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身前后名

进击的铁骑——畅春园:康熙在此举行中国首次选帝表决

历史大观园 身前后名 2020-06-24 23:26:04 0

明珠被扳倒,索额图仍不知收敛,他制定的皇太子胤礽的所用礼仪几乎完全等同于康熙,皇太子所穿衣服都是黄色,每逢庆典,大臣在朝拜皇帝后,都来到乾清宫东侧的胤礽所住的毓庆宫来朝拜太子。每年元旦、冬至,王以下文武百官排班朝贺太子,行二跪六叩之礼。1675年到1701年,胤礽已经当了26年太子,又一切用度与皇帝相同,只是别人对他的礼节不是三跪九叩而已,他有些迫不及待了。一天,他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胤礽已当26年太子(总共要当37年太子)此前中国历史上当太子时间超过26年的,算上割据政权,才有两个人,当太子26年的唐顺宗李诵,他熬了26年当上皇帝,但是在当上皇帝前就中风了,当皇帝后彻底瘫了,被迫退位。另一个是大理国的段思平,他当太子39年,而当皇帝才20天大理国就被忽必烈灭掉了。大理国在胤礽眼里肯定不算数的,所以只有唐顺宗一人当太子时间在胤礽之上。胤礽不愿破唐顺宗的太子时间纪录了,很不耐烦的他已经开始有所行动。

康熙察觉出了此时胤礽与索额图的密谋,所以强迫索额图退休,索额图不甘心,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第四次南巡,胤礽生病,南巡告吹,索额图借机阴谋助胤礽登上皇位。这一切行动康熙了如指掌,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以索额图私议国政、结党妄行、帮助皇太子胤礽图谋不轨等罪行将索额图押赴宗人府圈禁。康熙发布诏书斥责索额图:“尔背后怨尤之言不可宣说,尔内心自明。”“朕将尔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时,尔乘马至皇太子中门方下,即此,即是尔应死处。”康熙还说:“索额图怀私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俱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不久,索额图死于禁所。对于索额图的清算工作,康熙还是很宽容的,他说:“索额图之党,汉官亦多,朕若尽指出,俱至灭族,朕不嗜杀人,嗣后尔等若与索额图绝交,将所行之事举出尚可。”

索额图死于禁所,但太子并没因此收敛,反而更加乖张,加紧夺权步伐,康熙本能地说:“国家惟有一主,大权所在,何得分毫假人?”此时,皇太子胤礽逐渐暴露出四点非常让康熙反感的地方,一是骄奢淫逸,二是行为暴戾,三是毫无孝悌,四是急于登台。

先说骄奢淫逸。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地花钱,胤礽推荐乳母的老公凌普担任内务府总管,于是内务府就成为胤礽自己开的了。他每次陪康熙南巡时,只要有机会就勒索地方官。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第五次南巡,抵达江宁,知府陈鹏年没有投其所好,供奉较为简单,胤礽大怒,当场要把陈鹏年处死。如果不是张英、曹寅极力搭救,陈鹏年怕是已经人头落地。与此相反的是,康熙生活非常简朴,白晋《康熙大帝》记载:“以康熙的权力可以享受的财富来看,他是当今世界最富有的君主,然而康熙却过着朴素的生活,就其衣着来说,丝毫没有浪费的感觉,在饮食上,他吃得很少,不追求美食,这并非由于他爱财和吝啬,他虽然自己力求节俭,但对于国家的经费却特别慷慨。康熙特别讨厌萎靡不振的生活,喜欢艰苦创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辞辛劳。”任何人都喜欢跟自己相似的人来接班,康熙更不例外,他见到胤礽的所作所为,岂能不心寒?

二是行为暴戾。胤礽所为狂悖,“刚愎喜杀人”,动辄殴打诸王、贝勒、大臣,平郡王纳尔苏、贝勒海善、镇国公普奇等宗室亲贵都曾经被他殴打,更何况他人,他身边的人几乎都被他痛打过,这一点与张飞很像。而且被胤礽凌辱过的,都得打碎牙和血吞,但凡敢反抗,胤礽就会变本加厉地报复。康熙得知这点后,都不好轻易向大臣询问皇太子近况,以免祸及当事人。

