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悉达多求道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50:01 0


与数论派苦行者分道扬镳之后,悉达多找到了瑜伽派的教师。那个时代,瑜伽派的核心概念是“禅定”。几千年来,瑜伽都强调身体,专注于让身体进入某种状态,认为人在那样的状态中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瑜伽借禅定要进入的状态,主要是“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意思是人靠着身体上的动作或呼吸,清空思想,进入一种像是没有思想的状态。但谁也不能真的变得脑袋空空的,这就像一个物体,而不是人了;人必须既非如平常在脑袋里塞进许多想法,也不是彻底的空洞无意识,而是在“非想”与“非非想”之间的状态,这是一种复杂、迷离的境界。在“非想”之前,没有想法本身也成了一个想法。

悉达多跟着瑜伽派的修行者学了一整套禅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后来也进入佛教,成为佛教修行的一部分。然而悉达多还是不满意,因为“非想非非想”仅是一种状态,不能真正解决他所看到的生老病死的痛苦。人进入禅定之后,却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那样的禅定中,也无法从反复的痛苦里真正地解脱出来,只是在禅定中暂时遗忘了痛苦,或假装痛苦不存在。

于是,他又离开了瑜伽派教师,继续浪游,同时体验苦行,以当时流行的“日食一麻”的苦行方法,过了整整六年。之所以进行漫长的苦行,是为了探究苦行应该有比讨好天上诸神更根本的意义。六年后,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所以停止了苦行。

这期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在悉达多忍饥挨饿的过程中,他曾经接受一个牧羊女给的乳糜,就是用牛奶煮的稀饭,以恢复体力。然而,同行的苦行者指责他经受不住饥饿的考验,向诱惑妥协,背弃了苦行的原则,因而他们离开了他。对悉达多来说,这是悟道的一个关键,迫使他理解了人为什么要苦行。苦行本身不应该是目的,而是一种让人看懂一些平常看不清的道理的手段。一旦看懂、看清了,就没有必要继续苦行了。

脱离苦行之后,悉达多进入了新的“中道”时期。不放纵,却也不刻意苦行,这叫作“中道”。不刻意压抑基本的欲望,比如吃东西的欲望,但也不追求纯粹满足欲望的享受。这样的“中道”来自他六年苦行的经验,印度佛教的各个派别,都强调亲身体验,并以自己身体上的感受为达到宗教目标的主要途径。

从苦行到“中道”,悉达多开始将佛教建立在不一样的、特别的宗教元素上。虽然佛教保留了自身体验的部分,但它更讲究“思辨”。在菩提树下得道之后,悉达多成了释迦牟尼。佛教的第一个重大发展是“初转法轮”,也就是他将当时因悉达多接受牧羊女的乳糜这件事情而离开他的五位同伴找了回来,对他们说法,并说服了他们,这些人成为他最早的信徒。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