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曾国藩——不管多少失败,也不轻易低头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5 22:54:54 0


成功者在通向成功之路时,往往不是一帆风顺,都会遭遇一次次的失败。

曾国藩则更是一败再败,败不胜败。特别是创建之初,更是败仗累累,输得“惨不忍睹”。闻名天下的大败就有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九江之败、祈门之败、南昌三败、三河大败……小败仗则更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即便是在成功克定金陵,完胜太平军之后,在剿捻之战中,还是败战不断,而处理天津教案,更是曾国藩人生最大的败笔。

但是,不管多少失败,不管多少挫折,曾国藩都扛过来了,从一次又一次的困境危局中走了出来,有时甚至是绝境,也没有能真正困住他,每次山穷水尽处,总有柳暗花明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曾国藩屡败屡战、绝不轻易低头的精神!

湖南人的性格中都有一种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的特点。这是因为湖湘之地远离中原发达地区,地僻民穷,其地理自然条件比中原地区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中,铸造了湖南人倔强、执着的地方性格和独特民风。从曾国藩一生的不凡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确实是一个具有脾气倔、忍性重、吃得苦、不怕输、有蛮劲、好争胜等地道湖湘文化性格的人。

曾国藩晚年的秘书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涤师复来久谭,自言:初服官京师,与诸名士接游,时梅伯言以古文、何子员以学问书法皆负重名。吾时时察其造诣,心独不肯下之。顾自视无所蓄积,思多读书,以为异日若辈不足相伯仲。”又说:“起兵亦有激而成。初得旨为团练大臣,借居抚署,欲诛梗令数卒,全军鼓噪,入署几为所戕,因是发愤募勇万人,浸以成军,其时亦好胜而已。不意遂至今日,可为一笑。”这两段话,很好地表现出了曾国藩争强好胜、倔强不屈的形象。曾国藩在京师做翰林时,对学问、文章、书法下了很多功夫,也有了一定的成就。对于这些领域中当时领京师风骚的梅曾亮、何绍基,曾国藩心里不服气。这并不是自视清高,而是一种睥睨天下的傲然,不愿服输的倔强之气。他在致九弟书中也教导弟弟要有这种“倔气”:“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弟能夺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作为湘军的创建者,湘军的头领,曾国藩身上那种湖南人特有的“不服输”、“霸得蛮”、“倔得很”的坚忍性格,也带动了湘军将士。这让这支强大的军队也形成了鲜明的湖南特征——不怕死,不怕输、不认输、敢争胜。这样的特征让他们无论面对多少失败,陷入怎样的困境,也绝不会服输,更不会退缩,而是挺直刚强,宁折不弯,奋斗到底。因而,不论多少败战,不论多艰难的危局,他们都不会被困住,更不会被击倒。哪怕是在极为艰难、极为危困、极为伤心、极为凄惨之时,他们也不曾低头!

比如三河惨败,不仅七千湘勇葬身,还有曾国藩的骨肉兄弟曾国华战死,爱将李续宾也阵亡。

当时,曾国藩意图攻下安庆,然后向金陵挺进,于是派曾国华和李续宾率七千精锐赴安庆进攻。这是一支一直被誉为所向无敌、常胜不败的精锐之师,仅在八月间就接连攻下了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等县,这些地方都在庐州附近。庐州是清政府在安徽的临时省垣,就在几个月前被太平军攻克,朝廷几次下令当时的安徽巡抚将庐州夺回,但一直都没有成功。李续宾、曾国华就想拿下此功,再赴安庆。但若攻打庐州,势必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因为李秀戍、陈玉成所率的十几万太平军就驻扎在庐州附近,如果他们二人带兵回来增援,不过三五日的路程。因此,如果要攻打庐州,是非常冒险的。但李续宾、曾国华建功心切,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咸丰八年十月,李续宾、曾国华率军攻打三河。三河是庐州边上的一个小镇,是太平天国的一个粮草基地,对太平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地形奇特,易守难攻。而且为保证粮草安全,太平军还筑了九个坚固的堡垒在镇外防守。在外围经过几天的战斗,将太平军的九个堡垒全数攻破。

正当三河城眼看就要被湘军拿下时,李秀成、陈玉成亲率十二万太平军赶到三河城增援,将湘军团团包围。自半夜至第二天中午,仅用半天时间,太平军便在三河城消灭了六千多湘军,连李续宾、曾国华也都身死沙场。

