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50:10 0


上述便是根本佛教的大概教理,很明显地都围绕着“苦”,并且试图找出解决“苦”的方法。解决“苦”,必须依靠正确的思辨、理解,而不是靠信仰,更不是靠仪式,这是根本佛教的精神。

佛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陆续举行了“五百集会”和“七百集会”这两次重大的聚集。到了第三次聚集,佛教就开始分裂了。这主要是因为,佛教从来就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佛祖去世后,佛教很难一直维持不分裂的状态。分裂之后产生的诸派别,最主要的两个派别,一个是上座部,另一个是大众部。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可以明确地追溯到一个叫大天的人。大天是个犯五戒甚至犯六戒的人。他的父亲不在家中,他和母亲乱伦。父亲回来后,他怕父亲发现他与母亲的关系,就与母亲联合起来杀了父亲。他在家中待不下去了,外出流亡,遇到了一位阿罗汉。阿罗汉指的是在佛教教团中修行到一定程度,有资格接受世人供养的人。这位阿罗汉向大天传道,大天听了不耐烦,竟然将阿罗汉杀了。流亡一段时间后,他回到家中,发现母亲与家中的一个学徒私通,于是他又将母亲杀了。乱伦、弑父、弑母、杀罗汉,他真是把坏事做绝了。

但是,他一度听见诵经,听见天声,受到了启悟,于是他在教团中逐渐崛起,成为一个小团体的领袖。这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样的人,犯了五戒甚至六戒,杀过阿罗汉,也能进入教团,带领信众吗?

大天必定是一个很有领袖魅力的人,即便有那样的过去,他依然能够号召一群人,他们因为大天而主张,即便犯了五戒,也能悔悟成为佛教信众。这些人就构成了佛教的大众部。而教团内有一些长老,强烈反对大天,他们认为必须严格遵守佛教戒律。分裂之后,他们就形成了上座部。

上座部和大众部因为大天的争议而分裂,分裂后二者在教义、思想上,都有了差异,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差异是:如何看待释迦牟尼的身份。上座部承袭原来的记录,将释迦牟尼视为人,但大众部接受了许多人的既有信仰,回到婆罗门教的传统,将释迦牟尼抬高为神。

另外,上座部将阿罗汉的地位看得很高,他们追随佛祖提示的道理,经过长期修行,被认定有代表佛祖解释真理的资格,所以该受人们的供养。而大众部在大幅抬高佛祖身份的同时,却大幅贬低了阿罗汉的地位。

大众部围绕大天创造出新教理,这些教理当然是佛祖所传的佛教教理中原本没有的,比如所谓“大天五事”。

“大天五事”这个说法来源自大天将自己视为阿罗汉,又提升许多人为阿罗汉,这种做法引来批评,有人举出大天身上的五件事,质问他:这样也配当阿罗汉吗?

“大天五事”第一事是“余所诱”。大天平常睡觉时会梦遗,这在团体生活中很容易被发现,于是有人质问:阿罗汉也会被女色诱惑吗?大天的解释是,修行可以克制内在的诱惑,阿罗汉能够达到这点,但梦是外在的,不确定的,阿罗汉对此无能为力,阿罗汉只有成佛,才能抗拒这种诱惑。

第二事是“无知”。有人质问:阿罗汉有不知道、不懂的事吗?大天回答,当然有。只有佛才能掌握所有必需的知识,阿罗汉不是佛,只能掌握内在的知识,对外在的知识,阿罗汉一定有很多不能掌握的。

第三事是“犹豫”。质问和回答基本一样,都是说,阿罗汉不是佛,所以虽对己身的事不会犹豫,却不可能对外在的事物也没有犹豫。

第四事是“他令入”,有人质问:阿罗汉是否知道自己已经是阿罗汉,是否需要别人告诉他,或由外力认定吗?大天的回答是:是的,阿罗汉不是佛,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知道自己的阿罗汉身份。

最后一事是“道因声故起”,来自大天睡觉时会做噩梦,会在梦中大叫。有人质问:阿罗汉也会做噩梦,也会被虚幻的疑惑刺激产生不自主的行为吗?大天的解释是,会的,这就是阿罗汉的限制。

从“大天五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大众部中,阿罗汉的地位与佛的地位的差距已经不是程度上的差异,而是层次上的差异了;而且成为阿罗汉的标准降低了,更多的人可以在教团里升为阿罗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7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