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步谋夺曹魏政权的?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1-05-20 11:52:13 0 司马懿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

司马懿是如何一步步谋夺曹魏政权的?

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三国纷争的历史大概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也许还会再演绎数十年;如果没有他,大晋王朝顺应民心的统一大业,也不可能那么水到渠成、来得轻轻巧巧。是他,上承魏之强盛,下启晋之统一,成就了秦皇汉帝那样的丰功伟业,将天下万民从乱世争战之中解救出来。所以,他堪称“命世之英,非常之雄”。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晋书》上称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而最能凸现司马懿善于规划自己人生的,便在“聪明多大略”五个字上。

大凡政治家都善于生“病”,每当他们在政治上失意或大权旁落时便要“病”上一场,当然这要“病”得技巧,“病”得让人防不胜防,而养病者则以“病”来韬光养晦,保存实力,伺机东山再起。能在等待中寻找机会的人,都是聪明有大略的人。

擅长用生“病”等待机会,俟机下手,东晋的司马懿是个典型。东汉末年,九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打败吕布、袁绍、马超等割据势力,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争取士家大族的支持,曹操招贤纳士,征聘地方名士出来做官,很多名士都积极响应,归顺到他的帐下。但在征聘司马懿时,曹操却遇到了麻烦。

曹操当时刚打败袁绍不久,急需人才,听说司马懿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得知消息后,一时拿不定主意。他知道曹操是个人物,将来很可能扫平天下。但又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出身低微,自己乃名门之后,实在不愿意屈节侍奉他,考虑再三,决定再观望一下。但他又不敢公开拒绝曹操,便假说自己患有风痹病,起居不便,不能出来做官。曹操向来机警多疑,马上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诿,于是,秘密地派人在夜间去查看。司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静更深时,那人悄悄潜入司马懿卧室,然见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马懿挥去。眼见利刀夺命,司马懿只是睁大睛眼看着那人,身体依然僵卧不动。如此,那人才相信司马懿果真得了风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禀报了曹操。要司马懿做官的事,这才暂且搁在一边。

后来曹操当了丞相,急于网罗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操也多少听到了些司马懿装病的风声。这次他决心再也不让司马懿愚弄了。他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再不应召,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知道,曹操虽然爱才,但对于恃才傲物、不肯亲附自己的人,却是不能容忍的。司马懿害怕被杀,只得乖乖地离家应召。司马懿应召后,被任命为丞相府的文学掾。司马懿亲眼看到曹操确有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并且有了异常雄厚的实力,他也就施展自己的才智,努力做好与自己职责相关的事情,所以深得曹操的赏识。不久,曹操任命司马懿担任总管相府一切事务的主簿,并让他和其子曹丕游处。司马懿和曹丕相处很好,私交甚厚,深为曹丕所信任。

曹操虽然很赏识司马懿的才能,却并不信任他,认为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曹操觉察到他有雄豪之志,不禁深感忧虑。据说,曹操曾“梦三马同食一槽”。有人为其解梦:槽即曹氏,马即司马氏,食槽则预示司马家族将侵夺曹氏政权。因此,曹操对司马懿甚为反感,每欲加害。他曾对其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然而,曹丕因与司马懿关系甚好,未把父亲的告诫当回事。他对司马懿总是多方保护,才免其被害。

司马懿看出曹操对他多有疑虑,于是做出满足现状之态。曹操对其功高不赏,他毫无怨言。虽然官位很低,他还是勤奋工作,好像对权势漠不关心。司马懿的韬光养晦之策,蒙蔽了老奸巨猾的曹操,曹操见他素无野心,也就消除了对他的怀疑和警惕。

此后司马懿常谋国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同年,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由于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出了大力,所以登基后,曹丕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魏明帝又调司马懿去对付辽东的叛乱。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重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跟司马懿差得远。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马懿,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主意,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他的兵权。接着,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曹爽大权在手,就寻欢作乐,过起荒唐的生活来了。为了树立威信,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被蜀军打得大败,差点全军覆没。

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太傅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亲信的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大了,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甭提有多高兴啦。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人请他去。

哪儿知道等曹爽一帮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就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绝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氏手里。司马懿在最后处置曹爽时,用了“斩草除根”之法,将曹氏宗亲剪灭殆尽。这一举措甚至招致了他的好友蒋济的反对,但他必须这么做。只有不留后患,才能保证朝局的稳定。况且,司马懿已走上了一条与曹魏政权决裂的不归之路。

魏嘉平三年,司马懿已七十二岁了。他在除掉最后一个政敌王凌后,病死于洛阳,真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司马懿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叫到榻前说:“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

对于司马懿所言的“慎之”,也许有两层意思可以理解:其一是让二子善理国政,不可以心生异志;其二是让二子善保国政,不可轻易托付他人。但是无论司马懿本人有没有异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通过他的不懈经营和艰苦努力,已经为后人的事业创造了最佳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条件。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分别被封为大将军和骠骑上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从此对于曹魏而言,皇帝之势微而国家之势强,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氏专断。