三是毫无孝悌。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第一次御驾亲征噶尔丹,途中生病,想胤礽了,让他前来相见,可是胤礽毫无悲伤的表情,而是表现出有些高兴。康熙大怒,不愿与其同行,让他立即动身回北京。与他情同手足的皇十八子去世后,胤礽也毫无悲伤的表情。熟读儒家经典的康熙深明孔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四是急于登台。康熙一次对胤礽做试探,他对胤礽说:“将以政事付汝,朕当择居水土佳处,时闻尔之令名,以优游养性。”我要是胤礽,一定会做大吃一惊的表情,而后扑通跪下,战战兢兢地说:“父皇春秋正盛,万万使不得!”可是胤礽居然没说什么,这让康熙大为不满。胤礽实在是城府太浅,完全不会装。真正成熟的人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处在顺境时,以平和示人,不可让人感觉春风得意;自己处在胜利时,以谦恭示人,不可让人感觉沾沾自喜;自己处在高兴时,以沉静示人,不可让人感觉喜形于色。总之,要藏锋,无论你多想得到一个东西,你都要表面上看起来漫不经心的样子,然后再进行运作,而不是把一切都写在脸上。

胤礽这四点最终让康熙下定决心废太子,只是缺少一个合适时机。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初三,康熙一行到木兰围场打猎,这天夜里,有人摸黑潜行到康熙帐中,康熙被惊醒。他翻身跃起,拔出刀来,顿时营帐大乱,侍卫们及时赶到,来人迅速逃走。以来人对于康熙营帐之熟悉,加之康熙在之前一天得知胤礽“每夜逼近御营”,此人要么是胤礽,要么是胤礽的人。本来康熙已经要废太子了,现在你还敢往枪口上撞。九月初四,康熙西巡至布尔哈苏台(河北承德木兰围场),他突然召集诸王和副都统以上大臣至行宫前,令太子胤礽下跪,康熙宣布自己废太子的决定: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且胤礽生而克母(指胤礽刚出生不久母亲就死了)。此等之人,古称不孝。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胤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

宣布完废太子诏书后,康熙说:“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康熙下令将胤礽拘禁,把他锁起来,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和胤礽的几个亲信诛杀。之后连续六天六夜,康熙睡不着觉。事情之所以发展至此,与康熙自身的做法也有关。胤礽被立为太子是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冯尔康在《雍正传》中提出,要想实行好嫡长子继承制,必须确保两点:“(甲)皇子不御政,以避免皇子与太子的矛盾,立了太子,要维护其权威,就不宜让其他皇子从事政务活动。否则这些皇子会在从政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与太子形成对抗局面。(乙)太子也不御政,以免储君与皇帝发生权力冲突。封建政体,皇帝大权独揽,若太子从政,势必分皇帝之权,也会产生不同的政见,容易使父子双方出现水火不容之势。”

康熙既让太子御政,也让其他皇子御政,势必导致如此局面的发生。九月十一日,康熙对大学士等人说:“近观胤礽行事,与人大有不同,昼多沉睡,夜半方食,饮酒数十巨觥不醉。每对越神明,则惊惧不能成礼。遇阴雨雷电,则畏沮不知所措,居处失常,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似有鬼物凭之者。”种种情况,让康熙觉得胤礽发生了精神错乱。

九月十八日,康熙祭告天地太庙社稷,说:“不知臣(皇帝面对天地时自称臣)有何辜生子如胤礽者,秉性不孝不义,为人所不为,暴戾慆淫至于斯极!若非鬼物凭附,狂易成疾,有血气者,岂忍为之?凡若此者,想上天久已洞鉴之矣。今胤礽口不道忠信之言,身不履德义之行,咎戾多端,难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废斥,俾勿致贻忧邦国,痛毒苍生。”而后康熙派人把此文给胤礽看,胤礽看后说:“我的皇太子之位是父皇所赐,父皇想废便废,无需告天。父皇责我不是多条,我条条都能接受,惟有弑君之心,则我实不敢有。”康熙得知胤礽所说之后,下令把胤礽脖子上的锁解开,他知道,就冲胤礽唯独不承认谋反,就说明胤礽没有疯,他说:“朕以为你得了疯病,所以锁你。”

