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明前期军事制度——机构设置:草创时期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19 22:26:17 0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元末战乱爆发。次年,郭子兴起兵,朱元璋加入濠州红军,后来逐步夺取了江南红军领导权。甲辰年(1364),朱元璋称王建国,此后仍奉龙凤政权号令,事实上已是独立政权之主。至正十二年至甲辰年(1352—1364),朱元璋所部作为龙凤政权下属的一枝红军,按照龙凤体制逐步设置越来越高级别的机构,可视为明代军事机构的草创时期。

元帅府阶段

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徐寿辉各以白莲教起兵。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元龙凤,号令中原。壬辰年(1352)郭子兴起兵后,称元帅。乙未年(1355),郭子兴去世,余部归顺龙凤政权,首领称都元帅。此后,红军渡江发展,屡经挫折,至丙申年(1356)建立江南行省,此后则以江南行省名义,逐步壮大。所以,草创时期又以乙未年(1355)为界,分为元帅府与都元帅府前、后两个阶段。

(一)元帅府

壬辰年(1352)春,郭子兴等人起兵定远,称元帅,入居濠州,四出掠地。甲午年(1354)夏,郭子兴等受徐州红军余部逼迫,向东南发展,部将总管朱元璋独领一军占领滁州,成为郭子兴部下实力最雄厚的将领。乙未年(1355)春,郭子兴在和州去世。在此期间,郭子兴的名号一直是元帅,这枝红军的最高机构也就是元帅府。它上承元代的宣慰使司元帅府,下启红军的翼元帅府,是明代卫所体制的直接来源。

《明太祖实录》载:“壬辰春二月乙亥朔,定远人郭子兴、孙德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这五位帅地位相当,郭子兴与其他四帅不合,屡有冲突火并,似系“自称元帅”而无上级。但明初的老兵俞本回忆:“是年正月朔日,定远县富民郭姓者烧香聚众,称亳州制节元帅。”又似确为韩氏白莲教红军属下。对此,杨讷慎重地认为,郭子兴有可能受韩氏节制。按,权衡称,刘福通、郭子兴部乃至江南红军为“香军”。朱元璋回忆:“元末,民间有造言者,王误中其说,信之甚笃,忽不事业而妄散家财,阴结宾客。至正壬辰,汝、颍兵起,王识天下当变,乃招所结宾客子弟,拔濠梁据之。”《明本纪》载,孙德崖本以郭子兴为部将,郭子兴死后欲吞并其旧部,故张天佑赴“亳都”求委。由此可知,郭子兴确系追随汝颍、烧香聚众的白莲教红军一部。不过,据王逢列举,此时亳州尚非汝颍红军主要据点。疑俞本因濠州红军在韩林儿建都亳州后听命,误以郭子兴受“亳州”节制。

郭子兴部是红军中“微乎微者”,元帅之名似系借号自娱。但是,下属各级将领的名目又颇齐整,如老资格将领汤和的早期履历为:

壬辰岁……率所厚壮士千余人仗剑从之……命为百户。取九湾,攻濠之定远,得兵千五百人,擢为千户……从攻大洪山寨,得兵八百,升长万夫。复从攻滁州……以功多,授管军总管,招集士卒益众。

从百户、千户、“长万夫”的万户到总管、元帅,是后来诸将最常见的升迁过程。总管是仅次于元帅的高官,如俞本载,朱元璋于甲午年(1354)夏立下诱降张寨的大功,方得升总管。此外,镇抚一职也常见。《明太祖实录》载,甲午年夏,朱元璋“归乡里募兵,得七百余人以还。子兴喜,以上为镇抚”。黄金载,耿再成克滁州后,由百户升任镇抚,韩成“克滁州,授镇抚”。《明太祖实录》载,乙未年(1355)初,朱元璋“率镇抚徐达”等南攻和州。这些名目,多见于元朝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下各级管军机构: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秩从二品……元帅府秩正三品。

中万户府……从三品……镇抚司……中万户府从五品。

中千户所……正五品。

上百户所……从六品……下百户所……从七品。

可知红军模仿元朝地方管军体制,各机构“官大官小”应同元制。但是,介于万户和元帅之间的管军总管,不在此列。元初,曾在南方一路一府之地设管军总管府,管军总管的级别低于万户。元代后期,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辖管军的万户府和管民的诸路总管府,路总管府“上路秩正三品……下路秩从三品”。看来,红军将元帅以下的管军万户、管民总管,统统纳入武官序列,根据元代三者细微的品级差异,发明了一个高于万户的管军总管职位。

郭子兴部在数年之间逐城而踞,元帅府以下的总管府等机构,恐非实体。甲午年(1354)夏,郭子兴随徐州红军东略泗州一带,朱元璋以总管身份独领一军南下滁州,离开了郭子兴所在的元帅府。宋濂载,毛麒“款附……上取滁州,擢公行军总管府经历,司其仓廪,兼掌晨昏历,以镇将帅之失伍者”。元初多有将领任行军总管,级别与管军总管相当。此红军元帅之下的总管独立出征,乃有行军总管府之设。《明本纪》载,乙未年(1355)初,郭子兴居滁州,令朱元璋总守和州。此时和州当有管军总管府。

