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曾国藩——坚忍,曾国藩居官第一要义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5 22:54:59 0


坚忍不拔,有耐性,这是曾国藩做官的第一守则,也是他一生虽然起起落落、困境不断,却总能突破危局、超越困境的重要秘诀。

曾国藩的坚忍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他一生当中,咬牙坚持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管什么样的屈辱,什么样的困境,什么样在别人眼中过不去的坎,翻不过的山,在曾国藩这里,都能忍过去。这种气质和品行似乎在他年轻时就已经形成。

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述了曾国藩能忍的一个故事:

曾国藩还未闻达时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他与另一书生同居一室,虽受百般轻侮也能忍气吞声。那个书生性情怪僻。曾国藩的书桌离窗有数尺,为了借光,便移近窗前。那个书生发怒道:“我的光线都是从窗中来的,你这一搬把我的光都遮住了,我读书都看不见了。”曾国藩说:“那我的桌子放在哪里?”书生指着床侧说:“放这里。”曾国藩就听他的放在了床边。半夜里曾国藩仍读书不辍。那个书生又发怒道:“平日不读书,这个时候了,还扰人清睡!”曾国藩便无声默念。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曾国藩能忍、会忍,把一切都放在心中,而不是喜怒形于色的人。但是他的这种忍,不是懦弱,也不是畏惧,而是隐忍,是在忍耐中自强,在忍耐中奋进。其本身性格中的坚定、执着和激情,又把他的这种忍变成了努力向上的动力,因而才能受难受之气,忍难忍之事。

他常给朋友、家人讲,湖南人有一种坚忍之志,而一个人一旦有了这样的忍性和坚定,还有什么事做不成,什么境界达不到呢?因为具备这种坚忍的性格,尽管他一生中遇到困难无数,但曾国藩都能够坚持到底,忍耐到底,最终让胜利属于自己。

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奉命“剿捻”。针对捻军以骑兵为主、行动迅捷的特点和僧格林沁败亡的教训,曾国藩逐渐确立了“河防”的战略。

第二年六月十四日,曾国藩在徐州与刘铭传商定了“河防大计”,计划利用大江大河的天险地利,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先限制捻军的行动,再进行分段防剿,慢慢缩小包围圈,直至最终消灭之。但曾国藩最终无功而返,完败而归,朝廷怪罪,同僚议论,兵士怨怼,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曾国藩一人身上,都认定他所定下的“河防大计”不够好不成功。

而实际上,曾国藩被免职后,李鸿章带领淮军击退捻军,用的仍是曾国藩的“河防大计”。曾国藩知道自己失败不在于“剿捻”的战略失误,而是另有原因。其中主要是清政府不愿把“剿捻”之功再授予这位已扑灭了太平天国的大功臣,以免其功劳太高,将来难以驾驭。但曾国藩什么也没说,也全部忍了。

曾国藩常提示自家兄弟:“当此乱世,黑白颠倒……即家中偶遇横逆之来,亦当再三隐忍,勿与计较。”“兄在外年余,唯有‘忍气’二字日日长进。”在处理与沈葆桢的矛盾上,突出地体现了他的“忍让”功夫。

同治元年(1862)八月和闰八月间,江南各地因连年战事而瘟疫流行,宁国境内的鲍超所部死了几千人,金陵城外的曾国荃部也有多人死亡,士气低落。湘军在军事上处于极其艰难危急的时刻。

然而,此刻由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江西巡抚沈葆桢,却为保镇定江西本省军队的粮饷,扣下应发给湘军的五万两厘金自用。这不啻使曾国藩雪上加霜。他在日记中多处反映了自己焦灼和忧郁的心情。

当时,曾国藩的幕僚们无不大骂沈葆桢忘恩负义,因为沈葆桢是曾国藩多次推荐,才得以候补道员升任为巡抚的,而且他这个巡抚还得归曾国藩这个总督来管。对于沈葆桢的忘恩负义,湘军大营所有人都气愤填膺,大骂沈葆桢。

一众幕僚及曾国荃都主张上奏弹劾沈葆桢,告他防守不力,丢失城府,吏治无方,劣幕操纵;弹劾他不顾大局,断绝湘军供饷,造成金陵围城军的困难,后果难料。一定弹劾得他丢官回家去。

曾国藩听了大家的议论,也准备据此好好参一下沈葆桢。以现在自己的身份,以朝廷亟待让湘军攻下金陵的迫切心情,以江西丢失的城县,以沈葆桢的不顾大局,参掉一个沈葆桢太容易了。然而,他思忖再三,又冷静下来,想到沈葆桢是自己一手保荐的,又是自己节制下的巡抚,因为军饷问题而告自己手下的官员,也太没有涵养。再说了,目前是九弟曾国荃围困金陵,只待城破,这大功便无别人的份。谁都眼红,曾国荃锋芒毕露,已是众矢之的了,若再为他争饷,必然会给攻讦者提供口实。思前想后,他放弃了弹劾沈葆桢的念头,决定还是以忍让来处理这件事。

好多人都为曾国藩鸣不平,但曾国藩觉得忍让一下也没关系,后来他还解剖自己,认为自己忍字功夫还是不够。

处理与沈葆桢的矛盾问题上,曾国藩的宽容和忍让,为他和曾国荃减少在官场的矛盾,集中更多的精力处理政务、对付外敌提供了保障。

他的忍,更是坚忍。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当时虽是督师,实居寄客的地位,筹兵筹饷,一无实权,二无实力,州县官都不听他的话,各省督常常为难他,只有胡林翼是真心帮他的忙。那几年曾国藩艰难异常,是大家公认的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要不是他的坚忍,不是他能忍而且不馁,哪会有后来的惊世奇功。

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因父丧,第二次回荷叶塘守制,这正是他兵事不利、处境尴尬的时候。在这一时期,曾国藩进行了最深刻的反思,其中对“忍经”琢磨最多。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依靠这种坚忍,曾国藩终于走出了那种阴霾笼罩的心境,度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跳出了人生中的又一次困境。

忍耐其实是一种智慧。事实上,一切能忍、会忍、善忍,才能戒骄戒躁,不忮不求。曾国藩说:“傲为凶德。”做官多讲气节,由于过分强调,以至于流于傲慢而不自觉。每当遇到屈辱,就不忍耐。由于过于骄傲,造成君臣不和,朝廷纷乱必为祸害。由于不懂忍耐,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彼此相斗相争,冲突不断。所以,只有坚忍是居官的第一要义,能忍能让,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才是居官不败的要诀。 

为官不能忍,必不能成大事。官场本身就是变化莫测的,辉煌也许只是暂时的。用一颗张扬的心去面对官场,这样的日子是不堪想象的;只有能用隐忍、克制、收敛的心去面对的人,才能真正吃透官场,傲立官场,驰骋官场。

所以做官要修养心性,要“忍得住,耐得烦”,学会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妙周旋中攀升,当退则退,当进则进,进退有度,能屈能伸,才能永远立于不败。这才是曾国藩一生有起有落却平安顺达、有荣有辱却安然无恙,困境重重却总能化险为夷,危局无数也总能安然脱出,大功得以成,大德无以伤,并最终成为千古一完人的不二法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327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