在胤礽被锁起来期间,康熙让皇长子胤禔负责保驾,并让他看着胤礽,胤禔趁机对康熙说:“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父皇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父皇之手。”胤禔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尽快除掉废太子胤礽,如果父皇觉得杀子不合适,自己可以主动提出来杀太子;二是试探父皇,既然太子被废,那谁能取而代之,其实自己是想取而代之的,但自己提自己不合适,于是拿老八胤禩来试一下。身为兄长,居然要杀弟弟,康熙大怒,说:“皇长子胤禔为人凶顽愚昧,不知义理,其若与皇八子胤禩聚集党羽,杀害胤礽,真不啻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也。”胤禔跳出来要杀胤礽,显然他完全不了解康熙其人。如果康熙是个残暴之君,就会欣赏他替父操劳的“好心”,可是康熙是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的,胤禔落井下石自然撞枪口上了。而后康熙命人速将张明德捉拿归案,审问后,张明德供述称:自己的确给胤禩相面,并说胤禩“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但说这些都是信口胡言,是为了多得银两。

在自己的弟弟被废的时候,做兄长的最好办法,就是向父皇请求能够宽容弟弟,给父皇一个自己很仁义的形象。对于谋取储位而言,最佳方略就是“外儒内法而饰之以道”,表面以儒家来出现,在中国的权力场上,只要你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任何人在你面前都是侏儒。一方面口头高唱礼义廉耻,一方面实际上以法术势来运作,但不时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清心寡欲来装点自己,表现得与世无争,让对手放松警惕,这样才能最后登上宝座。

康熙公开宣布:“朕命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那么康熙对胤礽是否起过杀心呢?13年后,康熙六十年(1721)三月康熙说:“二阿哥两次册立为皇太子,教训数十年不能成就。朕为宗社及朕身计,故严行禁锢。所以不杀者,恐如汉武帝之后悔,致后人滋其口舌也。”可见康熙是对胤礽起过杀心的,只是他怕自己像汉武帝巫蛊之祸中逼死太子那样后来后悔,所以他不杀。李光地在《榕村语录续集》也说:“当东宫废时,风声甚恶。”“废太子不妨,杀太子不可,至于杀之,则不祥之事莫大焉。”这也是康熙对胤礽起杀心的旁证。

在废太子后的第四天,康熙将内务府交给皇八子胤禩管理。从大清历史来看,每次出大事后,皇帝往往派自己最信得过的人来掌管内务府,因为内务府是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负责皇帝的衣食住行,此前掌管内务府的凌普作为太子党的一员已经一起倒台,所以康熙任命胤禩署理内务府。胤禩掌管内务府后,出人意料的是,他非但没有对太子党穷追猛打,而是主张对凌普等人一切从宽。康熙何等英明神武,他一眼看穿胤禩想借此收买人心的意图,康熙当众戳穿胤禩:“凌普贪婪巨富,众皆知之,所查未尽,如此欺罔,朕必斩尔等之首。八阿哥到处妄博虚名,凡朕所宽宥及施恩泽处,俱归功于己,人皆称之。朕何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称道汝好朕即斩之,此权岂肯假诸人乎?”

胤禩其实与胤礽早已结怨,胤礽是太子,胤禩觉得自己能力最强,觊觎太子之位已久,与此同时,胤禔因为自己是皇长子却因庶出而不能被立为太子,所以也对胤礽怀恨在心,且胤禩小时候由胤禔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胤禩和胤禔小时候就一起玩大,所以二人结盟联合反对胤礽。此前,相面人张明德在给皇八子胤禩相面时,说胤禩“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还说:“皇太子暴戾,若遇我,当刺杀之。”“我有十六个功夫过人的江湖朋友,只要招来一两个,就可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胤礽。”胤禩城府极深,听闻此语,自然是当场把张明德臭骂一顿,但他把张明德的话告诉自己的死党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祯时则说:“天意如此,何等快事!”

胤禩城府极深,善于交际,礼贤下士,尊敬长辈,很会做人,他博闻强记,他的老师何焯(外号“袖珍曹操”)很欣赏他。一次在何焯丁忧回家期间,胤禩特意写信给他,让他代购一批书籍。当时文人儒士都称赞胤禩“极是好学,极是个好皇子”。此前康熙的兄弟裕亲王福全多次在康熙面前举荐他(1703年福全已去世),李光地直到日后的康熙五十六年(1717)时还对康熙说:“目下诸王,八王最贤。”皇四子胤禛是胤禩的死敌,可是到自己当皇帝后还说:“胤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才,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胤禩目光很远,胤禛当皇帝后说胤禩对于僧人、道士、喇嘛、算卦的、戏子、奴仆、西洋人等等都用心施恩,与其交往,以便有朝一日派上用场。

