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文化简史——西汉的军事思想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17 14:05:14 0


张良与黄石公《三略》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家五世为韩王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二十岁的张良雇一力士行刺秦始皇未遂。此后乃更名换姓,亡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后来,在那里遇一自称“黄石即我”的老人,得《太公兵法》一书。相传此书即流传迄今的《黄石公三略》。在以后的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中,张良就是以这部兵书为军事指导,扶助汉高祖刘邦取得政权的。

《黄石公三略》中如同其他古代兵书那样,掺杂有后人的思想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中主要内容还是可信的,所以它自宋代即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受到历代军事家、政治家的重视。“三略”,即上中下三篇谋略,根据《史记》所载,它是由黄石公保存的西周姜太公《太公兵法》入今日所见版本约3800余字。作为兵书,《三略》的显著特点是偏重于阐述政略,与《孙子》等偏重于讲军略有所不同。从形式上看,书中往往引用古代军谚和兵书中的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如书中频繁出现的“军谶曰”、“军势曰”等句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从内容上看,作者非常注重对君臣关系道理的阐发:上略中讲到将帅与部下的关系,中略讲到国君与将帅的关系,下略则更进一步讲到国君与文武大臣的关系。兹将三略内容分述如下。

1.上略:中对将帅与部下关系的阐述。上略共有2100余字,占全书一半以上内容,并从以下几方面重点阐述了将帅与部下关系的重要性。其一,将帅要懂得“通志于众”的道理,要使全体官兵明确,他们是为着一个崇高思想——“志”而作战。如此,将帅方能调动部下积极性,无往不胜。其二,将帅对部下要根据其所长,适当发挥其作用,使柔、刚、弱、强四类人都各尽所能,作到“兼此四者,而制其宜。”作者还把详察部下心理视为“军国之要”,他把部下又分为:危者、惧者、叛者、冤者、诉者、卑者、强者、故者、贪者、欲者、畏者、谋者、谗者、毁者、反者、横者、满者、归者、服者、降者等20种,并逐一提出了驾御他们的相应办法。其三,将帅要赏惩分明。就奖赏而言,作者认为:“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把礼和禄作为精神和物质的重要奖赏手段,作者非常推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军谚。就惩罚而言,作者认为治军要严,否则“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其四,将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作到军谚所言:“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其五,作者在上略的最后,一连排比了十条军谚,指出将帅们在处理与部下关系时的兵家十诫,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将帅能去奸佞而用贤人。

2.中略:对国君与将帅关系的阐述。中略是对上略内容的延伸,着重谈的是国君与武将的关系,其中不乏精辟之处,为历代封建君臣所推崇。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人主“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其主要观点如下:其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作者引用古兵书语,认为“出军行师,将在自专。”如果将帅进退均由国君操纵“则功难成。”其二,君臣双方都应重视自身道德与威严的树立。认为,国君无德则“臣叛”,无威则“失权”;臣下无德则无以“事君”,无威则“国弱”,但“威多”也要身败名裂。其三,国君光有道德还不够,必须兼施以“权变”之术。认为,不用计策,“无以决嫌定疑”;不施诡道,“无以破奸息寇”;没有阴谋,“无以成功”。其四,战争之后必须收回将帅兵权。认为,“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但作者进一步解释说,“亡者,非丧其身也。”不过夺其权力而已,同时要给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3.下略:对国君与文武大臣关系的阐述。作者自己讲:“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所以,人主“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所谓“明贼贤之咎”,正是下略的主要内容,讲的就是君臣关系,其大致内容如下。其一,“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认为,国君若好大喜功,施政烦苛必激起民怨,民怨则君臣不和;相反,如实行清静政治,会招揽更多忠臣。其二,政令严肃。认为“邪臣”得势,原因在于国君政令失当。其三,惩恶扬善,即国君必须“知去就之节。”认为,用贤臣则邪臣惧,用邪臣“则贤臣毙”。