要之,郭子兴部的元帅府,应是韩山童红军的正式机构,各级机构、官职等级分明,系仿元代地方统军机构。元代管军、管民官职,皆糅杂为管军官职,在濠州、滁州、和州看不到授任知州、知县等管民官。这样的机构设置,略具正规色彩,而带有粗率的土匪气息。

(二)都元帅府

郭子兴去世后,龙凤政权任其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全军从和州渡江。后郭天叙阵亡,朱元璋独领全军,丙申年(1356)占领建康,建立江南行中书省。在此期间,全军的首领是都元帅。都元帅存在时间虽短暂,却是这枝红军壮大升级的第一个台阶。

俞本载,乙未年(1355),“郭元帅殇,众奉其长子郭天叙为都帅,张天佑次之,上次之”。《明本纪》载:“颍汝倡乱者杜遵道、刘福通立韩林为君,都于亳。时群雄是其门弟子,皆从者……张天佑……自亳归,赍亳州杜遵道文凭,授滁阳王子为都元帅,张为右副,上为左副。”据上引《元史》,都元帅高于元帅一级,则副都元帅与元帅平级,诸高官官升一级,全军机构升格。

乙未年六月,红军南渡长江,攻克太平。《明太祖实录》载:

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以李习知府事。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诸将奉上为大元帅。上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潘庭坚为帅府教授,汪广洋为帅府令史,以陶安参幕府事,命诸将分守各门,修城浚濠,以固守御。

这段话给人的朦胧印象是,朱元璋已为全军首领。如青山治郎认为,翼元帅府来源于元代各宣慰司都元帅府、元帅府,都元帅是翼元帅府的首领。但俞本载:“三帅虽共府置事,运筹决策皆自上裁。将士乐战,军民倾向,权归于上矣。”可知朱元璋名义上仍为左副元帅。按元制,某翼多指某千户所,级别较低。此后,郭天叙、张天佑离开太平府继续进军,朱元璋职专守御太平府。黄金载,何世隆于丙申年升右副都元帅,留守江北的滁州。可知朱元璋以左副都元帅兼任同级的翼大元帅,翼元帅府应为都元帅府之下的次级机构,职守一府。

邱树森指出,在一府之地设管军的翼元帅府和管民的府,是龙凤政权的统一规制。都元帅府下设翼元帅府和府,分管军民,比起此前元帅府的单一设置,更加规整。但元代的散府和明代的府,皆正四品,红军设府也应正四品,比翼元帅府低两级。元代的都元帅府、元帅府、万户府,皆设经历、知事或都事、提控案牍或照磨等文职,路总管府除此之外还设儒学教授,地方机构一般不设令史。雷礼载,潘庭坚“与李习、陶安谒见,遂命为太平府教授”。现设总管为武职,而另设管民之府,则潘庭坚所任,应是模仿路儒学教授而设的府儒学教授。知府和儒学教授,虽非翼元帅下属,却上统于兼任翼元帅的左副都元帅。

这一时期,大量武将升任总管。刘三吾载,渡江前耿君用“授明威将军、管军总管”。明威将军为元明正四品武职初授散官,可知总管低于翼元帅两级,与知府同级。《明太祖实录》载,张德胜“克采石、太平,授太平兴国翼管军总管”,又载,乙未年(1355)八月,“遣裨将习伯容攻芜湖县,克之。置永昌翼,以伯容为万户”。可见翼元帅府相当于此前郭子兴的元帅府,下设管军总管府、万户府,或共驻府城,或分守州县,层层统属。

俞本载,乙未年(1355)十一月,郭天叙、张天佑战死,“上独任元帅府事”。《明太祖实录》载,丙申年(1356)三月至六月,红军攻克集庆路及周围地区,在每个府都新设翼元帅府,六月,“置行枢密院于太平,以总管花云为院判”。似乎七月建江南行省之前,最高机构并无变化。

但是,行枢密院的名位必高于都元帅府,设在太平而非建康亦不合理。花云仅中级将领,此时不可能得此重任。宋濂载,花云“丙申……升总管……授前部先锋,攻常州……夏六月,立行枢密院于太平,遂拜公院判,阶安远大将军。丁酉春正月,克常熟州……秋七月,以兵三千之宁国……还,命守太平”。查红军战绩,丁酉年(1357)三月克常州,四月攻宁国,七月攻常熟,宋濂所载时序错乱。此“夏六月立行枢密院于太平”,必系丁酉年在各府遍设的分枢密院。江南行枢密院之设,实在克集庆路后不久,《明太祖实录》或因避讳与龙凤政权关系,漫以宋濂设院授官之词应付,未考宋濂所记时序之误,不足为凭。俞本则载,三月份红军甫克集庆,朱元璋就升官了:

是月,亳都升上为枢密院同佥,以帅府都事李士元为经历。

红军中的同佥为从二品,与都元帅相同而位次在前(详见第二章第一节)。朱元璋此前已总领全军,本应升都元帅,现立攻克集庆大功,自应更升一格。从日后红军广设分枢密院镇守大城、总领一府军民的体制看,此时朱元璋部很可能被升级为“分枢密院”。不过,朱部势力急剧膨胀,地跨数府,机构大幅升级已是指日可待。

