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身前后名

大汉的彷徨——陈平:智计百出,贪得无厌竟得善终

历史大观园 身前后名 2020-06-25 21:00:44 0


贫农家的儿子

话说汉高祖五年五月,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了个盛大的宴席,招待群臣。在这个宴会上,他与高起、王陵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话,过程如下: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他只对三杰进行了评价。如果一定要让他再评价下去,我想,他一定会说:“机变百出,置死地、陷绝境,困于万难之中,犹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吾不如陈平。”

在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中,陈平的功劳是很大的。刘邦论功行赏时,虽未把陈平当成功臣中的第一梯队,当众进行隆重推介,但在他的心目中,陈平的地位是非同小可的。大家都知道,第一梯队是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萧何是在刘邦起家时就跟在他的屁股后一路打过来的,一直是刘邦的后勤部长,不管刘邦在前线打了多大的败仗,损耗了多少兵马,萧何总是又补充上来,让刘邦像个赌徒一样,有永远用不完的资本。所以,萧何成了头号功臣。而张良则被称为帝师,在战略上为刘邦谋划,让本来没有多少战略眼光的刘邦常常脑洞大开,须臾不能离开。韩信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天才军事家,只要手中有兵,就战无不胜,弄得当时那些大V级的人物都认为他可与刘邦、项羽共分天下,并曾对他进行劝进。由此一来,很多人都认为,陈平与这些人比起来,要逊色得多。其实,认真地把账一笔笔算下来,他的功劳也不比这三杰差多少。而司马迁对陈平的功劳也没有忽略。在他那本并不由大汉官方出版的《史记》里,给大汉功臣做传记时,只给了汉初功臣五个《世家》的指标: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陈平的名字紧排张良之后,足见其分量之重。当然,如果韩信不出事,肯定也会在其中占有一席,而且排名绝对靠前。

陈平的功劳很大,能力很足,既得到刘邦的肯定,也得到了太史公的好评。但他的人品却有点问题,一个字:贪!

这哥们绝对是个帅哥,颜值很高。但就是太爱财。而且这个品质从小就已经表现得很到位。

陈平的出身绝对没有张良那么贵族,他生长于地地道道的贫民家庭。他从小就没有了父母,全靠他的哥哥陈伯养他。按此情况推理下去,陈平就应该下地干活,然后娶个农村老婆,生儿育女,最后走过受苦受累的一生,默默无闻地死去。可这哥们从小就不爱劳动爱读书。据说,他家当时有三十多亩田地。如果现在有这么多田地,你就发了。如果这么多田地就在北上广开发地带,你就会富有得连做梦都会笑醒。可当时的三十亩田地实在算不了什么。那时的农业技术还十分落后。一亩田收不了多少粮食,而种三十亩地投入的力气却远比今天多。因此,多一个劳力那就会大大的不一样。可是陈伯却很支持他这个兄弟去读书,自己天天早出晚归下地干活,而让陈平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干,只用埋头读书。陈平稍大一点,还外出求学。陈伯仍然大力支持,但他的老婆却很不愿意。不光陈平的嫂子不愿意,村子里其他人看到陈平长得很帅,白白净净的,一个贫下中农的儿子,硬是长得跟个地主二代没什么两样,心里也很阴暗地发酸起来,拉着长调对陈平说:“你们陈家吃的是什么东西啊,让你长得这么高大帅?”

陈平还没有出声,他的嫂子就在一旁大声说:“我们家除了吃糠咽菜之外,也没有别的好东西吃。这种小叔子,除了养他来浪费食物之外,没有别的用处。有还不如没有。如果养个大猩猩,还可以拿去展览收个门票呢。”

大家听了觉得很好玩,但陈伯却很生气,果断地跟老婆办了离婚手续,让她知道,老婆如衣服、兄弟是手足这话不是古人发神经胡说的。然后再婚,继续任劳任怨地下地干活,咬紧牙关,支持兄弟去读书。

看到这些事迹,我们就知道,陈平是个从小就有远大理想的人。尽管他的哥哥很看好他,他也看好他自己,可是别人却一点不看好他。他慢慢长大了,而且越长越帅,眼看就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他还是没有个女朋友。当然,如果他稍微将就一点,找个穷二代的美女,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哥们除了爱读书之外,还爱财。

陈平受够了穷苦,想钱已经想疯了,因此一点不想要穷二代美女,而是把眼光盯在富二代的身上。可是富二代的美女哪愿意嫁给一个只读书不干活的男人?那是个先看门当户对、再谈郎才女貌的时代。因此,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过着单身狗的生活。

当然,陈平还是没有放弃,那双眼睛还在四处寻找。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富家美女。经过一番考量,他认为,他一定能够把这个美女弄到手。

相遇恨晚

这个美女就是张负的孙女。

张负是个大富翁,因此张美女绝对是个富三代。如果放在平时,这个富三代也不会看上陈平。可是张美女有个大大的缺陷——当然这个缺陷并不长在她的脸上,也没有长在她身上的其他地方,而是已经结过五次婚,而且五个老公都已经前赴后继地死翘翘了。按当时的说法,她绝对是个克夫的命。有了这个说法,就是放在现在估计也很难推销出去——现在城里大量的美女,颜值既高,手上又有钱,而且还一直未婚,都还得在情人节到来时孤苦伶仃地宅在家里,拼命购物,以消磨时光,成为剩女,何况在还十分迷信的秦朝时期?你再是美女,我也不要你来克我的命啊。美女虽然可爱,但生命才是最可贵的。

陈平却不信邪:老子只爱财,不爱别的。

经验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你一有钱,就会什么都有,你要是没有钱,你的嫂子也会欺负你。

