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文化简史——清代前期军事思想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17 14:04:42 0


清代前期军事思想概述

满清王朝依靠武力消灭了明朝,建立起了全国统一政权。但在军事思想方面,清王朝的贡献却是很微小的。

清朝统一全国以后,在军事上并没有积极进取,而是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特别是清朝是游牧部落起家,一直坚持“骑射乃满洲之根本”的思想,对军事技术上的一些发明创造以及军事学术发展,漠不关心。清初,火器发明家戴梓制成了一种可连扳连射28发子弹的连珠铳。可是,清政府只是将其用于玩赏,而看不到它在军事上的意义。因此,尽管到清代中叶,军队的火器数量已占到兵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但火器的技术水平却并无多大提高,军事思想则更无大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以武力得天下的王朝,往往陶醉于已有的武功,满足于祖先的军事成就,而不重视军事的新发展,以致陷于保守落后状态。

从清代前期的军事著作来看,虽然清王朝对兵书较为重视(如清初撰修的《明史·艺文志》将兵书类提到第五位,乾隆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时,又把兵书类的地位提高到第二位,列在儒家之后,认为“儒家尚矣,有文事者有武备,故次之以兵家”),但由于清王朝在政治上的腐败无能,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特别是对明代兵书的查禁很严,从而使得清代前期的兵书在思想内容上创新不多,不少军事著作仅仅停留在对以前兵书的辑录上,“述而不作”,这也是清代前期在军事思想方面发展缓慢的一个显著标志。这一类兵书有《乾坤大略》、《并辟百金方》、《治平胜算全书》等。

清代前期的兵书在数量上还是不少的。据陆达节《中国历代兵书目录》著录,清代前期兵书有101部共690多卷。但这些兵书在思想内容上无大的创新。当然,这一时期的兵书也有一些特点。例如,有些兵书通过分门别类地辑录历代兵书,力图探寻出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些普遍性的东西,同时,军事地理方面的著作有了发展,出现了像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这样著名的军事著作。

清代前期主要兵书

1.《乾坤大略》

《乾坤大略》,作者王余佑(1615—1684),字介祺,直隶新城(今河北新城)人。明朝末,王余佑曾在家乡组织地主武装抵抗农民军。清军入关后,其父、兄被清朝杀害,他本人也险遭不测。此后,他隐居于易州五公山,从事著述,《乾坤大略》即著于此时。全书共10卷,约6万字。王余佑著这部兵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当时或后世起兵反清者提供作战理论和历史经验,即为了“致中兴,赞大业”而“推求古今帝王得失成败之机”。《乾坤大略》就是他拟定的以武装斗争夺取清政权的战略计划和军事纲领。作者以《武备志·战略考》为基本资料,按类分篇,以篇为卷,每卷之前有序言。在各卷的序言中,论述了兵起先知所向,兵进必有奇道、初起之兵遇敌以决战为上、决战之道在于出奇设伏、乘胜略地莫过于招降、攻取必于要害、据守必审形胜、立图在有规模、兵聚须资屯田、克敌在刃欲速等战略原则,这是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王余佑总结历史经验提出的的战略指导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速战速决的进攻思想。王余佑主张进攻。他认为战争只要爆发,就不能单纯的进行防御,而应该积极进攻,攻城略地,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他说:“兵已起矣,贵进取,贵疾速。进取则势张,疾速则机得。”这就是说,快速行动就能获得有利的战机。这种“贵疾速”的思想是孙武“兵贵胜,不贵久”思想在清初的继承和发展。

(2)选择正确的战略进攻方向。王余佑对正确选择战略进攻方向十分重视。他认为战争的行动是极其快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战争的胜败就见分晓。因此,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战略进攻方向。他说:“呼吸间耳,成败判焉,此之不可不知所向也。”而正确的战略进攻方向的选择,必须以正确判断敌人兵力部署的强弱为客观根据。他说:“所向又以敌之强弱为准。”如果敌人兵力弱小,就向其腹心进攻;如敌人兵力强大,就“断宜傍翦其支”。要能做到这一点,王余佑主张“避实而击虚”,“乘势而趋利”。他说:“剪其支者云何?日避实而击虚也,乘势而趋利也。避实击虚,则敌骇不及图,如自天而下;乘势趋利,则我义声先大振,而远近向风。这就是说,战略行动上如能“避实击虚”、“乘势趋利”,就能使敌人猝不及防,使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他还提出在正确选择战略进攻方向时要把握好时机,不能有任何的迟疑。