要之,郭天叙、朱元璋的都元帅府,比郭子兴的元帅府升格一级,按照龙凤政权的统一规制,下设翼元帅府和府分统军民。无论都元帅府还是更升一格的分枢密院,这股势力的最高机构仍具浓厚的军事化色彩。

行省阶段

丙申年(1356),朱元璋建立江南行省,自任平章,下设行枢密院、帐前都司等。己亥年(1359),朱元璋克浙东,升任丞相。辛丑年(1361),朱元璋乘击败陈友谅之势,得封吴国公,改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甲辰年(1364),朱元璋称王建国,设中书省、行卫所制。在此期间,尽管新设了江西、浙东行省,江南行中书省一直是这股势力的最高机构。

龙凤政权属下的江南行省,上承元代行省,是甲辰年(1364)所设中书省的前身。它实际上主持军务,附设江南行枢密院和帐前都司两大军事机构以统军。而大都督府成立之初,徒具名义,直到甲辰年(1364)建立卫所体系,才在新建的中央体制中,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军事机构。

(一)江南行省

丙申年七月,红军建立江南行中书省。《明太祖实录》载:

置江南行中书省,上兼总省事。以李善长、宋思颜为参议,李梦庚、郭景祥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杨原杲、陶安、阮弘道为员外郎,孔克仁、陈养吾、王恺为都事,王璹为照磨,栾凤为管勾,夏煜、韩子鲁为博士。

《元史》载,中书省参议正四品,郎中正五品,无经历;枢密院参议正五品,经历从五品;行中书省无参议,行省郎中从五品。参议府是中书省、枢密院等中央机构下属的中级文职衙门,行中书省无此设置,下属的重要机构只有左右司。此时的江南行省,似应模仿元代的行省而非中书省体制,不应有参议之职。俞本记录了李善长在朱元璋升同佥、建省时的履历:

丙申……三月……以帅府都事李士元为经历……七月……以经历李士元改名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丁酉……四月……升郎中李善长为参议。

日期或有讹误,但都事、经历、郎中、参议顺序甚详。《元史》载:“枢密院……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宣慰使司……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一员,从七品。”此时,李善长当由都事、经历而郎中,不大可能遽然升任参议那样的高官。《明太祖实录》载,直到辛丑年(1362)四月朱元璋封吴国公之后,“以中书省参议李善长为参知政事”。首要的文官李善长从丙申年(1356)以来从未升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系《明太祖实录》将李善长的升迁履历提前一格,令江南行省显得在初创时已有中书省格局。

不过,江南行省此后不久就设置了参议府。《陶学士先生事迹》抄录了一份原始文件:

江南等处行中书省。龙凤四年十月二十四日,参议府、左右司等官奉钧旨:仰本省首领官、掾史分派房分,掌管事务……兵房……事件:守御各翼,关防盘诘,调遣征进,各项功赏,招谕榜文,申报公务,守御门禁,军前报捷,勾取官军,设置急递铺。

龙凤四年(1358)十月下旬,正是朱元璋“亲征”浙东的前夕,此时已有参议府。则俞本载李善长丁酉年(1357)升参议,或得其实。至辛丑年(1361)初定官制时,“参议府参议正三品”,是仅次于参政的行省高官。

分派行省首领官等分管左右司各房事务,应是朱元璋临时加强控制行中书省事务的临时措施,但诸“事件”应即兵房平时职掌。与元朝中书省右司兵房所设边关、站赤、铺马、屯田、牧地五科比较,这些“事件”范围广阔得多,几乎涵盖了军事行动的所有方面,且包括“守御各翼”“调遣征进”等关键事务。元朝的中书省和枢密院,尚得北宋二府对掌兵柄之遗意。但张帆指出,在中央政府,中书省的宰相往往干预枢密院事务、兼领卫军,使枢密院的分权作用不能实现。至于在地方,萧启庆指出,行省对行枢密院更具优势,军政之权合一,几乎统归行省。红军的江南行省,看来是按元朝体制,全面主持、处理军务。

黄金载,裴诚“丙申入南台时,开各总管府。遂充石城门管军正总管守御。甲辰改设诸司,拜石城门管军正千户”。从丙申年(1356)至甲辰年(1364),建康城各门由各诸门总管府守御。这些千户所后来归都镇抚司统领(详见本章第二节),而此时都镇抚司归行省管辖,则这些总管府最初或通过都镇抚司直属行省。

《明太祖实录》载,戊戌年(1358)十二月,朱元璋亲自攻克浙东廉访司驻地婺州,改名宁越府,“置中书分省于婺州……调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李梦庚、郭景祥为分省左右司郎中……以中书省管勾栾凤为分省管勾”。刘辰则载:“开设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分省、行枢密院分院、金华翼元帅府。”这个行省之分省,似因江南行省平章朱元璋临时驻节而设。本年,元朝在福建行省下开设分省,朱元璋部随后占领浙东,或模仿福建。