陈平是史上著名的聪明人,他知道,凭他现在的这个样子,想创业赚钱,那是万万不能的。因此,他就把心思放在这个有丰富丧偶经验的富三代美女身上。

当时并不流行自由恋爱,而是由父母包办,但这个美女的事却由他的爷爷——也就是张负(这哥们是个富翁,可硬是起了个“负”的名字)说了算。

陈平把他的婚事当成他这辈子第一桶金看待,或者说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陈平当时是个待业青年,无所事事,谁家有丧事,就跑过去帮忙,拿点劳动报酬的同时,顺便混几天吃的。这是个很没有面子的职业,但陈平现在还顾得上面子么?不过,汉初另一个功臣周勃也兼职过这个工作。

张负有个亲戚死了,张负过去参加丧礼。

陈平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陈平想办法让张负发现了他。

此时的张负,正为孙女难嫁出去而发愁。要知道,张负是个大富翁,家中却出了个克夫的孙女,最后还成为一个嫁不出去的剩女,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一看到陈平,就觉得眼前一亮。这个地方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帅哥,要是能有这样的孙女婿,那该多好啊。

两人心里都想得很美。

于是,就聊了起来,一直聊得很晚了,还在那里相见恨晚。

别人谈恋爱,是男女双方不断约会,感情由浅入深,最后水到渠成。可是陈平这次拍拖,却是不断地跟张负这个老头儿见面,一老一少人约黄昏后,窃窃私语个不停。

也许你以为陈平很荒唐,但陈平自己明白,诸事皆在他规划之中。他现在看中的不是张美女的颜值,而是张负的财富!是典型的不爱美人爱财富!

终于,陈平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俘获了张老人家的心,于是决定带张负去看他的居所。

陈平的住处并不在城中,而是在城外的城墙旁边的小巷子里——也就是所谓的陋巷。而且连个门板也没有,只是用一张破席子挡着。那张席子大概只能起到在里面换裤子时不让外面的人看到的作用而已。

别人一看到这个样子,当时就会哼哈几声,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

可是张负就是张负,他只瞄了一眼那张席子,然后就低头看着地面。

张负那双老眼很快就在地面上发现了陈平的潜在价值。

陈平门前的地面上有很多车轮的痕迹。要知道,当时的车虽然只是牛车马车之类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车坐的。只有富贵的人才有资格驾着一辆实木制作的牛车在街上跑,而且远比现在驾着法拉利跑车来得拉风。

张负当时就想,这么多富贵的人都来这里跟陈平聊天,可见陈平的潜力实在是不可限量。这样的潜力股你不投资,还到哪里投资?幸亏那五个前任孙女婿都死了。这哪里是孙女克夫,这是那五个人主动把机会让给陈平、让给他们张家再投资啊。

看到张负在那里拈着下巴那几根枯干的白胡子微笑着,陈平也在心里笑了。

张负回到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张仲叫来,说:“我打算把孙女嫁给陈平。”

当时,陈平很出名,张仲老早就知道这哥们长得帅,身材高大,但却是个懒汉,身上一文不名,以前靠哥嫂养着,现在靠帮人家做丧事维持生活,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他,现在老爸居然让自己把女儿嫁给他,那怎么得了?急忙说:“陈平穷得要命,又不干活,全县人民都在耻笑他,怎么能把女儿嫁给这种人?以前女儿结婚后只死了老公,只怕嫁给陈平之后,连她自己也被饿死啊。”

张负指着儿子说:“你真是个无知的人。你想想,哪有相貌堂堂长得像陈平这么帅的人会一辈子贫穷下去的?你以为我们家以前就已经富得流油?我们还不是一点一滴地积累下来才有今天的?”

张仲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他有什么办法?虽然美女是他的女儿,但谁叫张负是他的爹。他把女儿当宝贝,张负把陈平当优质股。

张负就这样统一了全家人的思想,把这个孙女嫁给了陈平。他怕孙女看不起陈平,在出嫁前,还反复做孙女的思想工作:不要因为陈家穷,就看不起人家,一定要尊重他的哥哥和嫂子。要把哥当成爹,把嫂当成妈。

第一桶金

张负对于这场婚姻是舍得下血本的。

你知道,陈平这时穷得连个门板也没有,而且估计那张席子也是从某个角落里捡来的,如果让他拿出聘礼来,那不如让他去死。可张负知道,如果没有聘礼,双方在当地都很没有面子。于是,他出钱给陈平,让陈平拿这些钱去行聘,而且连婚礼所需资金,也从张家财政那里转移支付。

当然,如果只到此为止就没意思了。

陈平的脸皮很厚,知道老婆家有钱,就不断地伸手。

张负对此是早有思想准备的。

当时的社会风气跟春秋战国时代差不了多少。那时没有科举制度,更没有所谓的国考,不能通过考试成为国家干部,然后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把官越做越大,最后自己威风八面,还顺带着光宗耀祖,福荫子孙。那时,你想出人头地,基本出路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名声搞大,成为大名士,然后跻身上流社会,甚至能面见最高领导人,当面用嘴巴把自己的才华展览出来。如果合了领导的胃口,你就立马官运亨通。而要成为大名士,首先必须得有钱,进而广泛结交名流,让他们帮你打广告,到处宣传。

陈平深刻地知道,知识固然可以改变命运,而金钱更能决定前途。

陈平以前没钱,只得站在路边看着人家到处走动,不断改变命运。此时,他把张美女弄到手,等于挖到了第一桶金。而张负也愿意充当陈平的第一桶金。每当陈平伸出那双在人家看来已经是贪得无厌的手时,张负都能如数支付。

