之前已经读过的十三经里面随便找一篇来出题,然后皇子根据这个题目来讲解自己以前学习时的心得。

申时(15~17时),康熙又来到无逸斋。15岁的皇长子胤禔、10岁的皇三子胤祉、9岁的皇四子胤禛(雍正)、8岁的皇五子胤祺、7岁的皇七子胤祐、6岁的皇八子胤禩,同来侍读。汤斌因为自己年岁大,撑不住这种高强度的教学,便打着皇太子的旗号说:“皇上教皇太子过严,当此暑天,功课太多,恐皇太子睿体劳苦。”

康熙没有理解汤斌的意思:“皇太子每日读书,皆是如此,虽寒暑无间,并不以为劳苦。若勉强为之,则不能如此暇豫,汝等亲见,可曾有一毫勉强乎?”“朕宫中从无不读书之子,今诸皇子虽非大有学问之人所教(这句话表现出康熙对汤斌等人的不满,康熙认为汤斌等人学问不够好),然已俱能读书。朕非好名之主,故向来皇子读书情形,外人不知。今特召诸皇子前来讲诵。”汤斌只得按照康熙的旨意,从书案上信手取下经书,随意翻书命题。诸皇子依次鱼贯进前背诵、疏讲。康熙让皇长子胤禔讲格物致知一节,皇三子胤祉讲《论语·乡党》的第一章,都能讲得不错。皇五子胤祺因为年幼,这一年才刚8岁,一直在皇太后的宫中养着,皇太后怕孩子学习四书五经累着,没让他学,只让他学习满文,所以康熙让他写满文一篇,写出来的内容都很准确,没有错字。至于胤祐和胤禩,都才六七岁,还没怎么学东西,康熙便也没为难他们,没有当场考他们。但不知为何,康熙这天没有当场考胤禛。

考察完孩子们之后康熙总结道:“朕幼年读书必以120遍为准,盖不如此则义理不能透彻,故教太子和诸皇子读书皆是如此……”康熙亲自书写程颐七言律诗一首,又写“存诚”两个大字一幅,给皇子们示范。群臣称颂说小字“秀丽”、大字“苍劲”。

酉时(17~19时),侍卫在院中架好箭靶之后,康熙令诸子依次射箭,胤祉、胤禛、胤祺、胤祐、胤禩都射中四箭三箭不等,而后康熙让胤禔和胤礽来比试,胤禔射中两箭,胤礽射中三箭,随后,康熙亲射,连发连中。此时天色已暮,诸臣退出。皇太子一天的紧张功课完毕。之后就可以洗澡睡觉了,由于皇子凌晨三点就要开始在书房温习功课,所以皇子大约两点半就要起床。晚上八点左右开始睡觉,因此皇子大约每天睡不到七个小时。

白晋在《康熙大帝》中这样写皇子们的教学:“这些皇子的老师都是翰林院中最博学的人,他们的保傅都是从青年时期起就在宫廷里培养的第一流人物。然而,这并不妨碍皇帝还要亲自去检查皇子们的一切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直到审阅他们的文章,并要他们当面解释功课。皇帝特别重视皇子们道德的培养以及适合他们身份的锻炼。从他们懂事时起,就训练他们骑马、射箭与使用各种火器,以此作为他们的娱乐和消遣。他不希望皇子过分娇生惯养;恰恰相反,他希望他们能吃苦耐劳,尽早地坚强起来,并习惯于简朴的生活。……皇子们都能流利地讲满语和汉语。在繁难的汉语学习中,他们进步很快。那时最小的皇子也已学过四书的前三部,并开始学习最后一部了。皇帝不愿他们受到任何细微的不良影响。他让皇子们处在欧洲人无法办到的最谨慎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皇子们身边的人,谁都不敢掩饰他们的哪怕是一个微小的错误。因为这些人明白,如果这样做,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虽然重视皇子的教育,却不尊重皇子的老师。舒穆禄·徐元梦是康熙皇子的老师,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一天康熙教皇子们射箭,让徐元梦也射,徐元梦说:“微臣不会。”康熙当着众皇子的面说:“身为旗人,你还有脸说自己不会射箭?你根本不配当旗人!”徐元梦是个有骨气的人,便顶了一句,康熙大怒,于是徐元梦被按在地上打成重伤,而后康熙下令抄了徐元梦的家,把徐元梦的父母发配到黑龙江。也许是康熙的残暴激怒了老天爷,当晚大雨倾盆,徐元梦苦苦哀求康熙的侍卫,说自己的老父老母身体有病,自己廉洁奉公,抄家的全部财产不过500两银子,求皇上开恩,让自己代替父母去黑龙江,侍卫把徐元梦的话告诉给康熙,康熙听后,也感觉自己有些过分,便赦免了徐元梦的父母,还让徐元梦继续给皇子当老师。当然,这还不算完,20年后,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第六次南巡途中,康熙令三个皇子背书,康熙发现他们背得一塌糊涂,想起自己此前亲自督促皇子们读书时,他们都学得不错,近来自己没督促,一定是徐元梦不下功夫。于是康熙下令把徐元梦革职,并当着在京所有皇子的面打徐元梦30大板。尊师重教是最起码的道德,康熙当着皇子的面如此折辱老师,只能给皇子们留下很不好的影响。

“陪太子读书”一词在当下语境中就是陪绑、陪衬,其实也不用太费力,因为铁定没戏。在清朝以前的历朝历代,陪太子读书都是这样的,然而清朝则不是,陪太子读书的每一个皇子都必须好好念书,因为他们都有接班的可能。