《明太祖实录》载,己亥年(1359)五月,朱元璋准备回建康,“召胡大海于绍兴……上谕之曰:‘宁越为浙东重地……特命尔守。’……命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都事王恺、管勾栾凤综理钱粮军务事”。九月,红军攻克衢州,“命宁越分省都事王恺兼理军储”。朱元璋离开后,婺州由行枢密院高官佥院胡大海镇守,这个“宁越分省”仍然存在,但只是左右司员外郎、都事等江南行省属官、首领官的在外办事机构,并无左右丞、参政乃至参议等高官,没有凌驾枢密分院之上。

辛丑年(1361)初,朱元璋封吴国公,改江南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行省体制也发生变化。《明太祖实录》载,二月,“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五月,“以枢密佥院胡大海为中书分省参知政事,镇金华,总制诸郡兵马。都事王恺为左右司郎中,掾史史炳为照磨”。此时红军下设数十处枢密分院,但这次改制涉及的,仅仅宁越即金华一处。当时,朱元璋部控制区可分为建康为中心的江东、金华为中心的浙东两大部分。上述李梦庚、王恺、栾凤等文官被分派金华周边的诸全州、衢州、处州等地,镇守金华的佥院胡大海地位高于各地的同佥、院判,可知胡大海与分省文官负责镇守者,不仅金华一地,而是整个浙东地区。胡大海改官参政,可以行省高官身份,正式节制各地枢密分院即“总制诸郡兵马”。由此,“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并非统一改制,而是比照行省一统军民之例,专为胡大海和诸文官设置了“行行省”,统领浙东地区。

辛丑年(1361)底,朱元璋亲率大军突袭陈友谅,占领江州。壬寅年(1362)初,南昌守将胡廷瑞以江西全境投降,《明太祖实录》载,二月,“以邓愈为江西行省平章,留守洪都”。论资历,邓愈此时不可能高升平章。潘柽章据《明太祖实录》邓愈本传,指出邓愈实任江西参政。则江西行省之设,乃比照浙东分省之例,由武将任从二品参政,镇守一方。只是,元朝和陈友谅部在江西设置的是行省,朱元璋不能将它简单地纳入江南行省,而须设置名分相等的行省。

壬寅年二月上旬,金华发生叛乱,胡大海被杀,建德守将李文忠平叛。《明太祖实录》载,二月下旬,即设置江西行省五天之后,“改中书分省为浙东等处行中书省……仍开省于金华,升同佥朱文忠为左丞”。左丞正二品,高于参政、佥院。这次改制,是平叛后的整顿措施,还是本来就要模仿江西设行省之例,不得而知。

三月,江西行省也发生叛乱,邓愈仅以身免。《明太祖实录》载,平叛后的五月初,“命大都督朱文正统元帅赵德胜等,同参政邓愈镇洪都。又以阮弘道为郎中,李胜为员外郎,汪广洋为都事,参佐之”。朱文正以大都督身份,统辖参政邓愈,避免了在江南行省之外任命平章一类高官的窘境。

辛丑年“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意味着金华当地的分枢密院从此取消。无论是分省,还是后来的两个行省,都无配套的行枢密院系统。刘辰载,李文忠主守浙东行省,“总制处州等五府一州军马,选都事杨宪为左右郎中参赞之。太祖谓宪曰:‘朱文忠乃吾甥也,年少未历练方面之事,皆从尔主之。如有差失,罪只归你。’”江西行省的最高级文官,也是左右司郎中,可见这两个行省下不设参议府,只设左右司。由此,江西、浙东二行省,仍仅是江南行省的在外办事机构。正是江南行省的“中书省”化,使金华的分省名目再无存在必要。从此,朱元璋自控江南行省,以侄子和外甥分领两个行省,勉强维持着行省体制,直到甲辰年(1364)。

(二)江南行枢密院

丙申年(1356)七月,红军建立江南行中书省同时,也设置了其他各级机构。《明太祖实录》载:

置江南行枢密院,以元帅汤和摄同佥枢密院事。置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以冯国用为都指挥使。置左右等翼元帅府,以华云龙、唐胜宗、陆仲亨、邓愈、陈兆先、张彪、王玉、陈本等为元帅。置五部都先锋,以陶文兴、陈德等为之。

行枢密院的地位,可由将领任职状况推断。元朝的枢密院高官,依次为知院、同知、副枢、佥院、同佥、院判。由多位红军将领的履历可知,红军主要保留了同知、佥院、同佥、院判的序列,院判地位高于翼元帅。建省之前,红军攻取建康、镇江、广德诸路,诸将多升翼元帅。建省设院后,少数大将升行枢密院同佥、院判。此后红军在宣州、常州受挫,直至丁酉年(1357)三月方攻克常州,局面一新。在此期间,《明太祖实录》没有任何将领升任同佥的记载,直到攻克常州之日:“升廖永安为行枢密院同佥,俞通海为行枢密院判官。”俞本的记载截然不同:

丙申……三月……上升徐达、汤和为同佥。

四月……升邵肆、邵荣、廖永安为同佥,以俞通海、黑张、邓愈、华高、张德林、赵继祖、赵子中、赵伯中等为院判,其余将帅升各有差。

十月……上升侄朱文正为同佥。

俞本所记日期有误。方孝孺载,汤和于丙申年三月攻克镇江后升元帅,七月升同佥,与《明太祖实录》合。黄金载,徐达克镇江“未几,转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同佥,将数万人攻围毗陵”,亦必在七月朱元璋卸任同佥之后。四月之期,亦当在七月之后。