陈平就这样,用岳父大人家的钱打通了上流社会,并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开始以绅士的面目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有一次,在庙里举行祭祀活动。大家知道,每次祭祀都要用很多肉来当祭品,而神仙们只是享用那腾腾的热气和香火,那些实实在在的肉最后都进了凡人的嘴巴。而公祭之后,因为祭品是大伙的,分肉往往也是一件麻烦的事——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秦朝末年,一双双泛着饥饿色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祭台上的肉,你要是少分给他一块肉,他就会上来吃你的肉。所以,谁也不愿当分肉者。这一次,陈平去分肉。

这哥们虽然很贪,但他只贪钱,却不贪肉。他在分肉的时候,处理得公平公正,一点不厚此薄彼。大家一看,都笑得很可爱,个个都谢谢他,说:“陈平啊,你割肉分肉真有水平。”

他看到这些以前看不起他的父老乡亲们拿着肉欢天喜地而去的背影,一声长叹:分肉算什么?如果让我主宰天下,我也会像现在分肉这个样子。他的原话是:“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按照陈平的计划,大概就是花着岳父家的钱,到处去交游,越交越广泛,终究会走进官场,最后可以“得宰天下”。哪知,他分肉没几天,陈胜就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并很快就派周巿去搞定了魏国故地,封魏咎为魏王。这个魏咎原本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曾受封宁陵君(跟信陵君的封号只差一个字)。后来,秦国灭了魏国,他就变成了平民百姓。等陈胜搞事时,他就跑过去跟陈胜混,终于当上了魏王。

陈平看到这个形势之后,立马知道,秦朝肯定会完蛋的。于是,他立刻结束交游状态,带着一批年轻人准备去干大事。他先投奔的是魏咎。

魏咎虽然当了魏王,但手下没什么人才,早前也听说过陈平,这时跟陈平一聊,觉得这哥们真有水平,就让他当了太仆。太仆的级别是很高的,是九卿之一。

陈平是个很现实的人,一到魏王手下当官,立刻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可是魏咎却摆摆手否决了。没几天,又有几个人到魏咎面前说陈平的坏话。这时,陈平刚到魏王手下,人长得帅,又有水平,而且一来就敢于对魏王贡献诸多点子,许多人心里很是不平。

陈平是什么人?他一看就知道魏咎只是个好人,但绝对不是个好主公。这是个乱得像一锅粥的年代,一个好人能混得下去么?跟这样的人去当道德模范,那是很有前途的,可是跟他去打天下,你就会被天下人打死。陈平的最高理想是当大官、发大财,而不是只想当个好人。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跳槽,离开了魏咎。

没几天,秦朝最后的牛人章邯就灭掉了陈胜,然后举兵攻魏。那个不听陈平意见的魏咎自杀而死。这让陈平惊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这次打工,陈平终于知道,不是哪个老板都可以投靠的。你想实现“宰天下”的梦想,你就得投靠一个有绝对实力的集团,否则,你不但一事无成,甚至会把性命搭上。

当时,神州大地上已经涌现了很多到处喊打喊杀的武装集团。这些武装集团虽然都高举着推翻暴秦统治的伟大旗帜,但却都各怀鬼胎,在秦朝还没有推翻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盟友小动作不断。陈平深知,只要秦朝一被推翻,接下来就是这些集团血拼的黄金时期,你要是入错团队,将来仍然会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让自己冷静下来,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集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最后认定,只有项羽的实力最强。

当时,项羽在制造了破釜沉舟的神话之后,进入了事业的全盛时期,锋芒所指,无不摧枯拉朽,谁也挡不住他。在陈平正找机会再就业时,项羽的大旗已经在黄河的边上迎风飘扬。

陈平就赶过去投靠了项羽。随后,陈平随霸王入关,消灭秦朝最后的武装力量。项羽这时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对陈平也还不错,封他为卿。你不要以为这个卿的官很大,其实只是一个荣誉性的头衔。但陈平这时还是很自信的。他认为,只要给他时间,他就会闪闪发光,让项羽结结实实地认识他,然后大力提拔他、赏赐他,让他财源滚滚。

再次跳槽

项羽分封完诸侯之后,做了一件很丢分之事,就是率军东归。这哥们虽然仗打得十分勇猛,个人军事能力以及武力指数都很牛,牛得历史上都难找到对手,可他却在灭秦之后,放弃关中不理,跑回彭城当起了霸王。

从这一点上看,这个霸王的政治目光就不怎么长远。但在当时,并没多少人能看得出,包括聪明如陈平者,仍然很坚定地跟着西楚霸王,吃香喝辣,做着前途无量的美梦。

可是刘邦集团却是另一种方针。

此时,刘邦手下有几个牛人,他们觉得项羽虽然可怕,但只要长期努力经营汉军,仍然可以推翻他,把天下抢到手。于是,当了几个月的汉王之后,刘邦就宣布造反。

很多诸侯也跟着刘邦闹事起来。包括被项羽封为殷王的司马卬也开始与项羽为敌。

项羽很生气,就派陈平带兵过去攻打司马卬。陈平这些日子基本没事干,这时突然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心里真的很感谢司马卬,你早就该搞事了啊。你不搞事,我哪能立功?