“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继司马懿之后,呈现在司马昭、司马炎面前的天下大势,可谓“居高视下,势如劈竹”。他们所要做的,只是顺流而下,去完成历史所赋予的某种必然。

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得手。次年,蜀后主刘禅降魏。后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司马炎登基,改国号为晋。司马炎进讨吴国,吴主孙皓降晋,吴国灭亡。从而结束了魏蜀吴三国之间长达七十二年的混战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分归晋”。

司马懿是一个集政治家、军事家、权谋家于一身的儒家奇才。当然,这是他成功之后,人们给他定的性质。人们会说,儒家以“忠孝”为本。司马懿本就不是魏之纯臣,也不尽忠于曹氏,怎么还能说他是儒家奇才呢?其实,儒学的根基是一个“仁”字。司马懿除魏之苛政、抚民于安乐,这不是“仁”吗?司马懿消乱世之纷争,统一天下,拯万民于战火之中,这不是“仁”吗?——“仁”比“忠”更大呀!这才是真正的儒者应持的观点。

因为仁者无敌,所以司马懿无敌。

司马懿从一个有志有才的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这完全应归功于他的人生规划作得完美无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机遇期里,他总能把握住最佳时机出手,而且一抓就是硕果累累,这是难能可贵的。谙熟等待中的秩序张力,是他每每成事的关键所在。

更可贵的,是他能忍能等: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能忍能等;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能忍能等;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能忍能等;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也能忍能等。他人生规划中最璀璨的亮点,就是他的“忍、等”——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规划。

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但是很多人把它当做历史来读,三国里面,司马懿一直是个神秘人物,前半部分基本都没有看见他出场。在魏蜀吴立国之后,曹操、刘备相继去世,手握魏国重兵的大将军——司马懿盛装出场,而且一来就说连诸葛先生都对他忌惮三分。

这样一个谋略高深的重要人物居然在之前一直深深的隐藏,让人深思不少。在一部小说里面没有着墨的人,一般是因为其事迹与小说线索无关才略过。但是如此重要的人物,除刘备、曹操、孙权这样的一等一主角外,其他如周瑜、诸葛亮等各方的首席谋臣,也是均未在先前详细的交代,恐怕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毕竟要给主角让位。因此,不等于司马懿之前没有什么作为。

但是,诸葛亮、周瑜未出场之前是因为年轻,没有什么战功才隐居在下,司马懿一出现已经是重臣,凭借的什么呢?而且,司马懿为什么要迟迟等到三国的后半部分才登场亮相,而且地位之高,不亚于诸葛亮之于蜀,周瑜之于吴,偏要等到曹操过世、曹丕登基称皇之后才出现呢?显然之前,司马懿绝对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并且绝对立下相当大的战功。当时的司马懿已经是个老人,年纪即使不在诸葛亮之上,也不见得次之。

真实的历史往往是掩藏在字面之下的,小说里面没有说的并不等于没有,而且可能更为惊心动魄。

有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家人,上至老父司马懿其实都是充满了反心想做皇帝的。而司马懿真正的计谋,却很少被人提起,此人可能在投效曹家之始,已经盘算好自己的人生宏图了。那就是:投效曹丕,放弃在曹操面前立功——这也就是作者没有在三国前部分提及司马懿的原因。老家伙帮小子去了,这是三国演义不是曹家家事,所以不用赘述。辅助曹丕上台,获得举国兵权,巩固势力,这时候的司马懿走上了前台。待到势力稳固,司马家族控制了魏国,则是举事的时刻到了。但是司马懿也许知道,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经老了,剩下的要靠自己的儿子们去完成了。所以司马懿的计划或者说规划,不仅贯穿自己的一生,更是考虑了整个家族的未来。

曹阿瞒用人一向多疑,曾经带剑睡觉,梦中杀人,种种事例不胜枚举。在用人上面,连本无反心却因为聪明过人的杨修都被砍了头,而司马懿这样的极洞悉他人心计的人,曹操应该不可能看走眼。因此,曹操不会对司马懿进行重用,甚至有可能进行排斥打压,但又赖于司马懿的能力,有一定利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司马懿不是像杨修那么只是智商高而缺情商的人,也知道如何在多疑的曹操面前保护自己,才不至于走上杨修的凄惨路。

同时,隐忍的司马懿绝对没有忘记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前途,就像诸葛先生在草庐也能完成他的隆中对一样,司马懿也制订了自己的远大计划:那就是投效曹丕,做未来皇帝的门下之徒。这有一定的赌博性质,在那样的情势之下,放弃短期利益,等待长期收获,在曹操面前韬光养晦,依靠自己的眼光看准了谁将是未来的主子,甘心下来,放弃在曹操面前立下功劳的机会,而为曹丕出谋划策。因为他知道,在曹操面前绝对会因为功高盖主掉脑袋的。而曹丕绝对也是不甘心失去自己长子继承法统的地位,但是当时其几个弟弟也是不好惹的角色,一个拥有兵权,一个因为才华深得曹操赏识,曹丕的地位看起来也是岌岌可危。曹操的猜疑性格也导致他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出现某种倾向的偏颇,子弑父的先例他绝对是一直忌惮的。这就必然造成几个儿子对自己的前程也没有把握。两个有野心的人碰在一起,曹丕和司马懿自然达成了合作意向。只是司马懿的眼光还更加长远,要依靠这个长子提高自己地位,利用自己的能力,做到像曹操那样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后再行逼宫,获得国家的统治权。