但是,据各书载诸将早期事迹,俞本所列诸将在此期间升职事,多有根据。此时,江南红军主要由朱元璋嫡系、巢湖水军和郭子兴濠州旧部等三股势力构成。徐达、汤和、邓愈、朱文正属朱元璋嫡系,廖永安、俞通海、黑张、华高、赵子中、赵伯中属巢湖水军,邵肆、邵荣、赵继祖属郭子兴濠州旧部。《明太祖实录》讳言红军早期分野,详载汤和乃至级别更低的常遇春升职,于廖永安等仅在传记中稍加详列,于地位相等甚至更高的邵肆、邵荣则几乎不置一辞。其实,当时几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任行枢密院高官,可知江南行枢密院为江南红军的最高军事机构。

朱元璋部先后在二十余个重要据点设立翼元帅府,包括原元朝各路以及江阴、长兴、宜兴、诸全等州,甚至浦江、兰溪、永康等县。诸州县或为要冲,或出临时进攻、纳降之需,普遍原则是:每占领一路,必改路为府以管民,设翼元帅府管军镇守。在都元帅府阶段,府与翼上统于都元帅府,现已设行省、行枢密院,府与翼是否分属省、院呢?

《明太祖实录》载,丁酉年(1357)红军攻克常州后,“置毗陵翼,以汤和为枢密院同佥,总管张赫为元帅守之”。五月,“江淮分枢密院副使张鉴、佥院何文政率兵攻泰兴……兴国翼分院院判赵忠、元帅王敬祖等攻池州之青阳县”。六月,“长春枢密分院判官赵继祖、元帅郭天禄、镇抚吴良取江阴”。红军改路为府时,绝大多数曾改名,如镇江路改江淮府,常州路改长春府。此江淮分枢密院、兴国翼分院、长春分院分设于诸府,供院判、同佥甚至副使等高官任职,分镇大城。体其名实,即“行行枢密院”。

随着疆土扩张,分枢密院不断推广到新占领地区的府甚至州。丁酉年,汪同携大量降众以婺源投降。《明太祖实录》载,戊戌年(1358)底,“立星源翼分院于婺源,以元帅汪同为院判”。弘治《徽州府志》载:“戊戌冬,同筑婺源城,建左、右翼总管府,以养中为左翼总管……升元帅。”婺源虽为分院,最初仅统两个总管府,则仍一元帅府规模。《明太祖实录》又载,己亥年(1359)初,“立枢密分院于诸全州,置明海翼元帅府,升谢再兴为院判、王玉等为元帅守之”。诸全州为对抗张士诚治下绍兴的前沿,枢密分院所统军众,亦仅一翼元帅府。《明太祖实录》又载,庚子年(1360)三月,“改淮海翼元帅府为江南等处分枢密院,以缪大亨同佥枢密院事,总制军民”。“总制军民”,必指管辖管民的府与统军的翼元帅府。由此可知,地方的府、翼名义上分属行省、行枢密院,但此时一切为军事服务,故级别较高的分枢密院镇守官统领府、翼。这种以高级武将兼统地方军民的体制,与此前的都元帅府相仿。

普通的县可设总管府,如丁酉年(1357)安吉县“置安吉奕总管府”,庚子年“命总管程辉守铜陵。时虢宗起为铜陵知县”。知县级别远低于正四品总管乃至万户,总管总守一县,下统万户和知县,与分枢密院下统翼元帅府和府的体制完全一致。

刘辰载:“既得建康,为军少,集太平、建康、镇江、宣州、广德五府民户为军,谓之民兵。”《明太祖实录》载,戊戌年(1358)底,“立管领民兵万户府。谕行中书省臣曰:‘古者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以讲武。今兵争之际,当因时制宜。所定郡县,民间岂无武勇之材?宜精加简拔,编辑为伍,立民兵万户府领之。俾农时则耕,闲则练习,有事则用之。事平有功者一体升擢,无功令还为民……庶几寓兵于农之意也。’”此名为寓兵于农,实则籍民为预备兵,经战斗锻炼后选其可用者入伍。建国后,朱元璋多次蠲免上述五府赋税,可知民兵数量不少。

民兵之设又不限于上述五府。《明太祖实录》载,己亥年三月,“陈友谅将赵普胜寇宁国之太平县,总制胡惟贤命万户程允同、义士汪炳叔率乡兵五千击败之”。太平只是一个小县,乡兵多达五千,而且击败了悍将“双刀赵”。舒载,己亥年十一月,绩溪县“立民兵万户府,招农家充军。数余七百,意犹未已,衣装兵具,民皆苦之……催促上道打衢州”。民兵之制,实已深入实施至朱元璋部控制区的各个角落。万户低于总管,民兵万户府应遍设于各府州县,上统于镇守官。

元朝的行枢密院,例设经历、都事等首领官。但是,除了偶见“枢密分院都事”,现存史料中并无江南行枢密院下属文职官和首领官的记载。唐桂芳载,丁酉年(1357),“枢密行院迁置兴安”。《明太祖实录》载,兴安(即徽州)守将邓愈由院判升至佥院的过程中,一直作“行枢密院”官而非“枢密分院”官。但是,江南行枢密院不可能设在这个不太重要的据点,也不可能由名位并不很高的邓愈主掌,“迁置”仍应指设枢密分院。江南行枢密院是最高统军机构,供高级武将任职,但只是一个虚体,处理军务的“中央”实权机构是行中书省。而行枢密院在各地广设枢密分院,镇守大城要地,兼统军民,是地方的实权机构。