于是,他带着部队前去平叛。事实证明,司马卬只有搞事的胆量,却没有搞事的本事,跟陈平一交手,就被打了个大败,最后只得举手投降。

项羽很高兴,便封陈平为尉,还赏了他二十镒黄金。这可是陈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第一笔财富。这个典型的拜金主义者,看着金光闪闪的那一堆,内心世界充满了温暖的阳光。

哪知,他还没高兴几天,刘邦就打到了殷地,那个司马卬又倒向了大汉阵营。

陈平以为他又可以带兵出征了。

项羽果然又是勃然大怒,但这次大怒跟上次却大不一样。上次他只生司马卬一人的气,这次他却把生气的主要内容加到上次征讨司马卬的一帮人身上。你们不是说他降服了吗?怎么现在又反了起来?你们是不是跟他有什么约定,想骗老子的官职和金子?

项羽创造的巨鹿之战很大气磅礴,但他却是个小气鬼,尤其是在金钱和官职方面。而且这哥们一生气起来,后果是很严重的。这哥们是靠杀人起家的,砍起人来,也是气势磅礴,血流成河。他一听到司马卬再次造反的消息,立刻下令,把前次参加平定殷地的将领们都抓起来,全部杀头。

陈平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知道再在这里待下去,那颗聪明的脑袋就会被项羽咔嚓掉,因此果断地把项羽刚刚赏赐的那二十镒黄金全部打包,连同那张委任状一起还给了项羽,只带着一把防身宝剑,连夜跑了。

很多人看到这个细节,都说陈平还算是个君子。其实,陈平只不过是卖了个乖。他深知项羽的性格,如果他卷款而逃,项羽的愤怒程度必定加大,定会派人四处搜捕他,他能逃得出项羽的手心么?项羽最看重的就是官印和金钱。当项羽看到他把官印和黄金全都上缴后,怒气也就消了很多。然后只把那些既不交官印又不跑路的人抓起来,要么砍头,要么活埋。另外,此时天下大乱,到处是打家劫舍的强盗,他一介书生,除了会分肉之外,没有其他气力,带那么多黄金走在路上,还有什么安全系数可言?光明正大地还给项羽,不但丢掉了包袱,也将自己的人品显露了一把。

陈平这次出逃,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因为,此时项羽和刘邦正打得火热,既然离开了项羽,就只好投入刘邦的阵营了。

当年的三月,也就是汉高祖三年(前204)三月,陈平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黄河边。只要渡过黄河,就可以进入汉兵的军营。当时,两军对垒,各方都有将领出逃到对方的阵营。

陈平望着滔滔黄河,虽然浑身疲惫不堪,但还是长长地吁了口气。他想,终于逃脱霸王的大砍刀了。跑路的过程虽然心惊胆战,但终究是有惊无险,他并没有在途中碰到过项羽派来的杀手。可谁知,接下来的情节却让他真的差点丢了性命。

他请了个船,横渡黄河。

当船开到河中央时,船夫的两眼死死地盯着陈平。此时,陈平穿着华丽,腰悬一把宝剑,又是个大帅哥,不管你从哪个方面看,都是个大官的模样。船夫由此认定,这个帅哥肯定是逃跑出来的某个将军。这些都是有钱人,只要在滔滔黄河当中把他搞翻,这些钱就全是你的啦。船夫的脸上立刻挂上了诡异的笑容。

陈平是什么人?他一下就读懂了船夫脸上的表情。这是渴望得到财富的典型表情。他自己的脸上就常常浮现这个表情。当然如果仅仅是一副渴望财富的表情,那也没什么,要命的是这家伙还配备了一副阮小七的表情——这可是个说走咱就走、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表情啊。他知道,他虽然有一把宝剑,但他只是一个读书人,而且又是在浊浪滔天的黄河中央,这个船老大要做掉他,他除了把性命丢给河里的鱼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他略一思忖,立刻站了起来,慢慢地解开衣裳,将那一身衣服用力地甩在船板上。

船夫看到他把衣服一件一件地甩下来,没有一点金属着地的清脆声,就知道这些衣服里面除了灰尘,别的什么都没有。好险!差点弄得自己成了杀人犯。

陈平脱掉衣服后,裸身坐在船头,连望也不望船夫一眼。

船夫的脸上又恢复了那个淳朴的神态,一路摇着船向对岸渡过去。

船很快就到了对岸,陈平穿上衣服,心里暗自庆幸,如果带了那二十镒金,现在这个世界就没有了陈平这号人了。当然,如果他没有情急生智,他同样也已成为黄河鱼的快餐。

到了岸边,早已冷得直打哆嗦的陈平这才慢条斯理地穿上衣服,跟那位仍然一脸淳朴的船夫拜拜。

他抬头一看,刘字大旗已在视野之中,迎风飘扬。

大发战争财

当时从项羽阵营投入刘邦阵营的人很多,从士兵到军官,各色人等都有。刘邦对这些人当然都照收不误。那时不是高科技时代,要打胜仗,靠的就是人。人力在当时是最大的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战斗力。

陈平排着队办完入伙手续之后,马上就知道,如果就跟这些新来的队员一样,等着刘邦去发现,或者拿着长枪大刀到最前线去杀敌立功,然后一级一级地提拔上去,只怕这辈子连个基层官员都弄不到手,这离他的理想太遥远了。

他的远大理想是什么?是“得宰天下”啊。

更何况,拿刀分肉是他的特长,但举刀杀人的技术,他是很菜的。

所以,他必须像战国那些策士一样,想当官就得加强心理素质,想尽一切办法,面见第一把手,然后让这个第一把手亲自竖着耳朵,听自己大吹法螺。苏秦、张仪、范雎等都是这样脱颖而出,最终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的。