晁错《言兵事疏》与赵充国《屯田制羌疏》

自汉高祖刘邦摆脱平城之围后,西汉统治者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是“和亲”仍不能阻止匈奴对西汉边境的袭扰,于是汉文帝时,太子家令晁错上《言兵事疏》。晁错在上疏中,认真地总结了西汉以来抗击匈奴袭扰的经验教训,客观地分析了当时汉匈双方军力对比,探索了对匈奴作战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思想,指出战胜匈奴是完全有把握的。晁错的上疏,是西汉以来对匈奴战略思想的一次大的转变,它主要包括有如下内容。其一,汉匈军力对比。首先,他认为匈奴有三大特长是汉军所不如的:(1)匈奴军马“上下山阪,出入溪涧”,其行动迅速敏捷,汉军不如;(2)匈奴骑兵“险道倾仄,且驰且射”,善于骑射,汉军不如;(3)匈奴兵耐饥渴疲劳,汉军不如。其次,他提出了汉军较比匈奴的五大优势:(1)平原车战,匈奴不如;(2)劲弩长戟,匈奴弓箭不如;(3)混编军阵,匈奴不能阻挡;(4)材官骑射,匈奴革甲木楣不能抵御;(5)下马肉搏,匈奴不敌。如此,晁错认为“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战胜匈奴是完全有把握的。其二,“以蛮夷攻蛮夷”。晁错在分析了战胜匈奴的可能性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怎样战胜匈奴的方法,即以夷兵、汉兵“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之策:(1)当时有羌胡数千人降汉,晁错认为他们风俗习惯、作战方式与匈奴相同,可令汉将统帅此夷兵驻守要塞险阻之地;(2)在平原之地则仍以汉兵“轻车材官制之。”晁错认为汉夷并用守边防,乃抵御匈奴入侵的“万全之术”,汉文帝对此十分赏识。另外晁错在上疏中还十分强调了将帅的作用,认为“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晁错进而提出了对匈奴战争取胜所必需的三项条件,即“得地形”,“卒服习”和“器用利”。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十分深刻的。

军队屯田是始创于西汉的一项重要国防措施。国家以驻屯兵士务农,保证军粮自给。军队有警则战,无事则耕,“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既可省去转运徭役,又能开垦边疆国土。对军队屯田最先予以详细论述的,当是西汉宣帝时,后将军赵充国所上的《屯田制羌疏》。

宣帝时,西羌诸部北徙,遮断西域商路,骚扰西汉边境城邑。神爵元年(前61),赵充国率军驱逐先零羌渡湟水而走,又得各部羌人降者万余人。根据此形势,赵充国认为与其大兵围剿,不如“罢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于是上《屯田制羌疏》,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主张守备,反对出兵。在如何对待边境羌人侵扰的问题上,当时朝臣多主张坚决出兵征伐,而赵充国则持反对态度,认为“羌虏易以计破,难用兵碎(猝)。”他提出罢骑兵而置屯田之士的主张,认为:(1)变出兵讨伐为屯田守备,屯田卒有警则战,平时耕作,羌人见汉军有长期屯戍之意,必瓦解而去,此为“不战而自破之册(策)也。”(2)大兵一出,远征讨伐,既不能灭绝羌人,也无法避其在边境骚扰;同时还必然削弱对匈奴、乌桓等其他边患的防御能力。况且汉朝“今久转运烦费”,以大量徭役、军费“以赡一隅”,实为不便。其二,具体分析了屯田的十二大军事意义:(1)以士兵屯田,既可“以为武备”,又可“因田致谷”,军威与垦边并行;(2)使羌人不得占有肥饶之地,以致贫困而内乱;(3)边地居民亦可安心田作,“不失农业”;(4)军马一月之食相当于屯田卒一年口粮,罢骑士可节省大笔军费;(5)至春天以所节省之作战士卒,漕运军粮至边境,以扬军威;(6)屯田卒农闲时还可修缮邮亭,充实金城;(7)汉军出征,未必获胜,不出,则羌人游荡于“风寒之地”,终不免“霜露疾疫”之患,汉军可“坐得必胜”;(8)汉军避免了征战死伤之患;(9)士兵屯田既不失军威,又不会因征战中的失误,给对方以可乘之机;(10)也不会激起居于河南羌人的反叛;(11)治理边境交通,以此控制西域;(12)既节省大量军费,又减轻徭役。这就是赵充国所言,“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赵充国这一“屯田制羌”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慎战”思想和“贵谋而贱战”思想,他认为“兵势,国之大事”,故“不可不慎”。用兵的最高境界在于,“用谋”,“帝王之兵,在于全胜”,必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和原则,赵充国才能在对羌问题上提出正确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

《淮南子·兵略训》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大约成书于武帝建元年间。原书分为内篇与外篇,今本《淮南子》仅保存了内篇,外篇早已失传。《淮南子·兵略训》专论军事,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思想如下。