《明太祖实录》载,辛丑年(1361)二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时枢密院虽改为大都督府,而先任官在外者尚仍其旧”。行枢密院—分枢密院—翼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等层层机构,一直存在到甲辰年(1364)。

(三)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

元朝设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与诸多都卫指挥使司。红军的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明太祖实录》未载上下隶属关系,可根据任职诸将的品级、地位略推。黄金载,都指挥使冯国用于己亥年(1359)夏病卒,庚子年(1360)春,弟翼元帅冯胜袭职。丙申年(1356)建省时,冯国用的地位不会超过任从二品同佥的徐达、汤和。《明太祖实录》载,庚子年龙湾之战中,冯胜排名常遇春之前。时常遇春任佥院,官从二品。冯胜后来改任都护,升任正二品同知。综上可知,帐前都司应为从二品衙门,低于行枢密院一级。

《明太祖实录》载,戊戌年(1358)二月,“升领军舍人朱文忠为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副都指挥,兼领元帅府事。迁元帅康茂才为营田使,兼帐前总制亲军左副都指挥”。此后红军从徽州出征,将领排名是“行枢密院判邓愈、亲军左副都指挥朱文忠、元帅胡大海”。刘辰载,此后胡大海升院判,与李文忠不和。胡俨载,庚子年(1360),镇守广信府的翼元帅葛俊不服李文忠调遣。则副都指挥使应与院判、元帅同为正三品。

《明太祖实录》未载都司下属,而载庚子年(1360)龙湾之战中,“冯国胜、常遇春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伏于石灰山侧”。刘辰载,己亥年(1359),“命胡大海率领五翼元帅等大军攻取绍兴”。上引“左右等翼元帅府”,刘辰记为“五翼元帅府”,黄金载为“左、右、中、前、后五翼元帅府”,吴朴载为“前、后、左、右、中五翼”。当时的确存在过这样五个翼元帅府,如《明太祖实录》载,丁酉年(1357)三月,“常遇春为中翼大元帅,胡大海为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己亥年(1359),上引“左右等翼元帅府”元帅张彪、陆仲亨皆为“帐前元帅”。黄金载,丁酉年,丁德兴“升左翼元帅”。成化《中都志》载,张聚为“前翼元帅”。宋濂载,辛丑年(1361),赵德胜由“中翼左副元帅”升“后翼统军元帅”。由此可知,帐前五翼即左右中前后五翼元帅府,归属帐前都司。帐前都司的结构,略同此前的都元帅府。

丙申年(1356)三月红军克建康后,在城中设置了天兴建康翼和秦淮翼两个元帅府。《明太祖实录》此后未提及天兴翼元帅府,但卫选簿中明载戊戌年(1358)尚有人“充天兴翼小旗”。刘崧载,吴祯“为天兴右翼副元帅,与良同守江阴”。天兴翼很可能就是七月所设五翼的前身。秦淮翼不采所驻城市的府名,而以流经河流命名,初以巢湖水军主将之一俞通海为元帅,丁酉年康茂才升为“秦淮翼水军元帅”。凡此说明,秦淮翼是专门的水军机构。癸卯年(1363)鄱阳湖之战的阵亡名单中,有“水军元帅府统军元帅”“秦淮翼元帅府右副元帅”“行枢密院判官兼水军元帅”“水军元帅府同知元帅”“帐前水军元帅府右副元帅”。水军元帅府有“帐前”之名,而秦淮翼元帅府在上引刘辰的介绍中与五翼并列,可知它们与五翼同属帐前都司。换言之,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统领驻守建康的所有翼元帅府,与行枢密院系统区分开来。

《明太祖实录》载辛丑年(1361)初改制,未提及帐前都司,但载十月“以都护府断事官马世熊、岩达、陈汉,知事何士龙为大都督府断事官”。大都督府系行枢密院改设,诸官兼任都护府与大都督府断事官,似帐前都司改设为都护府。

刘三吾载,冯胜于壬寅年(1362)“升都护”。在甲辰年(1364)三月朱元璋的“令旨”中,冯胜的官职仍是“金吾侍卫亲军正都护”。宋濂载,康茂才于辛丑年(1361)末“迁帐前亲兵副都指挥使”,甲辰年(1364)三月“进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副都护”,乙巳年(1365)二月“改神武卫指挥使”。任职都护府的武将,只有这两位前帐前都司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时亲军卫指挥使正三品,可知副都护正三品,都护从二品。人选、品级,都与帐前都司一脉相承。他们改官并非在改制之初,而是在浙东、江西设置行省前后。诸行省皆设帐前都司,江南行省或因此将本省的帐前都司,改名为一个更加富于君主亲兵色彩的机构。