当然,首席大老板可不是杀猪行的大老板,是你想见就见的。现在的大汉阵营里,文武人才已经很多,级别也已经分配完全。再加上刘邦好酒好色,又鄙视靠嘴巴混饭吃的儒生,因此你一个在项羽那里混不下去的白面书生想见到这个史上有名的皇帝兼无赖,没有人引见,是难上加难的。

不过,陈平知道,在这个乱世,于他这样的人而言,最多的就是机会——只要你努力寻找,机会总会被你抓到手中。

他很快就知道,他的一个老朋友魏无知此刻就在大汉阵营中,这哥们不但口才好,而且很对刘邦的脾气。于是,他找到魏无知,请魏无知带他去面见刘邦。

魏无知虽然名字叫无知,但他知道陈平是很有能力的。自己在这里混吃混喝,到现在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来,如今有机会推荐个人才,也算对刘邦有个交代了。于是,他爽快答应了。

刘邦对于投奔而来的人还是做足表面文章的,他一般都会叫手下筛选一些有水平的人,并让他们过来,然后亲自设宴招待一顿,表示欢迎他们弃暗投明。

魏无知很快就把陈平塞进这一次招待宴会的名单中。

这一次共有七人。

宴会过程很无聊,所以,很快就结束了。刘邦吩咐,你们吃饱了,就回到客舍里休息,等待明天你们的领导安排工作。

其他人都走了。

但陈平没有走。他知道,他要是也跟那六个一起走,他的机会就彻底丧失了。

刘邦看到他没有走,就盯着他。

陈平站起来,对刘邦说:“我有大事要跟大王说,而且这个大事不能超过今天。”

刘邦一听,觉得这哥们真有个性,就让他留下来,看看他有什么大事。

于是,陈平就开展了他的演讲工作。

刘邦越听越喜欢。哈哈,今天招到这么一个聪明的人。

刘邦觉得陈平真是太聪明了,这样的人是不能让他再到别的阵营里去的。于是就问他:“你在项王那里当的是什么官?”

陈平答:“都尉。”

刘邦当场拍板:“好,现在老子也任命你为都尉。目前的主要职责是,跟随老子当高参,主管护军。”

大家一听,都把自己那惊诧的表情包放出来,大王没有被酒色弄晕吧?一个刚刚从楚国来的逃兵,身上有几斤几两还没看出,就让他当这么高的职务,而且还天天跟他同坐一车,监管我们这些人。这是什么世道啊?

刘邦当然不管这是什么世道,老子就是信任他。

陈平更不管这些——只要大王信任我,你们的牢骚统统无效。

陈平看到刘邦彻底信任了他,更加到处作秀,天天跟在刘邦的屁股后面,给人一种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刘邦亲密战友的感觉。谁想得到刘邦的重用,就得走陈平的门路。

陈平的这个梦想很快就实现了。大家都拿着现金不断地敲着陈平那扇永远只是虚掩着的木门,然后把手里的现金递到陈平的面前。陈平总是笑眯眯地接着,毫无违和之感。当然,这些人不是看陈平长得帅送钱给他的,而是想求他办事的。

陈平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拿到现金后,他总能有求必应,而且明码标价,送得越多的,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他收受贿赂,一点不顾社会影响,而且做得正大光明,做得唯恐别人不知,弄得整个大汉阵营都知道陈平是个大贪官。但大家更知道,他是汉王跟前的红人,所以谁也不敢去举报他,他受贿的行为越做越大。

后来,周勃和灌婴实在受不住。老子在汉王刚起兵时,就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喊打喊杀了,算起来,属于斩蛇时代的革命军人,一路打到现在,几乎天天都在拼命,可现在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好像也没有得到汉王这么重视。你才来几天,就靠着一张嘴把汉王忽悠了一把,然后天天威风凛凛地到处摆谱,还公开透明地接受贿赂,这让人情何以堪啊。两人一商量,觉得不能再让陈平这么搞下去了。

于是,两人屁颠屁颠地跑到刘邦面前,直接就对刘邦说:“陈平虽然是个帅哥,但这样的小鲜肉只不过相当于是帽子上的那块玉而已——其实里面臭气一大把。直到现在为止,没人看出他有什么能耐。我们听说他还在家当啃哥族的时候,就跟他的嫂子有过一腿;我们还知道,他在魏王那里混过,可就是魏王那么厚道的老板,他都果断地背叛,跳槽到项羽那里,然后跟项羽又合不来,再逃到这里。大王想想,这么背叛来背叛去,他这都几姓家奴了?更要命的是,他到汉王这里之后,就得到汉王的重用,让他当护军。可他却硬是辜负汉王的期望,仗着汉王的信任,天天做着索贿受贿的勾当。谁行贿的数目多,得到的好处就大;谁送的现金少,他就给小鞋穿。这事不光我们知道,全体将士都知道啊!希望大王明察。”

刘邦一听,就把魏无知叫来,大骂魏无知:“你这个魏无知自己无知也就罢了,怎么还把陈平推荐给我,让老子也无知起来?这么一个反复无常、贪财好色的家伙,天天在这里搞钱权交易,我们大汉的名声都被他败坏完了。”

魏无知却一点不怕,等刘邦把一番话骂完之后,这才说:“我给陛下推荐的时候,只是推荐一个有水平的人才,重点在他的水平。现在陛下所问的是人品。我想问一问陛下,如果现在我们这里全是尾生、孝己那样的人,他们个个只在这里抢做道德模范,但对打胜仗却毫无办法,陛下高兴么?现在楚汉对峙,需要的是人才。我推荐的是能够出奇谋的人,只在意他的计谋是否能够帮打胜仗而已。至于陈平跟他嫂子有一腿、收受贿赂,又能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这话如果放在现在,这个魏无知肯定会被当成老虎的保护伞一打到底。可那时离现在有两千年,这话大模大样地说出来,刘邦居然连个批评的话也没有说出口,只是挥挥手让他退出,没你的事了。