其一,关于战争的起源及性质。作者认为,一切“有血气之虫”都有争斗的天性,人类也不例外,他们由于物质利益不均“则争”,于是战争就不可避免。但作者认为,战争的性质有“得道”与“失道”之分。回顾战争发展史,作者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1)从“五帝”到殷商以前为“圣人之用兵”;(2)自殷商至春秋时期为“霸王之兵”;(3)战国时期则为“晚世之兵”。作者认为,前二者得道,第三者失道,互相间性质不同,并提出:“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

其二,作者继承前人军事思想,提出了“全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主张:(1)战争胜负的根本,不在军事的强弱,而在政治的得失。得道者得民心,弱可以变强;失道者失民心,强亦可变弱。所以说:“兵之胜败,本在于政。”得道者,可以用军事“佐胜”,失道者不可以希望军事“必胜”。所以,政治强大,虽有军队但不必发动战争,也可使敌人伏首称臣,“此用兵之上也。”这实际上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在汉代的发展。(2)“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因为政治得失决定军事的胜负,所以在战争之前就必须先谋略于庙堂之上,对双方力量加以比较,从国君、将帅、民心、治乱、军粮、士卒、武器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是否已经具备了胜利的条件,如此可作到先胜而后战。作者称这种“运筹于庙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的作战方法为“庙战”。

其三,对于战术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作者也有精辟论述。(1)动则无形,“神出而鬼行”。认为军队不动则已,动则出敌不意,攻其不备,“运于无形,出于不意。”不仅于此,善于采取军事行动者,必须掌握“兵有三势,有二权”,即军事行动要做到:行动迅猛有“气势”,善用地形占“地势”,根据敌情知“因势”;巧妙侦察设伏,称为“知权”,调遣军队灵活有序,称为“事权”。(2)以静制动,“虽未能得胜于敌,敌不可得胜之道也。”《淮南子》的作者对道家思想颇为推崇,津津乐道于以静制动,以无形制有形,以无为制有为。认为,“敌先我动,则是见其形也;彼躁我静,则是罢(疲)其力也。形见则胜可制也;力罢(疲)则威可立也。”作者认为善采取军事行动者无非有四:或以天时,或以地利,或以巧举,或以人和。然而此四者均为有形之举,必有相应的破除办法。只有无形之举是对方无法破除的,所以说,“唯无形者无可奈也。”那么什么是作者所推崇的无形之静举呢?按作者的描述,即那种“无法无仪”、“无名无状”、变幻莫测的军事韬略。

其四,像其他兵书一样,《兵略训》亦很重视将帅的作用,作者用很大篇幅阐述了有关将帅的理论。(1)将帅根据其能力可分为上中下三类:“上将”,能够得天道、得地利、得人心,且用兵坚定而有气势,是常胜将军;“中将”,不知天道、不知地利,但得人心,有气势,胜多而败少;“下将”,无坚定主张,性自多疑,“居则恐惧,发则犹豫”,动辄败北。(2)“将军之心”要宽宏公允,含而不露。既能随时变通,又不轻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动摇主张。凶如猛虎,狡似狐狸。对敌人要“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举措动静,人不能识。(3)将帅要威仪并用,与士卒同甘共苦。威仪并用就是赏罚分明,赏使士兵冒死征战,罚使士兵令行禁止,如此,军队才有战斗力。此外,将领必须爱兵,才能得到兵的爱戴,“上视下如子,则下视上如父。”所以,“将必与卒同甘苦,俟饥寒。”(4)将帅应具备以下“三隧、四仪、五行、十守”诸项优秀品质:“三隧”是知天道、习地形、察人情;“四仪”是,为国不拥兵自负,为主不顾身,见难不畏死,决疑不避罪;“五行”是,柔而不卷,刚而不折,仁而不犯,信而不欺,勇而不凌;“十守”是清白、远虑、坚定、清醒、不贪、不。淫、不好辩、不推诿、不喜、不怒。(5)作者认为将帅最应注意的是士气的“实”与“虚”:官兵有隙,互不相得为虚;上下同心,同仇敌忾为实。“虚实之气,兵之贵者也。”两军之争,“实则斗,虚则走。”(6)要求将领能“秉众人之智”,“用众人之力”,认为一个将领要统帅军队,完成任务,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司令部体系,这个司令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专门辅助人员:“尉之官”,即军事参谋人员;“侯之官”,即侦察人员;“司空之官”,即后勤人员;“舆之官”,收容联络人员。这比《六韬》的有关论述更为充分和完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853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