都护府虽然有高官和断事官,现存史料中却从未出现其下属机构,诸中级将领仍称指挥、副指挥使等,可知帐前都司只是换了一个衙门名目。《明太祖实录》载,甲辰年三月,定“大都督府等衙门官制,大都督从一品……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都护从二品,经历正六品,知事从七品,照磨从八品……统军元帅府元帅正三品……各卫亲军指挥使司指挥使正三品”。此时都护府的地位,名义上仍与帐前都司相当,且保留了经历等首领官文职。到十月,“革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统军元帅府、万户府,并都护府断事官、知事于大都督府”。本年初确立卫所制,此时各亲军卫指挥使司、千户所彻底取代了元帅府、万户府,而都护府与元帅府、万户府同时废除,可知在年初拟定的新体系中,其实已没有它的位置。

元朝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初设时,规模即三万人。俞本载,韩林儿所部称“安阳奕”“五奕官军”,《明太祖实录》则呼为“安阳等五翼士马”,可知龙凤政权直属部下即分为五翼。则帐前都司所统,似为朱元璋特别信任的禁卫军。朱元璋称帐前五翼军为“精兵”,在龙湾之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确为江南红军的主力。但是,《明太祖实录》又载,戊戌年(1358)三月,“改毗陵翼为指挥司……以杨璟、寻朝佐为帐前总制亲军副都指挥使”。丁酉年(1357)吴良镇守江阴,汪广洋有诗《江阴老人谣赠吴指挥》:“去年自逢吴总兵,与民为主民获生。”黄金载:“历升镇抚……上念江阴为重,特升良为指挥使。”杨璟、寻朝佐以及上述康茂才,都是渡江后才加入红军的,不可能深得朱元璋信任。而常州改设指挥司,江阴守将升任指挥,属由五翼军外调镇守地方。此后五翼军不断外调,如李文忠长期以副都指挥使镇守严州府,又如戊戌年四月刘友仁“擢中军左元帅府右副元帅,总制仁安翼,守御太平县”,与行枢密院系统错杂并行。凡此种种,不太像是“亲兵”的做法。

宋濂所记常遇春的履历中,有一次颇为奇怪的升迁:

丁酉春三月,遂克常州,迁中翼大元帅……戊戌春,擢江南行中书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己亥夏四月,转镇国上将军、同佥书江南等处行枢密院事,守婺城……十月,升佥院。

戊戌年底,常遇春随朱元璋进攻浙东,次年升同佥留守金华。“江南行中书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这个名目,简直就是“都督”江南行省的所有军队了,但此官位次,尚在从二品同佥之后。俞本载:

丁酉……正月十七日……上命帐前亲兵都指挥使冯国兴选年壮、英勇、多历战阵者,令亲管总管、万户举之……升都先锋常遇春为都督马步水军都大元帅,领众数万,用濮齐斋为军正,仿古兵法,以军士五人为伍,十人为旗,五十人为队,设旅、镇以领之。

军正、旅镇之设,不见于《明太祖实录》。黄金载,顾成“丁酉三月,常州平。四月,克宣州,选充旅正”,可证俞本之说。军正、旅正等职,似为选练帐前都司属下精兵之用。朱元璋有诗《思开平下毗陵》:“忆昔雄师罢战灰,开平犹有教军台。自从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来。”常遇春背景资历虽浅,此时已崭露头角,在常州之战中力挽狂澜,成功救助徐达。“领众数万”应非正式统领,而是因武功高强,得授“教军”之职。“江南行中书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或得自“八十万禁军教头”之类的灵感,或系帐前都司将领升从二品官的权宜之计,却彰显了江南行省与常遇春所在帐前五翼的密切关系。

吴沈载,严德先后在江南、江西、浙东三行省任职:

丁酉……十二月……升中书省管军总管、广威将军。

壬寅……升帐前元帅,守御江西。

癸卯……命浙东行省设置五奕元帅府……为中翼统军元帅。

此“中书省”总管与“帐前”元帅前后相承。壬寅年(1362),红军新设江西行省,癸卯年(1363)随朱文正镇守江西的将领中,有“指挥”“右副指挥使”“右翼同知元帅”“左翼元帅副使”,江西行省很可能配属了“帐前”诸翼。由浙东行省配属包括中翼在内的“五奕元帅府”,可知行中书省例配属帐前五翼军,即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是行中书省直辖的军事机构。

(四)五部都先锋

先锋之名,在元代并非官职,红军渡江前后,多授予善战的低级将校。宋濂载,甲午年(1354),赵德胜到滁州投奔朱元璋,“喜获骑将,遂赐以今名,命为帐前先锋”,次年“超授忠勇校尉、管军总管府先锋”。又载,乙未年(1355),常遇春到和州投奔朱元璋,“居两月余,请为前部先锋……取太平,从上守御,乃始授总管府先锋”,次年“夏四月,授承信校尉、领军先锋”。元制,忠勇校尉为正七品武散官,承信校尉为正六品。则领军先锋或为元帅府先锋之类,略当千户,总管府先锋略当百户。丙申年(1356)的五部都先锋,级别略高。《明太祖实录》载,陈德、胡海皆由万户升都先锋,又载丁酉年(1357)攻克徽州后诸将升职,排序为管军总管、都先锋、万户。刘崧载,吴祯“由帐前都先锋为总管”。可知都先锋低于总管而高于万户。