刘邦又派人把陈平叫来,大骂一通:“你小子在魏王那里混不下去,跑到楚王那里混,才混到一半又开溜,现在又来跟我,这是讲信用、有原则的人么?而且,你来到这里之后,还大肆收受贿赂,成为有名的贪官。”

陈平也像魏无知一样,在那里耐心听着刘邦大声责骂结束之后,这才回答:“我在魏王那里上班,可是魏王却从不采用我的建议,我还待在那里白吃白喝有什么意义?所以,我离开他跑到项王那里再就业,哪知,项王有个特点就是只信任自己的亲戚。想必你也知道,现在在他手下最吃香的不是姓项的,就是他老婆家的兄弟,别的人再怎么有才,他都一概不信任。得不到老板的信任,还死硬着待在那里混日子,又有什么意义?我这才从楚王那里开溜。我听说汉王是个好主公,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才拼命跑过来投奔您。我从楚王那里跑路时,是裸奔出来的,除了身上的衣服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我不接受人家的贿赂,那我靠什么吃饭开展工作?如果陛下觉得我提出的那些计策一点用处都没有,而只是一个贪财无用之人,那我可以直接走人。至于那些贿赂金额,仍然还在那里。我可以全部上缴国库,再次裸奔出营,回家当农民算了。”

刘邦一听,那张脸当场放松下来,不但没有再责怪陈平,反而向陈平说了几声对不起。这还不算,道歉之后,又大力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再提升一个级别:任陈平为护军中尉,职责是监督全体将领。

周勃他们一看,恨得差点当场吐血。但你有什么办法?

从此之后,所有的人不再对陈平说三道四。陈平继续大肆受贿,只要你敢送,他就敢要。

陈平绝对是聪明人,他比谁都知道,如果他只贪钱,没有贡献有用的计谋,不用过一段时间,他就会被刘邦开除公职。所以,他为刘邦提供了很多阴谋诡计。

这个时期,刘邦与项羽是双雄争霸。说是双雄,其实从实力对比上看,刘邦还是远不如项羽的。而光从战场对抗能力上看,刘邦个人的能力也比项羽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因此,每场大战,刘邦都会碰到极大的危险。而陈平呢,总是在刘邦危如累卵之时,找到逃命的办法。

陈平在贡献计谋之时,也总是尽量往钱财方面挂钩。

汉高祖三年(前20)冬,刘邦又被项羽困在荥阳。刘邦看到自己的通道都被切断了,心里很着急,知道再这样下去,他被项羽的大刀砍死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于是,到处想办法,连土地换和平的条件都提出来了——割让荥阳以西的地区给项羽,只求项羽放他这一马。

可项羽不同意。

刘邦没有办法了,只得向陈平请教:“陈平先生啊,你不是有很多办法么?”

陈平就真的有了办法。

他对刘邦说:“项王对人家很有礼貌,貌似也很关心别人,看上去素质很高,因此很多道德模范人士都去依附他。可这家伙却把官印和赏赐看得比天还大。大家立功了,立功受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任何老板都会来个论功行赏。可每到这个时候,项王却又变得小气起来,觉得把那些土地封给人家实在是太心疼了,总是犹犹豫豫,舍不得出手,让大家都很崩溃。于是,大家都不愿在他那里混。大王跟他正好相反,性格傲慢又不讲礼节,大大咧咧的,那些有节操的人都不愿来跟大王共事。可是大王却很大方,封给人家食邑,从来没有犹豫过,于是,那些好利之徒都跑来大王这里混。这就是你和项王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如果你们谁能改掉自己的短处,学到对方的长处,那这个天下就不难平定了。”

他继续说:“这只是从大的方面讲。现在谈些具体的。项王现在虽然很强势,我们似乎找不到他的漏洞,其实,他还是有漏洞的,而且这个漏洞是致命的。项王现在手下能称刚直之士的,只不过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几个人而已。要战胜项王,就得先搞定这几个人。而要搞定这几个人,必须搞个反间计。这个反间计呢,也只有我自己去实施才可以成功。”

刘邦说:“你如何实施?”

陈平说:“这个反间计最关键的就是资金。如果大王舍得拿出四万斤黄金,让我拿过去实施这个反间计,离间楚国的君臣,使他们相互怀疑,大事就差不多了。即使那几个人不怀疑项王,但项王最大的特点就是疑心很重,容易听信谗言。只要他怀疑起来,那么不管你怀不怀疑,他都会大砍大杀。等他们互相残杀到白热化的时候,我们大军杀过去,他还能顶得住么?”

他最后一句的原话是:“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刘邦听到四万斤黄金时,心里肯定有心绞痛的感觉。可最后听到“破楚必矣”这四个字时,立刻知道,四万斤黄金算什么!于是当场拍板,四万斤黄金,一两都不少,全交给陈平去玩。要知道,四万斤黄金是刘邦国库里的大半存货啊。但陈平就敢于这么狮子大开口,而刘邦就这么舍得下大本钱。

陈平去清点这批货时,心里肯定都笑疯了。都说战争财好发,可谁能像老子这么大手笔?

大家看到陈平一车一车地从国库里提取黄金,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据说大王是让他拿着金钱去搞工作的,可是他要是卷款逃跑了,你拿他怎么办?现在天下这么乱,那几张红色通缉令有效果么?