此番,康熙将张明德逮捕,严刑拷打后,得知了胤禔打算借张明德给胤礽看相的时机让其刺杀胤礽,康熙大怒,下令将张明德凌迟处死。

康熙对此事穷追猛打,他分别亲自审问了胤禩、胤禟和胤祯,胤禟和胤祯都说:“有一次,八阿哥对我们说:有一姓张的人对他说,皇太子做事穷凶极恶,自己手下有一批好汉,可以叫他们把皇太子干掉。八阿哥说:此事关系重大,你是何等人,竟敢如此说话?你莫不是疯了吗?你有此心,断然不可。而后把他赶走了。”

康熙把胤禟和胤祯所说来问胤禩,胤禩说自己确实说过这些话。胤禟、胤祯、胤禩的供词吻合,看来他们都没说谎。但康熙依旧不依不饶,责问:“胤禩知道这些事而不上奏,这难道是臣子该做的吗?如果张明德单纯为他看相,没说别的,胤禩又怎么能编出这样一套话来转告九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的言外之意是胤禩、胤禟、胤祯就此事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别有用心。

而后康熙再次审问胤禩:“你为什么要叫人相面?”

胤禩:“我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叫人来相面。”

至此,胤禩让张明德相面的事真相大白。其实此案胤禩没有多大责任,张明德胡扯一通后被胤禩轰走,表明胤禩很有头脑。他没有把此事告诉康熙,可能是怕此事越洗越黑。但他留了一个心眼,把此事告诉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胤禟和胤祯,以备将来万一事发,也能有证人。最后张明德被凌迟处死,康熙让胤禩、胤禟、胤祯到现场看张明德被一刀刀割碎的惨景,以此来震慑他们。张明德一案到此结束。

九月二十九日,康熙将诸皇子和重臣召集至乾清宫,说:“当废胤礽之时,朕已有成算,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废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称胤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可妄行窥伺者耶?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今其事皆已败露,着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

此时,胤禩的死党皇九子胤禟对皇十四子胤祯小声说:“你我此时不出来说话更待何时?”

胤祯站出来说:“八阿哥绝无父皇所说之心,臣等愿保之。”

康熙说:“尔等希冀胤禩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极,封尔等为亲王么?你们的意思说你们有义气,朕看都是梁山泊的义气!”

胤祯发誓:“儿臣绝无此意,若有此意,天诛地灭!”

康熙在几十年的帝王生涯中,从不相信什么誓言,他震怒了:“天诛地灭?你想死,朕现在就要你死!”康熙猛然拔出佩刀刺向胤祯,要杀了他。皇五子胤祺赶忙在康熙脚下跪下,并顺势死死抱住康熙。其他阿哥也纷纷跪下,“父皇息怒!”

康熙“怒少解”,胤禟此时也跪下抱住康熙,康熙狠狠打了他两巴掌,而后康熙命诸皇子一起用鞭子打胤祯,痛打一顿后,将胤禟、胤祯轰了出去。这一幕记载在《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和《康熙起居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皇三子胤祉告发皇长子胤禔要用巫术来害死太子。康熙得知后大怒,派人速查,虽然满人祖先的萨满教很信巫术,但康熙本人完全不信这套东西,通过《清圣祖圣训》等记载,康熙很大程度上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不信邪,所以也最讨厌这些东西。事情很快查清,胤禔当皇太子心切,听说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巫术高明,于是把他请来,让他诅咒皇太子,并用魇胜之术来镇胤礽。康熙派来的人在十几个地点找到了镇魇之物。此外,经查,胤禔在看管胤礽期间,逼得胤礽的无辜的下人们或逃跑或自缢。更过分的是,胤禔还派人暗中侦查康熙的一举一动。

十一月初一,康熙正式对胤禔之事表态,他说:“大阿哥胤禔素来行为不端,性格暴虐,戾气深重,朕曾经多次申斥过他,而他拒绝悔改,这一次他用魇胜之术诅咒自己弟弟的事已经暴露无遗。他母亲惠妃也对朕称他不孝,请求将其正法。朕不忍心杀自己的骨肉,但此人断不肯老老实实地过下去,必有报复之事。当派人将胤禔严加看守,其稍有异常,就当报告给朕。如此,他还能多活几年。其行事的过分程度比废皇太子胤礽更甚,断不可以轻饶。”康熙下令革去胤禔的王爵,将其幽禁,把他所属旗拨给胤祯来统领,将巴汉格隆车裂。

