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贵族身份的区分与五石散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49:37 0


六朝时期的贵族社会,有贵族社会相应的特殊需求,其中一个是表现身份区分。丧服之所以格外重要,部分原因也在于,穿着不同丧服,可以通过外在的形式,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明确地表现出来,不会混淆,也不必猜测。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谁的身份比谁高,谁与谁是怎样的关系。

越是拥有显耀身份的人,越是希望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不表现出这种差距,岂不白费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且无法赢得身份较低之人的尊敬?所以,六朝贵族社会必定发展出夸张、复杂的服饰风格,这种做法实际上相当于将等级差别的身份和地位穿在身上,避免人们混淆。

18世纪欧洲的宫廷文化中,男男女女都要化妆,男人要戴假发,女人要穿上夸张且不方便的蓬裙,这就是典型的贵族社会的特征。中国六朝时期的贵族,也发展出类似特征。

六朝贵族生活中,有一项外表的变化与道教的发展有着微妙的关联。早在汉末,因中心瓦解而在各地兴盛起来的道教,产生了不同的支脉,其中一支是符箓派,另外一支是金丹派。

符箓派直接从汉朝的感应信仰中演化而来,其特征在于控制感应,改变感应的结果。它有符,有箓,还有各种门道,旨在介入自然五行的运作,号称能够帮人“改运”,趋吉避凶。金丹派则是来自求仙、求长生不死的信仰传统,试图炼出“金丹”,人吃下去就可以不死,可以成仙。

魏晋之后,符箓派继续在社会底层流行,而金丹派则进入了门第贵族的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反而不是吃长生不死药,毕竟这种药很难见效,吃了的人,还不照样都死了?能够立即见效的,是一种求仙的丹药,叫作五石散。

人吃了五石散,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外表,他的皮肤变得细腻白净,而且白里透红,看起来极其漂亮。于是,当时的人便相信,服用五石散可以让人脱离原来的世俗状态,越来越趋近于“仙”。“仙”长得和人不一样,而服用五石散的效果正好符合当时的人对“仙”的想象。

五石散能产生这种神奇的效果,主要靠的是其中所含汞的成分。汞元素有毒性,所以五石散其实是毒药,它带来的皮肤变化是身体中毒的一种表现。但当时的贵族对如此漂亮的皮肤趋之若鹜,因为贵族社会有强烈的表演欲,极度讲究在外表上与地位不够高的人区分开来。贵族渴望弄出吹弹可破的独特皮肤,又吃得起五石散,这种风气便流行起来。

关于五石散,鲁迅的名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有几段话写得很精彩: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豫防(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化学家刘广定,受鲁迅这篇文章的启发,凭借他专业的化学知识,整理了六朝的史料,得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结论,那就是,这个时期的许多皇帝,可能有一半,都是慢性中毒而死的。服用五石散的习惯,还成了政治稳定的一个变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6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