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十三日康熙立皇二子胤礽为太子,此时胤礽才一岁七个月,册立胤礽为太子,也开了大清公开册立太子的先河。康熙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此时正值三藩之乱,大清半壁江山动摇,为安定人心,康熙册立太子,以此向天下表明,朕今年才21岁,春秋正盛,等朕有朝一日驾崩后太子再继位,可见大清江山还是能有很长时间的,想造反的人不要妄想了。

古往今来,最高统治者对于接班人有两种策略:要么是把他作为笼中虎圈禁,直到自己年事已高时再放虎出山;要么是尽早把老虎放于山冈,让它学习饿虎扑食、令百兽震惶的本领。一代雄主康熙显然选择了后者。

在专制时代,古今中外的接班人问题都让最高统治者头疼。拿奥斯曼帝国为例,开始数代君主的兄弟一个个生龙活虎,每次都是通过刀光剑影来角逐出最高统治者,奥斯曼帝国苏丹继位后,再拿当初不服自己的兄弟们开刀,把所有可能构成威胁的兄弟杀尽,此称为“卡农”习惯法,由穆罕默德二世颁布(就是他于1453年攻破君士坦丁堡,灭拜占庭帝国)。到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继位,按照“卡农”习惯法,一夜之间把自己的19个兄弟都杀死。1603年穆罕默德三世去世后,奥斯曼帝国皇族直系男性只剩穆罕默德三世的两个少不更事的儿子了,如果杀死一个,另一个一旦也死了,奥斯曼帝国就没有王位继承人了。由此,“卡农”习惯法被改为苏丹继位后,不再杀死所有兄弟,而是幽禁他们,将自己的所有兄弟关在后宫女眷住所内。只要自己的当苏丹的兄弟不死,那自己就死在禁所了,如果当苏丹的兄弟死了,自己再出来当苏丹。如此,奥斯曼帝国的血雨腥风的皇位继承是没有了,而一个个长期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无知蠢夫当上苏丹后,奥斯曼帝国的国势可想而知。

类似的事情在唐朝也发生过,727年,李隆基因为自己此前是以亲王身份而登上皇位,再往前唐朝的历次皇权接班就从来没太平过,于是他在长安苑城外建造十王宅来安置自己的10个皇子,由宦官来看押这些皇子,自此亲王不再出任官职,而是长期被软禁。再往后因为自己的孙儿渐多,他又建立百孙院,孙儿们也都被实质上长期变相软禁,太子也不另居东宫。由此,唐朝初年生龙活虎的局面被终结,就有了大唐的衰落。对于奥斯曼帝国的事,康熙当然不会知道,而对于唐朝之事,康熙一清二楚。

但康熙还是选择让胤礽等皇子参与国政,放手去干。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都是留胤礽在北京监国,所有部院奏折由皇太子胤礽处理,重要军国大事由皇太子裁决。胤礽天资聪明,通达义理,知晓满汉文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且娴熟弓马,八岁即能左右开弓。皇太子干政,自然会形成太子党,胤礽的母亲是索额图的亲侄女,因此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协助康熙除鳌拜的索额图自然成了太子党的领军人物。

除了太子外,康熙也给其他皇子锻炼的机会,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第一次御驾亲征噶尔丹,就是带着皇长子胤禔出塞,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第二次御驾亲征噶尔丹,他在让胤禔随军出征的同时,还让皇四子胤禛掌管正红旗大营,皇五子胤祺掌管镶黄旗大营,皇七子胤祐掌管正黄旗大营,皇八子胤禩掌管镶红旗大营。作为两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的随军,胤禔身边也有了一批拥趸,其中核心者为胤禔的母亲、惠妃那拉氏的哥哥,也就是自己的亲舅舅明珠。大学士余国柱、户部尚书佛伦、刑部尚书徐乾学、吏部尚书科尔绅、工部尚书熊一潇等人都是“长子党”,六部尚书中有四部是“长子党”,也可见长子党不容小觑。

明珠和索额图很大程度上影响朝政,当时在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要做官,问索三(索额图排行老三);要讲情,问老明(明珠)”的民谣。康熙每任命官员,明珠事先知道消息,就对那人说:“你的职位是我推荐的。”康熙每有对人不满,明珠就对相关人等说:“这是皇上不喜欢你,我会替你说好话的。”明珠对于那些不肯依附自己的人则设置阴谋,加以陷害。宁夏提督赵良栋,在平三藩之乱中立有大功,率部首先攻入昆明城,但赵良栋生性率直,不肯巴结明珠等人,明珠则在暗中施展手腕,只奖赏赵良栋的部下,给赵良栋办了病退。

在太子党与长子党之间,康熙显然会偏袒太子党,毕竟今后要让太子接班,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将明珠革职,一同被革职的还有大学士余国柱、户部尚书佛伦、吏部尚书科尔绅、工部尚书熊一潇等人,除徐乾学外,长子党主力都被革职,由是,长子党遭到巨大打击。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第一次御驾亲征噶尔丹,他重新启用明珠,让他随军效力,但此后再也不重用他,康熙四十七年(1708)明珠去世,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

本来朝堂之上是四大金刚索额图、明珠、汤斌、徐乾学,康熙二十六年(1687)明珠把汤斌挤走,不久汤斌被气死。康熙二十七年(1688)明珠被扳倒,长子党一系除徐乾学外全部倒台。康熙二十八年(1689)徐乾学因为贪污而被革职。如此,朝堂之上,索额图一家独大。扫清障碍后,下一步,索额图该帮助胤礽一步步逼康熙交权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hm/1230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