胤禔因此事彻底被康熙在政治生命上判了死刑。康熙四十八年(1709)四月康熙在出巡塞外前,非常担心胤禔会乘机作恶,他说:“胤禔镇魇皇太子及诸王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他下令将胤禔圈禁在一个既小又牢固的地方。康熙以护军参领8人、护军校8人、护军80人来看押胤禔,并对他们说:“严加看守,不得稍违,设有罅隙,朕必知之,彼时将尔等俱行族诛,断不姑宥。”看押胤禔的人如果没看住就会被灭族,足见康熙对胤禔痛恨之深。

胤禩“柔奸性成”,胤禔诅咒胤礽,胤禟、胤祯都是胤禩的人,康熙已经看出,皇太子之位决不能虚悬,否则诸皇子都会不择手段地跳出来。摆在康熙面前的有两套方案:复立胤礽为太子,或另择他人。胤禔的事情败露后,康熙将胤礽此前的乖张看作是中了蒙古喇嘛的邪术,于是他召见胤礽,把胤礽从拘禁地迁出。

康熙此举使得一部分人认为康熙要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十一月初八,康熙当机立断地表态,这段话记载在《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康熙的表态非常高明,他说了以下几个意思:

一、胤礽之前的疯癫举动是因为被胤禔诅咒,精神出了问题,而不是真的要谋反。

二、胤礽此前的一切构乱都是索额图搞的,跟胤礽无关。

三、胤礽的确有让自己不满的地方,奢侈浪费,暴虐这些都是真的。

四、依附太子的人不必高兴,不依附太子的人不必担忧。

康熙的太极拳打得非常高明,如果不立太子,下面还不知要发生些什么,所以康熙只能当机立断立太子。那么立谁呢?胤禔算是被判死刑了,胤禩太阴险,怕是只能还立胤礽,先把胤礽此前的乖张行为原因都推给胤禔和索额图,然后给胤礽机会,并说如果胤礽还不改的话则还会被废。如此做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康熙此时的最佳办法。

十一月初四日,康熙召集满汉大臣来畅春园,说:“今令伊等与满汉大臣等会同详议,于诸阿哥中举奏一人。大阿哥所行甚谬,虐戾不堪,此外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若议时互相瞻顾,别有探听,俱属不可。”康熙自己拿不定主意,于是搞起了民主投票,除皇长子胤禔没资格外,其他所有皇子都是候选人,康熙把球踢给了大臣们。

正如一场足球比赛,当你拿不准你是该进攻、防守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球踢到别人脚下,传给别人。在民主投票时康熙特意说:“议此事,勿令马齐预之。”所有大臣都能投票,就马齐不可以。因为马齐先后担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康熙三十八年(1699)任武英殿大学士,康熙曾经赐书给他“永世翼戴”,马齐此时是大臣中排名第一的,如果他表态,其他人恐怕会纷纷附和,所以康熙不让马齐表态。顺便说一句,马齐是满洲镶黄旗人,他不姓马,他是富察·米思翰的儿子,他姓富察。

在前几天马齐可能已通过宫内太监得知今天康熙会搞民主投票,所以这天马齐是第一个来的。马齐来后,大学士张玉书前来。马齐抢先说:“众有欲举八阿哥者。”他的意思就是暗示大家都选皇八子胤禩。康熙不让马齐表态,马齐悻悻而去,但大臣们已经领会了马齐的意思。

康熙让大家对接班人的问题表态,大家哪敢呀,众人都说:“此事关系甚大,非人臣所当言,我等如何可以。”

但康熙斩钉截铁地表示大家必须表态,于是理藩院尚书阿灵阿、领侍卫内大臣鄂伦岱、工部右侍郎揆叙、户部尚书王鸿绪几个人私下串通,在手掌上比画“八”字示意众人。大臣们纷纷推戴胤禩为皇太子,在纸上写上“八阿哥”三个字,然后交给内侍梁九功,由他转给康熙。但梁九功很快回来,传达康熙旨意,让大家记名投票,不能无记名。于是朝臣每个人在写上“八阿哥”后又署上自己的名字。康熙一看,所有人都推举胤禩,朕还在,你就已经搞定了所有人,这江山交给你,朕怎能放心?于是康熙表态:“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胤禩都28岁了还“未尝更事”,分明是康熙找各种借口不想让胤禩接班。康熙事后很怀疑众人都推举胤禩是有人捣鬼。康熙四十八年(1709)正月二十一日,康熙召集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一起议事,康熙说:“此事必然是舅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暗示大家,于是众人便都附议,从而八阿哥全票当选。”