(3)“兵起遇敌,决战为上”的思想。王余佑认为,“初起之兵遇敌以决战为上”。他的理由是:当我方进攻到敌国内地时,敌方必要“并力倾国”,集中全力与我进行殊死决战,“以图蹂荡我气,恐我声势之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方不进行积极的决战,一旦为敌所乘,便会“鱼散鸟惊,无可救矣”。只有进行决战,“出其不意,才能鼓舞士气,取得战争胜利。他说:“一战以挫其锐,则敌众丧胆,我军气倍,志定威立,而后可攻取以图敌。古所谓一战而定天下。”至于进行决战的方法,他主张出奇设伏。由此可见,王余佑坚持的是战略进攻的作战指导思想。他把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看成是根本“大略”,至于无关大局的某一暂时的胜负,某一局部的强弱,在他看来,“又何足云”!正因如此,他以《乾坤大略》命书名。

2.《并辟百金方》

《并辟百金方》,旧题惠麓酒民编。全书共14卷,约14万字,另外有各种兵器、攻防器械、火炮战船等图175幅。“并辟”取自《庄子·逍遥游》,以防手龟裂比喻国家防御问题。全书主要从《左传》、《周礼》、《二十一史》等书中,分类辑录历代攻防作战原则、方法,并针对当时的情况加以评论,基本上是一部汇辑评论历代防御战例的兵书。其防御战备战法主要有:

(1)“安不忘危”的备战思想。《并辟百金方》认为战争的爆发有时是很偶然的,要保证国家的安全,防止国家遭受外敌的侵略或干扰,在平时一定要加强防备,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因此,它提出在太平之世,在人们思想上,应该“安不忘危,盛必虑衰”,不能产生和平麻痹思想。

(2)防御的一般原则。从“安不忘危”的备战思想出发,《并辟百金方》认为要取得防御作战的胜利,在指导思想上应该做到:第一,“固结民心”。第二,加强军事训练。它主张练兵和兵民结合。练兵要以“训兵六章”,即忠爱、敢战、守法、勤习、敦睦、信义为准则,以练心、练艺、练胆为主要内容,实行兵民联合防御。第三,做好物力上的准备。它认为防御作战必须以雄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它说:“积贮为天下之大命”,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是无法进行防御的。要保证物质上的准备,它提出“公督私藏”、“藏富于民”。同时,要重视武器装备的改造,认为器械不利,势必要“以其卒与敌”这一思想应该说来源于《管子》。第四,“以战为守”。它认为在作好防御的基础上,“善守如环”,没有任何漏洞,这样就可以主动地进攻敌人。进攻敌人的方法有“天降”,即从云梯上由高处进攻;“地出”,从地道出击;“近冲”、“远击”等。第五,“扼险者胜”。防御战和地形的关系十分密切。《并辟百金方》认为要能取得防御战的胜利,必须正确地利用地形。它主张“扼险”,即把握住险要地形,反对“恃险”,即片面依靠有利地形。他说:“扼险者胜,恃险者亡。”这种既重视利用有利地形,又反对片面依靠有利地形的思想,含有辩证法的因素。

3.《治平胜算全书》

《治平胜算全书》为清前期名将年羹尧所编。全书共12卷,约15万字,阵图、兵器图455幅,主要是分类辑录了《孙子》、《太白阴经》、《虎钤经》等清以前的兵书中的论述,在辑录的基础上,对战场选择、治军、兵器使用、城池攻守、火攻水战等问题作了评述,体现了年羹尧的军事思想。其主要思想有:

(1)重视军队训练。年羹尧极其重视平时对军容、军纪、军威、士气、号令等方面的训练。他认为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靠平时的训练养成的,“平时训齐”,到了战时就能行动一致。在训练时,他主张培养士气,有了高昂的士气,军队必然显得威武雄壮。所以他说“无事在选在练,有事在鼓其气”。怎样才能“鼓其气”呢?他提出在军队出征前,应让将士层层“结状”,以“申饬有众,坚整士心”,使其增强“进死而荣”、“退生而辱”的观念,这样便能在作战中勇敢奋战。

(2)重视对敌情的了解。在作战指导方面,年羹尧基本上继承了《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注意对敌情的了解。他了解敌情的思想与《孙子》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注意对士俗的调查,使得了解敌情的范围有了扩大。在了解敌情的基础上,他认为应该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趋利避害”,这样便能百战百胜。

(3)重视占领有利地形的思想。年羹尧提出应该抢先占领有利地形,即“先居胜地”,从而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4)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作战方法。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年羹荛对攻城和守城的看法上。他认为守城作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兵强粮足,城高池深”情况下进行的守城作战;一种是在相反情况下。在这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守城作战的方法就不能相同。在攻城作战中也应如此,他提出根据兵力的强弱、众寡不同情况,可采取攻而不围,或围而不攻的方法,不能不看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一种方法。除上述以外,年羹尧对夜战、水战、火战以及火器、地雷的配备、使用等都提出了他的看法,这些思想都是他作战经验的理论总结。