三河之败是湘军组建以来所遭到的最惨重的一次失败,靖港、九江之败虽然惨重,但还没有严重到在一场战争中死亡六千多名土兵,也从来没有过至亲的亲人死在战场!这一次对曾国藩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曾国藩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良将顿失,骨肉永别,曾国藩心中的惨痛,超过任何一个人。

曾国藩的建昌军营上自将官,下至勇丁,几乎人人都与三河阵亡的人员有联系:或为亲戚,或为朋友,或为乡邻,或为熟人。消息传来,各营各哨一片悲伤,将帅兵士自动焚纸燃香,挂起招魂幡,军营上下,蒙着一片阴霾。而对于这七千湘勇的老家湘乡县,更不知有多少人家正在举办丧仪,有多少寡妇孤儿在哀哀欲绝。湘乡县的悲痛,将十倍百倍地超过建昌军营。

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击倒,几天后,曾国藩从痛苦中清醒过来。“好汉打掉牙和血吞”,重振军威,报仇雪恨,才是大丈夫之所为。下令军营中所有招魂幡一律烧掉,不准再谈三河失败的事,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一切都按原计划,为攻打安庆做好全力准备。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因为失败可以为下一次成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概率。然而,很多人没能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无法在遭遇困难或者暂时失败的时候,及时调整心态,重拾信心从头再来,而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从而退缩了。

但曾国藩不是这样的人,他一生经历的败战实在是太多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不仅没有击倒他,反而更加磨炼了他的心志,强化了他的毅力,心理变得更为强大,也更加激发了他骨子里的倔劲,激发了他不认输、不服输的执拗。他每一次都能从失败中站起,从困境中走出,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不怕输、不服输、屡战屡败仍然能屡败屡战、不屈不挠、不退不缩的精神和意志!

说到“屡败屡战”这个词,正是曾国藩骨子里那种不认输、不服输个性的绝佳写照。这中间还有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

自衡州出师后,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军交锋,屡战屡败,了无胜绩。当初曾国藩曾经上书皇帝,批评绿营军无能;长沙练勇期间,他也多次抨击绿营军不行。而今自己组建的湘军也同样战败,他顿感“无颜见江东父老”,心灰意冷,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及至靖港惨败的消息传到长沙,一时间满城风雨。有人幸灾乐祸,极尽嘲讽之能事;有人落井下石,主张弹劾曾国藩,撤销湘军。官场上,飞短流长;社会上,闲言碎语。面对这一切,曾国藩如坐针毡,愧愤难当。

作为一个败军之将,曾国藩必须要给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晚清政府一个合理的交代,可是在当时看来,屡战屡败的他几乎很难逃脱清政府的惩罚。他看着幕僚草拟的奏折,上面如实地写下了岳州等地接连吃败仗的情况。当看到奏折中“屡战屡败”一句时,曾国藩灵机一动,拿起笔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

咸丰皇帝看了奏折后,对曾国藩虽败犹战的精神非常满意,称他是一个“对朝廷忠心耿耿、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大英雄”。令其重整旗鼓,继续战斗。

不过是改了一个字,为什么皇帝就有这么大的改变?很显然,这不仅仅是文字游戏,“屡败屡战”突出的是一个“战”字,说明战者勇猛,次次战败,但是次次重来不肯认输;“屡战屡败”突出的是一个“败”字,说明战者无能,次次战败,只会让人觉得失望;“屡战屡败”传达给人失败和痛苦的感觉,而“屡败屡战”则带给人希望;“屡战屡败”,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无能和无助;“屡败屡战”使人能看到一个人坚忍不拔的恒心和毅力,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不气馁,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执着与不屈。所以,皇帝才能龙颜大悦,不加申饬追责,而是宽勉褒奖,以励其志。

从“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曾国藩不屈不挠、不退不缩、“不怕败”、“败不馁”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四个字也是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他之所以迭遇大挫,却依然能翻身再起,不论多么困顿,也一样可以脱出困厄的最大法宝。

在军事上来讲,强敌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敢于向前,以屡败屡战的精神去挑战强敌。有时候,强手与强手的对决,不是单纯的实力比拼,还有胆量的对决、意志的对决。毫无疑问,曾国藩的意志力非凡,几乎无人能比。尤其是他多次战败、几次自杀未遂,其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但他能够战胜自我,调整情绪,蓄气长志,从头再来,足以见出他的这种不怕输、不认输、不屈服、不退缩的精神和意志。他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荼然自馁也。”也正是这种“不可荼然自馁”的不怕死、不认输、不屈服、不退缩、屡败屡战的精神,让曾国藩一次又一次地跳出困境,走出失败,走向成功。

<meta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0003.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327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