马齐立刻为自己辩白:“议事当天,臣奉旨不干预此事,因此臣就提前离开了,至于为什么八阿哥全票通过,臣实不知。”

此时大学士张玉书将马齐揭穿:“是日大学士马齐先臣到,臣问:皇上何故召聚诸臣?马齐说:‘于诸阿哥中举一人为皇太子。’臣又问:大家现在意向如何。马齐说:‘众意欲举胤禩。’”

康熙说:“此事明摆着就是马齐暗中操控,马齐向来谬乱,如此大事尚怀私意,岂非结恩于胤禩,以便日后恣肆专行?”

马齐脾气很大,听康熙说到此,便拂袖而出。

皇八子胤禩城府极深,暗自结党,康熙断不会让他接班,于是康熙只得重新把胤礽推出来。六年后康熙追述此事说:“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

康熙四十七年(1708)十一月十五日,康熙把诸皇子和各大臣都召来训话,康熙这次玩得很有意思,他说自己第一次御驾亲征噶尔丹时,梦见孝庄告诉自己这次出兵赢不了,果不其然,自己病倒了,半途而归。第二次御驾亲征噶尔丹时,他梦见孝庄告诉自己,这次能赢,但不是你自己赢,果不其然,这次自己没有遭遇噶尔丹主力,是费扬古大破噶尔丹。此次废太子后又梦见孝庄很不高兴。什么意思呢?只有重新立胤礽为太子,才能让孝庄高兴呀!这几个梦显然都是胡扯,但孝庄早已去世,而且德高望重,搬出孝庄,以死人压活人,这是康熙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次也是康熙对于要重新立胤礽为太子的一次放风。

而后康熙接着说:“胤礽断不报复仇怨,朕可以力保之也。”康熙亲自为胤礽拍胸脯保证,也是为了让大家放心。

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召集满汉大臣和诸皇子,公开宣布二立胤礽为太子,下令释放胤礽,并让胤礽自己检讨。胤礽说:“皇父谕旨,至圣至明,凡事俱我不善,人始从而陷之杀之。若念人之仇,不改诸恶,天亦不容,今予亦不复有希冀。尔等众人,若仍望予为皇太子,断断不可。”

胤礽的这段检讨很有水平,他说出了四个意思:

一、废太子之事父皇英明,完全没错。

二、所有都是我的错。

三、我绝不会“念人之仇”,大家放心,绝不会反攻倒算。

四、我再也不想当皇太子了。

胤礽这番检讨让康熙非常满意,他说:“朕览史册,古来太子既废,无得生存者。过后人君莫不追悔。自禁胤礽之后,朕日日不能释然于怀,染疾以来,召见一次,胸中疏快一次。朕之诸子,多令人视养。大阿哥,养于内务府总管噶禄处。三阿哥,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处。惟四阿哥,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乃若八阿哥之为人,诸臣奏称其贤,裕亲王存日亦曾奏言:‘八阿哥心性好,不务矜夸。’”

康熙的意思是,自从废太子后,自己每天都很不爽,但此后每见胤礽一次,自己就感觉好一次,只有重新立胤礽为太子,自己的病才能全好。而后他点评了一下各位皇子,别的皇子康熙都说好,只有到胤禩这里,他只说裕亲王福全说胤禩好,言外之意是胤禩城府太深,一切都是造假。

这天康熙点评了诸位皇子,别的皇子对其点评内容都不置辩,只有皇四子胤禛说:“臣侍皇父左右,时蒙训诲。刚才对臣的夸赞,臣实在是惭愧,唯有喜怒不定一语,并不敢当。多年前父皇曾因这一点训斥过儿臣,十几年过去了,父皇并没再说过臣喜怒不定的地方。是儿臣早已改掉这一毛病,这一点已被父皇洞鉴。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关系臣之生平。恳请父皇下令不要把这四个字记载。”

康熙答应了胤禛,不把这些话作为谕旨发下去,但是历史还是记载了康熙评价胤禛“喜怒不定”的这四个字。观日后胤禛登基后所作所为,康熙的确眼毒,胤禛确为喜怒不定之人,但他的喜怒只是貌似喜怒不定,实则很有章法,喜为皇权,怒也为皇权。

这是本书中胤禛的首次亮相,这一年胤禛30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hm/1230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