在三国中,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或入冠西蜀,或占北原渭桥,或诈病骗曹爽等,皆以赖、骗、诈、哄、欺、陷、忍、反咬一口的手段处理人际关系,对于以真诚、正规、道德、讲求人格的老实人来说皆被置于失败之地,这些失败者又成了马司懿指责的流氓坏人。他与诸葛亮相斗,一时没有孔明计谋高,就不敢出兵与之对阵厮杀,于是关寨门不出,以拖垮急于求战的孔明军队,孔明派人到司马懿阵前叫骂,大讲侮辱他的言语,司马懿听了只是含笑并不生气。激将不成,孔明说:“司马懿你是男子还是女子,是女子,你就躲着莫出来打仗。”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穿的凤袍绣裙以及脂粉银簪,并带话:“让他穿上,是女人了,我诸葛亮就退兵。”结果这司马懿身为三军最高司令,竟当着众将兵面穿上了女人衣裙,还扬扬自得走来走去,并不以这是耻辱了他。这等作为正是刘邦说自己母亲不贞洁是与龙睡了觉一样,司马懿说:“你说我是女人,不是男人,我就是个女人,这又怎样?”结果仲达这一作为,倒气败了诸葛亮。司马懿哈哈一笑:“我胜了,说我是狗、是女人、是小人又怕啥,等我坐了江山,我谅谁也不敢说啥话了。”司马懿是聪明人,他知道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你不吃人,就被人吃,讲不得半点仁义道德,想公开公平竞争没那回事,只要能胜了,不管是耍无赖耍流氓,搞阴谋阳谋,不要讲正确不正确,搞政治就是奸狡凶狠阴险毒辣,大刀向同志们的头上砍去,还不能心慈手软。一旦成功了,人们连个屁也不敢乱放了,他就可以活在一片颂扬赞美声中。凭这一套,司马懿最终结束了三国混战局面,他开辟了晋朝这一长达一百八十多年新王朝。对于他这流氓政治,有人说是坏,有人倒认为是政治成熟的表现。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物件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份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垄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去争谁比谁强并无意义,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答案,钻死脑筋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有没有破解彼此之间的战略或战术,今人未必比当事人更清楚。至于偶然与必然也不再多提,因为逻辑上很清楚的事,就不必再当字典多费唇舌。就“诸葛亮一生未曾打败过司马懿”而言,这不过是一件事实的陈述,另外的角度则是“司马懿一生也未曾打败过诸葛亮”,事实同样成立。因此这不代表谁的能力强,抑或谁的能力弱。若要扯什么打败的定义,战争目的的达到,那显得冗事多余而未命正鹄。

黑白分明并不因立场的不同而不同,否则就是偏见与局限。若站在曹爽的立场来论司马懿,当然是批判邪恶诈骗;若反观站在司马懿的立场上,似乎反倒是为了保身自卫的不得已。所以附曹爽则非司马懿,归司马懿则非曹爽,各为其人而结论不同吗?这当然是否定的,会因立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仍然沦陷于当局者迷的处境。杀人灭门的事,不会因为处境不得已而变成正当合理;被杀的受害者,当初真的无辜得罪不该死吗?

以偏概全则失之全貌,虽有优缺,何不在优点赞扬,而在缺点批评呢?现在流行以一小污而抹黑所有优点,或者以美化漂白来遮盖污点,反变成隐恶扬善或讳言颂丑,失其黑应其暗,明属其亮的应有特性。

司马懿固然是晋朝的先驱者,但同时也是曹魏的守护者,陟罚臧否理应公平,而有好有坏当中,虽然有夺权唾弃等坏事,但何吝在其守护曹魏的攘外安内中。

整个三国倒是像司马家族的发家传记,只不过这个主角一直在前面退居幕后。小时候看过那套三国连环画的都记得,在封底有每本的标题,最后一则就是“三国归晋”。谁也不知道,自己在书里看见的那些英雄好汉,最后到底是怎么输给了那个一直没有露面的“晋”,心中颇是不甘。

但是仔细推理下来,却发现,真正的羽扇纶巾,运筹帷幄之中的却是司马懿,其他的都做了司马懿的棋子,灰飞烟灭了。至此中国进入了西晋,然后东晋。而东晋的历史虽然在历史上不够重要,但是仔细推理下,人们如此注重个人享受,书法、游山玩水、斗富这样在现代看来十分小资甚至糜烂的事情,也足够说明晋这个朝代的经济相当昌盛,这一点相当了不起。

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族,运用一种谋略,算计出了天下,同时又不像三国那么短命,而且开创了后世三百年的风流,可惜在历史帷幕中始终被掩盖下去了。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无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16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