五部都先锋也按左右中前后分为五部,而且分府设衙。如宋濂载,丁酉年(1357),孙兴祖为“右都先锋”。周是修载,狄崇己亥年(1359)“为右部都先锋”。黄金载,周显丁酉年为“前部先锋”。俞本载,己亥年,俞应川为“中都先锋”。又如《明太祖实录》载,吴广曾任“左先锋府镇抚”。天顺《大明一统志》载,李茂之曾任“右府都先锋”。右府都先锋应即右都先锋、右部都先锋,左先锋府应即左部都先锋为首的机构。

任都先锋诸将,多有“帐前都先锋”之名,是否说明五部都先锋归帐前都司统辖呢?俞本载丁酉年选将练兵的详情:

上命帐前亲兵都指挥使冯国兴选年壮、英勇、多历战阵者,令亲管总管、万户举之,得三百六十名。赐衣甲,悬象牙牌,于上御书押字,背云“守御士”,刻名姓于其侧,以卫出入,用黄绢尺幅印以朱字,号曰“帐前黄旗先锋”。时俞本亦在选中。

又选曾充元之花枪少壮者四百人,名曰“大号先锋”。

及于扬州来降青军、长枪二色军内,又选四百名,号曰“铁甲士”,令都先锋陈德元等管。

又选善骑射、多历交锋之人一千余名,各给马匹、鞍辔、衣甲、弓剑枪等,令青军王老哥掌管,名曰“骁骑士”。

吴沈载,严德“升都先锋,领黄旗军”,可证俞本“黄旗”之言。周是修载,狄崇于己亥年(1359)“为右部都先锋”,次年“以功为帐前都先锋”。右部与帐前并列,“帐前”似非漫指,而是某部的名号。黄金载,周显“率所部黄旗先锋击败陈保儿……己亥……升帐前都先锋”。周显看来是在“帐前黄旗”系统内由先锋升任都先锋的。

黄金载,癸卯年(1363)鄱阳湖大战前后,出现了“花枪上千户”和“骁骑卫”“长枪千户所”“大号千户所”的将领。关于“花枪”,陶宗仪载,张士诚据湖州后,“湖之长兴、武康,与广德相界,花枪军出没之地”。《明太祖实录》载,潘进于红军渡江后“来附,用为花枪先锋”。关于“铁甲”,金善载,陈亨“元季为扬州万户……丁酉遂仗策叩军门……选为铁甲长……壬寅春……擢铁甲百户”。而扬州张鉴所率称青军,张明鉴所率称长枪军,自丙申年陆续来降。可证“铁甲”与扬州青军、长枪军的密切关系。其中,“花枪先锋”“大号先锋”必属五部都先锋。

黄金又载:杨国兴“为帐前先锋……升银牌都先锋”,李茂“升千户,充银牌前部前锋……己亥升右府都先锋,寻升黄旗管军千户”。《明太祖实录》载,吴广“授帐前银牌先锋……自左先锋府镇抚迁管军百户”。“银牌”应为都先锋一部。由此可知,俞本所记实为拣选五部都先锋下属,都先锋的五府,很可能又按职能、兵种,对应着帐前(黄旗)、银牌、大号(花枪)、铁甲(长枪)、骁骑等五种名号,但此“帐前”并非指帐前都司,而是“卫出入”。关于朱元璋的亲兵,刘辰载:

太祖选精壮军于帐前守御,名曰“金陵横舟铁甲交枪皇五等把都儿”,帐前亲兵都指挥使司领之。

“把都儿”系蒙古语“勇士”之意。《逆臣录》载,蓝玉曾说:“这火官人、巴都儿是那里的?到都是几个好汉。”可知明初习称勇猛军人为巴都儿。黄金载,花茂壬寅年(1362)“充交枪把都儿”,则刘辰所记应为金陵、横舟、铁甲、交枪、皇五共五种把都儿。其中“金陵”与“帐前”皆对应江南行省,“铁甲”与“铁甲士”对应,把都儿即“精壮军”,似乎五种把都儿就是五部都先锋。但俞本又记,鄱阳湖大战后,朱元璋称旗舰上“八枝壮士一千三百人”为“巴都儿”,而所记四种都先锋就超过两千人。或五种把都儿与五部都先锋内外对应,乃朱元璋近侍精锐。连把都儿都是“帐前亲兵都指挥使司领之”,与帐前五翼对应的五部都先锋,亦必统属于帐前都司,则诸“帐前都先锋”,非皆“帐前黄旗”之意。

要之,丙申年(1356)建省之初即设置的帐前都司,虽不属行枢密院系统,却也不是朱元璋的禁卫军,而是由行中书省直接掌控的主力军。它下辖驻守建康的五翼元帅府、五部都先锋府等,其中包括朱元璋的宿卫部队。辛丑年(1361)后,为区分江南行省与其他行省,帐前都司改名为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与大都督府并存,直到甲辰年(1364)卫所制彻底确立之后。此前的元帅府、都元帅府和在外的枢密分院,兼统军民,军事机构则简单地上下分层,而江南行省除兼统军民外,将军事机构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又加区分,初步形成了“把都儿”—都先锋—帐前都司—行枢密院的圈层结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980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