但刘邦还是深知陈平的,他知道陈平是拿着这笔钱到楚国去开展贿赂工作的。尽管他也知道,陈平会尽量降低成本,最后一大半都会进入他自己的口袋,但刘邦仍然不管,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老子对你的支出不审计。他更相信,有着丰富受贿经验的陈平,是能把这场贿赂工作做得很出色的。如果连陈平都失败了,别人只有更失败。此前,刘邦也曾有过行贿项羽手下的先例。不过,那次实施的人是张良先生,行贿的对象是项伯。那次行贿对刘邦从鸿门宴全身而退起了关键的作用。

张良是个讲究人品的人,你叫他反复开展行贿工作,他是不肯干的——一已为甚,岂可再乎。而陈平就不一样了,他可不管你人品不人品,先拿钱到手再说。

陈平拉着那一大堆钱,就去四处活动。

如果你以为陈平会像现在的很多老板那样,行贿对象的级别越高越好,那你就错了。他并不去找范增和龙且他们,拿出大把金光闪闪的现钞摆到他们面前,将他们收买。一来这些人未必买他的账,只怕他的工作才开头,人家就砍了他的头;二来,这样做的成本太大,他的利益无法做到最大化。因此,他只是找到那些基层的人,请他们吃饭,给他们发点红包,让他们到处宣扬,说范增、钟离昧他们为楚国立下了很多大功,可是到现在都封不了一个王。他们已经受不住了,正打算跟汉王联合起来,打倒项王,然后分他的土地——如果写成口号,就是“打项王、分田地”——最后各自为王。

如果稍微用脑子去想一想,然后对照一下范增他们的人品,这些话就是谣言一个,立马就可以止于智者。

可项羽不是智者。他听到这些话后,身上那根本来就很活跃的多疑神经就更加敏感了,看着那几个哥们的眼神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分配任务时,就更加犹豫了,军国大事开始绕开他们来谈了。

当然,他并没有一下就彻底相信,而只是将信将疑。

他拍着脑袋想出一个自认为可以印证的办法:派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

这个办法看似很可行。可他能想到这个办法,陈平就不能想到么?这个动作只是陈平整个计划中的一个环节。

当项羽的使者来到汉军营时,刘邦摆了一大桌的好酒好菜,然后把使者请进来。

等那个使者进来,眼睛把那一桌美酒佳肴从头到尾扫描了一遍之后,刘邦说:“欢迎你来到我们这里啊。”

使者把浮上来的口水强力咽下去之后,说:“我代表项王……”

刘邦立刻说:“什么?代表项王?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然后转过身,大叫:“来人,把这个酒菜端下去。”于是几个服务生跑了进来,把桌上的酒菜全都端走,然后再换上一桌酒菜。

使者一看,差点当场暴粗,这是什么酒菜?给猪吃还差不多。

使者心里那个气,简直是无法形容了,急忙跑回去,第一时间就把情况告诉了项羽。

当然,如果项羽那个脑子还会拐点弯去思考,仍然不会上当。可项羽能拐弯去思考么?他听到使者的报告后,立刻怀疑了范增。

在这里你不得不佩服陈平的智商,如果离间的对象是别人,项羽肯定会找范增来商量,可现在范增是当中的主角,而且又是项羽唯一的谋士,这就把项羽这条路都堵住了。

这些事一做完,陈平和刘邦就坐等项羽上当并作出错误的决策,他们就可以从荥阳逃出生天。

过了几天,范增果然来找项羽,建议立刻向荥阳发动最后的进攻,一战把刘邦往死里打,这个天下就定了。

只要稍有点思考能力的人一听这话,都会认为范增的建议是当前最正确的决策。可项羽却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这个亚父,然后摇摇头坚决否决了他的建议。

范增自从跟随项家兄弟以来,都很受到他们的尊重,被他们称为亚父——这可是老爸的待遇啊。他们对他向来言听计从,而这个老人家也确实有水平,七十岁了,脑子仍然十分活跃,贡献的智力仍然很给力。刘邦阵营中的那些谋士,最怕的就是这个老人家。现在项羽终于不再信任他了。

范增很快就知道,项羽已经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他比谁都知道,项羽对你一怀疑,你再觍着老脸去解释,也只能起到越描越黑的作用了。

范增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脾气还是很大,立刻就对项羽说:“现在大事就要平定了,老大你就自己干下去吧。我继续待着也没什么用了,请允许我告老还乡。”

项王也不挽留,当场批准了他的请求。

满头白发的范增拖着老迈的身体、背着包袱颤巍巍地离开了项羽,还没有到彭城,就来个“疽背而死”——这四个字一般都是受贬后心情超级郁闷的大臣们的下场。

对于范增的离去,苏东坡曾说过:“范增不去,项羽不死。”这话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范增一去,项羽必死。

由此可见陈平此计的毒辣。

范增一去,刘邦和陈平大喜。

陈平知道此老一玩完,他接下来就可以开展另一个阴谋诡计了。这个阴谋诡计虽然不算深奥,但楚军那边肯定没什么人能识破。

他让刘邦组织两千妇女从荥阳东城出门。

楚军看到东门那里有人开门而出,都一致认为,刘邦要突围了。于是向东门猛攻。

陈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听到东门那里喊杀连天,就叫刘邦带着大家从西门出逃,一路狂奔跑回关中。

刘邦觉得这个四万斤黄金真的值了。如果不给陈平,估计他就会被项羽打死在城中,何况现在夺路而逃,他还能带走那几万斤东西么?