4.《将略要论》

《将略要论》,旧题刘连城著。全书只有400余字,但它是刘连城自己作战经验的总结。全书虽字少但内容还是较深刻的,正如刘连城的友人所说:“篇首以守静明公四字论为将之道,乃探源在战守之先;……中以人和察天时审地利于将战之际;……后以兵民之总在和,能相济为要。”可见,书中主要论述了为将之道,战守之宜和兵民关系三个问题。

(1)关于“为将之道”。刘连城提出“定”、“得人”、“知人”、“用人”、“爱人”的思想。他说:“夫为将之道,首在定。定则静,静则明,明则公,公而无私,克私不犯,则进退矣。”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将领首先必须做到坚定,这样就能静,做到了静便能明辨是非,主持公道,不谋私利。同时,还要“能得人,能知人,能用人,能爱人,能制人”。总之,在刘连城看来,一个真正“能受国家之重任,终能立绝代之功勋”的将领,必须能“省天时之机,察地利之要,揽人和之济,详安危之变,知定乱之法,久而不倦,遇事不乱”。但刘连城认为“走”即可“明”、可“公”,却并非至论。

(2)关于战守之宜。刘连城认为战争的变化是十分微妙的,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危。因此,对待战争一定要取慎重的态度,不可“贪战”。他说:“安危之变,微乎其微;定乱之法,慎乎其慎。安危定乱,良在守微,守微者兴邦之基也。行师之道,忌在贪战,贪战者,丧军之根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侦审敌情,有机必战”,战胜了便“不可夺”;如无有利战机,便进行防守,“无机固守,守不可摇”。所以说:“所贵乎守,则有条;战则有节,战守合乎机宜,必能兴军固邦矣。”

(3)关于兵民关系,刘连城认为“民为兵之源”,人民是军队力量的源泉。他从军队的“粮饷皆出于民”讲起,认识到“兵无民不坚”。因此,如果人民的生活不安定,“则兵失源,如鱼失水矣”。因此,军队要爱护人民,“珍之爱之”,保卫国家,“兵为邦捍”。其次,他认为“兵为民之卫”,军队是人民的保卫者。刘连城提出:“国家之威望,将吏之用权,民间之保获,皆籍于兵。”因此,“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兵不坚聚稍有变动,则民失卫,如卵失壳矣。”作为国家和人民,对军队应该慎重和尊重。特别是那些为官者必须教育人民,使人民知道军队的辛苦,而军队的将领则应教育士兵们了解人民的艰苦,使“兵民相洽,倚民养兵,倚兵护民,兵坚民固,和衷共济”,这就是“安危定乱,全生全国之根也。”刘连城对兵民关系的论述是较深刻的。故《将略要论》虽文字短少,但思想较深刻,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5.《戊笈谈兵》

《戊笈谈兵》,汪绂(1692—1759)汇辑。全书共10卷(卷6上,卷10已佚),地图41幅,星图、八卦图33幅,阵图53幅,约23万余字。全书以天时、地利、人和为纲,分类汇辑了有关兵书和要图,并加以评论。前3卷录述周天太极、云雨风角等。中3卷为舆图、疆域形势、水陆路程。其中《天下形势总论》与《天下形势分论》具有兵要地志性质,论述全国山川形势及各地战略地位、相互关系。指出:雍(今陕西中部及甘肃东南等地区)居中原之首,冀(今河北南部及河南等地区)居中原之脊,幽(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为天下之要膂。居雍则重洛,居冀则重雍,居幽则重辽、济,居洛则重雍,居吴则重荆、襄。此外,还具体论述了燕京(今北京)、长安(西安)、洛阳、南京、成都等地的战略地位及设防,对军事地理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后4卷汇辑和评论清以前的一些兵书、历代阵法、兵器。其评论用兵之道以仁义为本,首推司马穰苴,次吴起,再次孙子,反映了编者的儒家思想。对古阵法名称、阵容结构、阵内各部位的变化、运用,都加以说明,描绘成图。还综合古阵法,提出一些阵列,如综合三叠、连环、鸳鸯等阵之长,创五叠连环阵,等等。另外,对水战、山战的一些阵法也作了评述。