陈平的这个反间计在史上十分著名,成为同类计谋的代表作之一,而他的这笔贿赂金的数额,在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哥们一边大搞阴谋诡计,一边闷声发大财。可就是没有人对他怎么样。虽然后来的史书中,没有再对他贪财的事迹进行记录,但你想想,这么一个敢于明目张胆地贪,即使在刘邦危难困顿的时候也大开其口、大发其财的人,后来他还能收得住手么?虽然很多人都坚信,他会继续贪下去的,但大家都想不通,这么贪的一个人,最后为什么居然得以善终?

大贪官为何能得善终?

陈平从小就暴露贪财的本性,后来几经跳槽,成为刘邦阵营中仅次于张良的重要谋士,最终官居宰相,位极人臣,实现了“得宰天下”的远大理想。他是史上有名的宰臣,也是有名的贪财之士,但在他这贪得无厌的一生中,却从未因贪腐而受过哪怕一点处分,而是越贪官越大,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想,他主要是守住了两条底线。

当然这个底线不是道德的底线,更不是广大人民对官员要求的底线。

第一条底线是刘邦的底线。

那个时代衡量一个官员的好坏并不是贪或不贪,而是他到底有没有水平,是真正的唯才是举,而不是德才并举。尤其是开国皇帝,为了打败对手,便到处拉拢人才,只要你能为我所用,其他的事都可以放在一边,什么人品,什么道德,统统见鬼去——魏无知那一番话,真是一语中的。魏无知能看出这些开国君主的思想,陈平难道看不出么?陈平并非一个不怕死的人,如果让他在财富与性命当中进行选择,他肯定会性命优先。但他知道刘邦的心思,只要他能为刘邦贡献智力,刘邦就不会在意他这些人品方面的事。况且刘邦在人品方面也不是什么好鸟。起兵之前,他是亭长兼无赖,最大的爱好就是酒与色。他这两方面的爱好连樊哙都觉得过分了——在入咸阳时,这个大老粗都还提醒他不要再那么肆无忌惮了好不好。因此,当周勃在刘邦面前告发陈平之后,他在责问陈平时,根本就没有提到“偷嫂”的事。

陈平坚定地认为,刘邦离不开他。而他也确实为刘邦解除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

荥阳之困,让刘邦死里逃生;白登之围,再让刘邦死里逃生。

离间范增,使得项羽自毁长城,为大汉一统天下去掉一个劲敌;云梦之游,使得刘邦一举拿下韩信,再解大汉一场危机。

在刘邦看来,这些金点子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于是,他就笑看陈平变本加厉地贪,你高兴了、心情愉快了,脑子就会更加好用了。

刘邦心里另一个底线是:只要你不背叛我,只要你不跟我抢天下,我就不跟你为难。最看出刘邦这个底线的汉初功臣只有两个人:张良和陈平。张良最后以消极的态度来躲避刘邦,来个急流勇退,远离权力中心,得以独善其身;而陈平却舍不得远离富贵。他就在刘邦眼皮底下,不断地贪,但永远不会暴露出一点野心来,让刘邦对他很放心,以至刘邦在临死之前还说:“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难以独任,其实就是没有独当一面的领袖素质——这样的人是不会谋反的。你让他当多大的官,他就当多大的官,而且只要刘邦想搞定谁,他立马就帮刘邦想办法。这让刘邦觉得很放心,连吕后对他都很放心。这两个人一放心,陈平就可以放心地发大财了。中国古代一些君主的人才观并不是什么德才兼备,而只是能为我用、不怀二心的就是人才。这个底线,后来曹操的《求贤令》就说得很直接:“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其中“盗嫂受金”四个字指的就是陈平。陈平那颗脑袋虽然聪明,但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还被大汉的终结者曹操当成贤才的典型来吹捧。

另外,陈平还守了一个底线,就是同事们的底线。

他成为大汉的重臣,实现了自己的远大理想,但他知道,他家里金钱成堆,眼红的人肯定不少。当时他的同事,都是大汉王朝老一代功臣,个个都是大功在身,而且很多人的资格比他还要大得多,你要是得罪他们,他们联合起来,同样可以搞定你。因此,他对这些人基本都是相见时,满脸堆笑,当官时,也都能让一让。就连曾在刘邦面前告他的状的周勃,他都可以让一把。汉文帝刚即位时,他就把右丞相之位让给这个大老粗,而自己只当第二把手。其实他对周勃肯定是恨之入骨,但他从没有说过周勃的坏话,从不跟周勃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你当你的官,老子贪老子的财。各取所需,互不相干。

可以说,陈平是汉初典型的大老虎,但他却在那个时代如鱼得水,非但不因贪而被当成老虎打掉,反而活得比其他功臣更幸福。

这是因为他生在了一个奇葩的时代——任凭皇帝“爱憎行赏诛”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贪未必是件坏事——当年王翦带着倾国之兵南下灭楚时,就不断地向秦王狮子大开口,一有时间就要求赏赐田地玉帛,连他的副手都觉得太过分了。但他说,如果他不这么做,秦王会怀疑他志在天下。他这么做了,秦王才相信他只是图一时富贵,是个没有雄心壮志的老兵而已。由此可知,在一个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只要你掌握了皇帝心里那根底线,你再怎么腐败,都不会被定性为大老虎。

刘氏三代皇帝外加吕后对陈平都很满意,你贪就贪吧,只要你能为我所用,你就是好人,至于贪财好色的行为,只是人品中的缺陷,认真算起来,是小节而已,用当时的话说,就是瑕不掩瑜、癣疥小疾,无伤大雅。在这个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大汉王朝后来的官员就不断地贪腐下去。盛极一时的大汉王朝最终也因此而亡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hm/13153.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