6.《兵迹》

《兵迹》,旧题清魏禧(1624—1681)所著。全书分12编。第一,历代编。论述清以前历代的军事发展情况。他认为:“太古之世,民物友处,无有蚧伤之心,迨后机智渐生,茹血衣皮,兽有爪牙角尾之利,民因剥材木以相拒。”这样便产生了战争。他在论述春秋时的军事时说:“师以义动者胜,耻为城下盟。”另外,又分列列国编,对春秋时期各大国的军事情况作了介绍。作者还论述了北宋和南宋在军事上的不同,认为前者是“有相无将”,后者是“有将无相”。第二,将体编。主要通过将领自身的姓、名、身、志、歌、笑等说明在军事中的利用和作用。例如,利用姓的相同,可以“因姓用计”;也可以利用名声,威慑敌人,“威武素著,则声名足以慑也,有呼其名而退敌者。”第三,将兽编。主要论述了一些动物在战争中的利用。第四,将能编。主要论述了将领的能力在军事上的作用。提出在攻守上,“有先攻以为守者”。又说:“兵凶战危,不可不慎”;“谋画先定,战必收功”。在谈到将领“诚”时说:“兵以诈胜,无谋非用兵也。”说明将领的“诚”和“诈”是统一的,对己要诚,对敌要诈。第五,将效编。主要论述将领所应效法的问题。例如,在陷坚条下,说:“善战者莫不贵冲虚、乘弱”。在断归条下,说:“何以得三军死战,惟有断归路一法耳。”在败条下又说:“善败者不亡。胜败兵家之常,故败不足畏,要在能持败而取胜耳。”说明了如何转败为胜的问题。第六,华境编。分析了全国各地的地理环境、民众、士兵特点。如,西境,认为西部地区的民众和士兵“心强气褊,骁健信邪,苟托神奇怪异”。而“川兵心泼气雄;服劳耐苦,涉险甚健有胆力。”第七,华人编。论述了全国兵员情况。第八,土夷编。分析了少数民族的情况。第九,岛夷编。分析了全国的岛屿情况。第十,近国编。论述了我国近境国家的政治、军事情况。第十一,远邦编。分析了国际各国的情况。第十二,边塞编。分析了我边境的交通要道状况。全书的每一编都分别概括出了几个字,以这几个字为纲,分别列举事例,加以论述。因此,《兵迹》不单纯是一部汇辑其他兵书的军事著作,而是有自己的体例和思想,内容也较广泛。但此书是否是魏禧的著作,还有待研究。

7.《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1631—1692)辑著。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明亡,隐居不仕,积二十年心血,“以史为主,以志证之”,根据正史、地方志、旁及野史,并结合山川考察,撰成是书。全书共130卷,舆地要图36幅、沿革表35份,约280多万字,是清初历史地理、军事地理名著。

关于编著该书的目的,顾祖禹说:“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可见,他不是为研究地理而研究地理,目的在于考察“山川险易”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战略地理学”性质。从这一点出发,他首先认为地理形势是战争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国家的君主还是宰相,都应该对国家所处的地理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说:“天子内抚万国,外莅四夷,枝干强弱之分,边腹重轻之势,不可不知也;宰相佐天子以经邦,凡边方利病之处,兵戎措置之宜,皆不可不知也。”只有在正确认识地理形势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制定军事战略。但是,他并没有把地理形势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而是同孙武一样,承认地理因素是“兵之辅”,强调“设险以得人为本”,人与地理因素相比,人是根本的。因为,任何地形在人的作用下是可以变化的,“险易无常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形灵活地加以运用。他还特别注意对于国家首都的军事防御设施的建设。认为国家首都对于国家的存在十分重要,加强首都的军事防御设施的建设就更为重要了。他从地理学的角度说明了这一问题。以明代北京为例,他主张多层设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防御系统,从而保证首都北京的安全。

在历代州域形势部分,顾祖禹综述了明代以前各代的州郡位置、形势,及其与用兵进退之策和成败的关系。举凡州域、城邑疆界、山川险要、形胜所在,都有述考。以卷一秦为例,即分别有始封、徙居、定都、四周形胜、地利等项和《战国策》、《苟子》、《史记》等史籍有关秦的论述。各省方舆部分,按明末清初的政区,分述十五省的府、州、县形势的沿革、区划,以及各处历代所发生的重要战争。各部分有序、综述,然后分别叙述府、州、县的疆域、沿革、城邑、山川、关隘、古迹、桥梁、驿站等。对险要之处的论述尤其详细。如居庸关,既记其位置、异名(又名军都关、纳款关、蓟门关)、四周相连属的要地;又载诸家之论,以突出其形势、地位的重要,曰:“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太行八陉,其第八陉为军都”,“路狭而险,北平咽喉”等,更详列东汉至元明间在此用兵事例。这就把地理形势、沿革、区划的历史考察同战史结合在一起,从军事的角度考察了历代地理情况。舆图要览部分,可以说是明代最完备的兵要图籍,由概况说明、图、表组成,分别说明了各省形势、山川险易、边防设施、兵员粮饷等情况,这些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因此,这本书被历代兵家所重视,被誉为“千古绝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853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